電動汽車七月銷量
㈠ 電動車銷量排行榜前十名
電動車銷量排行榜前十名:
第一名:特斯拉Model 3
盡管特斯拉旗下幾款車型召回不斷,也阻擋不了人們爭相購買特斯拉的熱情。旗下Model 3在電動汽車領域的銷量一直都是遙遙領先,去年上半年就達成了全球首個累計達100萬輛的純電車記錄;而全年也創下了超50萬輛的銷量佳績,其中國內就貢獻了超15萬輛。
第二名:五菱宏光MINI EV
風靡全國的宏光MINI EV,在國內的純電車銷量榜上是難以匹敵的存在,即使在轎車領域,也是能跟軒逸爭一二的選手。去年總共拿到了超42萬輛的銷量,名列第二,雖然這都是國內的銷量。另外宏光MINI EV已經是款現象級的熱銷車,去年涌現出一大批跟風者。
第三名:特斯拉Model Y
全球銷量第三的電車又是特斯拉家的,Model Y勁銷41萬輛。這樣特斯拉品牌去年就賣了近100萬台,同比大增85%,賺得盆滿缽滿,騷馬更加春風得意了。在中國市場方面,咱們也貢獻了17萬多輛,難怪馬斯克這兩年春節都要向中國網友拜年。
第四名:大眾ID.4
來到第四名,銷量就比前三名相去甚遠了。大眾投入大量人力財力研發的ID.4,拿到了12萬台的銷量。在國內,ID.4被分給南北兩家大眾生產銷售,一汽大眾賣得好一點,ID.4 CROZZ銷量為2.6萬輛,上汽大眾的ID.4 X則為2.1萬輛。ID.4的主要銷量戰場還是歐洲,畢竟ID.4的科技性、可玩性、車機系統等跟自主品牌競爭沒啥優勢。
第五名:比亞迪秦PLUS PHEV
其實也就是秦PLUS DM-i,去年總共拿到11多萬輛銷量,名列第五。自從比亞迪發布超級混動DM-i技術後,就引爆了關注度,旗下幾款搭載DM-i技術的車型出一款就爆一款,全都供不應求。其中秦PLUS是賣得最火的,畢竟性價比真的很高。
第六名:理想ONE
理想作為新勢力車企,能拿到這個成績實屬不易,而且人家還是只靠一款理想ONE打天下。理想ONE是目前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增程式車型,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覺得搞增程式不上不下的。可能就因為不上不下,兼顧了電車和燃油車的優勢,讓開慣燃油車的車主給喜歡上了。另外理想ONE也是去年國內中大型SUV銷量第一名,比第二名的大眾途昂領先2萬多台。
第七名:比亞迪漢EV
比亞迪的漢EV作為中大型純電轎車,在細分板塊里表現也是十分出色的了,去年銷量連續環比增長,11月時候首次月銷破萬。
第八名:比亞迪宋Pro/PLUS PHEV
第八名還是比亞迪家的,宋PLUS DM-i隨著超級混動技術推出的時候,就收割了一波訂單。後來由於產能跟不上還一直被投訴。去年年底的時候,比亞迪又跟進了宋Pro版本的DM-i車型,姊妹花打孖上。不過漫哥試駕過感覺兩者區別不太大,價格也差不太多,當然有錢直接選貴的PLUS更好。
第九名:長安奔奔EV
長安的奔奔EV也能擠進全球榜來,以7.65萬輛的銷量站在的第九位置。這車咱們習慣稱呼作奔奔E-Star,原本銷量一般般的,去年推出了國民版車型,性價比瞬間飆升,斬獲訂單一大波。這讓長安有點始料不及,產能沒跟上,很多車主吐槽提不到車。
第十名:大眾ID.3
ID.3也是大眾新能源車型里的重要成員,去年10月引入中國,由上汽大眾獨占。不過國內銷量很一般,很多網友都嫌棄它太貴。所以它主要還是在歐洲那邊賣得好,甚至還是細分市場銷冠。還是那句話,大眾新能源車在產品方面沒啥太大競爭優勢,賣這么貴,還得靠信仰加成。
㈡ 2021年七月全國汽車銷量是多少
2021年7月國內乘用車銷量為165.4萬台,環比下降2.57%,同比增長約2.79%,1-7月累計銷售1212.3萬台。
全國來看7月實現環比增長的城市為188個,佔比54.97%,1-7月累計實現同比增長的城市為331個,佔比為96.8%。
我國汽車銷量蟬聯全球第一:
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今天在北京發布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年報(2021)》。報告顯示,2020年汽車市場總體保持穩定,銷量2531萬輛,同比下降1.9%,連續十二年蟬聯全球第一。
此外,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勢頭強勁,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36.7萬輛,同比增長10.9%,連續三年超過100萬輛,呈持續高速增長態勢,連續六年位居全球第一。
報告指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美國、日本、德國汽車銷量分別為1445萬輛、460萬輛、327萬輛,同比下降15.2%、11.5%、18.6%,中國為全球汽車產業的穩定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任瞿國春表示,年報從政策引導市場發展、技術進步、行業管理等多個維度系統展示汽車產業發展的特點,為政府主管部門決策提供一些支撐。
據了解,未來報告將逐年刊發,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增進社會各界對汽車產業正確認知,為汽車強國建設營造良好環境,推動汽車工業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工信部:我國汽車銷量連續十二年蟬聯全球第一
㈢ 7月全球新能源銷量:上汽威脅比亞迪
時隔四個月之後,全球新能源市場終於再次迎來了正增長。
EVSales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全球新能源的銷量同比增長76%至247,575輛,成為這一細分市場有史以來第四高的單月成績,略低於2018年12月286,367輛、2019年12月279,214輛和2019年6月264,591輛,因此也創下7月同期以及今年內的最高銷量紀錄。
7月新能源能同時在增幅和銷量上有所斬獲,主要是因為其最重要的兩大區域市場——中國和歐洲的恢復和增長。
?
不過,7月最突出的品牌不在上述之中,而是上汽。上汽,更准確的說法是上汽和上汽通用五菱(包含榮威、MG、寶駿和五菱),7月其銷量高達17,083輛,僅次於特斯拉居於第2,也創下其銷量新高。
該品牌增長的最大動力不是旗下的寶駿E系列和MGeZSEV,而是在7月擁有其第一個完整銷售月的五菱宏光MINIEV。EVSales稱,7月該車的銷量為7,348輛,且有報道提及8月的交付量更是超過15,000輛,因此在8月的車型榜單中其就能榜上有名。
倘若這一說法屬實,五菱宏光MINIEV會成為今年新能源市場的又一匹黑馬,而且在其幫助之下,上汽的銷量會突飛猛進,那麼或許今年全球新能源銷量最多的自主品牌將不再是比亞迪,而是上汽。
文/康琴
---------------------------------------------------------------------------
【微信搜索「汽車公社」、「一句話點評」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登錄《每日汽車》新聞網了解更多行業資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乘聯會發布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上調到600萬輛,透露了哪些信息
乘聯會表示將在2022年將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提高至600萬輛。乘聯會數據顯示,1-6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246.6萬輛,同比增長122.8%。隨著7月份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批發銷售56.4萬輛,123.7%的增速不減。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整體進度已超過去年底乘聯會預測的550萬輛乘用車。因此,謹慎起見,目前有必要上調50萬-600萬新能源乘用車的預測,四季度初仍有上調預測的可能。
至少現在,已經購買了純電車的消費者正在穩定盈利。也正是這種環境因素促使了消費觀念的轉變,迫使大量車主選擇購買純電動汽車。除此之外,油價的不斷瘋漲也成了大家購買電動汽車的主要原因之一,電動汽車的銷量也在不斷的增長。
㈤ 7月新能源車零售銷量同比增長117.3%,若沒了燃油車,汽車稅咋辦
對於油車車主來講,購車之時都知曉必不可少的一筆支出那便是輛購置稅,車輛本身的價格越貴,也就意味著購置稅越貴!盡管之前為了拉動汽車的購買率,不少地區紛紛推出減半購置稅的政策,但說到底這也是不小的開支。近幾年來為了保護環境,減少碳排放,國家出手大力支持新能源電車的發展。就2022年7月份用車市場的數據分析,新能源同比增長了117.3%,新能源電動車發展如此猛烈,也讓老話常談的問題再次誘發了關注,那就是沒有了燃油車之後,汽車稅該怎麼辦?難道由電動車主來承擔嗎?
此前就有消費者發聲,希望能夠放普通老百姓一馬,讓高端豪華車去付購置稅,普通的平民車應廢除購置稅。盡管對於消費者來講想要省錢肯定想要免購置稅,但是這一點可不是說說這么簡單,畢竟購置稅的減免政策已經在補貼廣大的車主。未來即使是電動車的市場,購置稅也必不可少。
㈥ 特斯拉為何「暴跌」7月汽車銷量成績單揭示了什麼
特斯拉為何「暴跌」?7月汽車銷量成績單揭示了什麼?
日前,7月份中國汽車銷量排行宣布公布。盡管踏入汽車市場傳統式淡旺季,但受到眾多利好消息要素促進,上個月總體汽車市場或是超出了大家預估,同比增長20%,展現淡季不淡的態勢。車企層面,比亞迪再度超過一汽大眾,位居第一。在排行榜TOP15車企中,僅有上汽通用性同期相比依然下跌。
新能源技術生產商排行層面,比亞迪排到第一位沒有懸念,上汽通用性五菱與吉利車輛排序第二三位。但在新能源汽車銷量TOP15中,特斯拉僅排在第15名。據了解,7月特斯拉批發價銷量為28217輛,較上月份7.89萬台環比下降64.2%。在其中,特斯拉中國出入口1.98萬台,在中國銷售市場8461輛。
有關特斯拉中國上月銷量下降,也和上海工廠更新改造,工廠中止生產製造兩個星期相關。實際上,依照特斯拉自已的資源調配方案,每個季度開始的產銷量就超過中國供給量。因而,早已多次出現月度總結中間銷量數據信息相距巨大狀況。
比亞迪宋穩居SUV銷售冠軍
每個市場細分中,小汽車行業仍是軒逸處於領先部位,此車以3.91萬台的成績名列第一,五菱宏光MINI以3.71萬台位居第二。上月銷量提升3萬台的還有比亞迪秦與上汽大眾新朗逸,前面一種銷量做到33933輛,同比增長100%,後面一種為30257輛。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一共有秦、漢、鯨魚三款車進到了該市場細分前十位。日系中級轎車之戰,雅閣以2萬輛的銷量完成對凱美瑞的追上,但凱美瑞銷量也做到18438輛,兩者之間的搏鬥將維持下去。
SUV層面,比亞迪宋自打4月份走上該市場細分月銷量第一以後,已經連續第四個月穩居銷售冠軍部位。上個月此車銷量做到3.78萬台,同比上升122.1%。但是,依據第三方舉報類服務平台表明,宋Pro七月份投訴率也遙遙領先,但在造成顧客不滿的緣故里邊,絕大多數是體現代理商「無法在服務承諾日期交車」。
長城哈弗H6早已不斷多少個月在三四位彷徨,7月份這一款「國民神車」總算返回前二位。此車上月銷量為24374輛,同期相比下跌0.4%。不但遠遠地落後於比亞迪宋,和第三位的CR-V差別只有不到2千輛。在今年的H6並沒更新換代新產品,1-7月總計銷量比宋少5萬多輛,要挽救本年度SUV銷售冠軍已經相當艱難。
對比小汽車和SUV,MPV市場中月總體銷量為8.3萬台,變成唯一同期相比下跌的分類車系類型。五菱五菱宏光、別克汽車GL8仍然攻佔前二位,上月銷量均達到1萬。在其中,五菱五菱宏光上月銷量為13799輛,別克汽車GL8為10138輛,二者同期相比下滑均是二位數,分別是-28.4%、-30.7%。豐田賽那和廣汽傳祺M8組成了第二梯隊,銷量均超過6千輛。
新能源汽車行業,小汽車仍是宏光MINI佔有第一,此車上月銷量做到37128輛,同比增長20.9%。排到二到四位的基本都是比亞迪集團旗下商品,各是秦、漢及鯨魚,在其中,秦、漢銷量同比增幅均達三位數。
而在新能源SUV層面,前四位中一樣有三款車來源於比亞迪。在其中,排到榜首的宋7月銷量為37784輛,相比同期相比該車型新能源技術,同比增幅達到309.5%。比亞迪元PLUS以19239輛,位居第二,埃安Y與比亞迪唐分別以12530輛、11501輛排到三四名,二者同比增長分別是361.3%、217.8%。
㈦ 電動汽車銷量排行榜
電動汽車銷量排行榜車系中,主要以轎車居多,SUV共3款,分別是元PLUS、AION Y、哪吒V;微型車佔比相對較高,分別是五菱宏光MINIEV、QQ冰淇淋、小螞蟻、奔奔E-Star。
五菱宏光MINIEV憑借其精準定位,超高性價比持續多月霸榜新能源榜單,本月依舊排第1位;漢EV有別於其他車系,定位高端電動車,銷量也頗為穩定,本月以1.3萬零售量排第2位;元PLUS作為上市不久的新車,銷量異常突出,本月排第3位。
本月純電動汽車市場共反饋了926個問題,涉及質量問題302個,佔比32%,動力電池故障、影音系統故障、充電故障、續航里程不準是投訴較多的問題點;服務問題618個,佔比67%,提不到車相關問題最為顯著,其次是與宣傳不符、系統升級問題。
電動汽車發展前景
氣候變化、能源和環境問題是人類社會共同面對的長期問題。隨著美國表示回歸COP15(《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和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國家被納入到其中,以及主要國家積極實施能源和環境保護戰略,全球進入了真正解決人類社會共同問題的時代。
交通運輸領域的溫室氣體排放、能源消耗和尾氣排放三大問題是否有效解決直接影響人類共同問題能夠有效解決,為此,全球主要國家政府、組織、汽車生產商、能源供應商、風險投資企業共同行動起來,推動全球汽車工業產業結構升級和動力系統電動化戰略轉型。
㈧ 7月全球插電式電動車銷量大幅增長
車家號的網友,大家好!今天選車網為您帶來插電式電動車的最新消息,請點擊關注選車網,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汽車資訊。
電動化作為當今汽車市場不可逆轉的主要趨勢,隨著各大車企紛紛加大力度推廣電動車型,全球插電式電動車銷量在2020年7月迎來了大幅增長,全球插電式電動車共銷售近24.8萬輛,銷量同比增長了76%,同時隨著銷量的提升,插電式電動車市場份額也有所增長,達到3.7%。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7月新能源銷量同比狂增169.4%!10萬級國產好車推薦
根據乘聯會公布的2021年7月汽車銷量,國內狹義乘用車銷量整體呈現下降趨勢,全月銷量為150萬輛新車,同比下降6.2%,環比下降4.9%。其中,轎車的銷量為72.1萬輛,同比下降6.6%,環比下降5.9%;SUV的銷量為69.2萬輛,同比下降5.5%,環比下降4%;MPV車型銷量為8.7萬輛,同比下降8.8%,環比下降3.9%。不過其中新能源車型(NEV)表現相當亮眼,同比增長169.4%,看來逐漸擺脫「里程焦慮」的新能源車開始「越來越香」了。
小編身邊就有朋友,希望把燃油車換成純電動車,理由是城際出行有高鐵,自駕游不多,平常的用車半徑並不大;而且最主要的是聽說電動車使用成本「超低」:一個月電費僅需幾百塊錢,又沒有了定期更換機油機濾空濾的定期保養費用,更不用說這保養的時間成本。每個月省下來的錢,那都是自己口袋裡的真金白銀,沒有人會跟銀子過不去嘛。
不過最低配確實寒酸了一點,3.5英寸液晶儀表盤(中高配是10.25英寸),織物、手動座椅……不過定速巡航、倒車影像、自動駐車、上坡輔助、陡坡緩降、車聯網和OTA、自動空調還都是有的,考慮到這樣的空間和價格,就不能要求太多了。實在要求舒適,只能提高預算了……
另外,這個級別還有歐拉好貓(5門5座兩廂車)、幾何A(5門5座緊湊型轎車)兩款,其他的可選並不多。可能因為目前新能源汽車還在起步,成本偏高,並且也沒有充分的競爭,絕大部分產品還屬於中高價位,相信隨著行業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未來10萬元級別,會有越來越多的新能源產品出現。你覺得,哪款更靠譜呢?還是要等傳說中的特斯拉Model 2?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Report汽車,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