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電動汽車不需要汽缸套

電動汽車不需要汽缸套

發布時間: 2022-09-05 09:26:20

Ⅰ 純電動汽車有沒有進氣道

既然是純電動汽車了,那麼他就沒有發動機了,它採用的就是電機驅動,所以不需要進氣道,但是駕駛室內的空氣流動還是得需要有進風口的位置。

Ⅱ 電動汽車還需要 活塞環嗎

需要。
活塞環廣泛地用在各種動力機械上,如蒸汽機、柴油機、汽油機、壓縮機、液壓機等,廣泛用於汽車,火車,輪船,遊艇等。一般活塞環安裝在活塞的環槽里,它和活塞、缸套、缸蓋等元件組成腔室做功。
意義
活塞環是燃油發動機內部的核心部件,它和汽缸,活塞,汽缸壁等一起完成燃油氣體的密封。常用汽車發動機有柴油和汽油發動機兩種,由於其燃油性能不同,其使用的活塞環也不盡相同,早期的活塞環靠鑄造形成,但隨著技術的進步,鋼制的高功率活塞環誕生,且隨著對發動機功能,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各種先進的表面處理應用其中,如溶射,電鍍,鍍鉻,氣體氮化,物理沉積,表面塗層,鋅錳系磷化處理等,使活塞環的功能大大提高。
功能
活塞環作用包括密封、調節機油(控油)、導熱(傳熱)、導向(支承)四個作用。 密封:指密封燃氣,不讓燃燒室的氣體漏到曲軸箱,把氣體的泄漏量控制在最低限度,提高熱效率。漏氣不僅會使發動機的動力下降,而且會使機油變質,這是氣環的主要任務; 調節機油(控油):把氣缸壁上多餘的潤滑油刮下,同時又使缸壁上布有薄薄的油膜,保證氣缸和活塞及環的正常潤滑,這是油環的主要任務。在現代高速發動機上,特別重視活塞環控制油膜的作用;導熱:通過活塞環將活塞的熱量傳導給缸套,即起冷卻作用。據可靠資料認為,活塞頂所受的的熱量中有70~80%是通過活塞環傳給缸壁而散掉的;支承:活塞環將活塞保持在氣缸中,防止活塞與氣缸壁直接接觸,保證活塞平順運動,降低摩擦阻力,而且防止活塞敲缸。一般汽油發動機的活塞採用兩道氣環,一道油環,而柴油發動機通常採用兩道油環,一道氣環。

Ⅲ 電動車到底能不能涉水為什麼呢

電動車可以涉水,但是涉水的深度不能過高,因為電動車的電能不需要吸入氧氣,不會讓發動機因為缺氧而熄火,但是高度不要超過30厘米,時間更不能超過半小時。

電動車在進行涉水的時候為什麼不會熄火?

汽車安全涉水深層電機涉水深層也會影響所有正常的安全文明駕駛,水位線超過0.5m可根據情況充分考慮,超過1m建議不需要駕駛,汽車浸泡在水中,電機等核心部件沒有問題,但線速和部分控制器也會受到損壞,導致車輛不能正常駕駛。白色的身體涉水不僅損壞了汽車,而且人們必須第一次放棄汽車來尋找安全的出口,

Ⅳ 汽車各種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汽缸、氣門、活塞是什麼,起到什麼作用(回答可簡練一些)

發動機,又稱為引擎,是一種能夠把一種形式的能轉化為另一種更有用的能的機器,通常是把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把電能轉化為機器能的稱謂電動機)有時它既適用於動力發生裝置,也可指包括動力裝置的整個機器.比如汽油發動機,航空發動機.

基本理論
汽油發動機將汽油的能量轉化為動能來驅動汽車,最簡單的辦法是通過在發動機內部燃燒汽油來獲得動能。因此,汽車發動機是內燃機----燃燒在發動機內部發生。
有兩點需注意:
1. 內燃機也有其他種類,比如柴油機,燃氣輪機,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
2. 同樣也有外燃機。在早期的火車和輪船上用的蒸汽機就是典型的外燃機。燃料(煤、木頭、油)在發動機外部燃燒產生蒸氣,然後蒸氣進入發動機內部來產生動力。內燃機的效率比外燃機高不少,也比相同動力的外燃機小很多。所以,現代汽車不用蒸汽機。
相比之下,內燃機比外燃機的效率高,比燃氣輪機的價格便宜,比電動汽車容易添加燃料。這些優點使得大部分現代汽車都使用往復式的內燃機。

結構
機體是構成發動機的骨架,是發動機各機構和各系統的安裝基礎,其內、外安裝著發動機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種載荷。因此,機體必須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機體組主要由氣缸體、曲軸箱、氣缸蓋和氣缸墊等零件組成。

一. 氣缸體

水冷發動機的氣缸體和上曲軸箱常鑄成一體,稱為氣缸體——曲軸箱,也可稱為氣缸體。氣缸體一般用灰鑄鐵鑄成,氣缸體上部的圓柱形空腔稱為氣缸,下半部為支承曲軸的曲軸箱,其內腔為曲軸運動的空間。在氣缸體內部鑄有許多加強筋,冷卻水套和潤滑油道等。

氣缸體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根據氣缸體與油底殼安裝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把氣缸體分為以下三種形式。

(1) 一般式氣缸體其特點是油底殼安裝平面和曲軸旋轉中心在同一高度。這種氣缸體的優點是機體高度小,重量輕,結構緊湊,便於加工,曲軸拆裝方便;但其缺點是剛度和強度較差

(2) 龍門式氣缸體其特點是油底殼安裝平面低於曲軸的旋轉中心。它的優點是強度和剛度都好,能承受較大的機械負荷;但其缺點是工藝性較差,結構笨重,加工較困難。

(3) 隧道式氣缸體這種形式的氣缸體曲軸的主軸承孔為整體式,採用滾動軸承,主軸承孔較大,曲軸從氣缸體後部裝入。其優點是結構緊湊、剛度和強度好,但其缺點是加工精度要求高,工藝性較差,曲軸拆裝不方便。

為了能夠使氣缸內表面在高溫下正常工作,必須對氣缸和氣缸蓋進行適當地冷卻。冷卻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水冷,另一種是風冷。水冷發動機的氣缸周圍和氣缸蓋中都加工有冷卻水套,並且氣缸體和氣缸蓋冷卻水套相通,冷卻水在水套內不斷循環,帶走部分熱量,對氣缸和氣缸蓋起冷卻作用。

現代汽車上基本都採用水冷多缸發動機,對於多缸發動機,氣缸的排列形式決定了發動機外型尺寸和結構特點,對發動機機體的剛度和強度也有影響,並關繫到汽車的總體布置。按照氣缸的排列方式不同,氣缸體還可以分成單列式,V型和對置式三種。

(1) 直列式

發動機的各個氣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單列式氣缸體結構簡單,加工容易,但發動機長度和高度較大。一般六缸以下發動機多採用單列式。例如捷達轎車、富康轎車、紅旗轎車所使用的發動機均採用這種直列式氣缸體。有的汽車為了降低發動機的高度,把發動機傾斜一個角度。

(2) V型

氣缸排成兩列,左右兩列氣缸中心線的夾角γ<180°,稱為V型發動機,V型發動機與直列發動機相比,縮短了機體長度和高度,增加了氣缸體的剛度,減輕了發動機的重量,但加大了發動機的寬度,且形狀較復雜,加工困難,一般用於8缸以上的發動機,6缸發動機也有採用這種形式的氣缸體。

(3) 對置式

氣缸排成兩列,左右兩列氣缸在同一水平面上,即左右兩列氣缸中心線的夾角 γ=180°,稱為對置式。它的特點是高度小,總體布置方便,有利於風冷。這種氣缸應用較少。

氣缸直接鏜在氣缸體上叫做整體式氣缸,整體式氣缸強度和剛度都好,能承受較大的載荷,這種氣缸對材料要求高,成本高。如果將氣缸製造成單獨的圓筒形零件(即氣缸套),然後再裝到氣缸體內。這樣,氣缸套採用耐磨的優質材料製成,氣缸體可用價格較低的一般材料製造,從而降低了製造成本。同時,氣缸套可以從氣缸體中取出,因而便於修理和更換,並可大大延長氣缸體的使用壽命。氣缸套有乾式氣缸套和濕式氣缸套兩種。

乾式氣缸套的特點是氣缸套裝入氣缸體後,其外壁不直接與冷卻水接觸,而和氣缸體的壁面直接接觸,壁厚較薄,一般為1~3mm。它具有整體式氣缸體的優點,強度和剛度都較好,但加工比較復雜,內、外表面都需要進行精加工,拆裝不方便,散熱不良。

濕式氣缸套的特點是氣缸套裝入氣缸體後,其外壁直接與冷卻水接觸,氣缸套僅在上、下各有一圓環地帶和氣缸體接觸,壁厚一般為5~9mm。它散熱良好,冷卻均勻,加工容易,通常只需要精加工內表面,而與水接觸的外表面不需要加工,拆裝方便,但缺點是強度、剛度都不如乾式氣缸套好,而且容易產生漏水現象。應該採取一些防漏措施。

二.曲軸箱

氣缸體下部用來安裝曲軸的部位稱為曲軸箱,曲軸箱分上曲軸箱和下曲軸箱。上曲軸箱與氣缸體鑄成一體,下曲軸箱用來貯存潤滑油,並封閉上曲軸箱,故又稱為油底殼圖(圖2-6)。油底殼受力很小,一般採用薄鋼板沖壓而成,其形狀取決於發動機的總體布置和機油的容量。油底殼內裝有穩油擋板,以防止汽車顛動時油麵波動過大。油底殼底部還裝有放油螺塞,通常放油螺塞上裝有永久磁鐵,以吸附潤滑油中的金屬屑,減少發動機的磨損。在上下曲軸箱接合面之間裝有襯墊,防止潤滑油泄漏。

三. 氣缸蓋

氣缸蓋安裝在氣缸體的上面,從上部密封氣缸並構成燃燒室。它經常與高溫高壓燃氣相接觸,因此承受很大的熱負荷和機械負荷。水冷發動機的氣缸蓋內部制有冷卻水套,缸蓋下端面的冷卻水孔與缸體的冷卻水孔相通。利用循環水來冷卻燃燒室等高溫部分。

缸蓋上還裝有進、排氣門座,氣門導管孔,用於安裝進、排氣門,還有進氣通道和排氣通道等。汽油機的氣缸蓋上加工有安裝火花塞的孔,而柴油機的氣缸蓋上加工有安裝噴油器的孔。頂置凸輪軸式發動機的氣缸蓋上還加工有凸輪軸軸承孔,用以安裝凸輪軸。

氣缸蓋一般採用灰鑄鐵或合金鑄鐵鑄成,鋁合金的導熱性好,有利於提高壓縮比,所以近年來鋁合金氣缸蓋被採用得越來越多。

氣缸蓋是燃燒室的組成部分,燃燒室的形狀對發動機的工作影響很大,由於汽油機和柴油機的燃燒方式不同,其氣缸蓋上組成燃燒室的部分差別較大。汽油機的燃燒室主要在氣缸蓋上,而柴油機的燃燒室主要在活塞頂部的凹坑。這里只介紹汽油機的燃燒室,而柴油機的燃燒室放在柴油供給系裡介紹。

汽油機燃燒室常見的三種形式。

(1) 半球形燃燒室

半球形燃燒室結構緊湊,火花塞布置在燃燒室中央,火焰行程短,故燃燒速率高,散熱少,熱效率高。這種燃燒室結構上也允許氣門雙行排列,進氣口直徑較大,故充氣效率較高,雖然使配氣機構變得較復雜,但有利於排氣凈化,在轎車發動機上被廣泛地應用。

(2) 楔形燃燒室

楔形燃燒室結構簡單、緊湊,散熱面積小,熱損失也小,能保證混合氣在壓縮行程中形成良好的渦流運動,有利於提高混合氣的混合質量,進氣阻力小,提高了充氣效率。氣門排成一列,使配氣機構簡單,但火花塞置於楔形燃燒室高處,火焰傳播距離長些,切諾基轎車發動機採用這種形式的燃燒室。

(3) 盆形燃燒室

盆形燃燒室,氣缸蓋工藝性好,製造成本低,但因氣門直徑易受限制,進、排氣效果要比半球形燃燒室差。捷達轎車發動機、奧迪轎車發動機採用盆形燃燒室。

四. 氣缸墊

氣缸墊裝在氣缸蓋和氣缸體之間,其功用是保證氣缸蓋與氣缸體接觸面的密封,防止漏氣,漏水和漏油。

氣缸墊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彈性,能補償結合面的不平度,以確保密封,同時要有好的耐熱性和耐壓性,在高溫高壓下不燒損、不變形。目前應用較多的是銅皮——棉結構的氣缸墊,由於銅皮——棉氣缸墊翻邊處有三層銅皮,壓緊時較之石棉不易變形。有的發動機還採用在石棉中心用編織的綱絲網或有孔鋼板為骨架,兩面用石棉及橡膠粘結劑壓成的氣缸墊。

安裝氣缸墊時,首先要檢查氣缸墊的質量和完好程度,所有氣缸墊上的孔要和氣缸體上的孔對齊。其次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上好氣缸蓋螺栓。擰緊氣缸蓋螺栓時,必須由中央對稱地向四周擴展的順序分2~3次進行,最後一次擰緊到規定的力矩。

發動機的其他部分
凸輪軸 控制進氣閥和排氣閥的開閉
火花塞 火花塞放出火花點燃油氣混合氣,使得爆炸發生。火花必須在適當的時候放出。
閥門 進氣、出氣閥分別在適當的時候打開來吸入油氣混合氣和排出尾氣。在壓縮和
燃燒時,這兩個閥都是關閉的,來保證燃燒室的密封。
活塞環 在氣缸壁和活塞中提出密封:
1.防止在壓縮和燃燒時油氣混合氣和尾氣泄漏進潤滑油箱。
2.防止潤滑油進入汽缸內燃燒。
大多「燒機油」的汽車就是因為發動機太舊:活塞環不再密封引起的(尾氣管冒青煙)
活塞桿 連接活塞環和曲軸,使得活塞和曲軸維持各自的運動。
潤滑油槽 包圍著曲軸,裡面有相當數量的油.

Ⅳ 汽車的發動機里邊都有什麼各個分工是什麼

一、基本理論 汽油發動機將汽油的能量轉化為動能來驅動汽車,最簡單的辦法是通過在發動機內部燃燒汽油來獲得動能。因此,汽車發動機是內燃機----燃燒在發動機內部發生。 有兩點需注意: 1. 內燃機也有其他種類,比如柴油機,燃氣輪機,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 2. 同樣也有外燃機。在早期的火車和輪船上用的蒸汽機就是典型的外燃機。燃料(煤、木頭、油)在發動機外部燃燒產生蒸氣,然後蒸氣進入發動機內部來產生動力。內燃機的效率比外燃機高不少,也比相同動力的外燃機小很多。所以,現代汽車不用蒸汽機。 相比之下,內燃機比外燃機的效率高,比燃氣輪機的價格便宜,比電動汽車容易添加燃料。這些優點使得大部分現代汽車都使用往復式的內燃機。 二、燃燒是關鍵 汽車的發動機一般都採用4沖程。(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在此不討論,汽車畫報曾做過介紹) 4沖程分別是:進氣、壓縮、燃燒、排氣。完成這4個過程,發動機完成一個周期(2圈)。 理解4沖程 活塞,它由一個活塞桿和曲軸相聯,過程如下: 1.活塞在頂部開始,進氣閥打開,活塞往下運動,吸入油氣混合氣 2.活塞往頂部運動來壓縮油氣混合氣,使得爆炸更有威力。 3.當活塞到達頂部時,火花塞放出火花來點燃油氣混合氣,爆炸使得活塞再次向下運動。 4.活塞到達底部,排氣閥打開,活塞往上運動,尾氣從汽缸由排氣管排出。 注意:內燃機最終產生的運動是轉動的,活塞的直線往復運動最終由曲軸轉化為轉動,這樣才能驅動汽車輪胎。 三、汽缸數 發動機的核心部件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內進行往復運動,上面所描述的是單汽缸的運動過程,而實際應用中的發動機都是有多個汽缸的(4缸、6缸、8缸比較常見)。我們通常通過汽缸的排列方式對發動機分類:直列、V或水平對置(當然現在還有大眾集團的W型,實際上是兩個V組成)。見下圖 直列4缸 V6 水平對置4缸 不同的排列方式使得發動機在順滑性、製造費用和外型上有著各自的優點和缺點,配備在相應的汽車上。 四、排量 混合氣的壓縮和燃燒在燃燒室里進行,活塞往復運動,你可以看到燃燒室容積的變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就是排量,用升(L)或毫升(CC)來度量。汽車的排量一般在1.5L~4.0L之間。每缸排量0.5L,4缸的排量為2.0L,如果V型排列的6汽缸,那就是V6 3.0升。一般來說,排量表示發動機動力的大小。 所以增加汽缸數量或增加每個汽缸燃燒室的容積可以獲得更多的動力。 五、發動機的其他部分 凸輪軸 控制進氣閥和排氣閥的開閉 火花塞 火花塞放出火花點燃油氣混合氣,使得爆炸發生。火花必須在適當的時候放出。 閥門 進氣、出氣閥分別在適當的時候打開來吸入油氣混合氣和排出尾氣。在壓縮和 燃燒時,這兩個閥都是關閉的,來保證燃燒室的密封。 活塞環 在氣缸壁和活塞中提出密封: 1.防止在壓縮和燃燒時油氣混合氣和尾氣泄漏進潤滑油箱。 2.防止潤滑油進入汽缸內燃燒。 大多「燒機油」的汽車就是因為發動機太舊:活塞環不再密封引起的(尾氣管冒青煙) 活塞桿 連接活塞環和曲軸,使得活塞和曲軸維持各自的運動。 潤滑油槽 包圍著曲軸,裡面有相當數量的油. 首先來看看最常見的一個發動機參數———發動機排量。發動機排量是發動機各汽缸工作容積的總和,一般用升(L)表示。而汽缸工作容積則是指活塞從上止點到下止點所掃過的氣體容積,又稱為單缸排量,它取決於缸徑和活塞行程。發動機排量是非常重要的發動機參數,它比缸徑和缸數更能代表發動機的大小,發動機的許多指標都同排氣量密切相關。一般來說,排量越大,發動機輸出功率越大。 了解了排量,我們再來看發動機的其他常見參數。很多初級車友都反映經常在汽車資料的發動機一欄中見到「L4」、「V6」、「V8」、「W12」等字樣,想弄明白究竟是什麼意思。這些都表示發動機汽缸的排列形式和缸數。汽車發動機常用缸數有3缸、4缸、6缸、8缸、10缸、12缸等。 一般說來,排量1升以下的發動機常用3缸,例如0.8升的奧拓和福萊爾轎車。排量1升至2.5升一般為4缸發動機,常見的經濟型轎車以及中檔轎車發動機基本都是4缸。3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6缸,比如排量3.0升的君威和新雅閣轎車。 排量4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8缸,比如排量4.7升的北京吉普的JEEP4700。排量5.5升以上的發動機一般用12缸發動機,例如排量6升的寶馬760Li就採用V12發動機。在同等缸徑下,通常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也就越高;而在發動機排量相同的情況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發動機轉速就可以提高,從而獲得較大的提升功率。 以上是有關發動機缸數的知識,下面我們接著了解「汽缸排列形式」這個重要參數。一般5缸以下發動機的汽缸多採用直列方式排列,常見的多數中低檔轎車都是L4發動機,即直列4缸。另外,也有少數6缸發動機採用直列方式排列。 直列發動機的汽缸體成一字排開,缸體、缸蓋和曲軸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緊湊,應用比較廣泛,缺點則是功率較低。一般1升以下的汽油機多採用直列3缸,1至2.5升的汽油機多採用直列4缸,有的四輪驅動汽車採用直列6缸,因為其寬度小,可以在旁邊布置增壓器等設施,例如北京吉普的JEEP4000就採用直列6缸發動機。 另據專業人士介紹,直列6缸發動機的動平衡較好,振動相對較小,所以也為一些中、高級轎車所採用。6到12缸的發動機一般採用V形排列,其中V10發動機主要裝在賽車上。V形發動機長度和高度尺寸小,布置起來非常方便。一般認為V形發動機是比較高級的發動機,因而成為轎車級別的標志之一。 V8發動機結構非常復雜,製造成本很高,所以使用的較少,V12發動機過大過重,只有極個別的高級轎車採用,比如上面提到的寶馬760Li。而大眾公司近來還新開發出了W型發動機,有W8和W12兩種,即汽缸分四列錯開角度布置,形體緊湊,大眾的頂級轎車輝騰就有一款採用了排量6.0升的W12發動機。 結構 機體是構成發動機的骨架,是發動機各機構和各系統的安裝基礎,其內、外安裝著發動機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種載荷。因此,機體必須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機體組主要由氣缸體、曲軸箱、氣缸蓋和氣缸墊等零件組成。 一. 氣缸體 水冷發動機的氣缸體和上曲軸箱常鑄成一體,稱為氣缸體——曲軸箱,也可稱為氣缸體。氣缸體一般用灰鑄鐵鑄成,氣缸體上部的圓柱形空腔稱為氣缸,下半部為支承曲軸的曲軸箱,其內腔為曲軸運動的空間。在氣缸體內部鑄有許多加強筋,冷卻水套和潤滑油道等。 氣缸體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根據氣缸體與油底殼安裝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把氣缸體分為以下三種形式。 (1) 一般式氣缸體其特點是油底殼安裝平面和曲軸旋轉中心在同一高度。這種氣缸體的優點是機體高度小,重量輕,結構緊湊,便於加工,曲軸拆裝方便;但其缺點是剛度和強度較差 (2) 龍門式氣缸體其特點是油底殼安裝平面低於曲軸的旋轉中心。它的優點是強度和剛度都好,能承受較大的機械負荷;但其缺點是工藝性較差,結構笨重,加工較困難。 (3) 隧道式氣缸體這種形式的氣缸體曲軸的主軸承孔為整體式,採用滾動軸承,主軸承孔較大,曲軸從氣缸體後部裝入。其優點是結構緊湊、剛度和強度好,但其缺點是加工精度要求高,工藝性較差,曲軸拆裝不方便。 為了能夠使氣缸內表面在高溫下正常工作,必須對氣缸和氣缸蓋進行適當地冷卻。冷卻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水冷,另一種是風冷。水冷發動機的氣缸周圍和氣缸蓋中都加工有冷卻水套,並且氣缸體和氣缸蓋冷卻水套相通,冷卻水在水套內不斷循環,帶走部分熱量,對氣缸和氣缸蓋起冷卻作用。 現代汽車上基本都採用水冷多缸發動機,對於多缸發動機,氣缸的排列形式決定了發動機外型尺寸和結構特點,對發動機機體的剛度和強度也有影響,並關繫到汽車的總體布置。按照氣缸的排列方式不同,氣缸體還可以分成單列式,V型和對置式三種。 (1) 直列式 發動機的各個氣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單列式氣缸體結構簡單,加工容易,但發動機長度和高度較大。一般六缸以下發動機多採用單列式。例如捷達轎車、富康轎車、紅旗轎車所使用的發動機均採用這種直列式氣缸體。有的汽車為了降低發動機的高度,把發動機傾斜一個角度。 (2) V型 氣缸排成兩列,左右兩列氣缸中心線的夾角γ<180°,稱為V型發動機,V型發動機與直列發動機相比,縮短了機體長度和高度,增加了氣缸體的剛度,減輕了發動機的重量,但加大了發動機的寬度,且形狀較復雜,加工困難,一般用於8缸以上的發動機,6缸發動機也有採用這種形式的氣缸體。 (3) 對置式 氣缸排成兩列,左右兩列氣缸在同一水平面上,即左右兩列氣缸中心線的夾角 γ=180°,稱為對置式。它的特點是高度小,總體布置方便,有利於風冷。這種氣缸應用較少。 氣缸直接鏜在氣缸體上叫做整體式氣缸,整體式氣缸強度和剛度都好,能承受較大的載荷,這種氣缸對材料要求高,成本高。如果將氣缸製造成單獨的圓筒形零件(即氣缸套),然後再裝到氣缸體內。這樣,氣缸套採用耐磨的優質材料製成,氣缸體可用價格較低的一般材料製造,從而降低了製造成本。同時,氣缸套可以從氣缸體中取出,因而便於修理和更換,並可大大延長氣缸體的使用壽命。氣缸套有乾式氣缸套和濕式氣缸套兩種。 乾式氣缸套的特點是氣缸套裝入氣缸體後,其外壁不直接與冷卻水接觸,而和氣缸體的壁面直接接觸,壁厚較薄,一般為1~3mm。它具有整體式氣缸體的優點,強度和剛度都較好,但加工比較復雜,內、外表面都需要進行精加工,拆裝不方便,散熱不良。 濕式氣缸套的特點是氣缸套裝入氣缸體後,其外壁直接與冷卻水接觸,氣缸套僅在上、下各有一圓環地帶和氣缸體接觸,壁厚一般為5~9mm。它散熱良好,冷卻均勻,加工容易,通常只需要精加工內表面,而與水接觸的外表面不需要加工,拆裝方便,但缺點是強度、剛度都不如乾式氣缸套好,而且容易產生漏水現象。應該採取一些防漏措施。 二.曲軸箱 氣缸體下部用來安裝曲軸的部位稱為曲軸箱,曲軸箱分上曲軸箱和下曲軸箱。上曲軸箱與氣缸體鑄成一體,下曲軸箱用來貯存潤滑油,並封閉上曲軸箱,故又稱為油底殼圖(圖2-6)。油底殼受力很小,一般採用薄鋼板沖壓而成,其形狀取決於發動機的總體布置和機油的容量。油底殼內裝有穩油擋板,以防止汽車顛動時油麵波動過大。油底殼底部還裝有放油螺塞,通常放油螺塞上裝有永久磁鐵,以吸附潤滑油中的金屬屑,減少發動機的磨損。在上下曲軸箱接合面之間裝有襯墊,防止潤滑油泄漏。 三. 氣缸蓋 氣缸蓋安裝在氣缸體的上面,從上部密封氣缸並構成燃燒室。它經常與高溫高壓燃氣相接觸,因此承受很大的熱負荷和機械負荷。水冷發動機的氣缸蓋內部制有冷卻水套,缸蓋下端面的冷卻水孔與缸體的冷卻水孔相通。利用循環水來冷卻燃燒室等高溫部分。 缸蓋上還裝有進、排氣門座,氣門導管孔,用於安裝進、排氣門,還有進氣通道和排氣通道等。汽油機的氣缸蓋上加工有安裝火花塞的孔,而柴油機的氣缸蓋上加工有安裝噴油器的孔。頂置凸輪軸式發動機的氣缸蓋上還加工有凸輪軸軸承孔,用以安裝凸輪軸。 氣缸蓋一般採用灰鑄鐵或合金鑄鐵鑄成,鋁合金的導熱性好,有利於提高壓縮比,所以近年來鋁合金氣缸蓋被採用得越來越多。 氣缸蓋是燃燒室的組成部分,燃燒室的形狀對發動機的工作影響很大,由於汽油機和柴油機的燃燒方式不同,其氣缸蓋上組成燃燒室的部分差別較大。汽油機的燃燒室主要在氣缸蓋上,而柴油機的燃燒室主要在活塞頂部的凹坑。這里只介紹汽油機的燃燒室,而柴油機的燃燒室放在柴油供給系裡介紹。 汽油機燃燒室常見的三種形式。 (1) 半球形燃燒室 半球形燃燒室結構緊湊,火花塞布置在燃燒室中央,火焰行程短,故燃燒速率高,散熱少,熱效率高。這種燃燒室結構上也允許氣門雙行排列,進氣口直徑較大,故充氣效率較高,雖然使配氣機構變得較復雜,但有利於排氣凈化,在轎車發動機上被廣泛地應用。 (2) 楔形燃燒室 楔形燃燒室結構簡單、緊湊,散熱面積小,熱損失也小,能保證混合氣在壓縮行程中形成良好的渦流運動,有利於提高混合氣的混合質量,進氣阻力小,提高了充氣效率。氣門排成一列,使配氣機構簡單,但火花塞置於楔形燃燒室高處,火焰傳播距離長些,切諾基轎車發動機採用這種形式的燃燒室。 (3) 盆形燃燒室 盆形燃燒室,氣缸蓋工藝性好,製造成本低,但因氣門直徑易受限制,進、排氣效果要比半球形燃燒室差。捷達轎車發動機、奧迪轎車發動機採用盆形燃燒室。 四. 氣缸墊 氣缸墊裝在氣缸蓋和氣缸體之間,其功用是保證氣缸蓋與氣缸體接觸面的密封,防止漏氣,漏水和漏油。 氣缸墊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彈性,能補償結合面的不平度,以確保密封,同時要有好的耐熱性和耐壓性,在高溫高壓下不燒損、不變形。目前應用較多的是銅皮——棉結構的氣缸墊,由於銅皮——棉氣缸墊翻邊處有三層銅皮,壓緊時較之石棉不易變形。有的發動機還採用在石棉中心用編織的綱絲網或有孔鋼板為骨架,兩面用石棉及橡膠粘結劑壓成的氣缸墊。 安裝氣缸墊時,首先要檢查氣缸墊的質量和完好程度,所有氣缸墊上的孔要和氣缸體上的孔對齊。其次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上好氣缸蓋螺栓。擰緊氣缸蓋螺栓時,必須由中央對稱地向四周擴展的順序分2~3次進行,最後一次擰緊到規定的力矩。 二行程發動機 二行程發動機的每個工作循環,是在曲軸旋轉一周即360度,活塞上下兩個行程內完成的。 二行程柴油機的工作過程和二行程汽油機相似,不同的是:進入柴油機氣缸的是純空氣。由於二行程柴油機的經濟性差且排污嚴重,近幾年在汽車上已趨淘汰。在此僅介紹二行程汽油機的工作原理。 圖見 http://auto.21tx.com/2004/12/23/13369.html 是一種用曲軸箱換氣的二行程化油器式汽油機的工作原理示意圖。發動機氣缸體上有三個孔,即進氣孔、排氣孔和換氣孔,這三個孔分別在一定時刻由活塞關閉。進氣孔與化油器相通,可燃混合氣經過進氣孔流人曲軸箱,繼而從換氣孔進入氣缸;而廢氣則從排氣孔排出。其工作循環包含兩個行程: 1.第一行程 活塞自下止點向上移動,三個氣孔被關閉後,在活塞上方,已進入氣缸的混合氣被壓縮;而活塞下方的曲軸箱內因容積增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在進氣孔露出時,可燃混合氣自化油器經進氣孔流人曲軸箱內。 2.第二行程 活塞壓縮到上止點附近時,火花塞跳火點燃可燃混合氣,高溫高壓的燃氣膨脹,推動活塞下移作功。活塞下移作功時進氣孔關閉,密閉在曲軸箱內的可燃,混合氣被壓縮;當活塞接近下止點時卜排氣孔開啟,廢氣沖出;隨後換氣孔開啟,受預壓的可燃混合氣沖人氣缸,驅除廢氣,進行換氣過程。此過程一直進行到下一行程活塞上移,三個氣孔完全關閉為止。 總之,活塞上行時進行換氣、壓縮\曲軸箱進氣;活塞下行時進行作功飛壓縮曲軸箱混合氣、換氣。 從以上四行程和二行程發動機的工作循環可以,看出,二行程發動機具有以下特點: (1)曲軸每轉一周(360度)就有一個作功沖程,因此,在理論上相同排量的二行程發動機的功率,.應等於四行程發動機的兩倍。 (2)和四行程發動機相比,由於作功頻率較快,因而運轉比較均勻平穩。 (3)結構簡單,使用維護方便。 但是,由於二行程發動機換氣過稞中新鮮氣體損失較多,廢氣排賒也不徹底,且氣孔占據了一部分活塞行程,作功時能量損失較大,經濟性較差。因此,實際上二行程發動機的功率並不等於四行程發動機的兩倍,而是1.5-1.6倍左右。由於這個缺點,二行程汽油機在一般汽車上很少採用,僅在摩托車、少數微型汽車及其他工程,機械上應用
滿意請採納

Ⅵ 汽車發動機按著活塞運動方式分類有哪幾種

按活塞運動方式分類:活塞式內燃機可分為往復活塞式和旋轉活塞式兩種。前者活塞在汽缸內作往復直線運動,後者活塞在汽缸內作旋轉運動。
按照進氣系統分類:內燃機按照進氣系統是否採用增壓方式可以分為自然吸氣(非增壓)式發動機和強制進氣(增壓式)發動機。若進氣是在接近大氣狀態下進行的,則為非增壓內燃機或自然吸氣式內燃機;若利用增壓器將進氣壓力增高,進氣密度增大,則為增壓內燃機。增壓可以提高內燃機功率。
按照氣缸排列方式分類:內燃機按照氣缸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分為單列式、雙列式和三列式。單列式發動機的各個氣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但為了降低高度,有時也把氣缸布置成傾斜的甚至水平的。雙列式發動機把氣缸排成兩列,兩列之間的夾角<180°(一般為90°)稱為V型發動機,若兩列之間的夾角=180°稱為對置式發動機。三列式把氣缸排成三列,成為W型發動機。
按照氣缸數目分類:內燃機按照氣缸數目不同可以分為單缸發動機和多缸發動機。僅有一個氣缸的發動機稱為單缸發動機;有兩個以上氣缸的發動機稱為多缸發動機。如雙缸、三缸、四缸、五缸、六缸、八缸、十二缸、十六缸等都是多缸發動機。現代車用發動機多採用四缸、六缸、八缸發動機。
按照冷卻方式分類:內燃機按照冷卻方式不同可以分為水冷發動機和風冷發動機。水冷發動機是利用在氣缸體和氣缸蓋冷卻水套中進行循環的冷卻液作為冷卻介質進行冷卻的;而風冷發動機是利用流動於氣缸體與氣缸蓋外表面散熱片之間的空氣作為冷卻介質進行冷卻的。水冷發動機冷卻均勻,工作可靠,冷卻效果好,被廣泛地應用於現代車用發動機。
按照行程分類:內燃機按照完成一個工作循環所需的行程數可分為四行程內燃機和二行程內燃機。把曲軸轉兩圈(720°),活塞在氣缸內上下往復運動四個行程,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的內燃機稱為四行程內燃機;而把曲軸轉一圈(360°),活塞在氣缸內上下往復運動兩個行程,完成一個工作循環的內燃機稱為二行程內燃機。汽車發動機廣泛使用四行程內燃機。
按照所用燃料分類:內燃機按照所使用燃料的不同可以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使用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稱為汽油機;使用柴油機為燃料的內燃機稱為柴油機。汽油機與柴油機比較各有特點;汽油機轉速高,質量小,噪音小,起動容易,製造成本低;柴油機壓縮比大,熱效率高,經濟性能和排放性能都比汽油機好。

  • 追答:參數首先來看看最常見的一個發動機參數———發動機排量。發動機排量是發動機各汽缸工作容積的總和,一般用升(L)表示。而汽缸工作容積則是指活塞從上止點到下止點所掃過的氣體容積,又稱為單缸排量,它取決於缸徑和活塞行程。發動機排量是非常重要的發動機參數,它比缸徑和缸數更能代表發動機的大小,發動機的許多指標都同排氣量密切相關。一般來說,排量越大,發動機輸出功率越大。
    了解了排量,我們再來看發動機的其他常見參數。很多初級車友都反映經常在汽車資料的發動機一欄中見到「L4」、「V6」、「V8」、「W12」等字樣,想弄明白究竟是什麼意思。這些都表示發動機汽缸的排列形式和缸數。汽車發動機常用缸數有3缸、4缸、6缸、8缸、10缸、12缸等。
    一般說來,排量1升以下的發動機常用3缸,例如0.8升的奧拓和福萊爾轎車。排量1升至2.5升一般為4缸發動機,常見的經濟型轎車以及中檔轎車發動機基本都是4缸。3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6缸,比如排量3.0升的君威和新雅閣轎車。
    排量4升左右的發動機一般為8缸,比如排量4.7升的北京吉普的JEEP4700。排量5.5升以上的發動機一般用12缸發動機,例如排量6升的寶馬760Li就採用V12發動機。在同等缸徑下,通常缸數越多排量越大,功率也就越高;而在發動機排量相同的情況下,缸數越多,缸徑越小,發動機轉速就可以提高,從而獲得較大的提升功率。
    以上是有關發動機缸數的知識,下面我們接著了解「汽缸排列形式」這個重要參數。一般5缸以下發動機的汽缸多採用直列方式排列,常見的多數中低檔轎車都是L4發動機,即直列4缸。另外,也有少數6缸發動機採用直列方式排列。
    直列發動機的汽缸體成一字排開,缸體、缸蓋和曲軸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緊湊,應用比較廣泛,缺點則是功率較低。一般1升以下的汽油機多採用直列3缸,1至2.5升的汽油機多採用直列4缸,有的四輪驅動汽車採用直列6缸,因為其寬度小,可以在旁邊布置增壓器等設施,例如北京吉普的JEEP4000就採用直列6缸發動機。
    另據專業人士介紹,直列6缸發動機的動平衡較好,振動相對較小,所以也為一些中、高級轎車所採用。6到12缸的發動機一般採用V形排列,其中V10發動機主要裝在賽車上。V形發動機長度和高度尺寸小,布置起來非常方便。一般認為V形發動機是比較高級的發動機,因而成為轎車級別的標志之一。
    V8發動機結構非常復雜,製造成本很高,所以使用的較少,V12發動機過大過重,只有極個別的高級轎車採用,比如上面提到的寶馬760Li。而大眾公司近來還新開發出了W型發動機,有W8和W12兩種,即汽缸分四列錯開角度布置,形體緊湊,大眾的頂級轎車輝騰就有一款採用了排量6.0升的W12發動機。

  • 追答:機體是構成發動機的骨架,是發動機各機構和各系統的安裝基礎,其內、外安裝著發動機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種載荷。因此,機體必須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機體組主要由氣缸體、曲軸箱、氣缸蓋和氣缸墊等零件組成。
    一. 氣缸體
    水冷發動機的氣缸體和上曲軸箱常鑄成一體,稱為氣缸體——曲軸箱,也可稱為氣缸體。氣缸體一般用灰鑄鐵鑄成,氣缸體上部的圓柱形空腔稱為氣缸,下半部為支承曲軸的曲軸箱,其內腔為曲軸運動的空間。在氣缸體內部鑄有許多加強筋,冷卻水套和潤滑油道等。
    氣缸體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根據氣缸體與油底殼安裝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把氣缸體分為以下三種形式。
    (1) 一般式氣缸體其特點是油底殼安裝平面和曲軸旋轉中心在同一高度。這種氣缸體的優點是機體高度小,重量輕,結構緊湊,便於加工,曲軸拆裝方便;但其缺點是剛度和強度較差
    (2) 龍門式氣缸體其特點是油底殼安裝平面低於曲軸的旋轉中心。它的優點是強度和剛度都好,能承受較大的機械負荷;但其缺點是工藝性較差,結構笨重,加工較困難。
    (3) 隧道式氣缸體這種形式的氣缸體曲軸的主軸承孔為整體式,採用滾動軸承,主軸承孔較大,曲軸從氣缸體後部裝入。其優點是結構緊湊、剛度和強度好,但其缺點是加工精度要求高,工藝性較差,曲軸拆裝不方便。
    為了能夠使氣缸內表面在高溫下正常工作,必須對氣缸和氣缸蓋進行適當地冷卻。冷卻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水冷,另一種是風冷。水冷發動機的氣缸周圍和氣缸蓋中都加工有冷卻水套,並且氣缸體和氣缸蓋冷卻水套相通,冷卻水在水套內不斷循環,帶走部分熱量,對氣缸和氣缸蓋起冷卻作用。
    現代汽車上基本都採用水冷多缸發動機,對於多缸發動機,氣缸的排列形式決定了發動機外型尺寸和結構特點,對發動機機體的剛度和強度也有影響,並關繫到汽車的總體布置。按照氣缸的排列方式不同,氣缸體還可以分成單列式,V型和對置式三種。
    (1) 直列式
    發動機的各個氣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單列式氣缸體結構簡單,加工容易,但發動機長度和高度較大。一般六缸以下發動機多採用單列式。例如捷達轎車、富康轎車、紅旗轎車所使用的發動機均採用這種直列式氣缸體。有的汽車為了降低發動機的高度,把發動機傾斜一個角度。
    (2) V型
    氣缸排成兩列,左右兩列氣缸中心線的夾角γ<180°,稱為V型發動機,V型發動機與直列發動機相比,縮短了機體長度和高度,增加了氣缸體的剛度,減輕了發動機的重量,但加大了發動機的寬度,且形狀較復雜,加工困難,一般用於8缸以上的發動機,6缸發動機也有採用這種形式的氣缸體。
    (3) 對置式
    氣缸排成兩列,左右兩列氣缸在同一水平面上,即左右兩列氣缸中心線的夾角 γ=180°,稱為對置式。它的特點是高度小,總體布置方便,有利於風冷。這種氣缸應用較少。
    氣缸直接鏜在氣缸體上叫做整體式氣缸,整體式氣缸強度和剛度都好,能承受較大的載荷,這種氣缸對材料要求高,成本高。如果將氣缸製造成單獨的圓筒形零件(即氣缸套),然後再裝到氣缸體內。這樣,氣缸套採用耐磨的優質材料製成,氣缸體可用價格較低的一般材料製造,從而降低了製造成本。同時,氣缸套可以從氣缸體中取出,因而便於修理和更換,並可大大延長氣缸體的使用壽命。氣缸套有乾式氣缸套和濕式氣缸套兩種。
    乾式氣缸套的特點是氣缸套裝入氣缸體後,其外壁不直接與冷卻水接觸,而和氣缸體的壁面直接接觸,壁厚較薄,一般為1~3mm。它具有整體式氣缸體的優點,強度和剛度都較好,但加工比較復雜,內、外表面都需要進行精加工,拆裝不方便,散熱不良。
    濕式氣缸套的特點是氣缸套裝入氣缸體後,其外壁直接與冷卻水接觸,氣缸套僅在上、下各有一圓環地帶和氣缸體接觸,壁厚一般為5~9mm。它散熱良好,冷卻均勻,加工容易,通常只需要精加工內表面,而與水接觸的外表面不需要加工,拆裝方便,但缺點是強度、剛度都不如乾式氣缸套好,而且容易產生漏水現象。應該採取一些防漏措施。

  • 追答:二行程發動機二行程發動機的每個工作循環,是在曲軸旋轉一周即360度,活塞上下兩個行程內完成的。
    二行程柴油機的工作過程和二行程汽油機相似,不同的是:進入柴油機氣缸的是純空氣。由於二行程柴油機的經濟性差且排污嚴重,近幾年在汽車上已趨淘汰。在此僅介紹二行程汽油機的工作原理。
    二行程發動機的工作原是一種用曲軸箱換氣的二行程化油器式汽油機的工作原理示意圖。發動機氣缸體上有三個孔,即進氣孔、排氣孔和換氣孔,這三個孔分別在一定時刻由活塞關閉。進氣孔與化油器相通,可燃混合氣經過進氣孔流人曲軸箱,繼而從換氣孔進入氣缸;而廢氣則從排氣孔排出。其工作循環包含兩個行程:
    1.第一行程 活塞自下止點向上移動,三個氣孔被關閉後,在活塞上方,已進入氣缸的混合氣被壓縮;而活塞下方的曲軸箱內因容積增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在進氣孔露出時,可燃混合氣自化油器經進氣孔流人曲軸箱內。
    2.第二行程 活塞壓縮到上止點附近時,火花塞跳火點燃可燃混合氣,高溫高壓的燃氣膨脹,推動活塞下移作功。活塞下移作功時進氣孔關閉,密閉在曲軸箱內的可燃,混合氣被壓縮;當活塞接近下止點時卜排氣孔開啟,廢氣沖出;隨後換氣孔開啟,受預壓的可燃混合氣沖人氣缸,驅除廢氣,進行換氣過程。此過程一直進行到下一行程活塞上移,三個氣孔完全關閉為止。
    總之,活塞上行時進行換氣、壓縮\曲軸箱進氣;活塞下行時進行作功飛壓縮曲軸箱混合氣、換氣。
    從以上四行程和二行程發動機的工作循環可以,看出,二行程發動機具有以下特點:
    (1)曲軸每轉一周(360度)就有一個作功沖程,因此,在理論上相同排量的二行程發動機的功率,.應等於四行程發動機的兩倍。
    (2)和四行程發動機相比,由於作功頻率較快,因而運轉比較均勻平穩。
    (3)結構簡單,使用維護方便。
    但是,由於二行程發動機換氣過稞中新鮮氣體損失較多,廢氣排賒也不徹底,且氣孔占據了一部分活塞行程,作功時能量損失較大,經濟性較差。因此,實際上二行程發動機的功率並不等於四行程發動機的兩倍,而是1.5-1.6倍左右。由於這個缺點,二行程汽油機在一般汽車上很少採用,僅在摩托車、少數微型汽車及其他工程,機械上應用。

  • 追答:汽油發動機將汽油的能量轉化為動能來驅動汽車,最簡單的辦法是通過在發動機內部燃燒汽油來獲得動能。因此,汽車發動機是內燃機----燃燒在發動機內部發生。
    有兩點需注意:
    1. 內燃機也有其他種類,比如柴油機,燃氣輪機,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
    2. 同樣也有外燃機。在早期的火車和輪船上用的蒸汽機就是典型的外燃機。燃料(煤、木頭、油)在發動機外部燃燒產生蒸氣,然後蒸氣進入發動機內部來產生動力。內燃機的效率比外燃機高不少,也比相同動力的外燃機小很多。所以,現代汽車不用蒸汽機。
    相比之下,內燃機比外燃機的效率高,比燃氣輪機的價格便宜,比電動汽車容易添加燃料。這些優點使得大部分現代汽車都使用往復式的內燃機。

  • 追答:發動機的核心部件是汽缸,活塞在汽缸內進行往復運動,上面所描述的是單汽缸的運動過程,而實際應用中的發動機都是有多個汽缸的(4缸、6缸、8缸比較常見)。我們通常通過汽缸的排列方式對發動機分類:直列、V或水平對置(當然現在還有大眾集團的W型,實際上是兩個V組成)。

    不同的排列方式使得發動機在順滑性、製造費用和外型上有著各自的優點和缺點,配備在相應的汽車上。

    混合氣的壓縮和燃燒在燃燒室里進行,活塞往復運動,你可以看到燃燒室容積的變化,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就是排量,用升(L)或毫升(CC)來度量。汽車的排量一般在1.5L~4.0L之間。每缸排量0.5L,4缸的排量為2.0L,如果V型排列的6汽缸,那就是V6 3.0升。一般來說,排量表示發動機動力的大小。

    所以增加汽缸數量或增加每個汽缸燃燒室的容積可以獲得更多的動力。

    發動機是靠可燃氣體和空氣的混合燃燒來運動的,如果發動機得不到足夠的新鮮空氣,那麼可燃氣體的燃燒就不會完全,造成的結果就是燃油經濟性變差,發動機功率下降。現代發動機的轉速很高,通常可以達到每分鍾4500轉以上,完成一個工作循環只需要O.OO5秒左右的時間,傳統的兩氣門已經無法勝任在這么短暫時間內的換氣任務,從而限制了發動機性能的提高,解決的辦法只有擴大氣體的進出空間,用較大的空間來贏得時間。

    而多氣門技術是最好的解決途徑,它的出現使得發動機整體的質量得到了本質上提高。所謂多氣門技術就是發動機每個汽缸的氣門超過2個,具體的有2進1出、2進2出、3進2出等排列型式。但是氣門數過多進氣量也會下降,而且會使結構更為復雜,加工工藝要求極高,增加製造成本,反而不好。因此現在的發動機普遍採用的是3到5氣門的結構,尤其是4氣門採用的較為廣泛,而且現代的中高檔轎車上的發動機幾乎都採用了多氣門的結構,它已經成為現代轎車的一個技術指標,例如,捷達轎車就採用了5氣門技術,它可使發動機在排量相同的情況下,輸出較大的功率。

  • 追答:

    發動機在汽車中的放置與結構安排

    (一)前置引擎

    1.前輪驅動
    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汽車驅動系統,即我們通常所說的FF。除了一些高性能跑車以外,目前我們在大街上見到的小轎車一般都採用前置引擎。為什麼呢?顯而易見,把引擎放置在車頭,可以增大車箱內部空間,令乘坐更加舒適,所以只要不是為了追求高性能表現的超級跑車好像房車或者SUV這類汽車都是採用前置引擎的布局。
    而採用前置驅動的好處又在哪裡呢?前置驅動的結構,引擎的動力直接傳遞給前輪,因而不需要一條驅動軸把動力從前面輸送到後面,這樣車廂內部地板的中央就不會有一條突起,增大了腿部空間。而且前置引擎可以橫置於車頭,變速箱和差速器可以連成一體,相對於後輪驅動得汽車,製造技術上相對簡單,而且採用得零件也要少,這樣也可以降低汽車的製造成本。
    前輪驅動車輛在行駛間的動態安全性要比後輪驅動要高,前輪驅動的汽車在直路行駛的穩定性較好,最常見的例子是在高速過彎的情況下,一般駕駛人比較能適應並處理前輪驅動車的轉向不足現象,因為前輪驅動的汽車在高速過彎會產生推頭作用,這時駕駛者只要松油門減速,車子的轉彎角度就會收窄,使車子返回到轉彎的路線上來,然而對於後輪驅動車的轉向過 度情形,除非是專業車手,不然發生意外的機率將遠大於前輪驅動汽車。
    FF的另外一個優點是引擎的曲軸與驅動軸成一條直線,這樣就縮短了引擎動力輸出到車輪的距離,提高了效率,也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損耗。但是如果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汽車將驅動和轉向的功能都集中在車子的前輪上,在動力輸出較大的汽車上,會很容易出現扭力轉向的情況,什麼叫扭力轉向呢? 是存在於轉向軸附近所產生的扭力,轉向軸的位置是偏離輪子中心的地方,當車子向左或向右轉向時,「摩擦面積」會轉移到各邊的前面以及後面,這樣的轉移產生了一個「扭力條件」,這個扭力條件會影響車子的操控性。還有就是當車子起步的時候,重心通常都會後移,這樣就會尾重頭輕,驅動輪(也就是前輪)的抓地能力會下降,出現原地空轉地情況,會白白浪費動力,因此起步不及後驅的車子快。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車身重量的問題,因為前輪驅動的汽車把引擎,變速箱,差速器,驅動軸這些部件都集中在車頭,會令車身的重量不均勻,車子的動態難以獲得很好的平衡。
    2.後輪驅動
    前置引擎後輪驅動的汽車驅動系統,即我們通常所說的FR。很明顯,這種驅動方式的汽車需要有一根長長的傳動軸,把位於車頭的引擎輸出的動力傳給驅動輪--即後輪,這樣對於一般的車子,好像麵包車,車身就比較高了,因為要在車的底盤下放置傳動軸;而對於轎車來說,為了維持低底盤的特性,只好讓傳動軸凸進車廂,犧牲內部空間來換取舒適性了。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了一根長長的傳動軸,本身亦會消耗一部分動力,這都是FR汽車的缺點。
    而FR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在車身的重量分布上更容易做到前後軸平衡,雖然引擎是至於前軸之上,可是變速箱已經位於前軸的的後面了,而後軸還有差速器(即尾牙)等關鍵部件,所以對於整車的平衡來說要較MR,RR,FF更加容易做到。阿爾法·羅密歐的75就曾經試過把變速箱和差速器一並放到後軸上,來平衡前後軸的重量。
    上一節我們講過,當車子啟動的時候,重心會自然的向後移動,這樣驅動輪在後面,會比前輪驅動的車子效果要好。雖說引擎置於車頭較重,可是加速的時候重心會後移,所以重心又回到驅動輪的後軸上,這樣起步與加速就爽快多了。同時,FR汽車的循跡也會比FF汽車強,因為FR汽車的動力輸出在後輪,轉向控制在前輪,兩者各司其職,不會出現FF汽車的扭力轉向問題。在轉彎又同時加速,FF會較容易出現轉向不足的情況。
    (二)中置/後置引擎
    一輛汽車的引擎可以放在乘客後面的地方有兩個,後車軸前面或者後車軸後面,這兩者的區別不太明顯,通過他們的名字就可以區分開來,即通常我們說的MR中置引擎和RR後置引擎。世界上各個超級跑車的生產商都採用引擎後置這種技術,這樣做其中一個目的是車子可以盡量按照設計師的設計思想來設計,可以造出外形獨特的車子,另外就是讓車的重量直接壓在驅動軸上。
    一般FF汽車在起步加速的時候,由於重心的後移會導致前輪的附著力減小,結果前輪會在原地打轉,起步較慢不說還會白白浪費動力,而MR和RR在起步的時候,重心向後推移,使得加在後軸的向下壓力增大,即後輪與地面的摩擦力增大,這樣就會有效的克服後輪空轉的情況發生,假若後輪發生空轉,空轉只會使重心進一步後移,這樣便會迅速使後輪停止空轉。
    在實際的駕駛中,輪胎空轉影響動力的傳遞有兩種情況:起步和出彎。FF車的司機對於這兩種情況最為頭疼,一是眼睜睜看著動力不斷從引擎輸出,可是車子就是在原地打轉,再者在出彎的時候,內側輪胎狂轉,但是想加速卻沒反應。對於MR和RR的車子來說,司機只要kick油門,車子就會按照你的思想往前飛奔,而且可以承受比FF車子大得多的引擎動力,當你駕駛一台馬力超過250匹的FF車子時,你會覺得車子開始變得難以控制,所以對於狂熱追求馬力和速度的超級跑車來說,MR和RR時最佳選擇。
    以市面上唯一的RR車保時捷911為例,官方公布的前後車重比是39:61,差不多等於一部反過來的FF汽車,而MR車的重量比則較為均勻,保時捷的Boxster為46:54,法拉力的360 Modena為43:57。雖然有的車廠很欣賞FR汽車可以做到50:50的汽車重量比,操控起來也較得心應手,可是從加速的角度來說,還是頭輕尾重的MR和RR最為有利,為了前後重量比盡可能的小,跑車都會採用頭窄尾寬的車身設計以及採用較為粗大的後輪。

Ⅶ 純電動汽車需要點火線圈嗎生產點火線圈的未來前景怎麼樣

不需要。電動汽車由電動機驅動,電動車「點火」由電機負責。
點火線圈是汽油車的配備,主要是用來發動汽車,利用蓄電池的電流注入發電機以啟動引擎。當氣缸內的活塞運動時,由火花塞點燃混合氣(多點電噴發動機)或已經以合適的比例混合的汽油和空氣(缸內直噴發動機)帶來動力。
柴油車也不需要點火線圈和火花塞,因為柴油發動機是利用柴油在汽缸中的高壓氣體內自燃來驅動活塞運動帶來動力。柴油車一般為渦輪增壓的,因為柴油機的馬力不夠,需要增壓才能匹敵汽油車。只有大眾高爾夫2.0SDI為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柴油車。
點火線圈啊,如果未來普及像電力、氫動力等技術,就慘遭淘汰。

Ⅷ 汽車引擎都由哪幾部分組成的這些零件的作用都有哪些

你好!發動機,又稱為引擎,是一種能夠把一種形式的能轉化為另一種更有用的能的機器,通常是把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把電能轉化為機器能的稱謂電動機)有時它既適用於動力發生裝置,也可指包括動力裝置的整個機器.比如汽油發動機,航空發動機. 基本理論 汽油發動機將汽油的能量轉化為動能來驅動汽車,最簡單的辦法是通過在發動機內部燃燒汽油來獲得動能。因此,汽車發動機是內燃機----燃燒在發動機內部發生。 有兩點需注意: 1. 內燃機也有其他種類,比如柴油機,燃氣輪機,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 2. 同樣也有外燃機。在早期的火車和輪船上用的蒸汽機就是典型的外燃機。燃料(煤、木頭、油)在發動機外部燃燒產生蒸氣,然後蒸氣進入發動機內部來產生動力。內燃機的效率比外燃機高不少,也比相同動力的外燃機小很多。所以,現代汽車不用蒸汽機。 相比之下,內燃機比外燃機的效率高,比燃氣輪機的價格便宜,比電動汽車容易添加燃料。這些優點使得大部分現代汽車都使用往復式的內燃機。 結構 機體是構成發動機的骨架,是發動機各機構和各系統的安裝基礎,其內、外安裝著發動機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種載荷。因此,機體必須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機體組主要由氣缸體、曲軸箱、氣缸蓋和氣缸墊等零件組成。 一. 氣缸體 水冷發動機的氣缸體和上曲軸箱常鑄成一體,稱為氣缸體——曲軸箱,也可稱為氣缸體。氣缸體一般用灰鑄鐵鑄成,氣缸體上部的圓柱形空腔稱為氣缸,下半部為支承曲軸的曲軸箱,其內腔為曲軸運動的空間。在氣缸體內部鑄有許多加強筋,冷卻水套和潤滑油道等。 氣缸體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根據氣缸體與油底殼安裝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把氣缸體分為以下三種形式。 (1) 一般式氣缸體其特點是油底殼安裝平面和曲軸旋轉中心在同一高度。這種氣缸體的優點是機體高度小,重量輕,結構緊湊,便於加工,曲軸拆裝方便;但其缺點是剛度和強度較差 (2) 龍門式氣缸體其特點是油底殼安裝平面低於曲軸的旋轉中心。它的優點是強度和剛度都好,能承受較大的機械負荷;但其缺點是工藝性較差,結構笨重,加工較困難。 (3) 隧道式氣缸體這種形式的氣缸體曲軸的主軸承孔為整體式,採用滾動軸承,主軸承孔較大,曲軸從氣缸體後部裝入。其優點是結構緊湊、剛度和強度好,但其缺點是加工精度要求高,工藝性較差,曲軸拆裝不方便。 為了能夠使氣缸內表面在高溫下正常工作,必須對氣缸和氣缸蓋進行適當地冷卻。冷卻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水冷,另一種是風冷。水冷發動機的氣缸周圍和氣缸蓋中都加工有冷卻水套,並且氣缸體和氣缸蓋冷卻水套相通,冷卻水在水套內不斷循環,帶走部分熱量,對氣缸和氣缸蓋起冷卻作用。 現代汽車上基本都採用水冷多缸發動機,對於多缸發動機,氣缸的排列形式決定了發動機外型尺寸和結構特點,對發動機機體的剛度和強度也有影響,並關繫到汽車的總體布置。按照氣缸的排列方式不同,氣缸體還可以分成單列式,V型和對置式三種。 (1) 直列式 發動機的各個氣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單列式氣缸體結構簡單,加工容易,但發動機長度和高度較大。一般六缸以下發動機多採用單列式。例如捷達轎車、富康轎車、紅旗轎車所使用的發動機均採用這種直列式氣缸體。有的汽車為了降低發動機的高度,把發動機傾斜一個角度。 (2) V型 氣缸排成兩列,左右兩列氣缸中心線的夾角γ<180°,稱為V型發動機,V型發動機與直列發動機相比,縮短了機體長度和高度,增加了氣缸體的剛度,減輕了發動機的重量,但加大了發動機的寬度,且形狀較復雜,加工困難,一般用於8缸以上的發動機,6缸發動機也有採用這種形式的氣缸體。 (3) 對置式 氣缸排成兩列,左右兩列氣缸在同一水平面上,即左右兩列氣缸中心線的夾角 γ=180°,稱為對置式。它的特點是高度小,總體布置方便,有利於風冷。這種氣缸應用較少。 氣缸直接鏜在氣缸體上叫做整體式氣缸,整體式氣缸強度和剛度都好,能承受較大的載荷,這種氣缸對材料要求高,成本高。如果將氣缸製造成單獨的圓筒形零件(即氣缸套),然後再裝到氣缸體內。這樣,氣缸套採用耐磨的優質材料製成,氣缸體可用價格較低的一般材料製造,從而降低了製造成本。同時,氣缸套可以從氣缸體中取出,因而便於修理和更換,並可大大延長氣缸體的使用壽命。氣缸套有乾式氣缸套和濕式氣缸套兩種。 乾式氣缸套的特點是氣缸套裝入氣缸體後,其外壁不直接與冷卻水接觸,而和氣缸體的壁面直接接觸,壁厚較薄,一般為1~3mm。它具有整體式氣缸體的優點,強度和剛度都較好,但加工比較復雜,內、外表面都需要進行精加工,拆裝不方便,散熱不良。 濕式氣缸套的特點是氣缸套裝入氣缸體後,其外壁直接與冷卻水接觸,氣缸套僅在上、下各有一圓環地帶和氣缸體接觸,壁厚一般為5~9mm。它散熱良好,冷卻均勻,加工容易,通常只需要精加工內表面,而與水接觸的外表面不需要加工,拆裝方便,但缺點是強度、剛度都不如乾式氣缸套好,而且容易產生漏水現象。應該採取一些防漏措施。 二.曲軸箱 氣缸體下部用來安裝曲軸的部位稱為曲軸箱,曲軸箱分上曲軸箱和下曲軸箱。上曲軸箱與氣缸體鑄成一體,下曲軸箱用來貯存潤滑油,並封閉上曲軸箱,故又稱為油底殼圖(圖2-6)。油底殼受力很小,一般採用薄鋼板沖壓而成,其形狀取決於發動機的總體布置和機油的容量。油底殼內裝有穩油擋板,以防止汽車顛動時油麵波動過大。油底殼底部還裝有放油螺塞,通常放油螺塞上裝有永久磁鐵,以吸附潤滑油中的金屬屑,減少發動機的磨損。在上下曲軸箱接合面之間裝有襯墊,防止潤滑油泄漏。 三. 氣缸蓋 氣缸蓋安裝在氣缸體的上面,從上部密封氣缸並構成燃燒室。它經常與高溫高壓燃氣相接觸,因此承受很大的熱負荷和機械負荷。水冷發動機的氣缸蓋內部制有冷卻水套,缸蓋下端面的冷卻水孔與缸體的冷卻水孔相通。利用循環水來冷卻燃燒室等高溫部分。 缸蓋上還裝有進、排氣門座,氣門導管孔,用於安裝進、排氣門,還有進氣通道和排氣通道等。汽油機的氣缸蓋上加工有安裝火花塞的孔,而柴油機的氣缸蓋上加工有安裝噴油器的孔。頂置凸輪軸式發動機的氣缸蓋上還加工有凸輪軸軸承孔,用以安裝凸輪軸。 氣缸蓋一般採用灰鑄鐵或合金鑄鐵鑄成,鋁合金的導熱性好,有利於提高壓縮比,所以近年來鋁合金氣缸蓋被採用得越來越多。 氣缸蓋是燃燒室的組成部分,燃燒室的形狀對發動機的工作影響很大,由於汽油機和柴油機的燃燒方式不同,其氣缸蓋上組成燃燒室的部分差別較大。汽油機的燃燒室主要在氣缸蓋上,而柴油機的燃燒室主要在活塞頂部的凹坑。這里只介紹汽油機的燃燒室,而柴油機的燃燒室放在柴油供給系裡介紹。 汽油機燃燒室常見的三種形式。 (1) 半球形燃燒室 半球形燃燒室結構緊湊,火花塞布置在燃燒室中央,火焰行程短,故燃燒速率高,散熱少,熱效率高。這種燃燒室結構上也允許氣門雙行排列,進氣口直徑較大,故充氣效率較高,雖然使配氣機構變得較復雜,但有利於排氣凈化,在轎車發動機上被廣泛地應用。 (2) 楔形燃燒室 楔形燃燒室結構簡單、緊湊,散熱面積小,熱損失也小,能保證混合氣在壓縮行程中形成良好的渦流運動,有利於提高混合氣的混合質量,進氣阻力小,提高了充氣效率。氣門排成一列,使配氣機構簡單,但火花塞置於楔形燃燒室高處,火焰傳播距離長些,切諾基轎車發動機採用這種形式的燃燒室。 (3) 盆形燃燒室 盆形燃燒室,氣缸蓋工藝性好,製造成本低,但因氣門直徑易受限制,進、排氣效果要比半球形燃燒室差。捷達轎車發動機、奧迪轎車發動機採用盆形燃燒室。 四. 氣缸墊 氣缸墊裝在氣缸蓋和氣缸體之間,其功用是保證氣缸蓋與氣缸體接觸面的密封,防止漏氣,漏水和漏油。 氣缸墊的材料要有一定的彈性,能補償結合面的不平度,以確保密封,同時要有好的耐熱性和耐壓性,在高溫高壓下不燒損、不變形。目前應用較多的是銅皮——棉結構的氣缸墊,由於銅皮——棉氣缸墊翻邊處有三層銅皮,壓緊時較之石棉不易變形。有的發動機還採用在石棉中心用編織的綱絲網或有孔鋼板為骨架,兩面用石棉及橡膠粘結劑壓成的氣缸墊。 安裝氣缸墊時,首先要檢查氣缸墊的質量和完好程度,所有氣缸墊上的孔要和氣缸體上的孔對齊。其次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要求上好氣缸蓋螺栓。擰緊氣缸蓋螺栓時,必須由中央對稱地向四周擴展的順序分2~3次進行,最後一次擰緊到規定的力矩。 發動機的其他部分 凸輪軸 控制進氣閥和排氣閥的開閉 火花塞 火花塞放出火花點燃油氣混合氣,使得爆炸發生。火花必須在適當的時候放出。 閥門 進氣、出氣閥分別在適當的時候打開來吸入油氣混合氣和排出尾氣。在壓縮和 燃燒時,這兩個閥都是關閉的,來保證燃燒室的密封。 活塞環 在氣缸壁和活塞中提出密封: 1.防止在壓縮和燃燒時油氣混合氣和尾氣泄漏進潤滑油箱。 2.防止潤滑油進入汽缸內燃燒。 大多「燒機油」的汽車就是因為發動機太舊:活塞環不再密封引起的(尾氣管冒青煙) 活塞桿 連接活塞環和曲軸,使得活塞和曲軸維持各自的運動。 潤滑油槽 包圍著曲軸,裡面有相當數量的油

Ⅸ 活塞連桿組的檢修,你會怎麼做

現有汽車行業發展10分迅速,隨著科技的融入,汽車變得更加的智能與簡單,但是傳統意義上的汽車和現在新型汽車都是大同小異,只不過在電子電路系統有所不同,發動機的構造確實沒有改變傳統意義上的汽車發動機和現代意義上,發動機依然是依靠活塞作用進行工作的,當然新能源純電動汽車因為不需要依靠發動機驅動,所以沒有活塞連桿組。在活開連活塞連桿組檢修時,要通過直觀的觀察排除表面的問題現象,在檢修前要詢問故障現象和條件,了解是如何發生故障的,隨後驗證故障現象是否是自己判斷的,判斷故障原因並確定故障部位,最後進群維修排除故障。

三、如何對活塞連桿組進行檢修?

在檢修的過程中,首先要了解活塞連桿組損壞原因,了解其損壞時的工作狀態以及工作環境,通過這些數據大概可以判定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活塞連桿組損壞,通過損壞現象初步判定損壞部位及故障現象分析,故障分析後對故障原因進行排查和故障部位進行檢查,看是否分析正確,如果分析正確只需要對照問題進行維修或更換即可,如果不正確還需要重新進行進一步排查檢修。在維修時一定要注意先後順序,不要盲目拆裝。

以上幾點可以看出,在檢修時一定要注意先後順序分析故障原因,再進行故障判斷,最後進行故障檢修。

Ⅹ 汽缸密封性與哪些零件直接相關

氣缸套、活塞、活塞環、氣缸蓋、氣缸墊、進排氣門。

熱點內容
撼路者內飾改裝 發布:2025-05-07 23:38:57 瀏覽:912
2012雪佛蘭賽歐內飾 發布:2025-05-07 22:59:51 瀏覽:668
哈雷女神摩托車價格表 發布:2025-05-07 22:17:54 瀏覽:457
現在開豪車的女的是什麼身份 發布:2025-05-07 22:12:48 瀏覽:881
皮卡丘淘網游 發布:2025-05-07 22:11:54 瀏覽:513
一線與二線豪車品牌有哪些 發布:2025-05-07 21:56:16 瀏覽:424
速利達四輪電動車價格 發布:2025-05-07 21:53:08 瀏覽:658
08凱美瑞改內飾皮革 發布:2025-05-07 21:25:24 瀏覽:639
香港土豪商務車 發布:2025-05-07 21:25:22 瀏覽:152
越野摩托車坐姿抬頭 發布:2025-05-07 21:11:52 瀏覽: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