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中國2017年電動汽車銷量

中國2017年電動汽車銷量

發布時間: 2022-09-11 04:23:28

⑴ 如何看待未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前景 核心技術提升推動發展
傳統燃油車受限,新能源汽車崛起
傳統燃油車時代,跨國汽車廠商在核心的發動機、底盤和變速箱領域擁有上百年的技術積累,讓國內廠商短時間內難以逾越。而新能源汽車就沒有這樣的包袱,動力來自電池,電機可以依靠電量不同改變轉速,輕松實現無級變速。由於電池幾乎全部分布在底盤上,底盤的設計與調教也與燃油車有所差別。
正因為如此,在產業風向轉向新能源和智能化時,自主品牌繞過了傳統燃油車的技術限制,與汽車工業強國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甚至有了換道超車的可能。
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析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6萬輛和10.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5.6%和125.6%;1-5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32.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2.9%和141.6%。
其中,2018年5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7萬輛和8.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5.9%和112.8%;1-5月,純電動汽車產銷均完成25.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05.1%和124.7%。
2018年5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萬輛和2.0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38.8%和196.8%;1-5月,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9萬輛和7.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07.3%和218.4%。
與此同時,我國對電池、電機、電控等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三大核心技術也給予了高度重視,並成為各大新能源汽車企業競爭的重點。
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分析
目前包括北汽、江淮、比亞迪、吉利等諸多國產品牌都表示,已掌握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不僅如此,寧德時代、國能高科、國軒高科等一批大型新能源汽零部件企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企業在整車、核心技術等方面的差距並沒有傳統燃油車那麼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1995至2015年期間,全球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總計近20萬件。其中,汽車強國日本的新能源汽車專利申請量佔全球總申請量的46%,具有絕對優勢;我國緊隨其後佔18%,但我國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動力電池系統、燃料電池汽車和整車控制及附件方面,這說明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的研發方面投入較大,但對整車的專利布局卻較少。
汽車產業與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的融合正在加速,開始進入科技革命和創新發展的新時代。這是我們實現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戰略機遇期。因此,需要努力提升自身技術積累,加大對整車研發和專利布局的力度。
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強勁帶動下,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電機電控配套數量超過70萬套,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25億元,預計到2023年有望突破1200億元。同時,到2020年,國內七家主要動力電池廠商的生產能力也將達到100GWh(電功計量單位,1GWh等於100萬度),能夠滿足200萬至300萬輛純電動汽車的需求。
核心技術提升推動新能源車發展
近年來,受電池需求量不斷擴大影響,鋰、鈷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以鈷為例,2016年鈷的價格是20萬/噸,目前的價格已超過60萬元/噸,不到三年漲了三倍。
電池、電控、電機的進步和成熟,對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的商業發展起著關鍵作用,純電動汽車要想在與傳統燃油車的較量中勝出,就必須要在技術和成本方面取得優勢。
經過努力,目前我國在動力電池方面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到2020年,我國電池的能量密度將提升至220Wh/公斤,電池系統成本預計會下降到每度電1000元左右,這使純電動A級整車的價格從目前的20萬元下降到15萬元左右,接近傳統燃油車的價格水平,如果綜合考慮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的購置和使用成本已基本一致。
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行業的競爭並不僅僅是電池企業間的競爭,也非局限於整車間的競爭,整車與零部件之間是相互依存、共同進步的關系。所以,我們必須要站在產業發展的高度,秉持開放合作的態度,對新能源汽車的基礎理論、高端裝備、關鍵材料、關鍵技術、零部件總成等進行全方位攻關,走出一條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新生態的新路子。

⑵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現狀是怎樣的

⑶ 淺析新能源汽車的現狀與發展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分類

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⑷ 處在風口浪尖上的特斯拉,究竟是怎樣一家公司

Hello,大家好,我是齊放。

特斯拉又上熱搜了,還是一炮雙響。一是特斯拉車輛沖進了包子鋪,疑似失控;二是特斯拉發文曬奶茶,名為道歉,實為公關,還是失敗的那種。

白送的熱搜,不蹭白不蹭,所以我們今天就來聊一下特斯拉。

特斯拉(Tesla),是一家美國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產銷電動汽車、太陽能 板、及儲能設備。 它的創始人是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2004年埃 隆·馬斯克進入公司並領導了A輪融資。

2008年,特斯拉第一款汽車產品Roadster誕生;2012年,其第二款汽車產品— —ModelS誕生 ;2015年,第三款汽車產品Model X於9月開始交付。2017 年末,Model 3開始交付;2019年2月,馬斯克宣布將開放所有特斯拉電動 汽的專利 。2021年3月24日,美國特斯拉官網宣布支持比特幣付款,特斯拉成為史上 第一家支持比特幣購車的車企 。

1.特斯拉的名字

特斯拉的名字來自於一位物理學家,2003年,馬丁·艾伯哈德和長期商業合作夥伴馬克·塔彭寧決心成立一家電動跑車公司,他們將公司名字命名為特斯拉,以紀念偉大的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可能有些小夥伴看到這個名字有點懵,尼古拉·特斯拉是誰?

尼古拉·特斯拉是現代交流電體系的奠基人。

1856年7月10日,他出生於當時奧地利帝國的斯米良。1895年,他替美國 尼亞加拉發電站製造發電機組,該發電站至今仍是世界著名水電站之一。 1897年,他使馬可尼的無線電通信理論成為現實。1898年,他製造出世界 上第一艘無線電遙控船,無線電遙控技術取得專利。1899年,他發明了X光(X-Ray)攝影技術。其他發明包括:收音機、傳真機、真空管、霓虹燈 管、飛彈導航等。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磁密度單位(1Tesla=10000Gause), 表明他在磁學上的貢獻。

特斯拉企業的壯大,將尼古拉·特斯拉重新拉扯回普通大眾的視線里,尼古拉·特斯拉本人決計不會料到,在100年後,他的輝煌會以這樣一種方式重現。

2.特斯拉的現掌門

埃隆·馬斯克是特斯拉的現任CEO,說起他的個人履歷,就像是星星一樣,閃閃發光。

埃隆·馬斯克本科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經濟學和物理學雙學位。

1995年至2002年,馬斯克與合夥人先後辦了三家公司,分別是在線內容 出版軟體「Zip2」、電子支付「X.com」和「PayPal」。

2002年6月,馬斯克投資1億美元創辦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出任首席執行官兼首席技術官。

2004年,馬斯克向特斯拉汽車公司投資630萬美元,出任該公司董事長。

2006年,馬斯克投資1000萬美元與合夥人聯合創辦光伏發電企業太陽城公司。

2012年5月31日,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龍」太空艙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返回地球,開啟了太空運載的私人運營時代。

2018年2月7日4點45分,SpaceX公司的「重型獵鷹」運載火箭在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成功發射,並成功完成兩枚一級助推火箭的完整回收。

2021年1月9日,馬斯克的個人資產達到1897億美元成為世界新首富。

馬斯克是一個企業家,同時他也是一個有著奇思妙想的「另類」投資家,一個普通的企業家絕不會一邊「造車」一邊「造火箭」。他的傳記里寫到:Musk一直想要整個世界都知道,他和其他那些矽谷的企業家完全不一樣。他不去追熱點,他也不會被稱為富翁的想法腐蝕。他一直堅持實現自己的計劃。」我真得從大學就開始想這些東西了」,他說:「這不是根據事實創造的故事。我不想像一個新手或機會主義者。我也不是投資家。我喜歡把那些對未來有用的技術變為現實。」

3.特斯拉的使命和願景

每一家成功的公司都具有它獨特的使命和願景,比如說華為的使命和願景是:聚焦客戶關注的挑戰與壓力,提供有競爭的信息和通訊解決方案及服務,持續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阿里巴巴的使命和願景是:活102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特斯拉自然也有它的使命和願景。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努力為每一個普通消費者提供其消費能力范圍內的純電動車輛;特斯拉的願景,是『加速全球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

4.特斯拉的組織文化

特斯拉的組織文化總結起來有5條,它們分別是:

(1)矽谷的快文化:決策快、打破常規、執行力。

(2)做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設定高目標,激發團隊去創新。

(3)第一性原理思考:從問題的本質出發,強調獨立思考,而不是人雲亦雲。

(4)像創始人一樣思考:每個員工都要有主人翁精神。

(5)全力以赴:公司上下目標一致,全力以赴,使命必達。

5.特斯拉的組織架構

區別於傳統車企以4S店為實體中心開展維護,特斯拉構建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智能售後服務體系,提供無縫銜接的線上線下服務:一方面,虛擬服務中心可針對車輛故障實現遠程維修,或進行優化的線下服務預約和資源調撥,降低了車輛「不能使用」的時間和維護成本。另一方面,特斯拉車輛可通過空中軟體升級日臻完善,車主無需換車就能享受到更佳的用車體驗。

6.特斯拉在中國的落地

2018年的上半年,馬斯克因為公司的產能、債務和華爾街的做空者這三大問題而焦頭爛額。他迫切的需要可以提振投資者信心的實際行動。而這時,根據statista的數據,中國2017年的電動車銷量已達57.9萬輛,是世界上電動車銷量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是特斯拉除美國本土之外銷量最高的國家。這樣一個具有巨大潛力的市場,可以說對馬斯克和特斯拉極具吸引力。

但是根據我國1994年發布的《汽車產業政策》中的規定,外商來華投資設立生產汽車以及發動機的企業需和中方合資,且中方出資比例不得低於50%。這一條硬性規定並沒有斷了老馬的念想,他仍然在爭取,爭取給特斯拉脫困的可能。

2018年4月17日,發改委正式宣布在2018年取消新能源車外資股比限制,老馬的機會終於來了。

同年7月10日,特斯拉CEO馬斯克親赴上海,特斯拉公司與上海臨港管委會、臨港集團共同簽署了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宣布要在中國設廠,特斯拉成為我國建國以來第一家由外商獨資控股的汽車製造企業。

特斯拉超級工廠落地中國,就像是沙丁魚群里混入一條「鯰魚」,它是激發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活力的有效措施,同時也促進了中國系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的優化和升級,還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品牌選擇。

從特斯拉這幾年在中國的財報數據來看,取得的成就也非常矚目。總之,這是一段雙贏的合作。

7.寫在最後的話:如何看待特斯拉最近的負面新聞纏身

特斯拉為什麼陷入當前的輿論困境?我認為主要原因有四點:第一,特斯拉的管理制度存在缺陷,處理意外事故的能力不足,這項大概佔50分;第二,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存在缺陷,需要改進,該項佔比約30%;第三,在經歷了狂熱的「特斯拉購買潮」後,消費者對待特斯拉的態度趨於理性,佔比10%;第四,某些競爭企業的推波助瀾,佔比10%。

如果給它進行打分的話,我認為第一原因可佔50分,第二條佔30分,第三條10分,第四條10分。接下來,我來說說為什麼這樣打分。

特斯拉落到如此田地,它管理制度的缺陷絕對是最重要的。遠的不說,就說近日,特斯拉半夜發文道歉,曬車主給特斯拉點奶茶,直接被心思縝密的網友扒出「特意標明半糖、三分糖、不加冰」等具有鮮明個人標簽的備注,一個正常人,給自己的朋友點外賣尚且不會如此細心,給陌生人贈予的奶茶,竟然如此體貼?毫無疑問,這是特斯拉自導自演的一場鬧劇。一個具有成熟管理制度的企業,絕不會做出這樣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宜。再有,特斯拉公司全球副總裁陶琳接受采訪時的一句「決不妥協」,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這些問題本不該在一個成熟的企業出現,偏偏特斯拉真的做出了這樣可笑的舉動,說明它內部的管理制度是混亂的,部門建設是缺失的。

剎車失靈、車輛失控這些事件,每家車企或多或少地都會存在,例如2020年8月曾報道一例日產天籟剎車失靈案例,同年5月,理想汽車出現一例剎車失靈案例……他們為什麼沒有掀起大的風浪?這與他們的緊急事件處理能力有著密切聯系。

我們來看一下理想汽車的道歉聲明:

再來「欣賞」一下特斯拉的道歉聲明:

這樣的公關水平,讓微博網友直呼大開眼界,甚至有人耿直的說:你把錢給我,這樣的通告我都能給你整個幾十篇。可以說,特斯拉走下神壇,它的制度缺陷能佔到一半的責任。

至於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本身存在缺陷,這也不是什麼值得懷疑的問題了。曾經有知乎大佬用特斯拉汽車做過實驗,證明特斯拉在碰撞時的確會產生莫名其妙的數據消失情況。不管特斯拉本身存在技術缺陷究竟有多大,不斷地創新改進都是它應該做的事情。多起特斯拉失控案例集中發生,終究不是空穴來風。

第三點沒什麼好說的,看現在這么多人批評特斯拉就能感受到特斯拉在人們心中影響力下滑速度之快。我想重點談一下第四點,某些競爭對手的推波助瀾。

或許有人會問,你有證據嗎?隨口就來。我還真......沒什麼證據。

但是我想說另外一件事,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不久王興曾經批判華為造車「忽悠能力和技術能力與特斯拉旗鼓相當」?有人指出王興參股了理想汽車,而理想汽車與華為造車又是競爭關系,這波是利益相關。

華為尚且是剛下海參與造車,作為新能源汽車領頭的老大,特斯拉豈能不被眾多競爭對手視為「眼中釘 肉中刺」?不能在明面上嘲諷幾句,在背地裡或多或少地拉一把,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吧?商人是逐利的,特斯拉倒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蛋糕就會被重新劃分,誰又不想趁機多撈點好處呢?

好啦,今天的分享內容到這兒就結束啦,我們在關注列表見~

⑸ 請問一下,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是什麼樣的

新能源汽車是未來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雖然目前的新能源汽車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但是在低碳經濟視角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不可阻擋,目前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呈現了以下幾個現狀:

1.市場廣闊,發展潛力巨大

大家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因此,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給出了很多政策利好,很多民營資本紛紛流入新能源汽車市場,使得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新鮮血液充足,發展前景良好。

⑹ 2017年全球新能源電動汽車總銷量即排名

我只知道北汽新能源的2017年的總銷量和排名的,因為它是全國第一,世界第二。我想這兩個數字就很能證明了。它在2017年的總銷量是103199輛,成為國內首家年產銷超過十萬輛的純電動車企業。

⑺ 特斯拉不遠萬里來我國,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特斯拉來中國建廠,只是實現了中國製造,它並沒有把研發中心設在中國,所以特斯拉的上海工廠是個「代工廠」,這個「代工廠」實際上是目前中美兩國妥協的一個方案,美國現在嚴格限制新技術對中國的出口,放在以前,外國車企來中國必須是要合資,一旦合資中國就不可避免地獲得一些國外的技術,比如一汽的很多自主品牌汽車跟合資品牌用的是一條生產線,在以前還有一個名詞專門來形容這種現象,叫「市場換技術」。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量57.8萬輛,根據摩根大通的預期,在未來的幾年內,中國新能源車銷量仍將保持高速,高速增長,到2020年,這一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50萬輛。

對於致力於成為大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特斯拉來說,在龐大的中國市場分一杯羹是必須要考慮的。2017年,特斯拉在中國賣出超過2萬輛電動汽車,銷售額超20億美元。而這還僅僅是在銷售Model S/X這樣的百萬級別豪華車型的情況下。

⑻ 特斯拉只能排第三,2017年電動汽車上半年銷售第一的是誰

呵呵 byd第一 北汽第二 知豆第三 特斯拉算上全球銷量好像都到不了第三

⑼ 北汽新能源在2017年裡,純電動汽車的銷量怎麼樣

在2017年裡,北汽新能源共銷售純電動汽車達103199輛,成為國內首家年產銷超過十萬輛的純電動車企,連續五年奪得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

⑽ 關於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史是分為哪幾個部分

1.電動汽車誕生。1834年英國人Thomas Davenport 發明的第一輛蓄電池汽車是世界上最早
的電動汽車。到了20世紀初,美國汽車市場上電動汽車、內燃機汽車和蒸汽機汽車各佔三分

之一的份額,1910 年,隨著內燃機汽車開始採用大規模流水線生產,成本大幅降低,而電

動汽車由於續航里程短、充電站等基礎設施不完善,使得電動汽車一度退出市場。

2.電動汽車重獲重視。進入20世紀60年代,美國政府由於數千萬輛汽車對城市空氣的嚴重污
染,重新對電動汽車加以重視。20世紀70年代初,歐佩克石油禁運危機之後,汽油價格一路

飆升,西方對電動汽車的興趣也愈加濃厚。政府對電動汽車研發增加撥款,各地紛紛建立研

發基地,導致了第二輪電動汽車研發高潮的到來。

3.混合動力等其它車型的發展。隨著人們對可持續發展認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知名公司投
入到混合動力和純電動汽車的研發上面。隨著混合動力汽車車型的不斷增多,產銷規模的逐

漸增大,許多車型表現出了良好的節能與環保性能,這標志著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已經成熟。

國外汽車廠商於1965年設計出了世界上首款氫能汽車,中國也在1980年成功地造出了第一輛

氫能汽車。

4.純電動車市場化發展。1994年1月,當時世界上最好的電動車進入測試階段。4年之後,技
術上逐漸成熟的電動車進入了試運行階段。到1996年美國已經開始製造並銷售電動汽車。這

是一家大型製造公司用現代化批量生產的方式推出的第一款電動汽車。2008年11月,純電動

汽車迎來新的春天。包括歐美和中國在內的主要汽車市場國家紛紛將純電動汽車列為未來發

展的主導方向。

熱點內容
越野摩托車坐墊拆裝 發布:2025-05-06 20:52:48 瀏覽:954
九龍考斯特房車費用 發布:2025-05-06 20:52:03 瀏覽:163
房車空調用電量測試 發布:2025-05-06 20:38:07 瀏覽:844
越野敞篷車8萬的 發布:2025-05-06 20:28:33 瀏覽:666
新堤到天門南商務車 發布:2025-05-06 20:25:36 瀏覽:681
為什麼有的商務車噴字 發布:2025-05-06 20:20:10 瀏覽:577
廣州豪車擺地攤地址 發布:2025-05-06 20:19:18 瀏覽:640
越野車加速秒超跑 發布:2025-05-06 20:18:37 瀏覽:597
東風三輪車價位 發布:2025-05-06 20:17:43 瀏覽:728
定向越野25000 發布:2025-05-06 19:36:58 瀏覽: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