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上海電動汽車百人會

上海電動汽車百人會

發布時間: 2022-09-11 06:51:20

1. 電動汽車突然「爆炸」!專家:起火不能全怪電池

03,「電動汽車起火不能全怪電池」?

有鋰電池從業者表示,相關起火事故可以從三個方面找原因,充電過程、電池包和車輛線路老化,其中前兩個更是主要成因。

在1月12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發言人表示,近年來電動汽車質量安全問題頻發,其原因不能簡單歸咎於電池等零部件不夠安全。因為電動汽車中新增了很多電子元器件,但缺乏車規級產品設計標准,以及檢測和認證方法。

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司長童光毅在會議上指出,電動車自燃主要是車輛自身缺陷,但充電安全作為電動汽車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表示,根據統計,電池相關的電動車安全事故佔到61%。且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大多發生在高SOC(電池剩餘電量)狀態。其中,SOC在85%以上的事故佔比達到57%。因此在電池的熱管理方面,一定要進行持續的提升和改善。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一級指揮長薄建偉對純電動汽車行業發出提醒,此前電動自行車行業因為無序發展,引發安全頑疾,進而導致治理困境。電動汽車行業要以前車為鑒,不能重蹈覆轍。

當前國內純電動汽車是不是處在無序發展階段?

問題的症結恐怕還是出在純電動車定位上,如果更多車企認同「純電動車是市場補充」,而不是「取代燃油車」,就不會盲目追求充電速度、續航長度,純電動汽車市場發展會更科學健康,對消費者帶來的無端傷害會更少。

文|大鵬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電動汽車百人會看點多:蔚來推車電分離方案,補貼或轉充電樁……

因此,從消費潛力的角度看,隨著電動車發展逐步成熟,將會被越來越多消費者接受。

編者按:在本次大會上,也有人提到,發展智能網聯是新能源車的巨大機會,2019年以L2輔助駕駛為主體,2020年將以L3為主,未來幾年L4也會進入市場。這也是吸引消費者的一大因素。正如小鵬汽車CEO何小鵬所言:「我們有92%的用戶買了帶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的車型,這給我很大沖擊——用戶以前認為智能是一個噱頭,但現在認為智能是三大購車理由之一。智能電動車能使我們變成真正強者。」小鵬汽車能否變成真正的強者,我不知道,但智能汽車一定會帶領電動汽車走得更穩、更遠。

關注車業雜談車家號,互動將有機會贏取精美小禮品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3. 特斯拉到底能賣多少車

我曾經多次開著Model3去接來上海找我的朋友,短暫的體驗之後,他們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麼還要去買那些普通的燃油車?

汽車的屬性正在從一個交通工具變為一個電子產品。

在這個產品變革的時代,需要更多人來教育這個市場,越來越龐大的車主群體對於特斯拉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利好。

現在特斯拉有超過60萬車主。

寫在最後

最後讓我們再回到這張圖,按照特斯拉的交付指引計算,今年的目標交付量增長率只有36.17%,是特斯拉自2015年以來最低的一次。

而當下這一年,是ModelY以及國產Model3的投產交付的一年,是市場環境對電動汽車更加有利的一年,是特斯拉用戶群體最龐大的一年。

我們很難相信,今年的目標只是50萬輛。

再看看財報中對50萬輛的描述:

Forfullyear2020,vehicledeliveriesshould?comfortably?exceed500,000unit。

2020年車輛交付量可以輕松達到50萬輛。

逐漸成熟也更加有底氣的特斯拉顯然正在拉低大家的預期,做一個簡單的預測,在2019年36萬輛的基礎上,ModelY2020年的產能為15萬輛,特斯拉中國工廠今年的目標產銷量是10萬輛,綜合來看2020年,特斯拉的銷量至少會在60萬輛左右。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什麼是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6)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16)將於2016年1月23~24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辦。自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首屆論壇今年1月成功舉行以來,多項圍繞電動汽車應用推廣方面的課題相繼展開,並通過開展一系列的論壇活動,搭建了多領域融合、協同創新的發展平台。
當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已呈現規模化發展趨勢,正由市場導入期向快速成長階段發展,局部地區可能會出現集中爆發式增長。如何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的技術和商業創新,並使更多領域的新技術能在電動汽車領域快速、廣泛應用,使電動汽車產業成為創新更加活躍、更有力推動消費和投資的新增長點,是新產業發展的重大任務。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做到政策和市場協同發力與驅動轉換,是實現電動汽車產業化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此次論壇的召開,目的就是為上述問題探尋解決途徑和方法。

5. 聚焦百人會|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會後繼乏力嗎

「希望大家對新造車企業多一點包容,新造車勢力大部分成立在四到五年,而特斯拉成立17年。中國很多整車廠,比如民營的吉利都是17到20年,一個五年的企業跟一個大概十幾、二十年的企業差距巨大,但我們也在快速的奔跑。」?何小鵬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6.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組織結構

百人會設立理事會、顧問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執行委員會與秘書處。 (排名不分先後) 萬 鋼 科學技術部部長
苗 圩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
楊傳堂交通運輸部部長
解振華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吳新雄 國家能源局局長
劉 昆 財政部副部長
汪恕誠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張國寶 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
趙維綏 文化部原副部長
廖曉淇 商務部原副部長
許善達 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
龍永圖 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 聯合主席:徐冠華吳敬璉
徐冠華 中國科學院院士
吳敬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付於武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
王秉剛 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監理專家組組長
黃其勵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清泉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立泉 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裕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
郭孔輝 中國工程院院士
衣寶廉 中國工程院院士
鍾志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 駿 中國工程院院士
鄔賀銓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丁榮軍 中國工程院院士 理事會由百人會全體成員組成
理事會 理事長:陳清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
理事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 科技部電動汽車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組長、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教授
理事會 副理事長:董 揚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馮 飛 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司長 政府部門:
張相木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司長
許甘露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
陳家昌 科技部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司副司長
曾曉安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
方 向 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
張志宏 科技部火炬中心常務副主任
武 平 科技部高新司交通處處長
許心超 北京市科委新能源與新材料處處長
劉建華 上海市經信委新能源汽車推進辦公室處長
余 偉 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發展處處長
陸象楨 深圳市發改委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處長
何秀林 杭州市經信委汽車處處長
戴 兵 合肥市科技局新能源汽車示範推廣辦公室處長
汽車領域:
徐建一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
胡茂元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 平 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
徐留平 中國長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和誼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尹同躍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書福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傳福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安 進 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湯玉祥 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成強 山東時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魯冠球 浙江萬向集團董事長
張進華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趙 航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任曉常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鮑文光 山東新大洋電動車有限公司
能源領域:
劉振亞 國家電網董事長
邢 煒中國普天董事長
周吉平 中國石油董事長
王宜林 中海油董事長
張玉卓 中國神華董事長
信息領域:
常小兵 中國聯通董事長
侯為貴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沈國軍 銀泰集團董事長兼菜鳥網路CEO
郭 為 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郭 平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交通規劃領域:
王笑京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
胡劍平 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城市客運分會常務副理事長
李曉江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甄子健 科技部高技術研究中心交通處研究員
高校及研究機構:
金勤獻 清華大學副秘書長
孫逢春 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
余卓平 同濟大學校長助理、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
許 敏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助理、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
高世楫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所所長
王曉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王 青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趙 剛 科技部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郭淑英 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首席專家
李建秋 清華大學教授
劉濤雄 清華大學教授
龔慧明 能源基金會(中國)交通項目主任
關聯產業領域:
吉學文 深圳市德方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明明 超威集團董事長
秦興才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孔昭松 天津市松正電動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余平 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長
方建華 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副主任 主任:
歐陽明高 全國政協常委、清華大學教授
趙昌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部部長
李慶文 中國汽車報社社長
張永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李開國 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院長
吳志新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
許艷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秘書長:
張永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副秘書長:
許艷華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
黃永和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王賀武 中美清潔汽車聯盟副主任
張國強 清華大學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工程中心副主任

7. 上汽朱軍 | 降低電動車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才是突圍之道

智庫君:您如何看待中國品牌未來競爭的格局?

朱軍:實際上中國電動車市場遠遠沒有進入穩定成熟的階段,全世界汽車行業的零部件企業都沒有做好准備。相對來說,中國前幾年財政補貼政策,民間的投資堅定性,使得我們的產業鏈總體來看還是很強的。但不能從每一個單向來看問題,從整體新能源零部件整體競爭能力來看,中國市場應該是不大的,這也為新能源車走出去創造了比較好的條件。

我覺得大家不要太多擔心,本來中國市場就是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競爭最激烈的市場,如果汽車行業的人經不起這樣的競爭,就沒有意義了。

智庫君:在新能源汽車技術方面跟國外相比,優勢有哪些?目前海外布局情況如何?

朱軍:上汽的新四化戰略後來做了一個調整,增加了國際化。EZS走向世界是我們國際化的一個部分,接下來陸續有很多車型走出去。國內近幾年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如果汽車工業要再繼續發展的話,內部關起門來在存量市場競爭慘烈,大家為了搶市場份額壓價,價格越做越低,對品牌形象不利。但是真正的汽車行業利潤空間是在最上面的百分之幾的車,所以國外市場值得開拓,比如印度市場,比如歐洲主流市場,兩三萬歐左右的車是他們最主要的選擇。

對歐洲市場來說,2020年是市場法規95克二氧化碳排放的第一年,如果一個OEM在歐洲銷售的車達不到二氧化碳排放均值,每一克二氧化碳要罰95歐元,這是巨大的罰款,是巨大的政策上的壓力。根據現在市場銷售所有車平均二氧化碳指標來看,今年會被罰600多億的歐元。按照法規執行的話,到2030年左右歐洲市場必須要銷售大概30%左右的電動車才能彌補這個缺口,這是一個機會。

降低電動車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智庫君:上汽跟廣汽的合作在技術層面上有哪些內容?

朱軍:合作的具體內容還在討論的過程中。上汽跟廣汽在發展理念上比較相近,我們都處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南方地區,對汽車要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有共同的認識,要軟體定義汽車,這些投入是巨大的。

我們跟廣汽之間的合作,我覺得不要從短期某個項目某個零件看,而是從長遠看整個中國的汽車行業,即使中國市場有一年3000-4000萬輛的銷售規模,也不足以支撐現在那麼多家公司。這個規律無法避免,全球一年一億多輛車,以後就是十家汽車公司,其他小的都是在這個集團裡面互相結盟,沒有這樣的規模沒有辦法支撐那麼大的研發開支。

智庫君:純電領域技術降本有哪些空間來應對無補貼時代?

朱軍:消費者買這輛車是用這輛車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拿燃油車和純電動車來比,如果用純電動車全生命周期成本會更少一點,沒有國家補貼大家都會去買電動車。現在電動車的購置成本高,殘值又低,大家不願意去買,所以要靠國家補貼來推動,靠政策來強推。

第一個消費者對電動車殘值低的觀念,可能幾年以後就會完全改變。現在的情況是,電池用兩三年以後壽命衰竭很厲害,因此殘值就不高。行業正在做的事情是讓電池用不壞。特斯拉在出100萬英里的電池,我們也在搞100萬公里的電池,技術上的可能性,90%以上把握是可以做到的。

第二個成本偏高,我們還處在嬰兒期,電動汽車佔比不到全球市場份額的2%,跟內燃機車佔比90%多不成比例。技術也在進步,過去五年電池系統成本從每瓦時四五塊錢降到今天一塊錢以下,2019年普遍在1塊錢左右,2020年應該是在9毛錢左右,這個成本的空間還是有的。

智庫君:現在純電平台開發怎麼樣?

朱軍:不能為了平台做平台,怎麼做平台,這個我們要想清楚。做平台,最重要有銷量,這個是平台的原意。平台這個事情我們想了十年,但最後要向現實低頭,我們真正平台化的產品先從平台化共用零部件開始開發,大概是在2022-2023年投產。做平台都是不容易的,我要同所有的合作夥伴一起往這個方向上走,這個投入是巨大的。

智庫君:2019年說插混都不太好,您怎麼看?

朱軍:我同意插混是一個過渡,前提是純電的技術進步要非常快。跟混動比,插混有50-70公里純電動,正常通勤使用的話可以用電,如果基礎設施不那麼完善,或者偶爾到了不熟悉的范圍,充不上電也不用擔心。

另外政策上來看跟燃油車相比,它有新能源積分。對於消費者來說,插混的純電功能使用成本跟電動車一樣,相比傳統車有大幅度的下降。沒有電當混動車用,有電的話當電動車用,整體比燃油車的動力性、響應性、使用成本要好一些。

說它是過渡性產品,是因為現在的電池太貴,如果電池便宜了以後,跟電動車比,插混車不具備優勢的時候,就會被替代掉,但是一些特定的場景是替代不掉的。這個過渡期可能很長,比如十幾年。

智庫君:合資車企插混引進來,整個行業車企包括上汽的壓力如何?

朱軍:實際上自主跟合資的一般家庭用車都在十萬到二十萬區間,界限已經不那麼分明,一些自主品牌做的好的車企的產品價格已經高於某些合資品牌。問題還是市場需求,本來消費者要買四五十萬的車,插混上牌可以享受購置稅的減免,實際上客戶就會選擇插混版本的車,把自己原有傳統車內燃機版本的需求給替換掉了,並沒有搶到多少自主品牌的市場。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聚焦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0) 新能源補貼終將成歷史

全球汽車產業面臨深度轉型。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發展進程加快,中國電動汽車發展也在逐步進行結構調整,汽車市場正出現巨大變化,當下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在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

隨著補貼退坡以及消費者對PHEV接受程度的一些變化,最近三年,既有PHEV車、也有EV車,而且同一個車的尺寸性能差不多相當的情況下,從真實的個人用戶購買這個車的比例來看,PHEV的接受程度要高於EV的接受程度。

目前這個階段即使廠家不賺錢、國家有補貼,因為殘值不高,電池的成本比較高,跟傳統的內燃機車比,在現在這個時間點,純電動汽車是沒有優勢的,即用戶正常狀況下是不會去買新能源車。?能夠改變它的最重要的因素,第一,是電池成本快速下來;第二,是純電動車的殘值要上得來,要讓用戶覺得二手車是有價值的。第三,是單位百公里電耗要下去,對電池需求依賴要降低。

紅點觀察

綜合各方觀點來看,行業內對補貼的心態較為矛盾。一方面有不少企業呼籲取消補貼,讓市場導向加速優勝劣汰。另一方面,補貼退坡過猛也導致大部分企業銷量下滑,叫苦不迭。但新能源補貼時代已經過去是不爭的事實,而誰能在沒有補貼後在國內新能源市場站穩腳跟拔得頭籌,誰就是王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9. 2020年「電動汽車百人會」要點:政策/充電設施/電池技術演進方向

作者簡介:朱玉龍,資深電動汽車三電系統和汽車電子工程師,目前從事新能源汽車電子化工作,10年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專業從業經驗,在電池系統、充電系統和電子電氣架構方面有較深的認識和實踐,著有《汽車電子硬體設計》,開設《汽車電子設計》公眾號。

2020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目前傳遞出的信息,有些是政策性前瞻,有些是技術路徑判斷,根據這些內容可以做一些整理。

1)政策方面

這個根據材料可以基本判定,2020年不會出現年中退坡的情況發生。2019年上下半年的退坡線,明顯分成上半年和下半年的產銷量增長曲線差異——以前每年退坡20%到30%,去年一下子退坡了75%。根據目前的發展態勢,再來一次(大幅退坡)的代價比較大,所以穩定2019年7月到現在的政策不變,在2020年12月31日一次性退坡的可能性很大。根據後面的操作來看,今年具體的補貼政策在會上劇透可能不太妥當,我們估摸著這么看吧。

小結:

後面預計還會有大量「百人會」演講實錄的稿子出來,我們可以根據這些材料再進行整理分析。

文|朱玉龍

圖|朱玉龍網路及相關截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熱點內容
上海哪些學校門口周末有豪車 發布:2025-05-06 21:15:45 瀏覽:465
人跑越野比賽的技巧 發布:2025-05-06 21:15:02 瀏覽:865
德國芬特460拖掛房車 發布:2025-05-06 21:06:43 瀏覽:347
越野摩托車坐墊拆裝 發布:2025-05-06 20:52:48 瀏覽:954
九龍考斯特房車費用 發布:2025-05-06 20:52:03 瀏覽:163
房車空調用電量測試 發布:2025-05-06 20:38:07 瀏覽:844
越野敞篷車8萬的 發布:2025-05-06 20:28:33 瀏覽:666
新堤到天門南商務車 發布:2025-05-06 20:25:36 瀏覽:681
為什麼有的商務車噴字 發布:2025-05-06 20:20:10 瀏覽:577
廣州豪車擺地攤地址 發布:2025-05-06 20:19:18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