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房車回大唐下載下書
㈠ 請介紹一下古典小說《四游記》。
《四游記》是明代萬曆年間出現的四種神魔小說的合稱,包括《東游記》《西遊記》《南遊記》《北游記》。
中國文學史上有它的座席,位秩在《封神榜》以下,魯迅對神魔小說的八字考語——「蕪雜淺陋,率無可觀」。
其一《東游記》,又名《上洞八仙傳》,二卷五十八回,題「蘭江吳文泰著」。鐵拐李、漢鍾離、呂洞賓、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等八仙,歷來是民間年畫、戲曲中的主題人物。小說結構極為粗疏,各回長短不齊,短的不足五百字,長的如第二回「老君道教源流」約有三千來字。
小說前三十一回及第四十五回分述八仙修真得道經過,我的感覺是像讀幹部履歷表一般索然無味。八仙以及其他人得道經歷大致可分成兩類:一類以鐵拐李為代表,生小 「挹五行之秀氣,識天地之玄機,不務家人生理,即慕大道金丹」,換言之,生來是仙界選民,方能一人得道、合宅升天。另一類以藍采和為代表,前生就是仙籍中人,如藍采和前生為赤腳大仙,頗像幹部下放農村鍛煉,日後終究是要歸位的。
小說中唯有東華真人之後身的呂洞賓,於大是大非上毫不含糊,卻是「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好在仙界與人間相似,對於幹部的小節向來不大在意。觀音大士當面向如來、老君投訴,在洛陽曾多次遭呂洞賓性騷擾,只引來如來、老君一陣曖昧的大笑而不了了之。其中呂洞賓嫖宿洛陽名妓白牡丹一節(第二十七回「洞賓調戲白牡丹」),透露出當時人對道家源遠流長的采陰補陽術——歷來為儒釋兩家所鄙視的房中長生術——之深信不疑。在皇權專制社會里,不僅婦女的自由權受到箝制,甚至為了男性的長生而不得不獻出自己的「英華」。當時的讀書人,一邊搖頭晃腦地吟誦「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一邊通過此類大眾閱讀不加置疑地接受了道家的「長生」知識。
吊詭的是,五百年後,號稱科學昌明的當代人中居然還有采補術的信徒。筆者前幾年結識一個先富起來的人,開一輛本田房車,大約二百萬左右的身價,操一口純正悅耳的川沙話(真正的上海話),尤其可愛的是他從不諱言自己養豬出身。此兄因貴體欠和,入院求醫。某名醫院的資深大夫一邊大開其進口洋葯(富人的錢不賺白不賺),一邊私下勸他「開寶」補補元氣。「開寶」原是近代長三堂子里清倌人(雛妓)的「成人」儀式(見《海上花列傳》),古代稱為「梳櫳」(見《桃花扇》),狎客非花大把銀子不得成其好事。據說,前幾年滬上「開寶」行情為三到五萬人民幣。我結識的那位仁兄不知是捨不得花這一筆錢(畢竟不是偷來的),還是高中文化的他不相信采補術,總之未遵醫囑。
小說第三十二回至至第四十四回寫頗有點「叛逆」氣質的呂洞賓,為了煞煞仙界的「華夷定分,勝負氣數」論(其實也是儒家的理論),助遼國蕭太後大擺天門陣以敗宋朝兵馬。各陣中以迷魂陣最為慘毒,呂洞賓令「密取懷孕婦人七個,倒埋旗下,遇交戰之時,好取敵人精神。」兩軍開戰後,「[宋將楊]五郎趕入陣中,[遼將]耶律休歌播動紅旗,妖氣並起,一群陰鬼號哭而來,宋兵各自昏亂。五郎令小兒揚威,手執柳條,御風而進,妖氣漸散。宋兵趕至旗下,掘出孕婦7。耶律慌亂,棄陣退走。五郎趕上一刀劈死……。」無論古今,婦孺(包括胎兒在內)為民族戰爭被逼或自願捨生取義的事想來總是有的,孕婦殉陣未必比巴勒斯坦妙齡少女被綁為烈性炸彈更慘毒。但以倒埋旗下的孕婦冤魂布陣殺敵總屬於本土宗教特有的軍事知識,何況冷兵器時代也少有證偽的機會,不僅村夫村婦相信,連熟讀《孫子兵法》的精英也相信。被定為中國近代史坐標原點的中英鴉片戰爭中,尚有清軍以沾染婦女經血的污物御敵的,雖為英軍密集火力所破,但不見得就此證偽——火槍是現代的「一陽指」,當然能破陰啦。前幾年足球界徐根寶教練率隊出征是不許女記者同車的,足球是陽剛運動,沾不得陰氣。(前些日子報上關於中國女足超級聯賽窮酸潦倒的報道,對比男足寶馬香車、錦衣玉食的奢華,不由人黯然神傷。)
第四十六回起寫八仙在王母娘娘的壽筵——蟠桃會上喝得醉酗酗的,結伴遨遊東海。又是呂洞賓倡議:「今日乘雲而過,不見仙家本事。試以一物投之水面,各顯神通而過何如?」眾曰:「可。」鐵拐即以杖投水中,自立其上,乘風逐浪而渡。鍾離以鼓投水中而渡,果老以紙驢投水中而渡,洞賓以簫管投水中而渡,湘子以花籃投水中而渡,仙姑以竹罩投水中而渡,采和以拍板投水中而渡,國舅以玉版投水中而渡。未料東海龍宮太子魔揭見藍采和玉板光彩奪目,甚是可愛,便連人帶寶劫持而去,人囚幽室,寶歸龍宮。
以現代法治社會的眼光看,東海龍王是玉帝冊封的東海水域最高行政長官,八仙是過境的遊客,龍王只有保護遊客生命財產安全的義務,決無掠奪私人寶物和非法拘禁遊客的權利,八仙理應到天庭告狀並完全有可能打贏這場官司。由於八仙黨人一怒之下,忘記了或者說不信任仙界社會制度揚善懲惡的實踐有效性,憑自身的神通,解救藍采和,奪回玉板,由是引發一場海空大戰,先打敗龍王,後打敗天兵。後得觀音出面調解,雙方才罷兵議和。這一戰,東海龍王白白死了兩個兒子不說,那海中無數的生猛海鮮更是無處索命。
小說著者顯然對龍王破壞仙界制度持厭惡、譴責的立場,對八仙懲罰龍王父子持同情、贊頌的立場,並通過並無多少藝術感染力的文字向讀者清晰地毫不遮掩地傳達了他的立場。問題在於:在明代皇權的高壓專制制度下,連《孟子》都會遭刪節,包括《水滸傳》、《四游記》等書的合法刊行、流通是如何可能的?換言之,為懲惡而破壞現存社會秩序的「以暴易暴」思想的合法傳播是如何可能的?換成羅爾斯、哈貝馬斯等人的社會政治哲學話語,當作為社會基本結構(制度與規范)之「第一義」的正義原則遭到破壞時,按照正義原則具有康德所謂「絕對命令」的性質,任何個人,包括受非正義行為侵害的當事者,撇開社會正義程序、制度和規范,藉助於個人或他所屬團體的暴力,對正義原則破壞者進行懲罰,這一行為本身就是非正義的。(當有人,比如麥金太爾,提出「誰之正義」的問題時,他並非是向正義原則挑戰,而是向現存社會秩序合法性挑戰,如果有足夠多的人跟著他走時,意味著革命的降臨,任何程序性原則包括正義原則,在革命剃刀面前都是無效的。)因此,八仙黨人反抗龍王、天兵的正義性,只能是一種幻想的正義性。於是問題換成了,這種幻想正義性的合法傳播是如何可能的?它是否有轉化為社會實踐的可能?
一種可能的答案是:中國古代皇權專制社會雖然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事實上卻是天高皇帝遠,官方對正義原則的實際維護只延伸到縣團級。正義原則在廣大鄉村間的確立,只能依賴於有正義感兼有錢的鄉紳,只能依賴於有正義感兼孔武有力的鄉民了。比如,鄉紳、鄉民就地而非越界打死個把盜賊,一埋了之,官府顯然是不大可能追究的。正是這種破壞普遍正義原則的個案,大大擴張了民眾的幻想正義性,反映在話本、戲曲、小說等藝術創作中,即是武俠文化的泛濫,八仙過海故事無非是其中最粗糙的一種。(清官故事則是幻想正義性的一種變形,手持尚方寶劍的清官可以「超越」社會正義程序和規范,先斬後奏,懲罰不義之人。)幻想正義性的流風遺韻反映在當代中國社會,則是以個人暴力處理民事糾紛(如醫療事故),以個人暴力懲罰偷盜等輕罪嫌疑人,等等。從社會功能角度看,因官方——正義原則的合法維護者——對非正義行為失察、延誤懲罰(即正義遲到),民眾由此而積蓄的「正義憤恨」藉幻想正義性這一精神減壓閥而得到釋放。也許這就是以「幻想正義性」為主題——看似反「不義」不反皇帝,實際上因破壞正義原則而有潛在反皇帝(替天行道)危險性——的文化得以在中國古代社會長期合法傳播的秘密。
《南遊記》亦名《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四卷十八回,題「三台山人仰止余象斗編」。余氏為晚明閩南地方書商,曾刊刻過《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書。我最初是在讀《水滸傳》時識得華光大名。第三十六回「沒遮攔追趕及時雨,船火兒夜鬧潯陽江」寫船火兒張橫接了宋江和兩個公人上船,邊搖櫓邊唱道:「老爺生長在江邊,不愛交遊只愛錢。昨夜華光來趁我,臨行奪下一金磚。」宋江和兩個公人聽了這首歌都酥軟了。金磚是華光的獨門法寶,系純金鑄成,其功能猶如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既是兵器,又是招牌。華光即是憑了這塊金磚和其他神通,為救生母,大鬧三界。
小說第一回說華光原是佛門弟子,法名「妙吉祥」,前身是如來佛前一盞油燈,晝夜煌煌,聽經問法,得如來咒,遂成人身。這就引出一個問題:佛法雲「六道輪回」,即言人的靈魂無非經由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阿修羅道、人間道、天上道之一轉世而來。而一盞油燈,哪怕它是佛前油燈(就像天安門城樓上幾個大紅燈籠),恐怕很難歸屬六道中的任一道,可見華光託名佛門弟子卻已經壞了佛門規矩。其實此書渲染的儒、釋、道三教同源,以道為尊的觀點,很能代表當時一般朝野人士私底下的想法。道家有《老子化胡經》,一說化的就是釋伽牟尼。小說中三十三天玉皇上帝舉辦「賽寶通明會」,有點像現代的世界博覽會,連與會的觀音大士都要俯首稱臣。
卻說靈鷲山山後有一洞,洞主乃獨火鬼大王,曾擁有靈山的土地所有權。大約「妖精菩薩,總是一念」,故小說沒有交代獨火大王是神是魔,是仙是妖。因如來看中靈山生態環境好,便向獨火鬼借住,雙方立下文書,議定租期一年。期滿後,獨火鬼要求收回土地。如來不許,說是借期原為十年,查看文書,果然是十年。過了十年,如來又賴,說是借期原為千年,查看文書,果然是千年。有論者認為:「調整中國傳統社會秩序,帶動整個社會運轉的,不是民法或其他什麼法律,而是活躍的契約活動。」(俞江,《讀書》2002年第5期)一紙不平等甚至欺詐性契約就此束縛了獨火鬼的手腳,若比暴力,又不及如來的神通廣大,只能忍下這口氣。一日獨火鬼逾想逾不是滋味,便打定主意前往靈山道場聽如來講經說法,課後順便擾他一頓齋筵。他不知道如來說法猶同當代的MBA課程,決無白聽的道理,那齋筵自然也無他的份。獨火鬼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遂放火大鬧靈山。如來一則慈悲,二則心虧,只使神通護住靈山,並不與獨火鬼計較。一傍的妙吉祥童子看不過去,勸了幾句,獨火鬼一股惡氣正好出在他身上,待要放火燒他。妙吉祥笑道:我本是佛前油燈,火之相,火之靈,你那妖火如何敵得過我三昧真火。如來大叫不可,獨火鬼已被燒死在地。布衣以為,憑如來神通完全可以制止這場佛前兇殺案。現如來只是遷怒於妙吉祥,不免有借刀殺人之嫌,好永霸靈山地產。
經觀音說情,妙吉祥免遭陰山之苦,帶著一身神通,送去馬耳山大王遺孀腹中投胎,取名「三眼靈光」。因偷紫微大帝金槍事發,再次投胎赤須炎玄大帝家,取名「三眼靈耀」。在瓊花會上,靈耀打了太子,從此自號「華光天王」,並反出天宮,逃入中界,第三次投胎蕭家莊吉芝陀聖母腹中,俗名「蕭顯德」,小說敘事時仍稱華光。值得注意的是,華光投胎過程省略了佛道對生前善惡的審判程序,有點像現代的試管嬰兒技術;更確切地說,就像換了一張身份證,姓名、出生年月和出生地變了,照片還是那張照片,神通還是那些神通。佛家業報輪回說華光天王全然不起作用。小說從第八回起,寫吉芝陀聖母日日吃人,被龍瑞王捉去打入酆都,華光上天入地,尋遍三界,終於救出生母,顯揚的是儒家孝道。
《西遊記》四卷四十一回,題「齊雲楊致(或作志)和編」。全書情節與吳承恩著《西遊記》相似,像是吳著的節本,不僅失去了文采,甚至連章句也不通。一句話,乏善可陳。
《北游記》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傳》,四卷二十四回,亦余象斗所編。小說寫天上玉帝見劉天君家有一「接天樹」,毫光燦燦,能聚諸般寶貝,命人索取不果。玉帝大怒道:「吾為一天之主,倒不及劉天君家有此樹,能生七寶,現光照人,妙不可言。」眾臣奏7曰:「此樹惟有劉天君家子孫,方得管理享用。」帝聞奏,忽然失聲嘆曰:「如何能到得他家,做個子孫,得享用此物,孤心足矣。」布衣初以為,這玉帝倒是個性情中人,不知他心中只想那接天樹,並不願受降生之苦。不料眾臣不答應了,說是聖上金口玉言,駟馬難追,必須改位投胎。(對於一心追慕中國古代民主的人來說,這倒是樁有說服力的個案。)玉帝說,依卿之言,孤去後誰來做天庭的三個代表呢?眾臣又奏曰:「陛下三魂化身,當指一魂去降生投胎。」玉帝聞奏,不覺下淚。眾臣安慰道,功成完滿,依舊還原。玉帝雖萬般無奈,只得指一魂化身奔劉天君家而去,後又屢次改換門庭投生,收天將,降妖邪,伏神魔,歷盡風波,累世修行,終成正果。
魂魄之說,由來已久。《楚辭·九歌》有:「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禮記正義》曰:「魂魄,神靈之名,本從形氣而有,形氣既殊,魂魄亦異,附形之靈為魄,附氣之神為魂也。「古人有三魂七魄之說,布衣讀書也少,不知出於何典。靈魂與形體分離情節,小說、戲曲中常有,著名的如《牡丹亭》中倩女離魂故事。《北游記》中玉帝的三魂走了一魂,下凡投胎,可算是原創,有一點點神似現代的克隆人。小說中寫到玉帝升殿與他的一魂化身——西霞國王見面的情景,「一見國王美貌,心中大悅,即封國王金闕化身盪魔天尊……,綉墩同坐,同入同行。」有點像賈寶玉遇見秦鯨卿的況味。至於真武大帝掃妖盪魔故事誠如魯迅所說「如村巫廟祝之見」,毫無可觀之處。
㈡ 金陵懷古 司馬曙,賞析及暗字在詩歌中的作用
《金陵懷古》金 陵 懷 古
輦路江楓暗,宮庭野草春。傷心庾開府,老作北朝臣。
金陵從三國吳起,先後為六朝國都,是歷代詩人詠史的重要題材。司空曙的這首《金陵懷古》,選材典型,用事精工,別具匠心。
前兩句寫實。作者就眼前所見,選擇兩件典型的景物加以描繪,著墨不多,而能把古都金陵衰敗荒涼的景象,表現得很具體,很鮮明。輦路即皇帝乘車經過的道路。想當年,皇帝出遊,旌旗如林,鼓樂喧天,前呼後擁,應是無比威風。此時這景象已不復存在,只有道旁那飽覽人世滄桑的江楓,長得又高又大,遮天蔽日,投下濃密的陰影,使荒蕪的輦路更顯得幽暗陰森。「江楓暗」的「暗」字,既是寫實,又透露出此刻作者心情的沉重。是通感,又是雙關,畫龍點睛。
沿著這條路走去,就可看到殘存的一些六朝宮苑建築了。「台城六代競豪華」,昔日的宮庭,珠光寶氣,金碧輝煌,一派顯赫繁華,更不用說到了飛紅點翠、鶯歌燕舞的春天。現在這里卻一片凄清冷落,只有那野草到處滋生,長得蓬蓬勃勃,好像整個宮庭都成了它們的世界。「野草春」,這「春」字既點時令,又著意表示,點綴春光的唯有這萋萋野草而已。這兩句對偶整齊,輦路、宮庭與江楓、野草形成強烈對照,啟發讀者將它的現狀與歷史作比較,其盛衰興亡之感自然寄寓於其中。
接下去,筆鋒一轉,運實入虛,別出心裁地用典故抒發情懷。典故用得自然、恰當,蘊含豐富,耐人尋味。
先說自然。庾開府即庾信,因曾官開府儀同三司,故稱。庾信是梁朝著名詩人,早年在金陵做官,和父親庾肩吾一起,深受梁武帝賞識,所謂「父子東宮,出入禁闥,恩禮莫與比隆」。詩人從輦路、宮庭著筆來懷古,當然很容易聯想到庾信,它與作者的眼前情景相接相合,所以是自然的。
再說恰當。庾信出使北朝西魏期間,梁為西魏所亡,遂被強留長安。北周代魏後,他又被迫仕於周,一直留在北朝,最後死於隋文帝開皇元年。他經歷了北朝幾次政權的交替,又目睹南朝最後兩個王朝的覆滅,其身世是最能反映那個時代的動亂變化的。再說他長期羈旅北地,常常想念故國和家鄉,其詩賦多有「鄉關之思」,著名的《哀江南賦》就是這方面的代表作。詩人的身世和庾信有某些相似之處。他經歷過「安史之亂」,親眼看到大唐帝國從繁榮的頂峰上跌落下來。安史亂時,他曾遠離家鄉,避難南方,亂平後一時還未能回到長安,思鄉之情甚切。所以,詩人用庾信的典故,既感傷歷史上六朝的興亡變化,又藉以寄寓對唐朝衰微的感嘆,更包含有他自己的故園之思、身世之感在內,確是貼切工穩,含蘊豐富。「傷心」二字,下得沉重,值得玩味。庾信曾作《傷心賦》一篇,傷子死,悼國亡,哀婉動人,自雲:「既傷即事,追悼前亡,惟覺傷心……」以「傷心」冠其名上,自然貼切,而這不僅概括了庾信的生平遭際,也寄託了作者對這位前輩詩人的深厚同情,更是他此時此地悲涼心情的自白。
這首詩寥寥二十字,包蘊豐富,感慨深沉,情與景、古與今、物與我渾然一體,不失為詠史詩的佳作。
㈢ 主角帶著搬家貨車穿越到唐代
主角帶著般家貨車穿越到唐代可以的
㈣ 兵馬俑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兵馬俑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兵馬俑作文1
世界有七大奇跡,如果再加上陝西西安的秦兵馬俑,世界就有八大奇跡了。
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和媽媽來到舉世聞名的秦兵馬俑參觀。剛進博物館大廳,我就被它宏偉氣場震撼了,我站在高處往下看,只見大坑裡的兵馬俑一行行排得十分整齊,像一支龐大的正要上戰場的精銳部隊。我想秦始皇能統一中國,這樣的軍隊一定起了很大的作用。
由於早有耳聞兵馬俑姿態各異,成千上萬個裡面是找不到一模一樣的兩個的,所以,我接著又仔細端詳了一個個兵馬俑,只見它們面部神態、服飾、發型各不相同,但是個個栩栩如生,形態逼真。有的頷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目光炯炯,神態莊重,有的緊握雙拳,待命出征;有的凝視遠方,思念親人。真是一幅幅精美的藝術珍品。
我最喜歡還是兩輛銅車馬,不僅製作精巧,而且構思新穎。一輛車還有蓬蓋,這大概是最早的房車吧。
走出兵馬俑博物館,我的心情仍久久不能平靜。這個文化和藝術的寶庫,的確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一定要保護好這個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的文化遺產。
兵馬俑作文2
在我旅遊期間,看到了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有3個坑,還分了一、二、三號坑,它們是按照挖的先後順序定的。其中,一號坑最大,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0米,總面積13800平方米。我不由得抬頭一望,啊,眼前的兵俑盡收眼底。一排排兵馬俑昂著胸,挺著胸,一看就是外經沙場,重任在肩。騎兵俑們身穿短甲,披著鎧甲,拿著長矛,好像隨時准備上馬沖殺;將軍俑們個個精神飽滿,好像對可怕的戰爭露出了勝利的笑臉;武士俑們披著鎧甲,手握武器,顯露出英勇善戰的鎮靜。站在高處鳥瞰,一批批秦兵馬俑形成了一支浩大的隊伍。尤其是那些駿馬,它們個個肌肉豐滿,好像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
在二號坑裡,沒有一個兵馬俑,那裡因為國家沒有能力投資在這個和一號坑差不多大的俑坑。所以你現在看到的情景,好像全軍覆沒有那種悲慘的情景。
三號坑最小,裡面只有三個兵馬俑和兩匹馬,其餘都是碎片,好像是沒人管殘軍,只帶幾個人馬過來一樣。
秦兵俑則世界上偉大的歷史文物。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它,因為它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所以要保留下來,讓這偉大的歷史文物(也是世界遺產)吸引許許多多的中處遊客來參觀!
兵馬俑作文3
放五一假了,我和爸爸坐火車去陝西省的西安。
在親戚家住了幾天,我們就去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幾百個兵馬俑都是泥土燒制的,他們身穿鎧甲,和真人一樣大小,一個個都非常逼真,連一根根的頭發絲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們不會動,像一棵樹站在那兒。管理員不讓我們摸,因為兵馬俑是我國的文物很貴重。
第二天,我們到華山腳下,買了門票登山。華山分為中峰、東峰、西峰、南峰和北峰,並且自古華山一條道,只有北峰才有路,我們決定爬北峰。
山路太高太陡,爸爸為了鼓勵我,拿出一袋葡萄乾對我說:「爬十級台階吃一粒。」我爬呀爬,三個小時後,終於爬到了北峰山頂,啊,真累!坐在北峰看到山腰的人們像小小的螞蟻在蠕動,山腳下的人根本看不清,連大汽車都只像一塊塊小麵包。這時候,我站在山頭,覺得自己一下變得多麼真偉大,腳下的一切都變得多麼渺小,這種感覺真爽!
下華山時,我們坐纜車,只需要十分鍾左右就到了山腳下。
這次陝西之行真是令人難忘。我想,以後每個假日都應該出外旅遊,這樣可以增長許多見識。
兵馬俑作文4
今天,我們要去西安臨潼觀看那一支「威武之師」——秦兵馬俑。
秦兵馬俑是以前人們打井的時候發現的,目前已經發現了三個佣坑,一號坑最大,發現將軍俑兩個,士兵俑大約三千餘件,陶馬大約一千餘件,三個俑坑加起來有大約兩萬平方米,有大約五十個籃球場那麼大。夠壯觀吧!
將軍俑頭戴鶴冠,身穿盔甲,手握寶劍。武士俑身材魁梧,肌肉豐滿。士兵俑上身著短甲,下身著緊口褲,腰邊掛著一把寶劍,傳說是秦始皇死後把它的一支大軍隊一起陪葬。
陶馬與真馬一樣大小,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兵馬俑神態各異:有的手握寶劍准備上馬沖殺,有的緊握拳好像在發誓,要為秦國統一天下做殊死拼搏。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
每個兵馬俑栩栩如生都是一件藝術珍品,在它身邊彷彿能聽到它們的呼吸聲!兵馬俑太壯觀了!
兵馬俑作文5
兵馬俑是我國文化遺產之一,它的總面積達14260平方米。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形態各異。有的怒目圓睜,彷彿發泄著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兵馬俑是多麼的逼真、精巧啊!接下來我們就走進兵馬俑的世界吧。
在西安市臨潼區,有三個大坑坐落於這,這便是兵馬俑的出土地。一號俑坑可謂是將士殘骸的聚集地,有出土卻在一塊一塊修復的兵馬俑,也有修復完整的兵馬俑。兵馬俑們都如同鮮活的人們般栩栩如生。有的呢,微微翹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如何戰斗,有的呢,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好像在為秦國統一後歡呼雀跌;有的呢,眼如銅鈴神態庄嚴,彷彿地下定決心,誓必為秦國統一立下屢屢光輝,有的呢,緊握拳頭,好像滿懷信心,彷彿想贏定了這場殘酷的賭博。各各兵馬俑都活靈活現、形態各異。
第二坑內沒有神態威嚴的兵馬俑,而是有千姿百態的陶馬。陶馬個個都是傳神的瑰寶:有的翹起馬蹄,彷彿一幅傲嬌的模樣,在沙場上馳騁,放盪不羈的樣子令我陶醉;有的提著馬嘴,彷彿覺得已經勝負已定,悠地躺在地上曬太陽。第三坑內一列列排放著高貴君王的馬車,上面擺放著各種各樣的馬匹,有馳騁沙場的黑馬,有高貴的白馬,有寧死不屈的棕馬,還有奮勇殺敵的老馬。
兵馬俑雖然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但在我國的文化是絕無僅有的。它的出土是匯聚了古代人民與現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兵馬俑作文6
今年暑假,媽媽帶我和弟弟到西安旅遊,來到西安的第一站就是參觀兵馬俑博物館。
那天,我們一大早就出發了,先乘地鐵又轉公交,一個多小時後,終於來到號稱「世界第八大奇跡」的兵馬俑博物館。
聽導游講:兵馬俑分為四個俑坑。我們首先來到一號俑坑,一號俑坑的面積最大,裡面的兵馬俑形態各異、面部表情各不相同。據說兵馬俑剛出土時是彩色的,但在出土的十秒鍾內,顏色都被氧化掉了。根據發髻來判斷,一號俑坑裡面都是普通士兵。俑坑後半部分的兵馬佣毀損嚴重,據說是被項羽的起義軍破壞掉了,好遺憾啊!
參觀完一號俑坑,我們來到二號俑坑,二號俑坑還沒有挖掘,因為目前技術還達不到,擔心兵馬俑出土時顏色又被氧化掉。
接著我們來到三號俑坑,三號坑是三個俑坑中唯一一個沒有被大火焚燒過的坑,所以出土時陶佣身上的彩繪殘存較多,顏色比較鮮艷。這個坑裡最特別的是將軍佣,身高達到一米九,是坑裡最高的佣。據推測,身材高大象徵著威武。
最後,我們來到四號俑坑,四號俑坑什麼也沒有,應該是因為秦末農民起義的爆發沒有建成。
據導游講:這些佣全部是由當地的黃土加上煮熟的糯米經搗碎,再加上雞蛋攪拌而成,也是極其珍貴的,所以現場可以看到工作人員把土裝袋、堆放一邊。據說是用來做兵馬俑,送給友好國家的首領的。
通過兵馬俑。我們可以看出:秦朝人民相當高的智慧水平和藝術成就,就算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也是感到由衷的佩服和贊嘆。
兵馬俑作文7
暑假,媽媽帶我去西安旅遊。我們去了華山、回民街、華清池……我最喜歡的,是秦始皇兵馬俑。
一早起來,我們就乘車來到了秦始皇兵馬俑歷史博物館。媽媽請了一個導游,給我們詳細講解。
先來到一號坑。一走進去,我就看到了一個拱形大廳。坑裡的兵馬俑很整齊,就像一個方陣。導游說:「這地方本來是一塊田,因為種不出來農作物,就有人一直往下挖井,結果卻挖到了兵馬俑。」一號坑最多的俑,是武士俑。這些俑身高差不多一米八,千姿百態,有的像正在准備戰斗,有的像是在思念家鄉。
再到二號坑。這兒都是馬或騎兵俑。戰馬栩栩如生,好像正在狂奔,戰士們騎在馬上向著遠方沖鋒。
來到三號坑。這里的兵馬俑都是將軍俑。將軍俑身材魁梧,身披鎧甲,昂首挺胸,好像經戰多年,區區戰斗小事一樁。
你們喜歡兵馬俑嗎?去西安看看吧!
兵馬俑作文8
春節的時候,我從大唐西市廟會買回來幾個玩具,有孔明鎖、陀螺槍,還有一個可以自己動手挖掘「兵馬俑」的考古模型。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開了包裝盒,里邊還有挖掘工具呢,是一支竹簽和一個小毛刷。考古模型則是一塊方方正正的土塊,土的顏色白白的,「兵馬俑」就藏在裡面。
我先研究了一下考古說明書,然後在桌子上墊了一張紙,這就正式開始「挖掘」啦!
我先用竹簽一點一點地挖土。土挖起來軟軟的,挖了幾下也沒發現什麼。我又挖深了一點,竹簽好像碰到了什麼硬硬的東西。我趕緊把那東西周圍的土挑開,「兵馬俑」的一角衣服露出來了!
真正的考古必須得把整件文物完好無損地挖出來,所以我還得接著干。挖到這個程度,再繼續就很不容易了,因為下面的土得從下往上挑,細細的竹簽一次能挑出多少土呢?我靈機一動,把模型塊翻了一面,這樣底層的土不就變成表層的土了嗎?這下我輕而易舉地把「兵馬俑」從土裡分離了出來。
瞧,這還是一個「戰袍將軍俑」呢!我把它刷了刷,又在水龍頭下稍微洗了洗,放到了書桌上。「將軍」威武地站在那裡,身上還殘留著星星點點的殘土,直像出土文物呀!
兵馬俑作文9
今天終於要去西安參觀兵馬俑嘍!我很開心。這可是我期盼已久的一次參觀啊!
一大早,我們從賓館出發,導游的車已經在等我們了,導游在車上說:我們先去最大的坑一號坑。接著去三號坑,這個三號坑呢都是玻璃櫃,裡面放著鎮館之寶跪射俑;損壞不多的兵馬俑和沒腐爛的兵器。接下來是最坑人的坑二號坑,它雖很大但兵馬俑一點都不多
在導游的.介紹和我的期待中,秦始皇陵終於到了。我們買好票,頂著烈日走進一號坑。我剛進去就被它宏偉的模樣吸引住了。我跑到欄桿邊,邊看邊聽導游講解。這時我突然發現:那些人俑們雖沒有武器卻很有信心,好像隨時准備決一死戰。望著那一排排排列整齊的兵馬俑,我不禁被古人的高超技藝折服了。
接著,我們去了三號坑,參觀了鎮館之寶跪射俑,他身披戰袍、腳穿戰靴、神氣極了。不愧是鎮館之寶,他是所有出土的兵馬俑中唯一沒有損壞的。
最後,我們去了二號坑。怪不得導游說二號坑是最坑人的坑,原來只有兩尊兵馬俑。
出去以後導游問我們腳下是什麼?有人說:泥,有人說:石頭,我說:四號坑。導游說:沒錯,聰明!因為現在科學水平不是很發達,為了看到彩繪兵馬俑,還要等發達了再挖。我想:科學再進步,還是要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
今天真是充足的一天,因為我參觀了我嚮往已久的兵馬俑。
兵馬俑作文10
秦始皇修建兵馬俑用來在他死後保護自己,如今,兵馬俑重見天日,被稱為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跡。
兵馬俑共分三個俑坑。第一個俑坑最大,面積約兩千四百平方米,一個巨大的棚子掩蓋著第一個俑坑,彷彿一個巨大的雨傘保護著兵馬俑。
走進室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矗立著的兵馬俑。他們就像部隊的前鋒,手上拿著長槍,准備跟敵人拼個你死我活。再往前望去,一排排的兵馬俑排成了一個方陣,它們有的直視前方,准備浴血奮戰;有的若有所思,好像在考慮怎樣和戰友互相配合;有的緊握雙拳,一幅視死如歸的眼神;有的凝視遠方,好像在思念家鄉的親人……
向左望去,一個用石頭搭成的拱門在最左側,彷彿為隊伍打開了一條通道,讓部隊能沖出城牆。
向右望去,右邊和左邊截然不同,右邊是一個小型的展館,裡面放著好幾個剛出土的兵馬俑:將軍俑頭戴鶴冠,身披鎧甲,一副威武的樣子;士兵俑的面容各不相同,有的身體殘缺不全;陶馬的體型健壯,兩蹄在空中舉著,隨時准備沖殺。
幾小時後,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壯觀宏大的俑坑,裡面的兵馬俑真是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真不愧是世界第八大奇跡。
兵馬俑作文11
今天早上,我們一家人開車去陝西看秦始皇兵馬俑,一路上車里都裝滿了歡樂。一直到了晚上五點才到陝西,我們先找到了一個賓館吃了晚飯然後住宿了一晚。第二天一早,我們飛快地去排隊買票。
哇,陝西果然是旅遊的好去處,來這里旅遊的人多的數不清,排了一會兒隊,我們終於買到了票,並且檢完了票,到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裡面時,我發現裡面特別大,通過導游的話,我知道了兵馬俑是一個非常窮的村子裡,抽簽抽到要去挖祖墳的人,挖了五米後偶然發現的,自從兵馬俑出土後那個村子就變成了最富的村子。我還知道兵馬俑剛挖出來的時候都是碎片,是通過拼裝才能變成現在我們看到的樣子,如果把所有兵馬俑交給一個國家的人拼裝,那這個國家至少要拼六年才能把全部的兵馬俑拼裝好。
接著我們去看了真正的兵馬俑,一號坑的兵馬俑最多,二號坑其次,三號坑最少。
我們看到了許多種兵馬俑:有文官俑、武士俑、將軍俑、跪射俑、立射俑,等等。
秦始皇兵馬俑真雄偉,我真喜歡秦始皇兵馬俑。
兵馬俑作文12
赫赫有名的始皇帝兵馬俑位於在陝西西安近郊區,被稱作「全球第八大奇跡」。暑期里母親帶我來到了西安市,參觀考察了始皇帝兵馬俑。
沿著細細長長過道,來到了一座弧形服務廳上。立在高空俯瞰,大家看到了早已發掘的三個俑坑中氣魄最宏大的一號俑坑。一號俑坑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佔地面積有14260米。坑內的兵馬俑也數最多,現有6000個上下。坑內的兵馬俑有的循規蹈矩地站著,好像在聽候大將的命令;有的手持僵繩,舉目遠眺,好像隨時隨地提前准備越馬搏鬥……兵俑中間,一行行,一列列,真好像一支經過訓練的部隊。
突然之間,大家來到了二號俑坑。二號俑坑比一號要小,卻能近距觀查。在這兒,我們可以清晰地見到他們小表情各不相同:有的小表情莊重、若有所悟,好像在戰事上碰到了艱難;有的大發雷霆,好像想沖過去把對手一舉擊潰;有的目光堅定不移、握緊雙手,好像隨時隨地提前准備出戰;有的凝望遠處,好像在想念遠方的親人……在我們靠近他們的身旁,好像還能聽見他們輕度的喘氣聲。
在三號俑坑裡,我們可以能夠更好地欣賞陶馬。但見一匹匹陶馬身強力壯、惟妙惟肖。看他們那氣勢,一定是經常訓煉吧。好像只需一聲令下,他們就會撒開四蹄,馱著戰士職業們豪情萬丈,與對手沖鋒陷陣。
望著這種栩栩如生的兵馬俑,我不由自主費盡心思:古代人憑借自身的聰慧和才藝表演造就出了這般雄壯的工程建築,誰可以說這不是中華文化的國粹呢?
兵馬俑作文13
今年暑假,我們一家人去了西安看威武的秦兵馬俑。
供人們參觀的有三個坑。我們先去了一號坑,一號坑是這里最大的俑坑,東西長二百多米,寬五六十。這里的兵馬俑也是最多的,大概有兩千多個,而且他們形態各異很是壯觀。有的緊握雙手,表情凝重;有的怒目圓睜,好像很厲害的樣子;有的表情嚴肅,好像在思考這什麼……
接著,我們又去了二號坑。這里的兵馬俑種類繁多,有武士俑、騎兵俑……武士俑非常威武,眼神中透露著殺氣;騎兵俑一隻腳踏在馬鞍上,另一隻腳立在地上,每個人手中都拿著弓箭,彷彿隨時准備出發……此時我的腦海里,也涌現出千軍萬馬奔騰而過的壯闊景象。
最後,我們來到三號坑,這里都是將軍俑。雖然不大,卻最吸引我,將軍俑們每兩個面對這面,好像在商討著應敵戰術。看到這里我突然明白,原來在古代職位不同,所處的位置也不一樣,等級差別可真大呀!
將要離開的時候,我們去了兵馬俑博物館。這里有很多兵馬俑模型,有大的,有小的,有排成排的……有包裝精美的。雖然真的帶不走,但買兩個模型帶回家還是可以留作紀念呢!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民族首飾也很漂亮,看得人眼花繚亂。
參觀完後我依依不捨得坐上了回家的車,回到家後,我還是緩不過神來,兵馬俑那恢宏的氣勢深深地吸引著我,真是令人難忘啊!
兵馬俑作文14
今天媽媽要帶我去看兵馬俑,還能見到在新疆的大姨媽,我一聽,就特別高興,到了火車站,我們首先排了一排好長好長的隊伍,然後,我們上了車,就去看兵馬俑了,汽車行駛了一半以後,導游給我們介紹說:「今天我們要去華清池還有兵馬俑參觀,不一會就到華清池了,請在這一站下的旅客准備好!」果然,不一會就到了華清池,在這里下車的旅客陸陸續續的下車了,緊接著,就到了兵馬俑。
一下車,我就看見了大姨媽,接著,我和大姨媽他們就去看兵馬俑了,我們首先參觀了一號坑,特別特別的大,而且,在里頭也好冷,還非常的壯觀,盡管有一些沒有了頭的兵馬俑,但是這不足以影響它的美妙,接著,我們從出口出去,去看二號坑,二號坑很小,破裂的地方也很多,參觀完了以後,我們就去看三號坑,可是,到了三號坑,就徹底不讓看了,全部都用布給裹了起來,也許是有一些木板撐不住上面的土,木板塌了,砸壞了兵馬俑,和上面的土也倒塌了下來的緣故吧,我們就走了,大姨媽還給我買了11個小型兵馬俑和一把劍作為獎勵,然後,到了停車場我把兵馬俑放到了車里,去參觀華清池,參觀完了華清池以後,我把兵馬俑取了出來,去旅館吃飯,吃完了飯,我們就一起去逛鍾樓,還買了一個小小的古代酒杯,就回家了。
今天真開心呀!
兵馬俑作文15
前幾天,媽媽和我們去西安玩了,一路上堵車可終於來到了兵馬俑。
我們找了一個導游,他領著我們來到了放馬車的地方,一進門我就看見一個藍色的標志,代表著雙手托起和和平,這個標志全世界只有32枚,其中西安有一枚。我們下樓之後看見有兩個一米寬的馬車,一個是真品,一個是仿品,那個仿品的真品在世博園。一號馬車有四匹馬車上坐著一位車夫,車里有一些箭、毛巾、盒子還有板凳,窗戶是用紙糊的很薄。二號馬車也有四匹馬,在四匹馬的脖子上有白金和黃金聯合而成的項圈,馬車上有一個圓圓的蓋子是綠色的。之後,我們又去了一號坑,那裡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擠進去看到這壯觀的一幕。這個坑有大約200平方米大,深5米,一共有5000多座兵馬俑,因為國家沒有能力去保護才修好了3000多座。據說兵馬俑剛發現時挖出來後是彩色的,也因為國家沒有能力去保護後來才變成泥人的。這些兵馬俑出土時手上大部分都有武器,一共有3000多個,之後,被盜墓賊偷走了2900多個,只剩70多把了。
後來去二號坑和三號坑都沒啥東西,不過聽導游說誰的腳上的鞋子的角翹的越高就身份越高。發現兵馬俑的人是楊先生,現在還健在。楊先生以前是一個很窮的人,據說,科學家原來找楊先生簽字的,楊先生沒有文化不會簽字,就給科學家畫了兩個大圈圈回去了。國家這才找了大書法家教楊先生寫自己的姓名。
通過導游的講解我懂了許許多多的知識,真謝謝她。
㈤ 馬上作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馬上作》是明代將領、詩人戚繼光創作的一首詩。此詩真實地反映了詩人轉戰由北、緊張激烈的戎馬生涯,顯示了戍邊將領保衛國家的英姿和雄風,表現出一種崇高的愛國襟懷。全詩平易自然,琅琅上口,意深情真,餘味悠長。
戚繼光是一生戎馬倥傯,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十餘年,掃平了多年為虐沿海的倭患。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戚繼光在薊門戍邊,奔波於南北之間,感慨之餘,揮筆寫下《馬上作》這首詩。
(5)開著房車回大唐下載下書擴展閱讀:
作品原文:
馬上作(戚繼光):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白話譯文:
馳聘疆場轉戰南北報答君王的恩情,江邊的花邊塞的月都笑我一生忙忙碌碌。
一年三百六十個日子裡,大多數的日子是帶著兵器騎著戰馬在疆場上度過的。
㈥ 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最後一年你會做什麼
吃喝玩樂,生活本來就很不易了,每天睡得狗晚,起得比雞早,辛辛苦苦的工作,每個月也只能拿勉強溫飽的三千塊,要是我只剩最後一年的生命,我會拿出所有的積蓄,每天買很多自己喜歡吃的東西,關起門,狂吃狂喝,喝它個不醉不歸,白天有時間會去放放風箏,吹吹海風,聽著海浪聲,投入到內心的世界,感受一下人生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