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的內飾塑料是什麼材質
㈠ 汽車內飾板上的塑料卡扣是什麼材料的
內飾板卡扣要看功用與強度要求,一般用POM或PA66的。
㈡ 汽車內飾是什麼塑料用啥膠
一般都是用普通的PVC塑料有的是用ABS塑料,粘接用哥兒倆好就可以
㈢ 汽車塑料件是哪些材料
汽車用塑料有很多以往傳統材料沒有的優點,主要表現在重量輕、有良好的外觀裝飾效果、有多種實際應用功能、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容易加工成型、節約能源,可持續利用等各方面。
工程類塑料
工程類塑料由於擁有較好的綜合機械性能,在汽車領域也得到廣泛使用,煒林納改性塑料主要介紹聚醯胺(PA)、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聚甲醛(POM)、聚醯胺(PU)、聚碳酸酯(PC)這幾類產品。
PA:聚醯胺,俗稱尼龍,工業使用上PA種類較多,常用的有PA6、PA66和PA610。PA易印刷,易染色,電性能優良;耐葯品,耐油的腐蝕。機械方面的共性是堅韌,都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拉伸強度好,抗沖擊能力好,耐疲勞,耐折迭,耐應力開裂。PA的抗拉抗壓強度隨溫度和吸濕量而改變,所以水相對是PA的增塑劑,加入玻纖後其抗拉抗壓強度可提高2倍左右,耐溫能力也相應提高,PA本身的耐磨能力非常高,所以可在無潤滑下不停工作。
PA的缺點耐酸性差,耐光性差,耐污染性差。由於熱膨脹和吸水性的影響,製件尺寸穩定性差,收縮率1~2%,需注意成型後吸濕的尺寸變化。吸水率100%,相對吸濕飽和時能吸8%,合適壁厚:2~3.5mm。
注塑性能:PA由於醯胺基的存在,吸水強而吸水牢固,因此,在注塑時應充分的烘乾,一般要在120℃烘乾3-4小時;PA粘度小,流動速度快,為防止射嘴流誕,應採用自鎖噴嘴或尼龍專用噴嘴。同時,要注意模具精度。
應用范圍:PA在汽車領域主要用於製造軟管(制動軟管、燃油管)、燃燒油過濾器、空氣過濾器、機油過濾器、水泵殼、水泵葉輪、風扇、制動液罐、動力轉向液罐、白葉窗、前大燈殼、安全帶。
PMMA:聚甲基丙烯酸酯,俗稱有機玻璃,耐室外老化,有極好的透光性,爆曬而不影響它的透明度,在光的加速老化240小時後仍可透過92%的太陽光,室外十年仍有89%,紫外線達78.5%。機械強度較高,有一定的耐寒性,耐腐蝕,絕緣性能良好,尺寸穩定,易於成型,質較脆,易熔於有機溶劑,表面硬度不夠,易刮傷起毛。合適的塑料產品:有一定強度要求的透明結構件。
注塑性能:PMMA的吸濕率為0.3%,注塑前必須進行乾燥,一般在80℃左右乾燥2~4h;注塑時熔體溫度在240~270℃,模具溫度要控制在35~70℃。
PMMA由於其良好的透光性能,廣泛用在汽車照明標志牌、車門玻璃和燈玻璃罩上。
POM:聚甲醛,俗稱塑鋼,抗拉強度,沖擊韌性,剛性和疲勞強度,抗蠕變性能很高,尺寸穩定性好,吸水性小,摩擦數小,具優良的耐摩擦磨損性能,在高溫和水中仍有很大的剛性,耐化學腐蝕性能同於PA,但價格較低,耐反復扭曲,有突出的回彈能力。可在-40攝氏度-100攝氏度之間長期使用。POM的不足之處在於:易受強酸腐蝕,不耐高溫,熱穩定性差。收縮率2-3.5%合適壁厚:1.5-2.5mm。
注塑性能:POM有明顯的熔點,175℃時熔化,240℃時就分解,一般加工溫度190℃~220℃,它的加工范圍很窄;POM不吸水,在注塑時,一般不需要烘乾,但質量要求高的製品,可以用60℃烘乾1~2小時即可;溫度不可太高,否則無染色製品會變色;它的耐酸性差,不能用酸性染料染色。
應用范圍:POM在汽車上用與製造儀錶板手套箱附件、各種閥門(排水閥門、空調器閥門等)、各種葉輪(水泵葉輪、暖風器葉輪、油泵輪等)、各種電器開關及電器儀表上的小齒輪、各種手柄及門銷等。
PC:聚碳酸酯,具有突出的沖擊韌性和抗蠕變性能,耐熱性好,耐寒性也很好,脆化溫度達-100℃,抗彎強度與尼龍相當,並有較高的延伸率和彈性模量,但疲勞強度小於尼龍66。吸水性較低,收縮率小,尺寸穩定性好。耐磨性與尼龍相當,並有一定的抗腐蝕能力,但成型條件要求高。耐氣候性好,可在較高的溫度和高載荷下條件下長期應用,但不可在濕溫下使用,耐溶劑性差,有應力開裂現象,疲勞強度差。收縮率0.5-0.7%,合適的壁厚為2-3.5mm。PC加入玻纖可改善其收縮率,機械強度和耐溫性,在100℃左右長期使用鋼性會增加,可用退火改善內應力。
注塑性能:PC有明顯的熔點,220℃時熔化,350℃時就分解,一般加工溫度為250℃~320℃;它吸水,少量的水分可以引起它在高溫時分解,在注塑時必需要烘乾,烘乾溫度可以用120℃烘乾4~5小時即可;PC料的熔融粘度大,注塑時需要用較大的壓力;PC在加工時,如果條件允許,可以用模溫機提高模具溫度,以降低產品的殘余應力;PC的收縮率與加工條件和製品的壁厚無關,它的縱橫向收縮率比較接近,因此,可以加工成精度很高的製品;它的收縮率為0.5%。
主要合成體PC-ABS:PC-ABS是PC與ABS的共混材料,通常以共混造料後,以粒料形狀供應。如果只把兩種料簡單的混合後,直接注塑,效果很差,會出現分層現象;PC的優點是剛而韌,缺點是應力開裂,粘度大;ABS的優點是流動性好,但表面硬度低;這樣共混後的材料PC-ABS即保留了兩者的優點;PC-ABS具有較高的表面硬度,較高的剛性和韌性,也有較高的抗應力開裂能力;它的機械性能介於兩者之間。
應用范圍:PC在汽車領域主要用在製造燈罩,左右輪罩護板,儀表擋板本體(PC+ABS)、左右風框蓋、中間風框蓋(PC+ABS)、後保險杠緩沖墊。
PU:聚氨酯,根據聚合反應生成物的不同,常用的分為硬質聚氨酯和軟質聚氨酯。硬質聚氨酯的強度很高,韌性好,絕熱性好,防水效果好,成型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軟質聚氨酯的彈性很好,吸音效果好,耐老化性能、抗化學介質能力等,綜合力學性能遠遠超過pvc等材料。聚氨酯的聚合很方便,不僅可在常溫常壓條件下進行聚合反應,甚至可以進行現場聚合後直接發泡或噴塗、修補等施工。
聚氨酯泡沫塑料廣泛應用於汽車內飾和吸收振動的零部件上,如塗覆材料、聚氨酯硬質塑料板材、聚氨酯彈性體、座椅軟泡沫材料、裝飾件、沙發革、車頂飾品;應用最多的是各種軟質和硬質的聚氨酯泡沫材料,它有隔振、隔音、降噪、保溫隔熱;PU還可製成車用聚氨酯塗料、粘結劑、密封劑等。汽車上的PU代表製件有儀錶板、後視鏡、保險杠、座椅軟墊、頭枕、轉向盤、儀錶板防振墊、支柱裝飾件、前頂襯里、窗框架、頂棚與側頂架裝飾、門襯板、遮陽板、後頂架裝飾等。
特種塑料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玻纖增強塑料是在原有純塑料的基礎上,加入玻璃纖維和其它助劑,從而提高材料的使用范圍。一般的來說,大部分的玻纖增強材料多用在產品的結構零件上,是一種結構工程材料;如:PP,ABS,PA66,PA6,PC,POM。
以上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
㈣ 汽車內飾塑料是什麼材料
硬的沒有軟的舒適,特別是在車門上,硬的放手不太舒服。硬材料的優點就是成本低,容易保養。生產工藝就是直接向模具注塑一次性成型。 軟性材料多半是聚氨酯一類的
㈤ 颶笛科汽車內飾塑料用的是什麼材料
從汽車內飾塑料的種類來看,目前儀錶板大多採用PP、ABS、ABS+PC等,門內百板大多選用PP、PP+EPDM、ABS或PC/ABS,除霧格柵、把手和手套箱等則選用ABS、PC/ABS或PP,空調出風口一般選用ABS、PC/ABS或PET等。從汽車內飾塑料的特性來看,有抗菌材料和抗靜電材料。
㈥ 汽車內飾門板料是什麼材料做的呢
汽車內飾門板料是改性PP、改性ABS和改性PVC等熱塑性改性塑料。如聚賽龍的長玻纖增強聚丙烯(LFT-PP),這種新型玻纖增強PP可取代現有材料,用於儀錶板、保險杠、防濺板、車門板等多種零部件的加工。
汽車儀錶板、內護板和座椅中的PVC已逐漸被其它塑料所取代;門內手柄、物品箱、門檻裝飾條及其它零件也更多的使用改性PP(經濟型乘用車使用較多)、改性ABS、改性PPO等材料。
以儀錶板為例,主要分為硬質儀錶板和軟質儀錶板兩種。硬質儀錶板屬於整體一次注射成型,為大尺寸、復雜形狀的薄壁結構部件,主要用於中低檔轎車和大部分經濟型轎車,無緩沖及表皮材料,所用材料主要是改性聚苯醚(PPO)和增強增韌改性PP等;軟質儀錶板則選用改性PP及新型金屬材料做骨架。
(6)車內的內飾塑料是什麼材質擴展閱讀
汽車內飾系統,汽車車身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內飾系統的設計工作量佔到車造型設計工作量的60%以上,遠超過汽車外形,是車身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每個整車廠通常都由一個龐大的汽車內飾團隊,來完成與內飾相關的大量工程工作。
車身設計分為造型設計和工程設計2部分。在工程設計當中,白車身的設計工作量最大,其次就是內飾系統的設計,車身外觀覆蓋件的設計排在最後。這可能是普通人或非業內人士沒有想到的。
汽車內飾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統:儀錶板系統、副儀錶板系統、門內護板系統、頂棚系統、座椅系統、立柱護板系統、其餘駕駛室內裝件系統、駕駛室空氣循環系統、行李箱內裝件系統、發動機艙內裝件系統、地毯、安全帶、安全氣囊,以及車內照明、車內聲學系統等等。
㈦ 汽車內飾塑料的種類有哪些
改性工程塑料作為汽車內飾最重要的材料之一,歷經多年的發展,在汽車內飾材料中所佔的比例已增加為60%以上!
使用工程塑料的汽車內飾,不僅可以減輕零部件的40%的重量,另外,采購成本也同樣可以降低40%左右。目前我們使用在汽車內飾中的主要材料主要有PA、PP、PS、abs、PU、PE、SAN、SMA等。因此,近年來改性塑料在汽車上的用量迅速上升。
國外汽車內飾塑料採用最多的是PU、PVC、ABS和PP,日本這幾種樹脂占汽車內飾件用樹脂的80%;西歐汽車內飾件多採用PU,約占內飾件的80%,汽車內飾件製品主要有儀錶板、車門內板、車門內板、轉向盤、座椅等零部件。
㈧ 汽車內飾材料的種類有哪些
不同的車不一樣啊,舉例勞斯萊斯的地毯就是用哪個地方出產的巨貴羊毛做的..夏利就沒地毯
汽車內飾主要是由塑料,合成材料組成,也有皮革,木料,金屬
㈨ 汽車內飾塑料感如何定義
塑料感」有兩層意思,一個是車評人裝b不知道怎麼描述弄個文縐縐的詞偷懶,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可以和「廉價」劃等號。到底什麼是塑料感強,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彷彿材質一與塑料沾上邊就變成低檔了。汽車大部分內飾材料全都是塑料的,不管質感從視覺上觸覺上到底好不好,因為塑料的塑形性特別好,容易達成設計師想要的樣式。從材料上看塑料根本不能和廉價劃等號,因為他們口中的碳纖維也是源於塑料。目前應用較普遍的碳纖維主要是聚丙烯腈碳纖維和瀝青碳纖維。現在汽車的內飾除了皮革還真找不出幾塊不是塑料的了。
體驗:一看二摸三聽就是現在一些媒體評定所謂廉價塑料感的標准,只要看上去廉價摸上去硬邦邦敲起來聲音很脆,你就算是鑽石皇家做的內飾他也會說你這是塑料感太強。其實好多人覺得BBA裡面賓士內飾最為豪華寶馬內飾塑料件太多太廉價並不是因為賓士沒有用塑料,也許用的比寶馬還多,只是賓士的做工處理上更為細膩導致了模具本身的質感和精細程度更高, 這就像所有人都吐槽美國車內飾粗糙一樣,其實美國車內飾用料一點不差這是加工上面不注重這些罷了。
大家可以看看豪華型車的內飾多半是米色或暖色調,純黑的內飾或者灰色的都會讓視覺上看起來更像塑料,廠家為了控製成本會用盡各種方式讓他看起來不那麼廉價。更有甚者豐田的車型上出現了用塑料模模擬皮縫制的方式來提升質感,不得不說這種方式足以以假亂真。還有些方法可以提升所謂的塑料感,比如在中控台進行適當的裝飾,像在出風口周圍增加鍍鉻飾圈、在中央面板上採用鋼琴漆或者木紋水轉印等飾板來提升觀感。
塑料感最明顯的就在於撫摸時的顆粒感,沒有軟質材料的光滑和皮質紋路附帶的阻尼,更沒有麂皮那種略微粗糙而又精細的感覺。為了改善這種觸覺上的不足,有些品牌在塑料材質中混入橡膠,降低硬度以改善支撐和按壓時的手感。也就是所謂的軟塑料搪塑工藝。
有些汽車品牌為了降低成本,未按要求採用環保的內飾塑料材質。內飾材質中很多塑膠材料及其粘接劑,都會散發出有機揮發物,造成車內空氣污染,給人一股濃濃的「塑料感」。很多新車都有刺鼻氣味都是工程塑料的揮發物,這個是不可避免的。
人類歷史發展的有一種劃分標準是按所處時代使用的材料來劃分的,從低到高分別走過了,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到現在雖然沒說是塑料時代,復合材料時代。但的確塑料的確是這個時代用途最廣泛的材料。不知道為什麼大家覺得有金屬外殼的就一定高檔,塑料感就是不好。可能與國內畸形的審美觀有關吧,不過審美觀這問題也是媒體導向的。到現在,啥車來國產後,都喜歡加個鍍絡條。因為一旦是塑料就會變成和廉價劃成等號,等待它的結果也就是被市場淘汰。
㈩ 汽車內飾都用什麼材質的塑料,其硬度抗傷害程度如何有何特點
汽車內飾用的塑料主要有三種,一種是PVC,PVC具有廣譜適用性,是傳統用材;一種是PP,PP重量輕韌性強已越來越多用於汽車部件;一種是ABS,ABS具有較強的工程承受能力,用於較重要的部件。其它用量較少的塑料類還有透明件PC、耐高溫件玻纖增強PA、飾件PU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