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出遊季節 » 旅遊飯店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旅遊飯店食品安全事件案例

發布時間: 2021-05-14 02:13:17

⑴ 求近10年食品安全案例,越多越好!不用太詳細,介紹一下事件名稱就好。

2011
1、瘦肉精事件:2011年3月15日 央視3·15特別節目曝光,雙匯宣稱「十八道檢驗、十八個放心」,但豬肉不檢測「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養殖的有毒生豬,順利賣到雙匯集團旗下公司。消息曝光後,河南多家商場緊急下架雙匯食品。

同類事件回顧:
1998年5月,剛回歸不到一年的香港同胞,因宴請客人食用內地供應的豬內臟,共造成有17人中毒的惡性事件,經香港《東方日報》等傳媒競相報道,驚動了中央政府高層,才終於撕開了「瘦肉精」在中國危害的黑幕。內地傳媒也紛紛跟進。1998年中國內地首次發生了「瘦肉精」中毒事件:從外地回廣州探親的王小姐投訴,她一家6口進食了含「瘦肉精」的豬肝後,發生手腳顫抖、頭痛、氣促等不適。雖然此前曾在內地市面上售賣的豬肝中檢測出「瘦肉精」,但進食含「瘦肉精」食品導致發生食物中毒,在內地還是首次。

1999年4月,上海兩名運動員又因食用了含有「瘦肉精」的肉品,在尿檢時呈陽性而被禁賽。
1999年,農業部在全國范圍內專項查處「瘦肉精」等違禁獸葯飼料,並出台農牧發[1999]1號文件,明確規定禁止生產和使用含「瘦肉精」的規定。
2001年11月17日,北京發生了首例「瘦肉精」中毒案:11月2日晚,陸續到北京協和醫院就診的14位中毒患者,在午餐時曾集體進食過豬肝,隨即表現出肌肉震顫、心悸、惡心嘔吐等症狀。北京市衛生局在對北京市場上的86頭生豬的抽檢中發現,「瘦肉精」的檢出率為25%。
2001年8月30日 ,浙江省桐廬縣發生一起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豬肉和豬內臟集體中毒事件,現已發現中毒群眾180餘人。
2006年9月,上海發生瘦肉精中毒事件,涉及9個區300多人中毒入院。

補充「毒血旺事件」
2011年3月17日,重慶市工商局執法局突擊檢查了市內幾家血旺加工廠,在九龍坡區白市驛一家沒有任何手續的加工廠內,查獲2.5噸用福爾馬林浸泡的血旺。 由於福爾馬林被世衛組織定性為讓人致癌和致畸形的物質。因此,這種方式製作的血旺也被稱為「毒血旺」。
http://ke..com/view/5384851.htm

2010
2、2010年7月,三聚氰胺超標奶粉事件「卷土重來」:在青海省一家乳製品廠,檢測出三聚氰胺超標達500餘倍,而原料來自河北等地。事件發生後,有關部門要求嚴肅查處,杜絕問題奶粉流入市場,徹底查清其來源與銷路,堅決予以銷毀,並依法追究當事人責任。

3、麥樂雞事件:2010年7月5日報道最近有調查發現,美國的麥樂雞竟然含有橡膠化學成分「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國麥當勞發言人稱,在麥樂雞中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基於安全理由,用以防止炸雞塊的食油起泡。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動物測驗顯示,這種物質對人體無害。

4、「紫砂門」事件:2010年5月23日中央電視台《每周質量報告》節目曝光:售價上千元、用於養生保健的「天然紫砂煲」竟然是由普通泥土與化學物質混合而成。然而,歷經近一月的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的「紫砂門」事件,權威部門終於做出結論:專家認定紫砂安全無毒。

5、地溝油事件:2010年3月19日,調查負責人武漢工業學院教授何東平召開新聞發布會,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加緊規范廢棄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據報道,目前我國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有200至300萬噸。醫學研究稱地溝油中的黃麴黴素強烈致癌,毒過***100倍。

2009
6、2009年11月,農夫山泉和統一企業被海口市工商局推向消費者的關注中——兩家公司生產的部分批次果汁飲品近日被該工商局檢測出「含***」。不過耐人尋味的是,海南省工商局最後宣稱,確認檢測機構初檢結果有誤,海口市工商局在工作過程中存在程序不當的地方。

7、2009年11月7日,男子馬賽在北京西單大悅城豆撈坊餐廳喝了一罐雪碧,口吐大量汞珠。警方調查發現,馬賽情人劉曉靜與保安員高星原合謀,多次向馬賽投毒,試圖將其殺害,而馬賽在明知被人投毒後,仍向可口可樂公司索賠,此事件被稱為「雪碧汞毒門」。

8、2009年5月11日,衛生部就之前杭州市民狀告「王老吉」召開新聞發布會,聲明該飲料中含有的夏枯草不在衛生部公布的允許食用的87種中葯材名單中,這意味著流傳了170多年的涼茶涉嫌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造成了該產品的銷量下降。

9、2009年2月27日,「咯咯噠」問題雞蛋所用飼料廠的法人代表獲刑,該廠於去年9月兩次向飼料中加入三聚氰胺。在08年10月,在香港對從內地進口的雞蛋中檢測出三聚氰胺後,引起了廣泛關注,所以問題飼料被查出,但雞蛋價格出現下跌。

10、2009年1月22日,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終審宣判。自08年7月始,全國各地陸續收治嬰兒泌尿系統結石患者多達1000餘人,9月 11日,衛生部調查證實這是由於三鹿集團生產嬰幼兒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

2008
11、廣元柑橘事件:2008年10月,四川廣元柑橘生產中發生蛆蟲疫情爆發。這次柑橘疫情導致柑橘價格的大幅下跌,並且出現嚴重的滯銷狀況。政府出資收購柑橘,並進行深埋、消毒處理,以控制疫情的發展。

12、蒙牛「特侖蘇」OMP牛奶事件:特侖蘇牛奶在被國家質檢總局叫停添加OMP後,蒙牛回應堅稱其產品安全,也未主動召回已上市的OMP牛奶產品。前些天,北京華聯精品超市、美廉美等連鎖超市已主動將蒙牛特侖蘇牛奶全部下架。超市表示,消費者購買的2月2日前生產的特侖蘇OMP牛奶可憑小票退貨。

13、2008年10月19日,衛生部通報了暫停山西太行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茵梔黃注射液銷售和使用。該葯物引起陝西省延安市志丹縣醫院的4名新生兒產生不良反應,其中1名死亡。

14、2008年10月6日,雲南省紅河州6名患者使用了標示為黑龍江省完達山制葯廠生產的兩批刺五加註射液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其中有3例死亡。10月7日,衛生部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聯合發出緊急通知,暫停銷售使用該廠生產的刺五加註射液。

15、2008年8月,人造「新鮮紅棗」流入烏魯木齊市場。主要經過兩道工序,鐵鍋里放進醬油,使青棗變成紅色,並保持光澤。再次放進加入大量糖精鈉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過量食用會造成血小板減少,釀成急性大出血等直接身體危害。

16、2008年6月1日,江西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通報,在5月22日至28日之間,先後有6名在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就診的患者,在使用江西博雅生物制葯公司生產的靜脈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後死亡。

2007
17、2007年8月14日,總數為7.26噸台灣味全的較大嬰兒奶粉在從香港入境時,被深圳檢驗檢疫局檢驗出阪岐腸桿菌超標,檢疫局依法對該批不合格嬰兒奶粉作出監督銷毀的處理。

18、2007年4月12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銷售的「思念」、「龍鳳」品牌雲吞及水餃被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這一檢測結果的公布之後,商家採取措施,對購買到問題批次產品的消費者提供退貨服務。

2006
19、多寶魚事件: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抽檢的30件冰鮮或鮮活多寶魚全部含有硝基呋喃類代謝物,部分樣品還被檢出環丙沙星、氯黴素、紅黴素等多種禁用魚葯殘留,部分樣品土黴素超過國家標准限量要求。

20、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廠生產的一些「紅心咸鴨蛋」在北京被檢測出含有致癌物質蘇丹紅。部分河北農戶用添加了工業染料蘇丹紅的飼料喂養鴨子,導致蛋黃內含有蘇丹紅,以致全北京市范圍內停售河北產「紅心」咸鴨蛋。

21、自2006年9月初開始,上海市發生多起因食用豬內臟、豬肉導致的疑似瘦肉精食物中毒事故。這批來自浙江海鹽縣瘦肉精超標豬肉和內臟共導致上海9個區336人次中毒。

22、2006年8月3日,衛生部宣布停用安徽華源公司生產的葯品——欣弗。部分患者使用該葯後,出現惡心、嘔吐、過敏性休克、肝腎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症狀。因使用該葯品,共導致81人出現不良反應,其中3人死亡,涉及10個省份。

23、2006年8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衛生局在某油脂廠內查扣原料油38600公斤、成品油5300公斤。經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抽樣檢測,豬油中酸價和過氧化值嚴重超標,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還檢出內含劇毒的「六六六」和「滴滴涕」。

24、2006年7月,中央電視台曝光湖北武漢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造假分子還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劑、甜味劑、防腐劑、香精和色素等化學物質。這一事件造成該地區蜂蜜價格的大幅跌落。

25、廣東潮安果脯事件:2006年6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宣布,全面禁止廣東潮安生產的所有果脯和蜜餞類產品進京銷售。這個近年來少有的「封殺令」一下達,立即成為傳媒爭相關注的焦點話題。

26、2006年6月1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作出決定,暫停使用、暫停受理和審批「魚腥草」注射液等7個注射劑。這些注射劑在臨床應用中使患者出現了嚴重不良反應,甚至有引起死亡病例的報告。

27、福壽螺事件:2006年6月,北京食用福壽螺導致的廣州管圓線蟲病患者確診病例達到160例。該病是由於酒店出售的涼拌福壽螺菜而引起,最終經歷了歷時一年半的賠償案之後,。「蜀國演義」酒樓因此出名,該酒樓共賠償患者近1000萬元。

28、2006年5月28日,石家莊第四制葯有限公司生產的葡萄糖氯化鈉(生理鹽水)葯液內含有可見異物,導致浙江省中醫院中九名患者輸液後出現異常反應。

29、2006年4月30日,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作出禁止奧美定生產、銷售和使用的決定。奧美定是國內惟一的聚丙烯醯胺水凝膠產品,其用於注射隆胸。該產品的審批過程一路綠燈,先批後檢,臨床7個月即上市。近10年來,我國有近30萬人使用了這種產品。

30、2006年4月30日,齊二葯亮菌甲素注射液造成了多名患者臨床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導致腎功能衰竭),經調查原因系齊二葯購買葯用輔料丙二醇用於亮菌甲素注射液生產時,購入了假冒的丙二醇。

2005
31、孔雀石綠事件:孔雀石綠(Malachite Green)是有毒的三苯甲烷類化學物,既是染料,也是殺菌劑,可致癌。2005年12月廣東省出口的豆豉鯪魚罐頭中檢出孔雀石綠,2006年6月日本在我國出口的養殖鰻魚中檢出孔雀石綠,10月韓國在我國出口的水產品中發現孔雀石綠,11月香港從內地進口的桂花魚中檢出孔雀石綠……,直到07年4月還有香港、日本檢出的報道。

32、2005年8月16日,「維維」牌天山雪活性乳飲料在上海被檢測酵母菌數超標24倍。

33、2005年7月5日,三鹿被查出超前標注生產日期的酸牛奶,三鹿方面表示,產品生產日期標注不存在任何問題,而是因為企業管理上的一些疏忽。

34、2005年7月5日,有媒體報道,甲醛已經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定為可疑致癌物,但眾多的中小啤酒企業依然在產品里普遍使用甲醛。 「95%啤酒生產加甲醛」的說法開始廣泛傳播。青島、華潤、燕京啤酒三巨頭對這一說法紛紛表示異議,並表示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甲醛和在生產過程中添加甲醛是兩回事。

35、2005年6月14日,北京市工商局經抽查的潮安12家企業果脯產品二氧化硫含量超標,隨即宣布廣東潮安生產的果脯全部下架,將近800 家潮安果脯蜜餞企業集體擋在了北京門外。6月15日起,重慶、成都、西安、義烏等地相繼「封殺」潮安果脯。

36、雀巢奶粉碘超標事件:2005年5月26日,雀巢金牌成長3+奶粉在浙江被抽檢出碘含量超標。這一事件使雀巢該品牌奶粉在全國范圍的撤櫃。

37、2005年3月15日,上海市相關部門在對肯德基多家餐廳進行抽檢時,發現新奧爾良雞翅和新奧爾良雞腿堡調料中含有「蘇丹紅一號」成分。從16日開始,在全國所有肯德基餐廳停止售賣這兩種產品,同時銷毀所有剩餘調料。」

38、毛蚶事件:2005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傳染病報告系統發現寧波市傷寒、副傷寒發病人數較去年同期上升3倍。病例主要集中在北侖、勤州、海曙、江東、餘姚、奉化、江北等地,並於2月1日,寧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奉化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分別在江東區和奉化市的海產品銷售市場採集的牡蠣和毛蚶樣品中檢出了甲型副傷寒桿菌。( 1987年12月至1988年3月上海發生因食用不潔毛蚶而引起甲型肝炎暴發性流行事件,造成30萬上海市民染上肝炎,31人直接死於本病。在衛生防疫部門的跟蹤檢疫下,確定這是由毛蚶攜帶的甲型肝炎病毒所致。這次上海甲肝暴發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市民食用了來自江蘇省啟東縣被污染的帶有甲肝病毒的毛蚶。)

2004
39、廣州毒酒事件:2004年5月11日,廣州一市民被懷疑飲用散裝白酒中毒死亡,短短10天內,共有14人因飲用假酒死亡、39人受傷。這些散裝白酒中含有劇毒工業酒精甲醇。(1998年春節前夕,震驚全國的山西「朔州毒酒案」導致27人死亡,肇事者是山西文水縣農民王青華等人,用含有大量甲醇的工業酒精勾兌了散裝白酒,再批發給外地個體戶。從1月26日開始,短短幾天時間,山西朔州、大同等地先後發現數百名群眾飲假酒中毒住院,其中27人死亡。「朔州毒酒案」演繹成「山西毒酒案」。)

40、阜陽劣質奶粉事件:2004年4月30日,「大頭娃娃」事件曝光,安徽省阜陽市查處一家劣質奶粉廠。該廠生產的劣質奶粉幾乎完全沒有營養,致使13名嬰兒死亡,近200名嬰兒患上嚴重營養不良症。

41、龍口粉絲事件:2004年5月,中央電視台《每周質量報告》的一期「龍口粉絲摻假有術」節目揭露,部分正規粉絲生產商為降低成本,在生產中摻入粟米澱粉,並加入了可能致癌的碳酸氫銨化肥、氨水用於增白。

42、2004年「陳化糧」事件曝光,全國10多個省市糧油批發市場發現有國家糧庫淘汰的發霉米,含有可致肝癌的黃麴黴素。黃麴黴素是目前發現最強的化學致癌物,試驗顯示其致癌所需時間最短僅為24周。

2003
43、2003年12月3日,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佛山、江門兩地的魚翅、開心果加工企業進行執法檢查,現場查獲用工業雙氧水加工過的魚翅成品、開心果等乾果類食品成品。

44、2003年12月1日,杭州質檢部門公布「毒海帶」事件的調查結果,市場上暢銷的一種碧綠鮮嫩的海帶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來的「毒海帶」。不法經營者採用「連二亞硫酸鈉」和「鹼性品綠」等化工原料對海帶進行泡、染加工。

45、2003年11月16日,「金華火腿敵敵畏」事件被曝光,金華市的兩家火腿生產企業在生產「反季節腿」時,為了避免蚊蟲叮咬和生蛆在製作過程中添加了劇毒農葯敵敵畏。金華火腿的銷量幾乎為零,金華市經營千年的城市名片瞬間蒙垢。

46、從2003年7月上旬開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浙江省衛生監督部門查獲了從嘉興等地流出的48噸含有劇毒氰化物的「毒狗肉」。這些狗大多為土狗,很靈活,所以較難棒殺,大多為毒殺。

47、「非典」事件:2003年,非典在我國爆發,病毒可能來源於餐桌上的果子狸。據統計2003年,衛生部共收到我國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報告379起,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這些都屬於食源性中毒事件。包括1998年上海爆發的毛蚶事件。

48、海城豆奶事件:2003年3月19日,遼寧海城發生豆奶中毒事件,海城市鐵西區的8所小學,3000餘名學生在同一天飲用了區教委推薦的豆奶後,持續發生了腹痛、頭痛、眩暈等症狀,已經證實有3人死亡。

2002
49、2002年6月21日,金華市衛生局在某倉庫發現標識為廣西田陽南華糖業有限責任公司的9.5噸假冒「白砂糖」,該「白砂糖」30%的成分為蔗糖,30%成分為硫酸鎂,其餘成分無法確認,對這批「白砂糖」全部沒收並予以公開銷毀。

50、2002年5月21日,長春市衛生局查處一處用牛血、豬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鴨血」的黑窩點,製造假「鴨血」的化工原料一般為建築或化工用品。

51、過期月餅事件:2002年2月,哈爾濱香香鳥食品有限公司用去年的陳月餅非法生產湯圓的惡性事件被查處。據當地工商部門介紹,在所查獲的湯圓餡是由去年中秋節期間生產的月餅經粉碎後製得,月餅早已超過保存期,有些已發霉變質,甚至被鼠咬。

2001
52、雙氧水、福爾馬林食物事件:2001年12月22日《重慶晚報》報道:正值當地「放心火鍋」參評熱潮,江北區黃泥村「兄弟串串」火鍋店老闆袁某居然拿嚴禁使用的福爾馬林浸泡菜品,更惡劣的是還當白酒給食客飲用。遭此橫禍的食客經及時搶救,暫無性命之憂。

53、豆奶中毒事件: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屬的16所中小學校發生嚴重的豆奶中毒事件。萬余名學生飲用學校購進的「萬方」牌豆奶後,6362名學生集體中毒。至今,仍有多名飲用豆奶的學生被不同的病症纏身,其中3名學生患上白血病。

54、南京冠生園「陳餡月餅」事件:2001年9月3日,距離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還剩一個月不到,中央電視台報道「南京冠生園大量使用霉變及退回餡料生產月餅」的消息,舉國震驚。

55、2001年3月至9月期間,廣東河源某飼料公司因購買「瘦肉精」即鹽酸克倫特羅生產豬用混合飼料,導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2000
56、毒瓜子事件:2000年12月15日,金華市衛生防疫站在金華市區五里牌樓農貿市場內查獲1500公斤的「毒瓜子」。這些西瓜子生產中摻了礦物油,同時福建、河南、廣東、南京等地也發現了「毒瓜子」。

⑵ 近幾年來國內旅遊景區安全事故實例

強行超車導致西藏發生30人傷亡的重大旅遊安全事故
呂安
案例背景:2007年7月13日中午,在西藏318國道曲水段桃花村境內發生了一起重大旅遊交通事故。一輛西藏博達旅遊客運公司的金龍牌37座旅遊大巴(內乘遊客28人、司機1人、導游1人)在前往日喀則的途中,行駛至拉薩市曲水縣境內,因司機強行超車,導致車輛墜入離路面80米的雅魯藏布江,事故造成包括司機、導游在內的15人死亡,兩人失蹤,13人受傷。經拉薩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鑒定,此次事故系江蘇籍駕駛員范曉東超速行駛、在超車過程中臨危採取措施不當所造成的,駕駛員負全部責任。此次事故是自1980年西藏對外開放旅遊以來,發生的第一起重大旅遊道路交通事故。
發生事故的旅遊團是一個「拉薩-日喀則2日游」散客拼團,遊客分別來自四川、河北、陝西、廣東、內蒙古、江蘇、河南等地,由西藏青年旅行社、西藏中國旅行社、西藏高原散客接待中心及西藏天友交通國際旅行社等四家旅行社的門市部分別收客,交給西藏賽康旅行社接待,由其負責安排旅遊團的2天行程。
事故發生後,西藏自治區旅遊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成立了「7.13事故善後處理領導小組」,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妥善處理遇難者家屬的接待、重傷員的就地治療和後期轉院、輕傷員治療後返回原籍、遇難者保險金的賠償和支付等善後事宜。經過多次協商,涉及事故的旅行社與遇難者家屬達成賠付協議,每位遇難者家屬獲賠25萬元。輕傷員在拉薩治療期間的費用和重傷員轉往內地治療的交通費和醫療費及遇難者賠償金由西藏人保財險支付。2007年8月20日,傷員全部陸續出院、轉院回內地,遇難者家屬領取賠償後全部返回內地,事故善後處理圓滿結束。(此案例由西藏自治區旅遊局提供)
專家點評: 鄭向敏, 男, 1954年3月生,福建永春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華僑大學旅遊學院院長、旅遊科學研究所所長,旅遊管理專業博士點導師組組長,中國旅遊安全管理專家。主要從事旅遊管理、旅遊安全、飯店管理、區域旅遊經濟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國家級旅遊安全保障體系、奧運旅遊安全研究項目3項,其他各類課題近50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20餘篇(約150萬字)。
旅遊交通事故一直是我國旅遊安全事故的主要類型,每年都造成較大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影響較為巨大。大部分旅遊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是司機臨場處置不當或危險的駕駛行為,但往往也與其背後隱藏的市場問題和管理問題有直接的關聯,西藏7.13重大旅遊交通事故即是一例。主要表現在:
一是低價團必然導致高風險。發生事故的旅行團是由4家旅行社的12個門市部收散客拼團而成,該團收費為每人180元(含兩天用車、一晚房費、三頓餐費、導游費、日喀則扎什倫布寺門票),而實際此旅遊線路的最低成本約為每人300元。低團費、零團費、負團費的存在必然導致接待旅行社通過降低服務質量、安排低檔次接待設施、僱傭非專業司機、強制遊客購物、不購買保險等方式來賺取利潤,因而低價團必然導致旅遊者個人安全風險的增加。
二是市場的爆發性增長帶來大量安全隱患。青藏鐵路通車引發了全國性的西藏旅遊熱潮,西藏地區的旅遊基礎設施和接待人員超負荷運行,內地進藏經營旅遊業務的人員迅速增加。據了解,目前拉薩1400餘台旅遊客車中,60%是內地人員掛靠公司私人經營,70%的旅行社門市部是內地人員掛靠承包,50%國內導游員來自內地,內地的一些非法經營方式和手段在西藏迅速蔓延。涉及此次事故的四家旅行社,都是由非法掛靠承包的門市部收的散客拼團而成,死亡的司機和導游都是去年上半年進藏的內地人,司機沒有達到在西藏駕車5年以上才可經營旅遊客運的規定,導游也沒有辦理正式的手續。這種市場爆發性增長、西藏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和人員服務條件不足、內地進藏經營旅遊業市場監管失控、散客管理混亂無序狀況必然帶來大量的安全隱患。
三是相關部門監管不嚴,監管責任沒有落實。眾多旅遊交通事故的發生與所在地交管部門的監管不力、措施不實、監管責任沒有落實有直接關聯。2007年以前,西藏的交管部門對司機超時超速駕駛甚至酒後駕車沒有嚴格的監管,因司機超速行駛、疲勞駕車、彎道不減速等違規行為而導致的旅遊交通事故屢屢發生。此次事故發生之前的半年內,西藏地區已發生了4起旅遊交通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 28人受傷。
四是旅遊者安全防範意識不強。相對而言,西藏旅遊具有較大風險性,對此,業內外都有共識。但是,旅遊者普遍存在安全防範意識不強、追求低價產品、忽視旅遊保險等問題。此次事故只有旅行社購買責任保險,28個遊客無一人購買旅遊意外險,使傷亡遊客無法得到充分的賠償,給事故的善後處理帶來很大困難。
五是部分旅遊線路道路艱險、行車條件惡劣。我國西部許多熱點旅遊線路的旅遊交通條件還有待改善,大量風景秀麗的地方往往道路崎嶇、懸崖峭壁、行車條件較為艱難。經驗不足或疲勞駕駛的司機一旦碰上危險的隨機事件,容易引發旅遊交通事故。如2004年10月10日在四川省平武縣古城鎮發生一輛旅遊車墜入涪江事故、2006年4月30日在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發生一輛旅遊車與一輛轎車相撞後翻入路邊100多米落差的谷底事故,都是由此造成的。
此次事故的損失是十分慘重的、教訓也是非常深刻的,需要進行認真總結和反思。為避免此類事故再次發生,建議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對旅遊產品要素的安全評估。旅行社是組織旅遊產品的龍頭,要對所采購的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產品進行安全評估,並將評估資料備案上報,嚴禁采購不合格、沒有資質、明顯存在安全隱患的要素產品。
二是加強對旅遊者的安全教育。以零團費、負團費的危害為主題對旅遊者進行全國性的大規模案例教育,使旅遊者認識到零團費、負團費將給自身造成的風險與傷害,掃除零團費、負團費存在的土壤。
三是加大旅遊保險投保力度。以宣傳貫徹《旅行社條例》為契機,進一步推動旅行社責任險的統保工作力度,積極引導遊客購買旅遊意外保險,增強旅遊安全的保險保障能力。
四是在旅遊旺季進行旅遊交通事故的專項治理。在我國,旅遊運營車輛管理不規范、司機疲勞駕駛、不規范操作、危險路段等是造成旅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要排除以上安全隱患,應該向歐洲學習,對旅遊車、旅遊司機的准入資質進行嚴格的規范和監管,同時對旅遊司機的單次行車時長、特定旅遊線路的行車資質等進行限定,並積極鼓勵遊客對旅遊司機和車輛進行安全投訴。
五是嚴厲打擊零團費、負團費等惡性經營行為。對零團費、負團費的操作者和所涉及的旅行社,取消其相關的旅遊資質,強化旅行社之間的連帶監管。
六是加強旅遊合同管理。對旅遊格式合同進行嚴格監管,要求組團單位將旅遊要素,尤其是旅遊購物點、購物次數、發生額外行程的違約責任等條款內容明確列入合同,以提醒旅遊者謹慎購買旅遊產品,慎防陷入低價陷阱。
七是建立旅遊暗訪制度。通過暗訪調查旅遊企業的經營情況,對違反旅遊相關法規和國家安全法規的旅遊企業進行嚴厲的制裁與處罰,發現一家查處一家,規范和調整旅遊行業的經營模式。
案例背景:
2008年10月4日,廣東省肇慶市鼎湖區硯洲島發生一起旅遊安全事故。兩名隨單位組團參加拓展旅遊的旅遊者在自由活動時,違反旅遊合同約定,擅自下西江戲水、游泳,在深水處突然溺水後死亡。
2008年國慶節前夕,廣東省職工國際旅行社(以下簡稱旅行社)接受鄭州優德偉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州辦事處(以下簡稱公司)委託,組織該公司101名員工前往肇慶西江邊的硯州島開展為期兩天的拓展旅遊活動。雙方簽訂的旅遊合同特別約定,旅遊者不得擅自到西江游泳。開展活動前,旅行社團體部經理與公司負責人勘察了拓展旅遊地,該區域有禁止游泳的警示牌。雙方在簽訂旅遊合同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旅遊行程、活動安排、注意事項、有關要求等合同附件。拓展旅遊活動按照合同的約定進展順利。10月4日上午,在游覽鼎湖區硯州島、用完午餐後,公司負責人與隨團導游員協商,給予旅遊者1小時時間整理行李、稍事休息,下午4時集中乘車返回廣州。導游員隨即宣布自由活動,在告知集合時間的同時,提醒大家不要下西江玩水、游泳。當日下午約2:30時許,七、八名旅遊者擅自到沙灘戲水。約2:40時,三名遊客走到水深處突然溺水,大呼「救命」,一名遊客獲救,兩名遊客失蹤。旅遊者向110報案。公安部門接報後,及時趕赴現場,會同海事部門、當地村鎮人員搜救。10月6日上午8時許,在當地公安、海事、旅遊及所在鎮政府、村委會等有關單位努力下,於事發現場下游2公里處找到兩名失蹤者遺體。經法醫鑒定和公司領導現場確認,死者為該公司委託旅行社組織的赴肇慶旅遊的團隊成員。
事故發生後,肇慶市委、市政府和省旅遊局高度重視事件的處理。肇慶市旅遊局及時啟動旅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主要領導等有關人員,趕赴事發地點,協調相關部門。事發地鼎湖區政府組成了由公安、海事、旅遊以及所在鎮政府村委會等單位參加的工作小組,研究部署事故的善後處理工作。在當地政府以及旅遊、公安、海事等有關部門和組團社、組團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經過與死者家屬友好協商,由組團單位代表旅行社、硯州村委會與死者家屬簽訂協議,每位死者獲得經濟補償10萬元、旅行社為旅遊團購買的旅遊意外保險8萬元。死者家屬隨後返回原籍,事故善後處理結束。(此案例由廣東省旅遊局提供)
專家點評:
點評人:韓玉靈,女,武漢生人,教授,碩士生導師。現為北京旅遊發展研究基地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科研處處長、旅遊法律與產業規制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旅遊政策與規制、旅遊安全、世界遺產保護、旅遊資源保護等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持並完成省部級、市局級政府和行業協會互動機制、旅遊安全保障機制、旅遊景區安全研究項目、課題多項;主編國家級教材等著作十餘部;發表學術文章50餘篇。
旅遊安全需求是旅遊活動的內在要求,決定旅遊目的的實現與否。安全保障權是旅遊者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為此,《消費者權益法》明確規定了包括旅遊者在內的消費者的安全保障權。一般而言,實踐中侵害旅遊者安全保障權較為常見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安全意識淡漠。旅遊業者、從業人員缺乏應有的素質,或違反操作規程或不遵守操作規程、或不具備崗位所需要的基本安全知識,安全意識淡漠,或只注重經濟效益,從而引發旅遊安全事故,造成旅遊者人身安全的侵權事故發生。本案旅行社組織的拓展旅遊屬於依託涉水場所的特種旅遊,案發前曾降暴雨,江水泛濫;加之旅遊者對水道又不熟悉,雖然設立了嚴禁下水游泳的警示牌,卻沒有相應的障礙物阻止遊客下水;顯然旅行社選擇的區域存在安全隱患;自由活動期間,沒有安排專人巡視並及時阻止要下水的旅遊者。旅遊業者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識,是事故發生的不容忽視的原因。
第二、盲目銷價競爭。組團社以低於成本的價格組織旅遊活動,服務質量、接待標准、住宿條件、交通工具大打折扣。低價格必然帶來高風險:聘用不具備資質的人員、使用帶病上路的交通工具、提供簡陋的住宿設施、缺乏安全保證的游覽地等等,都為旅遊安全事故的發生埋下伏筆。
第三、提供的旅遊產品尤其特種旅遊產品或者旅遊環境不符合旅遊安全要求。在旅遊景區表現在游樂設施老化、質量不達標、缺少安全防護設施或警示標示、自然環境存在潛在隱患等。諸如雷雨天使遊客遭雷擊、迷路等。在組團旅遊活動中,旅行社即是旅遊產品的銷售者,更是旅遊要素的組合者。在設計旅遊產品時,如何避免或者減少其安全風險?如何針對可能出現的風險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是應當首先考慮的問題。
第四,旅遊行程中第三人的侵權行為。主要是指在旅遊活動中,不法分子針對旅遊者實施的搶劫、強奸、殺人、傷害等侵害行為造成的人身侵權。實踐中,這類案件容易發生在開放性的、以自然景觀為內容的旅遊景區,具有事件發生突然、防範較為困難的特點。
第五,旅遊者缺乏應有的安全意識和防範知識。如前所述,旅遊安全以旅遊本質為基礎,旅遊活動的異地性、空間的移動性又使旅遊安全問題始終伴隨著旅遊活動而存在。實踐中,旅遊者的旅遊安全防範意識不強、旅遊安全知識缺乏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價格趨低的心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不良消費動機,導致一些旅遊者在選擇旅遊產品時過多地考慮價格因素,忽略了對提供旅遊產品者的資質和能力、旅遊產品的安全性、旅遊環境的可靠性的正確評估和判斷;忽略了對自身行為所進行的必要約束和權利行使的必要限制;忽略了對自身利益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以轉嫁旅遊活動中出現的非人為的風險。
此次旅遊安全事故的出現,原本是可以避免的。從組團社和組織單位而言,不可謂不重視旅遊安全問題,也採取了相應的防範措施,拓展旅遊在雙方的努力下進展順利。然而,悲劇在旅遊活動即將結束的不經意間發生了,兩條鮮活的生命消失了。本案再一次證明:對旅遊安全問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懈怠,旅遊安全工作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的原則。本案引人思考、發人深省:
第一、確保旅遊產品的安全性,降低直至消除不安全因素。鑒於人類認識客觀世界的局限性,不安全因素的存在是必然的。為此,旅遊業者提供的旅遊產品和旅遊服務應當符合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暫時沒有標準的,應保證符合人身健康和安全;對可能危及旅遊者安全的旅遊產品或者服務,要實現向旅遊者做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並在合同中予以約定;發現提供的旅遊商品和服務有嚴重缺陷的,即使旅遊者採取正確使用的方法仍然可能導致損害發生的,要及時告知旅遊者,並採取切實可行的防範措施。
第二、開展新型的特種旅遊活動,堅持安全第一。隨著旅遊者品味的提高,不斷滿足旅遊者需求、推出新型旅遊產品成為提高旅遊經營者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本案旅行社開展的拓展旅遊,又稱為體驗式旅遊,源於二戰時期英國開展的拓展訓練,是以團隊的形式,讓人們在享受自然風光的同時,通過體驗利用崇山峻嶺、瀚海大川等自然環境設計的富有趣味性、刺激性的項目,達到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的身心的雙重收獲。開展類似的特種旅遊活動在風險性及其防範方面的難度更大。這就要求旅遊經營者在產品的設計、地點的選擇、項目的安排、場所的安全系數、安全保障措施的採取等方面有更加嚴格的要求。
第三,組織單位的團隊旅遊,在旅遊合同中要明確規定旅遊過程中的組織指揮責任,並針對項目及活動地點的特殊性制定安全應急預案。旅行社接受單位委託組織旅遊活動,是旅遊合同的一方當事人,對團隊旅遊者的人身安全負有合理的保障責任。實踐中,因為是單位組團,有關負責人往往會在活動中不顧合同約定臨時動議,改變行程或變更活動內容,若隨團導游員協調能力欠缺,極易引發導游員與單位帶隊人間的沖突。為此,簽訂旅遊合同,應當明晰旅遊過程中的組織許可權和責任劃分,避免發生事故後,責任分擔困難給旅行社增加管理成本。其次,要針對開展活動環境的特殊性制定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把旅遊安全保障工作貫穿於旅遊活動始終。本案因公司負責人的意見而改變行程,且公司負責人帶頭違規與其屬下員工下江游泳,與旅遊合同對雙方責任約定不明確有直接關系。
第四,利用公益廣告、公益講堂等形式,對旅遊者進行必要的旅遊知識的教育,尤其是旅遊安全知識的灌輸。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帶薪休假制度的不斷完善,我國作為旅遊目的地會產生越來越多的旅遊者。培養成熟的、理智的、文明的旅遊者,使其養成良好的旅遊消費習慣,旅遊者有責任,政府、旅遊企業和全社會也有責任。政府有義務為旅遊者創造學習旅遊知識的條件,企業也應當承擔必要的社會責任,為旅遊者提供必要的旅遊咨詢服務、關於旅遊項目的詳細資料等真實信息,保證旅遊者知情權的實現。
第五,政府部門應當承擔培養旅遊者、旅遊企業的旅遊保險意識,探索建立逐步完善的社會救援體系的新路徑,確保旅遊者旅遊權益實現的責任。購買旅遊保險,是有效轉嫁旅遊風險的手段之一。長期以來,旅遊者、旅遊經營者旅遊保險意識淡漠,旅遊保險品種單一,旅遊救援體系不完善、資金缺乏保障等等現狀,為事故的善後的處理增加了難度。各級旅遊部門應當引導、鼓勵旅遊者、旅遊企業購買旅遊保險,各級保險監督機構應鼓勵保險公司積極拓展市場,開發更多的旅遊保險產品。

⑶ 近五年來國內外發生過哪些食品安全事件

蘇丹紅鴨蛋事件
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廠生產的一些「紅心咸鴨蛋」在北京被查出含有蘇丹紅IV號。14日,北京食品辦又檢出六種咸鴨蛋含蘇丹紅,大連等地也陸續發現含蘇丹紅的「紅心」咸鴨蛋。
經調查,這些自稱野生鴨下的「紅心」鴨蛋,是在鴨飼料中摻了蘇丹紅,才出現「紅心」。
「紅心」蛋問題出現在農產品生產源頭——鴨子的飼養上。「紅心」鴨蛋的出現暴露出農戶的經營問題,同時蛋製品缺少統一的市場准入標准。而相關質檢部門對「紅心」蛋等農副產品質量抽檢出現漏洞,生產管理缺位。而《食品衛生法》不能覆蓋食品產銷全過程,留下諸多的執法空隙。
2006年,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召開《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蛋安全要求》、《農產品安全質量無公害蛋產地環境要求》國家標准審定會,首部蛋製品國家標准出台。
同時,北京食品辦考慮制定蛋製品的市場准入制度,包括必須提供有效的產地證明和檢測報告才能上市。
多頭管理是食品安全監管的一道難題。以前食品安全管理由農業部負責種植、輕工部負責加工、內貿部負責銷售。機構改革後,農業部負責種植,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則將主要精力放在保健食品審批上,衛生部主要針對餐飲業進行檢查,商務部,以及國家質監總局和工商、海關、公安等部門也都涉及食品管理。
2008年,多家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長期攝入會造成嬰兒生殖、泌尿系統損害。
2010年,調查指很多餐廳使用地溝油,媒體稱內地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溝油高達200萬至300萬噸。
2010年4月7日,江蘇如皋一家食品添加劑公司被發現在生產麵粉增白劑時加入了石灰粉,含量竟達30%。衛生部發布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生產、在麵粉中添加這兩種物質。
2010年8月26日。江蘇蘇州抽查爆出問題銀魚,含孔雀石綠和甲醛。
2010年12月16日,沈陽晚報對華潤萬家超市三經街店出售的散裝臍橙涉嫌含有蘇丹紅進行了報道。
2011年3月15號,內地媒體曝光瘦肉精豬肉。
3月18號,重慶媒體報導,有商家往牛血中添加福爾馬林,讓血旺的賣相更好,這樣的血旺日產達到4000斤。
4月9日,江陰一顧客在城中菜場購買了12條刀魚,加工時發現其中3條體內摻有不明物,經無錫市公安局物證部門鑒定為水銀。注入水銀使刀魚增加重量,還可以讓死刀魚看起來更有光澤。
4月12號,上海多家超市被曝多年來銷售染色饅頭.隨後浙江溫州和廣東廣州也相繼發現生產或者銷售染色饅頭。
4月15號,多地曝出牛肉膏事件,可將豬肉變成價格相對高出很多的牛肉。之後,廣東佛山又爆出有商家在豬肉中添加硼砂等有毒有害原料假冒牛肉,涉案假牛肉數量超過了1.6萬公斤。
4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萬壽橋工商所執法人員在轄區一座大型蔬菜批發市場內查獲兩個使用硫磺熏制「毒生薑」的窩點,現場查獲「毒生薑」近1000公斤。
4月17日,沈陽連續三天共查獲40噸毒豆芽,含有多種禁用添加劑,其中包括致癌物質,及動物專用葯。
4月18日,廣州連鎖麵包店「甜心客」被員工爆料麵包店回收過期麵包,每天回收過期的麵包「重新組合」後再賣給消費者。

⑷ 近幾年來國內旅遊景區安全事故實例有哪些

強行超車導致西藏發生30人傷亡的重大旅遊安全事故


案例背景:2007年7月13日中午,在西藏318國道曲水段桃花村境內發生了一起重大旅遊交通事故。一輛西藏博達旅遊客運公司的金龍牌37座旅遊大巴(內乘遊客28人、司機1人、導游1人)在前往日喀則的途中,行駛至拉薩市曲水縣境內,因司機強行超車,導致車輛墜入離路面80米的雅魯藏布江,事故造成包括司機、導游在內的15人死亡,兩人失蹤,13人受傷。

經拉薩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鑒定,此次事故系江蘇籍駕駛員范曉東超速行駛、在超車過程中臨危採取措施不當所造成的,駕駛員負全部責任。此次事故是自1980年西藏對外開放旅遊以來,發生的第一起重大旅遊道路交通事故。


發生事故的旅遊團是一個「拉薩-日喀則2日游」散客拼團,遊客分別來自四川、河北、陝西、廣東、內蒙古、江蘇、河南等地,由西藏青年旅行社、西藏中國旅行社、西藏高原散客接待中心及西藏天友交通國際旅行社等四家旅行社的門市部分別收客,交給西藏賽康旅行社接待,由其負責安排旅遊團的2天行程。


事故發生後,西藏自治區旅遊局迅速啟動應急預案,成立了「7.13事故善後處理領導小組」,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妥善處理遇難者家屬的接待、重傷員的就地治療和後期轉院、輕傷員治療後返回原籍、遇難者保險金的賠償和支付等善後事宜。經過多次協商,涉及事故的旅行社與遇難者家屬達成賠付協議,每位遇難者家屬獲賠25萬元。

輕傷員在拉薩治療期間的費用和重傷員轉往內地治療的交通費和醫療費及遇難者賠償金由西藏人保財險支付。2007年8月20日,傷員全部陸續出院、轉院回內地,遇難者家屬領取賠償後全部返回內地,事故善後處理圓滿結束。(此案例由西藏自治區旅遊局提供)

旅遊交通事故一直是我國旅遊安全事故的主要類型,每年都造成較大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影響較為巨大。大部分旅遊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是司機臨場處置不當或危險的駕駛行為,但往往也與其背後隱藏的市場問題和管理問題有直接的關聯,西藏7.13重大旅遊交通事故即是一例。主要表現在:


一是低價團必然導致高風險。發生事故的旅行團是由4家旅行社的12個門市部收散客拼團而成,該團收費為每人180元(含兩天用車、一晚房費、三頓餐費、導游費、日喀則扎什倫布寺門票),而實際此旅遊線路的最低成本約為每人300元。低團費、零團費、負團費的存在必然導致接待旅行社通過降低服務質量、安排低檔次接待設施、僱傭非專業司機、強制遊客購物、不購買保險等方式來賺取利潤,因而低價團必然導致旅遊者個人安全風險的增加。


二是市場的爆發性增長帶來大量安全隱患。青藏鐵路通車引發了全國性的西藏旅遊熱潮,西藏地區的旅遊基礎設施和接待人員超負荷運行,內地進藏經營旅遊業務的人員迅速增加。據了解,目前拉薩1400餘台旅遊客車中,60%是內地人員掛靠公司私人經營,70%的旅行社門市部是內地人員掛靠承包,50%國內導游員來自內地,內地的一些非法經營方式和手段在西藏迅速蔓延。

涉及此次事故的四家旅行社,都是由非法掛靠承包的門市部收的散客拼團而成,死亡的司機和導游都是去年上半年進藏的內地人,司機沒有達到在西藏駕車5年以上才可經營旅遊客運的規定,導游也沒有辦理正式的手續。這種市場爆發性增長、西藏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和人員服務條件不足、內地進藏經營旅遊業市場監管失控、散客管理混亂無序狀況必然帶來大量的安全隱患。


三是相關部門監管不嚴,監管責任沒有落實。眾多旅遊交通事故的發生與所在地交管部門的監管不力、措施不實、監管責任沒有落實有直接關聯。2007年以前,西藏的交管部門對司機超時超速駕駛甚至酒後駕車沒有嚴格的監管,因司機超速行駛、疲勞駕車、彎道不減速等違規行為而導致的旅遊交通事故屢屢發生。此次事故發生之前的半年內,西藏地區已發生了4起旅遊交通事故,共造成1人死亡、 28人受傷。


四是旅遊者安全防範意識不強。相對而言,西藏旅遊具有較大風險性,對此,業內外都有共識。但是,旅遊者普遍存在安全防範意識不強、追求低價產品、忽視旅遊保險等問題。此次事故只有旅行社購買責任保險,28個遊客無一人購買旅遊意外險,使傷亡遊客無法得到充分的賠償,給事故的善後處理帶來很大困難。


五是部分旅遊線路道路艱險、行車條件惡劣。我國西部許多熱點旅遊線路的旅遊交通條件還有待改善,大量風景秀麗的地方往往道路崎嶇、懸崖峭壁、行車條件較為艱難。經驗不足或疲勞駕駛的司機一旦碰上危險的隨機事件,容易引發旅遊交通事故。如2004年10月10日在四川省平武縣古城鎮發生一輛旅遊車墜入涪江事故、2006年4月30日在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發生一輛旅遊車與一輛轎車相撞後翻入路邊100多米落差的谷底事故,都是由此造成的。

⑸ 食品安全事例有哪些

1、豆腐中的「吊白塊」。個別不良商家為了讓豆腐顏色好看提高韌性,會在豆腐中加入吊白塊,導致二氧化硫超標,危害人體健康。通過調查記者了解到,這種情況出現概率很低。

2、水餃中的「毒青菜」。「毒青菜」時候含甲胺磷的青菜一般看不出,也聞不出味道,但人吃了後極有可能出現中毒症狀,嚴重的會危及生命。

3、含敵敵畏的金華火腿。2003年11月16日,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的《每周質量報告》揭露,擁有1200年歷史的浙江金華火腿在生產過程中,個別企業不但毫不注意衛生把關,專門有人收死豬、母豬、公豬來做火腿,特別是為了驅趕蒼蠅,防止火腿生蟲生蛆,金華火腿在泡製過程中竟大面積使用敵敵畏。

4、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2008年中國奶製品污染事件(或稱2008年中國奶粉污染事故、2008年中國毒奶製品事故、2008年中國毒奶粉事故)是中國的一起食品安全事故。

5、水產品用福爾馬林浸泡。水產品經甲醛浸泡後,不但膨脹定型、體積增大、重量增加,而且潛伏在水產品里的甲醛是健康的隱形殺手,其濃度雖低不太可能造成急性損害,但卻會產生潛在性的毒作用。

(5)旅遊飯店食品安全事件案例擴展閱讀:

1、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4日公布近期對全國液體乳產品抽檢結果,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產品被檢出黃麴黴毒素M1超標140%,黃麴黴毒素M1為已知致癌物,具很強致癌性。

2、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當有的營養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據倍諾食品安全定義,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影響的公共衛生問題」。

3、對於食品特別是乳製品中的致病微生物的檢測技術的應用具有現實的重要意義。國內外已將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技術強制應用於相關行業並相繼制定了國際、國家、及行業標准作為法律依據。

⑹ 旅遊飯店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應向什麼部門報告

當地疾病控制中心。

熱點內容
菏澤輕卡皮卡二手車 發布:2025-05-25 15:44:27 瀏覽:644
邁騰B7開了8年了感覺內飾地盤很鬆散 發布:2025-05-25 15:12:39 瀏覽:319
最便宜的國產商務車 發布:2025-05-25 15:07:38 瀏覽:676
石家莊福特翼虎裸車價格是多少 發布:2025-05-25 15:06:13 瀏覽:881
前四後八翻斗車價格 發布:2025-05-25 15:04:55 瀏覽:844
DTM德國房車賽加入 發布:2025-05-25 14:53:28 瀏覽:760
夏季內飾清潔最佳活動案例 發布:2025-05-25 14:42:07 瀏覽:67
柴油皮卡車不供油怎麼回事 發布:2025-05-25 14:30:43 瀏覽:786
11捷達夥伴內飾改裝圖片 發布:2025-05-25 14:25:08 瀏覽:299
一汽佳寶t80房車准載幾人 發布:2025-05-25 14:09:22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