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克拉地峽旅遊
1. 克拉地峽運河的啟動將對新加坡,中國,泰國產生多大影響
對新加坡
得益於馬六甲海峽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賺取了巨大的船隻通行費用。克拉運河的開鑿將給這三個國家帶來一定的經濟沖擊。
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對克拉運河的熱衷,出於對馬六甲海峽的嚴重依賴。馬六甲海峽是重要的海上生命線,我國以及日本進口石油向國內運輸時,皆依賴這條天然的航道。
但從自然地理的方面來說,馬六甲海峽離中國大陸太遠,繞行航程太多,無疑在運輸過程中增加了運輸時間和運輸成本。如果開鑿克拉運河,將可以節省大量成本。並且馬六甲海峽海盜成風,恐怖主義日漸高漲,得不到有力的控制,中國船隻,尤其是運輸戰略資源的船隻若只能從馬六甲通過,也是加大了運輸的危險。
從區域政治的方面來說,開鑿克拉運河使得原本從馬六甲海峽中獲益的國家的經濟必將收到一定程度的沖擊,而泰國克拉地峽周邊地區的經濟也將被運河業帶動而快速發展,因此經濟重心的轉移必將改變現在的區域政治格局。
從戰略角度來看,消弱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性,必將是有利的,美國極其盟國由北向南,控制了日本列島,朝鮮半島南部,琉球群島,菲律賓群島,馬來群島,對我國的海岸線形成了封鎖之勢。如果我國過於依賴一條海上運輸線,一旦戰事展開,將對我國不利。如果此時能通過另一條線路運輸物資,將大大降低對我國的牽制。但是泰國本身軍事力量薄弱,容易收到美國的控制,如果由中國投資建設的克拉運河,屆時確無法保證中國的安全使用,無疑成了為他人做嫁衣。
從經濟條件上看,泰國本國由於經濟能力薄弱,無法由泰國自己開鑿運河,只有由他國投資。但這是一個耗資巨大,耗時十年的巨大工程,如果由中國投資,巨大的資金投入,和跨度十年的工期,必將牽制我國其他事業的發展。
對泰國的影響:
從自然地理方面來講,開鑿運河無疑是會破壞克拉地峽一帶的生態環境,造成植被破壞。 從人文社會方面來講,開鑿運河勢必會如同我國的三峽工程一樣,造成大量工程移民,安置移民將會耗費大量的資金,並且這個人群也將會產生一定的社會問題,不可小視。且泰國南部居民和泰國本土居民不同,泰國南部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並且時有分裂活動爆發,被稱為泰南問題,如果再在克拉地峽開鑿運河,無疑運河將把伊斯蘭區和泰國本土用天然的屏障分割開,會加劇伊斯蘭區的分裂心理和分裂局勢,不利於泰國的統一。
從經濟發展方面來講,開鑿運河能夠創造泰國的就業機會,屆時,便利的交通,和繁忙的運河業還可以帶動周邊的經濟發展,形成多個以交通條件、煉油業、旅遊業等發展起來的城市
2. 克拉地峽在哪
在泰國,可以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而且最窄。
位置很重要,是中國手中的一張好牌。新加坡囂張時,就說,我們要開挖地峽,修運河。這樣我們就可以繞過馬六甲海峽,不用看新加坡的臉色。
一旦修成,新加坡的地位將大大削弱,於是又要來拍中國馬屁。至於要不要在地峽開挖運河,可以說,挖是一定的,但不是現在,我們在泰國的影響力還不足以完全保障我們的相關利益。但不要急,慢慢來。
3. 為什麼克拉地峽中日方案不同
1、在克拉地峽運河的計劃上,日本人的步伐走的比中國要快,事實上興建克拉地峽的的方案上,泰國並非僅與中國商談,包括韓國、日本、馬來西亞也是其計劃中的合作夥伴,而與日本的一項預案已走在了前面。
2、克拉地峽對東南亞格局的影響太大,尤其是對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經濟的影響將是毀滅性的,因此,中國必須考慮是不是能夠完全掌控這種「地震」,一旦操作不當,將可能將中國與東盟多年來建立的關系毀於一旦,得不償失。
3、中國必須牢記裏海和俄羅斯石油管道兩個事件的教訓,尤其是對泰國,我們也必須多一個心眼,不然可能又是一種賠本買賣,化了錢,還要看泰國人的臉色,說不定偷雞不成,反讓印度、美國、日本勢力滲入該地區,那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了。
4、隨著中緬關的系持續好轉,在緬甸建立港口,石油管道和鐵路,然後轉以陸路運線的方式,無論是政治風險還是經濟成本上的都要比克拉地峽要簡單的多,而且可以減少多種干預和影響,也許對中國更為有利。
5、而作為日本限於自身政治限止,在這一工作上也存在諸多顧慮,尤其是在軍事介入能力,更顯不足,克拉地峽最後走勢,留於我們觀察。
上面是從其他地方摘過來的
克拉地峽這個方案300年前就被提過
不過對中國基本是雞肋
現在中國和緬甸是油氣管道在建
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鐵路也在考慮
如果修建克拉地峽對目前中國弊大於利
目前中國還控制不了東盟和南亞的局勢
所以中國對方案不會太積極
相比日本更迫切一點
4. 泰國的克拉地峽為何不能夠成為第二個馬六甲海峽
克拉地峽東臨泰國灣,西邊則是安達曼海,在歷史上克拉地峽一直是東西方交通的水上要道之一。只不過隨著後來科技越來越發達,商船越來越多,而船隻規模也越來越大,克拉地峽狹窄的弊端逐漸顯露無疑。
隨著時代的更迭,老牌強國英法逐漸衰落,但在此地的利益糾葛卻並沒有停歇,只不過國家換了,換成了如今的超級大國美國。
在英國勢弱後,新加坡成功獨立。只不過新加坡雖然奉行“大國平衡外交政策”,但對於美國的勢力干擾還是沒有什麼辦法。在2001年,美國航母“訪問”新加坡樟宜基地,並停靠於此,就證明了新加坡一定程度上也成為了美國的勢力范圍之內,而美國也成為除了新加坡之外在馬六甲海峽一帶既得利益最大的國家。
美國和曾經的英國是何其相似,它也要保護馬六甲海峽,而且願望比英國更為迫切,畢竟馬六甲海峽地位還在,自身利益就能夠得到最大程度上的保障。
而除了這層因素之外,還有一點原因,那就是隔斷各地區,尤其是亞太地區之間的聯系,方便自身施行霸權主義。
——克拉地峽運河的修建,對於中國與東南亞,甚至是中東、非洲和歐洲各國的貿易往來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得益於交通的便利,這些地區間的交往將會更加的密切,尤其是在經濟上的。而經濟又可以反作用於政治,這必將使得國與國之間的凝聚力和得到進一步提升,而關系也會愈發密切,倘若這時間一長久,當前美國主導下的政治格局恐怕就將要重塑了。
比如如今的韓國與日本,由於領土狹小,本國的資源十分匱乏,他們只好藉助於海外貿易,而海外貿易的一個重要通道就是必經馬六甲海峽。日韓之所以一直受制於美國,一個原因就是美國控制了他們一些主要的資源運輸要道。
若是克拉地峽一鑿通,日韓必定不用如此依賴於美國,與美國之間的關系也會開始生分起來,畢竟國家利益才是國與國之間合作的基礎。
通俗點來講,克拉地峽的工程一旦完畢,美國不僅會不利於自己今後干涉他國內政,甚至還會喪失諸多“跟班小弟”,這兩點劣勢對於一直妄想要稱霸世界的美國而言無疑是極其致命的。
因此,美國自然是千方百計的阻撓該項計劃的實施——只要泰國的計劃一完全落實下來,那麼泰國就是自己的敵人,美國必定會想盡辦法去對付泰國,泰國近一個世紀以來國內本就動盪不安,若是被美國找到空子鑽,那麼泰國或許就離下一個伊拉克不遠了。
而泰國若是修建克拉地峽,恰好就會給美國這個“空子”鑽。
為何這樣講呢?
我們來看看泰國國內的一些情況,其實泰國國內除了政治派系斗爭混亂之外,自2004年起泰國南部邊境地區就頻繁爆發恐怖襲擊,原因則是由於宗教沖突。
泰國南端領土本屬馬來西亞,在二戰後被泰國給收入囊中,但在這里的馬來人一直沒有離開,如今仍舊集聚在泰國南端四府地區內,現如今足有數百萬人口之多。這群馬來人不會泰語,也不信佛教,只信奉本土的伊斯蘭教,日常生活也都是一直遵循原本的習俗與理念。
他們其實就是有著泰國國籍的馬來人——有著原始馬來文化的極端主義者,他們倡導武力,迫切的想要用暴力手段實現獨立,在南端四府建立一個獨立伊斯蘭國家。
只不過一直有泰國軍政府的長年壓制,這股泰國獨立勢力才一直沒能夠成功。
但如果克拉地峽一分開,情況就十分不妙了。克拉地峽工程一旦成功,泰國南北將會被分割,這將成為天然的地理分界線把穆斯林集聚區與泰國本土居民給劃分開來,勢必又會引起分裂分子們獨立的情緒。
若是此時美國再來橫插一杠,表示支持分裂分子,並給予他們一些軍事上的支持的話,那麼不僅修建的克拉運河沒有安全保障,整個泰國恐怕都是凶多吉少了。
據民意調查,大多數泰國國人對克拉地峽工程也持反對意見,雖然修建可以促進就業,改善民生,但對於國家來講卻有著諸多不利,因此泰國終究是沒有施行下來,未來或許也沒有多少可能了。
最後做一個精要的總結。
其實克拉地峽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如今已經成為了亞太地區的重要一環,對地緣政治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藉助其便利所形成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將給美國的霸權主義帶來沉重的打擊。
美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它要做的就是阻止泰國開挖運河,如若泰國不聽話,就給予其制裁。畢竟不阻止泰國,泰國此舉必定會引發“羊群效應”,導致其他國家也紛紛跟風,給自己的貿易體系與政治體系帶來極大的不利。
而泰國自身也存在一些棘手問題,它十分懼怕美國以這些問題為突破口來展開報復,所以最終沒有開鑿運河。
總之,泰國在經濟發展與國家穩定之間,終究還是選擇了後者。
5. 克拉地峽的利大於弊
1 節省航運成本
2 團結東亞,在這個問題上,中日韓三國利益一致,這是歷史上和未來非常罕見的能夠團結東亞3國的機會
3 能制衡新加坡,新加坡一直對中國的崛起態度惡劣,並積極充當美國在亞太的棋子。降低中國航運對馬六甲的依賴勢在必行。
4 增加中國航運路線的安全性,馬六甲附近海盜肆掠,新的運河能減少航運路線中的危險路段。
克拉地峽運河究竟能有幾克拉?
李振福
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管理學院
經過幾年的沉寂,克拉地峽又因為其運河開鑿預期突然變成熱門起來。截止目前,所能查到的消息中,克拉地峽運河是否開鑿並不確定,但只要有點兒關於此事的風吹草動,就足以挑起處於低迷狀態的航運界和情緒緊張的太平洋地區國家的神經。據稱,擬議中的克拉地峽運河,就是要在克拉地峽上開鑿一條全長約110公里,400米寬,水深25米的雙向航道運河,橫貫泰國南部的克拉地峽。這條運河修成後,船隻將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就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里。該運河也將成為亞洲地區最大人工運河,並有可能取代馬六甲海峽,成為新一條「鑽石水道」。那這個「鑽石水道」到底能有幾克拉呢?
克拉地峽所屬泰國,雖然目前泰國國內對於克拉地峽運河的開鑿只有三成人贊同,但可以肯定地說,克拉地峽運河對於泰國來說,一定是利大於弊的。克拉地峽運河將使泰國成為東南亞的集裝箱轉運中心和最佳國際投資地之一,間接收益將十倍百倍於運河收入,東南亞極有可能出現環泰國灣經濟圈。另外,港口及運輸產業的帶動效應,會破解泰國單純依靠旅遊產業的國家發展窘境。況且,如果選擇的方案恰當,拒絕滿載油輪通過也就避免了破壞普吉島等旅遊區水域的可能,必然獲得大多數泰國人的支持。
對於新加坡而言,克拉地峽運河將禁止滿載的任何噸位油輪通過,所有的滿載油輪只能走馬六甲海峽。石油、石油化工及相關產業佔新加坡製造業的30%以上,稱得上是支柱產業,滿載油輪仍走馬六甲海峽對新加坡石油產業影響不會太大。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新加坡是區域船運中轉中心。東南亞很多國家的進出口貨物要在那裡從中小貨輪轉大貨輪或者反過來。也就是說,那些需要上下貨的船舶都不會走運河的。另外,即使克拉地峽運河開通,它對於馬六甲海峽通過量的影響也不會像想像中的那麼大,因為克拉地峽運河港口無論在港口服務質量、效率、硬體完善程度、航線數量,還是在政府支持力度上,短期內可能都無法趕得上新加坡。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港口的軟實力建設的重要性。
對於中國來說,如果是中國公司參與克拉地峽運河的開鑿,將使中國在運河開鑿過程中和未來的運河管理中處於主導地位。原因不言自明,中國可以以協調國身份出場,禁止除中國、美國和泰國三國之外的一切軍艦通過運河區,或者要求三國一致同意才能進出。將極大地提高中國在東南亞的話語權,防止日本等勢力染指運河區域。在經濟方面,將使中國船舶通往歐洲和南亞的時間減少2-3天,可以大幅度降低運輸成本。柬埔寨的西哈努克港將成為環泰國灣的中心城市之一,可以建造一條從雲南昆明過寮國、泰國通往西哈努克港的標准軌鐵路,取得一個地理位置極佳的出海口,有利於雲南、四川等省區的產品輸出和中國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承接。中國完全可以把克拉運河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東經我國南海與太平洋相連;西經孟加拉灣與印度洋相通。並通過泛亞高速鐵路網、湄公河流域運輸線相連,成為中國東盟自貿區的橋梁和紐帶。至於中國能否解脫馬六甲困局,由於大部分的石油運輸還需從馬六甲通過,現在下結論還為時尚早,但運河的開鑿對中國總體來說是好事,能夠使中國不論在政治上、軍事上,還是在國家安全上都有了更大的迴旋餘地。
而從戰略和經濟角度,印度可能是最大受益者,克拉地峽運河的開通意味著印度控制的十度海峽將從默默無聞轉變成全球最重要最繁忙的海峽之一。對於美國的全球戰略來說,運河對其並無裨益,可能還會影響其全球戰略布局。對於日韓等國,經濟上有益,但其他方面就談不上價值了。另外,克拉地峽運河的開鑿能夠使世界海運網路更加緊密,也會使航運公司有更多的選擇,在這方面無疑是「克拉」指數最大的。
作者簡介:李振福(1969-),男,大連海事大學交通運輸管理學院教授,最早研究北極航線問題的國內專家之一,作為首席專家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各一項。目前研究團隊中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博士生1名、碩士生12名,致力於北極航線及世界海運發展研究。
6. 克拉地峽的未來展望
運河方案有10個
泰國要開鑿克拉地峽是幾乎每年浮現的老話題,並且還有人危言聳聽地說,這條運河可能會使新加坡繁華的海港從此走入歷史,新加坡將會遭到和非洲南部島國模里西斯同樣的命運———模里西斯在蘇伊士運河開通前是世界最繁華的島國之一。國內及新加坡又有媒體論及克拉運河的話題,而泰國近半年來對此事卻幾乎一片寂然。
擬議中的克拉運河,全長102公里,400米寬,水深25米,雙向航道運河,橫貫泰國南部的克拉地峽。克拉地峽是泰國南部的一段狹長地帶,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東臨泰國灣(暹羅灣),再向東是南海、太平洋;西瀕安達曼海,向西進入印度洋;南端與馬來西亞接壤。這條運河修成後,船隻不必穿過馬六甲海峽,繞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可直接從印度洋的安達曼海進入太平洋的泰國灣。
按照泰、日兩國有關機構的預案,在400公里的狹長地段上,共設計了10個河道方案。一些方案雖河道較短,但要穿過普吉山或鑾山,施工難度大。比較統一的意見傾向從狹長地段南部開鑿,全長112公里,穿越宋卡、沙敦兩個府,雖河道較長,但地勢較平坦,沿線居民點不多。至於工期和經費,初步測算需耗時10年,耗資280億美元。如果用非常規施工,如動用核能技術,則用7年時間,投入360億美元。
有積極有冷淡
克拉運河一旦開通,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航程至少縮短約1200公里,大型輪船可節省2至5天時間,每趟航程預計可節省近30萬美元。這對航運嚴重依賴馬六甲海峽的國家無疑是大好事。
嚴重依賴海上運輸的日本對開鑿克拉運河最為積極。中國經東南亞海域的航運量也不小。可以說,位於北緯10度線以北的歐洲、非洲、亞洲國家和地區經過東南亞海域的海運事業,都會從克拉運河受益。開鑿克拉地峽不僅會帶動航運,也帶動貿易、旅遊甚至影響海軍戰略部署,進而影響區域政治。
如果運河開通,大量商船撇開馬六甲海峽而走捷徑,對於一向受益於馬六甲海峽的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的利益無疑造成沖擊。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2009年5月在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大會期間說過,馬來西亞正面看待泰國有意開鑿克拉運河的計劃。他說,泰國有權開鑿該運河,因為它位於泰國的領土內。如果泰國開鑿該運河,馬來西亞將重新調整經濟,尋求如何從中受惠的方法。他說,歷史證明,其他運河如蘇伊士、巴拿馬運河的開通,周邊地區的發展雖然受到影響,但並未因此癱瘓。
新加坡官方至今未就此正式表態,但輿論界明顯吹冷風,質疑克拉運河對國際航運的意義,認為克拉運河被譽為「亞洲蘇伊士運河」是徒有其名,僅僅免繞13萬余平方公里的馬來半島,與蘇伊士運河免繞3000餘萬平方公里的非洲大陸相比,是「小巫見大巫」。許多航運業界人士估計,克拉地峽開鑿後,大約也只有三成左右的船隻不走馬六甲海峽而改道通過克拉地峽運河。
7. 克拉地峽的意義
1.縮短途徑馬六甲海峽的航線航程,節約成本。
2.該地峽位於泰國內部,降低了馬六甲海峽多國共管的不便。
馬六甲海峽不是國際共管的,如果克拉運河能開鑿成功的話,中國、日本、韓國等能源進口大國不用時時看著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臉色
3.海盜等不安定因素大大減少。
同時解決中國石油進口的80%以上必須經過馬六甲海峽運回國內的安全問題
4.開鑿克拉地峽不僅會帶動航運,也帶動貿易、旅遊甚至影響海軍戰略部署,進而影響區域政治。
8. 克拉地峽的開鑿將通往哪的航線縮短
不要拿地下來開刀,就通過航線縮短,這個應該是的,多看看這方面的介紹吧,或者從微觀的條件查一查。
9. 克拉地峽開鑿完成後對新加坡的影響
嚴重依賴海上運輸的日本對開鑿克拉運河最為積極。中國經東南亞海域的航運量也不小。可以說,位於北緯10度線以北的歐洲、非洲、亞洲國家和地區經過東南亞海域的海運事業,都會從克拉運 河受益。開鑿克拉地峽不僅會帶動航運,也帶動貿易、旅遊甚至影響海軍戰略部署,進而影響區域政治。
如果運河開通,大量商船撇開馬六甲海峽而走捷徑,對於一向受益於馬六甲海峽的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的利益無疑造成沖擊。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去年5月在太平洋盆地經濟理事會大會期間說過,馬來西亞正面看待泰國有意開鑿克拉運河的計劃。他說,泰國有權開鑿該運河,因為它位於泰國的領土內。如果泰國開鑿該運河,馬來西亞將重新調整經濟,尋求如何從中受惠的方法。他說,歷史證明,其他運河如蘇伊士、巴拿馬運河的開通,周邊地區的發展雖然受到影響,但並未因此癱瘓。
新加坡官方至今未就此正式表態,但輿論界明顯吹冷風,質疑克拉運河對國際航運的意義,認為克拉運河被譽為「亞洲蘇伊士運河」是徒有其名,僅僅免繞13萬余平方公里的馬來半島,與蘇伊士運河免繞3000餘萬平方公里的非洲大陸相比,是「小巫見大巫」。許多航運業界人士估計,克拉地峽開鑿後,大約也只有三成左右的船隻不走馬六甲海峽而改道通過克拉地峽運河。
克拉地峽地處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聯結處,從歐洲、西亞到東亞從克拉地峽經過比繞到馬六甲海峽的航程縮短800~2800公里,這樣使新加坡由於馬六甲海峽收入減少,對新加坡發展有不利影響。
因為引起海嘯的地震發生在蘇門答臘島西北,由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島的阻擋,所以新加坡沒有受重創。
10. 克拉地峽的介紹
克拉地峽位於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內的一段狹長地帶。為馬來半島北部最狹處,寬僅56公里。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最高點海拔75米。並且它的東西兩海岸皆為基岩海岸,浪平風靜。2014年3月13日中國新聞網消息: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推進,克拉運河計劃有望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