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寶馬汽車配件320i開敞跑車
Ⅰ 我看到寶馬車後面的型號比如320i這個i是什麼意思
英文字母「i」表示發動機是電子噴射。
德國寶馬汽車公司主要生產三種汽車,一是轎車,分3、5、7系;二是越野車,為X5系;三是敞篷跑車,分Z3、Z8系;四是硬頂跑車,有M系等。
寶馬轎車的命名方法一般是將「系名」放在最前面,隨後為代表發動機排量的數字,最後的英文字母「i」表示發動機是電子噴射,「A」表示自動檔,「C」表示為雙座跑車(Coupe),「L」表示為長軸距。如318iA——3系、發動機排量1.8升、電子噴射、自動檔。
原來代表發動機排量的數字與排量極為近似,但隨著車型的不斷更新,有時為了市場需要,後來個別車型又將發動機的排量增大一些,但仍採用老型號,如750i,它的發動機排量為5.4升;540i的發動機排量為4.4升。但是,寶馬車型號中的排量代表數字,大部分與發動機排量近似。
Ⅱ 寶馬320I的車型歷史
1917年7月20日,吉斯坦·奧托退休後,BFW公司便開始重組,正式名為BMW(Bayerische Motoren Werke),英文是人們熟識的Bavarian Motor Works。車廠有了兩位新老闆,第一位是積及·莎柏奴(Jacok Schapiro),另一位是甘美路·卡斯丁哥尼(Camilo Castigloni),兩人都是日後BMW車廠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積及這位大商家更是當年戴姆勒-賓士(Daimler-Benz)公司的股東之一。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成為戰敗國,他們的飛機被「凡爾塞條約」列為「戰爭武器」禁止生產,而寶馬車廠要直到1923年方可生產汽車。
熬過了艱難的五年之後,BMW終於可為將來而努力奮斗。他們先賣出舊的廠房,然後購入BFW的工廠、存貨,把BMW的商標注冊,那個原身是BFW的商標沿用至今,最後購入希利奧士(Helios)摩托車廠的製造權,但後來發覺Helios的摩托車一無是處,差點把BMW拖垮,幸而他們在飛機工程的卓越成就,在飛機總工程師菲力土(Max Fritz)的協助下,扭轉了劣勢,帶領BMW公司邁向輝煌成就的開始。
1922年,BMW研製了第一台的摩托車發動機,雖然不被採納,但已為車廠定下了重要的方向,之後在紐靈堡(Nuremberg)的Victoria-Worke廠房重新製造了一台空氣冷卻的500毫升兩汽缸摩托車發動機和R32摩托車,正式展開了他們的業務。
1923年末,他們開始在慕尼黑(Munich)生產摩托車,而掛有BMW商標的R32摩托車則首次在市場中銷售。1925年,BMW開始研製汽車,雛型也同時建成,為它日後進軍汽車壇打下了基礎。這時,老闆積及要對BMW未來前途作出一次重要的決定。在德國北方的艾遜力(Eisenach)省Thurngia市,那裡是積及的工業王國所在地,其實他早在1899年便生產汽車,名為艾遜力運輸工業,最初他們生產的汽車名字叫華特堡(Wartburg),後改名為迪斯(Dixi),當時迪斯的汽車銷售欠佳,所以向英國奧斯丁(Austin)車廠申請在德國製造Austin 7型的權利,並在1927年正式投入生產,德國制的奧斯丁 7型改名為Dixi 3/15 DAI(DA即德國版),這款受到德國顧客歡迎的英德混血兒,令艾遜力車廠重獲生機,在這位商家眼中,艾遜力和BMW合並是一次品牌提升的最佳良機,於是在1928年兩家公司合並了。
1929年7月,BMW推出首輛汽車,是將年初生產的Dixi 3/15轉名來的,但專家不同意DiXi 3/15是BMW第一輛汽車,他們認為303才是真真正正屬於BMW的。無輪如何,BMW的3/15 PS(見上圖)一直生產至1932年末,歷時近6年。1932年3月,廠方從DA23/15改良而成的3/20誕生了,它是配備一台782ml頂汽閥式(由L氣缸頂改過來)發動機,新車用上新的後支架浮動軸懸掛系統,前後輪距2115mm。(牛牛註:事實上很多資料依舊將3/15 和3/20車型稱為Dixi,而不是BMW,這個大家知道是怎麼回事就可以了)
1933年,在德國的柏林車展上,BMW展示了他們最新的303型,它是在工程師費迪拿(Fritz Peidler)協助下完成,車款從3/20演變過來,配一台6氣缸雙化油器的引擎,氣缸容積1173毫升,功率為22kW,是當時高性能雙門四座位轎車,車頭蓋佔了車身的一半,車頭兩側換氣格柵設計相同,以中線分開,前後輪距2365mm,車廂空間充足和舒適。
303型之後再延伸至315,319,320及3231型,BMW的創作源泉正在長流不息間。另外,似乎BMW對跑車情有獨鍾,他們的315型經過改良後,制動功率增至29kW,外型更像一輛跑車,極速達130km/h,此車還以耗油量低、安全和容易操控而馳名於世。
1936年,外型和舊款一樣,增大了汽缸容積至1911ml的319型面世,功率提高至40kW,極速也增加至140km/h,壓縮比為5.6:1。1937年,人們看見BMW開始製造房車,也就是今天統稱為三廂式四門房車,並獲得成功,它是一款名為326的車型,對象是中上階層的家庭,採用雙化油器,功率37kW,這款車共生產了1萬6千輛,在二戰前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數字。戰前,BMW的生產線是在艾遜力的廠房,而慕尼黑是寫字樓,只負責設計及機械研究工作。BMW車系中的十位數字往往反映其氣缸容積,例如315代表1.5升,319則代表1.9升。
1936年,BMW的4氣缸發動機設計全線改為6氣缸發動機設計,而採用4氣缸發動機的309型也同時間停產。326型不久成為BMW6氣缸房車的主力,那裡還包括銷量不佳的320型(1937-1938)及321系(1939-1941)。
二戰前最後一款房車是325型和加長版的326系,後者配上一台3.5升發動機,但只製造了410輛。在二戰期間,325型和326型均被納碎黨徵用在軍事上,而在大戰期間,所有民用的汽車都停止生產。但戰前令人最回味是327型和328型跑車,最有歷史性代表是那輛富有獨特跑車風格的319型,此車曾勝出1936年6月在德國紐堡倫舉行的大賽,甚至在戰後,此車仍生產了好一段日子。
BMW的成功,327型和328型跑車是功不可沒的,兩車的車身非常纖幼,雙座位設計,是從319型改良過來,前後軸距僅775kg,最高功率有59kW之多,而極速也高達160km/h,堪稱是一輛純正血統的跑車,也是隨時可以下場比賽的一匹寶馬。
1939年的夏天,325型跑車推出市場,使「年青」的寶馬更聲名大噪,可惜人類史上最殘酷的戰爭在歐洲大陸正在上演,雄心壯志的寶馬在大戰前一年成立了科技中心,利用他們在飛機工程學上的優勢,准備將此帶進汽車工業里,他們正努力擴展在空氣動力學(Aerodynamic)上的研究工作,他們跟據Kamm教授的理論發展出一台極為流線型汽車的雛型,事實上,那雛型被世界公認為第一輛真正符合空氣動力學的汽車設計,令當時BMW汽車設計傲視同群,可是一場無情的戰火,什麼都被摧毀了。
1945年,二戰結束,德國接受無條件投降,又再加上戰敗國的身份,土地慘遭分割,分裂成東西德兩國,艾遜力士成為東德的一部份,自然是管轄范圍;至於在慕尼黑的研究中心,所有設施都遭受盟軍炸得支離破碎,這次重創下必須好幾年時間才能復原,第二度經歷過戰爭的BMW,但這次的復原期要長達7年之久,方能再次投入生產,其時BMW的生命力仍顯得很脆弱。
戰後,盪然無存的西德受到發動戰爭的懲罰,國民上下努力和沉默地掙扎求存,當時西德的物資嚴重短缺、汽油短缺,製造摩托車和三輪車是車廠當務之急,它們是符合當代德國國民的低購買力。但人們渴望能再見到BMW的汽車,各方面都努力為BMW再燃亮生命,首先是前BMW工程師在Baden·Baden重建工場振興BMW的汽車工業,再造328型跑車。另外,奇怪的是,英國人也愛戴328型跑車,他們等不及BMW的復原,對其予以發展。
1945年,英國重建328型,326型亦得以復甦,同樣奇怪是美國人也很喜愛328型,他們從英國購入發動機,重新設計車身和加大功率至97kW,然後運往美國市場銷售。BMW在全面復興前,在1945--1947年期間,曾為一家美國公司做了三年飛機發動機研究和開發工作。1948年,籌集了足夠的資金,可以開始重建一間摩托車工廠了,同時著手開發和研製R51摩托車的工作,在不斷的努力下,車廠在短短5年間生產了10輛摩托車,因此他們可以開始再向汽車之夢狂奔了。
1952年10月,BMW終於再投產汽車,製造的汽車是戰前的501系四門房車,沿用那台6汽缸2升發動機,單化油器,功率48kW,至於其他設備則是全新,其性能和耐用性獲得一致好評。
1954年,BMW推出由501型改良的502型四門自車,沿用一台全新V-8汽缸發動機,是車廠戰後的一次突破,復原後的寶馬立志要在豪華客車和轎跑車和摩托車上創一番事業。BMW振興工業行動終於又泛起一片曙光來……
隨後的幾年,BMW由於在汽車開發上出的一連串失誤,令車廠再度陷入財政困難的局面。幸好,BMW人很快便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刻採取有效措施來亡羊補牢,生產出一台名叫1500汽車,它是可稱作是BMW公司歷史上最重要的車型,就是它的出色表現,從而避免了BMW可能被收購的命運。
1961年,在BMW歷史扮演著重要角色的1500汽車誕生。它的柵格上首次使用的雙腎形狀,就是到今天還一直沿用的雙腎柵格。
1966年,實力雄厚的BMW藉著旗下車型的銳利勢頭。決心將生意做大,在德國以外的多個國家設立他們的分公司。
1972年,風靡全球的第一代BMW 5 Serise閃耀登場。同年,BMW德國慕尼黑總部,形如四汽缸體的大樓及鄰近蛋杯式汽車博物館拔地而起。
1994年,為了拓展市場以順應集團的日益增長,BMW收購了英國的陸虎集團,包括陸虎名下的陸虎、越野陸虎、MINI以及MG。BMW需要將其產品和廠房現代化,這一點使得收購別的工廠費用相對較低一些。BMW在收購上支出的費用為8億英磅。
1998年,BMW從勞斯萊斯原來的東家大眾汽車那裡買到了勞斯萊斯這個商標品牌,盡管BMW同意在2003年之前不使用這個品牌,但也開始籌劃它在西索塞克斯的古德伍德為新款勞斯萊斯所建立的新工廠。BMW收購陸虎不久,英鎊的價值就猛漲50%,這導致了對該廠的現代化發行的費用更高。於是BMW決定將不再可行的陸虎和MG兩家工廠以10英鎊的象徵性價格出售。越野陸虎在2003年也被出售給了福特公司,但BMW卻決定保留MINI品牌。
Ⅲ 德系三強之寶馬3系
長期以來,寶馬3系一直是德國汽車製造商的標桿。幾十年來,這款汽車是寶馬的標志性產品。寶馬對操控性與運動性的追求到達的瘋狂的地步,與同級別車型相比,具有更優秀的操控性。這也是「開寶馬坐賓士」的由來。盡管近些年來寶馬為了市場銷量,將3系變得越來越沒那麼純粹,但是它依舊是主打操控的3系。
1975-1983年E21
它會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非M版本3系。這次寶馬G20為消費者們依舊提供了很多種動力總成,其中經典的320i從原來的184馬力提升至209馬力;而330i從原來的252馬力提升至269馬力;M340i則是從原來的340馬力提升到了374馬力。其實在當下,寶馬的這個做法是正確的,因為其他的競爭對手馬力可都不小,為了讓自己在這個市場當中極具競爭力,提升馬力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但是這次據說1.5L的三缸引擎也會加入到選配單中,無疑這是為了現在的節能減排政策。
小編總結
如今的大環境下,節能減排、智能自動駕駛已成主流趨勢,像寶馬3系這個級別車型再去追求運動和操控便成了一種不太入流的執念。也許總有一天,人類在日常生活中不再需要去學習如何駕駛汽車,所謂操控也再無意義。但毫無疑問,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寶馬3系的運動和操控一向是同級對手中的最出色的,而它也將這種運動精神一代代的傳承了下來,給無數駕駛過它的人帶來了駕駛樂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汽車的一些問題,關於寶馬320i和勞恩斯酷派
必須買寶馬320i,有自動檔的。 你開個現代勞恩斯很丟身份,把妹還是靠BMW好使。兩門不一定就是跑車,320I秒殺勞恩斯,包括安全和車速方面。
Ⅳ 寶馬320I的介紹
BMW汽車公司是以生產航空發動機開始創業的。因此標志上的藍色為天空。白色為螺旋槳/藍白標記對稱圖形。同時也是公司所在地巴伐利亞州的州徽/BMW的前身是一家飛機工廠。他在1916年3月7日成立。最初以製造流線型的雙翼偵察機聞名於世。當時這家公司的名字叫BFW(BayerischeFlugZeugWorke).意思是「巴伐尼亞飛機製造廠」.公司始創人名為吉斯坦·奧托(Gustan Otto).其父是鼎鼎大名的四沖程內燃機的發明家/吉斯坦在航空的高度成就。使他懷著很大的野心製造汽車。他後來這一決定。為汽車歷史寫下其中光榮的一頁。就是受到今天萬千車迷愛戴的德國BMW 車廠了。
Ⅵ 寶馬320i敞篷跑車
雖然2011款寶馬320i敞篷轎跑版(售價為58.4萬)和09款寶馬z4
sdrive23i領先型(售價為58.9萬)在價格上僅僅只相差了5000元,但個人覺得,無論是外觀造型,還是性能和配置等方面都是寶馬z4好!2011款寶馬320i敞篷轎跑版採用的是2.0升直列4缸16氣門double-vanos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和國產的寶馬320i發動機相同,最大功率為112kw,最大扭矩為200nm,與該發動機相匹配的是寶馬很多車型都採用的6檔手自一體自動變速箱,該車0-100km/h加速時間為10.9秒,最高時速為214km/h,動力表現算不上強勁,只能說剛剛足夠,畢竟該車只是一款2.0排量的直列4缸發動機而已了。而09款寶馬z4
sdrive23i領先型採用的是2.5升直列6缸24氣門double
vanos/valvetronic直噴發動機,該發動機不僅僅是排量更大多了兩個氣缸而已,最主要的是該發動機採用了更先進的直噴技術,最大功率為150kw,最大扭矩為250nm,和該發動機相匹配的仍然是同樣的6檔手自一體自動變速箱,該車0-100km/h加速時間為7.3秒,最高時速為250km/h,動力表現顯然比寶馬320i敞篷轎跑版要強大!另外在操控性上z4一直都是比較運動的車型,在操控表現上兩車差不多,不過z4的表現要更運動一些。配置方面兩車基本差不多,不過寶馬z4
sdrive23i領先型的配置還是要比寶馬320i敞篷轎跑版稍高一些,多出的配置有:方向盤換擋撥片,定速巡航(寶馬320i敞篷轎跑版為選裝配置)、座椅腰部支撐調節、gps導航系統、dvd液晶顯示屏、內置硬碟和寶馬idrive系統,這些配置還是比較實用的,寶馬320i敞篷轎跑版50多萬的車卻沒有dvd導航,我覺得不太劃算,所以經過這一番對比,我建議你還是買09款寶馬z4
sdrive23i領先型性價比更高。
Ⅶ 寶馬車的型號,比如:320i,535i,750i......每輛寶馬車型號後面的i代表什麼意思啊
寶馬車的型號,比如:320i,535i,750i......每輛寶馬車型號後面的i代表的含義是:
1、代表含義:電子燃油噴射系統,雖然寶馬的車型基本上都是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的,但是在命名規則上,寶馬還是集成了以前的傳統,把這個字母"i"沿用了下來。
2、電子燃油噴射系統由於採用噴油器直接向進氣門處噴油,供油及時,減少了供油滯後時間,使加速性能得到改善;由於較精確地控制各缸混合氣濃度與工況的匹配,保證各缸可燃混合氣分配均勻,空燃比穩定,所以能使各工況工作時穩定。
Ⅷ 寶馬320i敞蓬有什麼隱藏功能
喜歡頭頂藍天
寶馬330i敞篷轎車售價72.2萬元、寶馬330i雙門轎跑車售價62.6萬元,便宜嗎?我沒覺得,可能是離現實生活中的我太遠了……不過體驗之後,領會到了寶馬的個性化風格和駕駛樂趣的精髓了。
到底選哪部呢?如果要是追求駕駛樂趣、力求車身堅固、偏愛攻彎的朋友,小編推薦刺激的新3系雙門轎跑車。而那些選擇新3系敞篷車的人,肯定是喜歡頭頂藍天、盡享那份開闊的自由感,反正敞篷車的駕駛者絕對不會願意將自己隱藏在車里的!
市場價格:62.6-72.2萬元
試駕地點:青島
天氣情況:晴 28度
路面工況:約100公里 城市道路
前言
感性的駕駛機器
第四代寶馬3系敞篷跑車值得稱道,因為這是寶馬第一款可摺合硬頂的3系敞篷車。它由輕質鋼板製造,頂篷採用三片式結構,可在23秒內全自動升起,而收起時間僅為22秒,復雜的摺合過程堪稱經典瞬間。
而同時發布的3系轎跑車,則是一款非常出色的雙門運動型轎車,延續了寶馬悠久的傳統,修長的發動機蓋、極具動感的長軸距、明顯後移的座艙以及較短的前懸,清晰地表現出更加動感的取向。
這兩款車在國外剛剛發布不久後,就讓寶馬迅速帶到中國市場來。在美麗的青島,小編感受到敞篷跑車與轎跑車的細膩之處,它們不止是一個活動頂篷的區別!
Ⅸ 寶馬320li和320i區別
1、產地不同。
320li是國產的,320i是進口的。
2、車身長度不同。
320li比320i的車身長110mm,除此之外,高度和寬度沒有任何不同。
3、外觀裝飾不同。
320li更多的使用了鍍鉻裝飾套件,這樣的搭配相信也是針對國內消費者喜好而設計的。
4、車身裝配工藝不同。
寶馬320i縫隙較大,但均勻度表現更好。320li的發動機蓋和前包圍之間的結合不夠平整,並且後備廂蓋的縫隙前後均勻度不如320i精細。
5、車窗玻璃供應商不同。
320i前風擋和天窗玻璃採用了英國PILKINGTON(皮爾金頓)的產品,後風擋採用了來自土耳其的SISECAM品牌的產品,側窗則採用了福耀玻璃的產品。
寶馬320li的車窗玻璃除了後車門三角窗外,全部採用了福耀品牌。
6、漆面厚度不同。
在漆面厚度測試中,320li只有車頂的平均漆面厚度稍低於120μm,320i的前翼子板和後車門略低於120μm的厚度,整體來看,320li的漆面厚度更好。
7、輪胎供應商不同。
320i採用了普利司通泰然者,320Li則採用了倍耐力的P7輪胎,這兩款輪胎都是以於舒適性見長,所以在使用感傷差別不大。
8、零配件品牌不同。
320i的車燈是奧地利品牌,節氣門感應器是德國品牌。320Li的配件都來自國產品牌。
9、座椅材質不同。
320i的前排座椅採用真皮材質,並且帶有加熱功能和腰部支撐調節功能。320li前排座椅為合成皮材質,舒適性方面略遜一籌。
10、後排空間和配置不同。
320li後排空間更加寬敞,車門拉手和車門下方提供了照明燈,在車內還配備了腳下照明燈,增添了幾分豪華感。同時,320li為後排乘客提供了化妝鏡和小射燈以及後遮陽簾,更吸引女性。但沒有配備後排出風口是一大缺點。
Ⅹ 寶馬320i——國產,進口,敞篷。這三者的區別是什麼啊
國產價格便宜,質量沒有進口的好。配置相似,因為都是320I,機械規格上都一樣。
敞篷的有320i嗎?新3系的硬頂敞篷好像最低只有323i的。。。
如果樓主喜歡BMW的話,建議購買進口的。
在全球來講,BMW和AUDI是一個檔次的車來的。如果要買國產車,買AUDI A4比BMW 3系要劃算的多,而且AUDI在中國國產了這么多年,技術、服務等都已成熟,比現階段BMW國產車信得過。
國內空氣質量差,在中國開敞篷沒有任何舒適性可言,不建議購買。
希望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