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越野跑對心肺功能的作用

越野跑對心肺功能的作用

發布時間: 2022-04-19 16:18:05

A. 長期堅持長距離跑步會鍛煉心肺功能嗎為什麼

跑步給我們身體所帶來的好處早已人盡皆知,其中之一就是提高了我們的心肺功能,跑步可以提高心肺耐力, 有氧運動有助於促進心肺健康,改善身體循環和利用氧氣的能力,兩者的能力又直接影響全身器官及肌肉的活動,因此十分重要。

跑步是一項科學的運動,分成3種跑步方式,一為快速跑步,二為慢速跑步,三為變速跑步。快速跑步時大多數田徑選手選擇的運動項目,其具有爆發力強,心肺耐力耗能低,節奏感快速等特點。


長期跑步可以使肺部血管內的血液循環會加快,尤其是肺對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能力增強,能夠增強肺的換氣和通氣功能,還可以使肺的擴張和收縮能力逐步提高,促進肺活量的增加,從總體上能夠提高肺功能。

長期堅持跑步,不僅能夠改善體能,還能使身體分泌大量多巴胺,有助於愉悅身心,將煩惱隨著跑步拋在半路上。科學研究表明跑步是一項非常正能量的運動,其原因在於多巴胺物質的大量分泌,能夠調節情緒,增強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

B. 長跑對心肺功能的影響

健身長跑可提高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機能 科學實踐證實,較長時間有節奏的深長呼吸,能使人體呼吸大量的氧氣,吸收氧氣量若超過平時的7—8倍,就可以抑制人體癌細胞的生長和繁殖。其次長跑鍛煉還改善了心肌供氧狀態,加快了心肌代謝,同時還使心肌肌纖維變粗,心收縮力增強,從而提高了心臟工作能力。
二、健身長跑有利於防病治病 健身長跑使血液循環加快,對排泄系統有害物質起到清洗作用,從而使有害物質難以在體內停留和擴散。據測定得知,16分鍾跑3000米或25分鍾跑5000米,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這對老年人易患不同程度的高血脂症,繼而引起血管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等有著良好的預防作用。
三、健身長跑有利於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這種長跑因其不重視比賽勝負,只求在輕松愉快中健身,因此對緩解現代社會高節奏和激烈運動帶來的精神心理緊張十分有益。據醫學專家介紹,這種輕松愉快的運動最能促進體內釋放一種多肽物質——內啡吠,從而使人產生一種持續的欣快感和鎮靜作用。另外,由於長跑使人情緒飽滿樂觀,有助於增進食慾,加強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
長跑鍛煉對於培養人們克服困難,磨煉刻苦耐勞的頑強意志具有良好的作用。特別是對那些冬季怕冷愛睡懶覺不想鍛煉的人起到促進作用,從而使人他們嘗到健身長跑鍛煉的好處。

C. 體育鍛煉對心肺功能的影響有哪些如何通過體育運動增強心肺功能

人體通過肺臟(呼吸器官)進行氣體交換稱為外呼吸,然而,把氧氣和營養物質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人體的各個細胞這一過程又稱為呼吸,使之維持人體的新陳代謝。因此,心肺功能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人體代謝功能的強弱和健身鍛煉後機體恢復功能的快慢。
健身鍛煉使人心跳加速,心搏有力,每分鍾心輸出量增加,心肌的微循環全面擴張;鍛煉時肌肉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刺激了人體的呼吸中樞,使呼吸頻率加快,肺容量加大,與此同時呼吸肌(膈肌、肋間外肌和肋間內肌)和呼吸輔助肌得到了鍛煉,特別是膈肌的上下運動幅度增長。
長期鍛煉能使心臟的重量、容積增大,安靜時的心率變緩,心肌的室壁增厚,使其每次收縮變得強韌有力。
經常鍛煉的人安靜時心率可能只有每分鍾40—50次,劇烈運動時的最高心率每分鍾可達220次。缺乏鍛煉的人在應激狀態下最高心率超過每分鍾190次時,就會出現惡心、嘔吐、頭暈、面色蒼白、出冷汗等虛脫症狀。
能增強心肺機能的運動主要是鐵人三項的運動:長跑、自行車和游泳。
長跑鍛煉程度最高,但是對膝蓋、髖關節壓力比較大。費用:很低
自行車鍛煉程度次之,但是對膝蓋壓力比較小。費用:貴
游泳鍛煉再次之,但是是一種綜合的全身運動。費用:中
平時鍛煉,推薦以長跑為主,每周進行一次到兩次自行車或游泳鍛煉。自行車用固定自行車就行,相對便宜。

D. 那些運動是有氧運動

是不是「有氧運動」,衡量的標準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鍾的運動量為有氧運動,因為此時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 因此,它的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要求每次鍛煉的時間不少於1小時,每周堅持3到5次。這種鍛煉,氧氣能充分燃燒(即氧化)體內的糖分,還可消耗體內脂肪,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鬆,調節心理和精神狀態,是健身的主要運動方式。所以說,如果體重超標,要想通過運動來達到減肥的目的,建議選擇有氧運動,像慢跑、騎自行車。
編輯本段有氧運動首創者的健身觀點
庫珀可謂美國知名的預防醫學大腕,他長期擔任美國總統的私人醫生,曾是「有氧健身運動」的首創者。他認為每個人生命的長短和質量完全取決於個人對疾病的預防,而不是醫生和其他什麼人所能左右得了的;與預防相比,任何挽救生命的醫療措施都顯得為時已晚。庫珀憑自己的實踐經驗,向人們亮明了自己對健身運動的觀點。 1.適度鍛煉 有氧運動
。 大運動量的健身運動有可能會慢慢損傷你的身體,比如,每周跑步超過15英里就有些過量了。建議每周鍛煉4至5次,每次30分鍾。庫珀認為,只要適量運動,就可以有效降低患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危險。 2.疾走健身。 庫珀認為疾走(每英里12分鍾)是一項不錯的健身方式,它的效果不比慢跑(每英里9分鍾)差,而且還免除了跑步對膝關節的損傷。 3.見縫插針。 不一定非要在體育館里鍛煉30分鍾,零散時間完全可以利用起來。每天遛狗10分鍾,洗車10分鍾,作家務10分鍾,一樣有效果。 4.交替鍛煉。 比如今天騎自行車,明天慢跑;或者跑步時速度時快時慢,增強對心臟的鍛煉。 5.不以體重論健康。 鍛煉通常能降低體重,但體重並不能說明什麼。勤於健身的胖子比坐著不動的瘦子要健康得多。不要為體重超過標准而憂心忡忡。 6.多管齊下。 健身是一個系統工程,體育鍛煉對身心健康非常必要,但並不是萬能。平時還要注意飲食、戒煙去毒(品)、控制飲酒,精神不要過於緊張。 7.從娃娃抓起。 父母要以身作則,幫助孩子養成健身的好習慣。家長要了解孩子在學校是否有足夠的體育鍛煉時間,如果沒有,就要通過校外鍛煉進行彌補。比如,如果學校離家不遠,可以鼓勵孩子步行或騎車上下學。孩子放學後要讓他們遠離電視或電腦(至少1個小時),督促他們做一些戶外運動。把孩子的快餐食品限制在最低限度。
編輯本段常見的有氧運動
常見的有氧運動項目有:步行、快走、慢跑、競走、滑冰、長距離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健身舞、跳繩/做韻律操、球類運動如籃球、足球等等。有氧運動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和持續時間長。同舉重、賽跑、跳高、跳遠、投擲等具有爆發性的非有氧運動相比較,有氧運動是一種恆常運動,是持續5分鍾以上還有餘力的運動。
編輯本段有氧運動的好處
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
的目的在於增強心肺耐力。在運動時,由於肌肉收縮而需要大量養分和氧氣,心臟的收縮次數便增加,而且每次壓送出的血液量也較平常為多,同時,氧氣的需求量亦增加,呼吸次數比正常為多,肺部的收張程度也較大。所以當運動持續,肌肉長時間收縮,心肺就必須努力地供應氧氣分給肌肉,以及運走肌肉中的廢物。而這持續性的需求,可提高心肺的耐力。當心肺耐力增加了,身體就可從事更長時間或更高強度的運動,而且較不易疲勞。 汽油的燃燒離不開氧氣,所以我們也可以把發動機的工作稱為有氧運動。同樣,人類在運動中也要燃燒燃料,人類的「燃料」是糖類、蛋白質和脂肪。人類的這些「燃料」都儲存在人體的細胞中,當你運動時,就會消耗這些「燃料」以獲得動力。 與發動機燃燒汽油一樣,人類在燃燒「燃料」(即氧化)的時候也需要氧氣助燃。人們在運動時大口大口地呼吸,使空氣中的氧氣通過肺泡進入到血液循環系統之中,然後隨著動脈血流向全身的組織細胞中,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低強度、長時間的運動,基本上都是有氧運動,比如,走步、慢跑、長距離慢速游泳、騎自行車、跳舞等。有氧運動能夠有效地鍛煉心、肺等器官,能改善心血管和肺的功能。人在利用氧氣的過程中,有一個相當大的時間差,這個時間差就決定了劇烈的、短時間的運動成為了無氧運動。而當你運動的時間足夠長時,氧氣已經溶入到細胞中,身體內的葡萄糖得到了充分的「燃燒」,從而轉化為新的能量,這樣的運動就是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
需要大量呼吸空氣,對心、肺是很好的鍛煉,可以增強肺活量和心臟功能。 長期堅持有氧運動能增加體內血紅蛋白的數量,提高機體抵抗力,抗衰老,增強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動脈硬化,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減肥者如果在合理安排食物的同時,結合有氧運動,不僅減肥能成功,並且減肥後的體重也會得到鞏固。有氧運動對於腦力勞動者也是非常有益的。另外,有氧運動還具備恢復體能的功效。 Ⅱ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症患者以及脂肪肝患者,一定要做有氧運動,患有心律不齊、心腦動脈血管硬化的人,以及年齡大的人,也都應該做有氧運動。如果是為了強壯肌肉、健美體形,預防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以及骨質疏鬆、骨質軟化的人, 應當做無氧運動。
編輯本段有氧運動的准備
1、吃一些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在脂肪燃燒的同時,肌肉也會緊收而變得酸痛,而在運動前享用些類似海鮮飯團或是麻婆豆腐這樣富含氨基酸的食物,就能較好地緩解肌肉的酸痛和僵硬。 2、運動前喝一杯熱飲。可以有效地促進新陳代謝,使身體提前預熱,在最短的運動時間里發揮出最好的效果。 3、在運動之後應該進行放鬆運動。
編輯本段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
人體運動是需要能量的 有氧運動
,如果能量來自細胞內的有氧代謝(氧化反應),就是有氧運動;但若能量來自無氧酵解,就是無氧運動。有氧代謝時,充分氧化1個分子葡萄糖,能產生38個ATP(能量單位)的能量;而在無氧酵解時,1個分子的葡萄糖僅產生2個ATP。有氧運動時葡萄糖代謝後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過呼吸很容易被排出體外,對人體無害。然而在酵解時產生大量乳酸等中間代謝產物,不能通過呼吸排除。這些酸性產物堆積在細胞和血液中,就成了「疲勞毒素」,會讓人感到疲乏無力、肌肉酸痛,還會出現呼吸、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嚴重時會出現酸中毒和增加肝腎負擔。所以無氧運動後,人總會疲憊不堪,肌肉酸痛要持續幾天才能消失。 人體預存的ATP能量只能維持極限強度運動大約2秒,隨後由CP合成ATP,大約能維持6秒,合計8秒左右。也就是說,全速跑不到一百米即告罄,跑二百米時後面的一百米,必須由血糖在無氧狀態下,迅速合成新的熱能物質ATP來提供能量,其副產品是乳酸。跑二百米或四百米、一百米游泳、網球和足球等運動,是利用肌糖原無氧分解所提供的能量,故運動後肌肉里累積大量乳酸,乳酸堆積是運動後引起肌肉痛的原因之一。這類運動所需的糖由糖原提供,故也燒不到脂肪,這不是有氧運動,對減肥無益。 肌糖原無氧分解所提供的能量,只能維持一分鍾左右,跑完四百米後就全部用完。跑八百米時,後面的四百米,必須由糖、脂肪酸和氨基酸在有氧狀態下,合成新的熱能物質ATP來提供能量,而糖由糖原分解後供應,脂肪酸由脂肪分解後供應,氨基酸由蛋白質分解後供應,這整個過程需要氧氣,也就是靠氧氣燃燒糖、脂肪和蛋白質來生產熱能物質ATP,供應後段運動所需的熱量,這後段的運動就是有氧運動。跑八百米或一千五百米、二百和四百米游泳、拳擊等運動,都需要開始利用氧氣燃燒糖原、脂肪和蛋白質,故此類運動的後段都是有氧運動,作為有氧運動,心率一般在130次/分為最佳。運動的前段大約五分鍾先燒糖原,運動持續越久會燒掉越多的脂肪,只要持續半小時至一小時,所消耗熱量的五成,就由燃燒脂肪來供應。
編輯本段有氧運動和減肥
減肥大概是一個讓全世界頭痛的問題。有氧運動被公認為是最好的健康減肥的方法。有氧運動並非僅指各種有氧操,還有跑步,騎自行車,游泳,跳繩等耐力性運動項目,聽起來都挺無聊的,可能你都實行過,也許因為效果不如你所期望的或有條件、時間的限制,最後都沒有堅持。結果呢,還是胖! 並非這些有氧運動沒有效果或不適合你,一般來說除非有特別的疾病,有氧運動對每個人改善心肺功能和減脂都有非常好的效果,關鍵在於:要基於自己原有的體能條件,以及根據自己的運動興趣來選擇有氧運動的種類,以及要注意有氧減肥的幾個要點,為自己設計一個有氧運動處方,因為身體只有自己最了解。 1、心率 這是測定有氧運動效果和強度的最直接指標。現在健身房裡很多健身器械都有消耗卡路里(熱量)計數。但事實上這種計數一般都與實際消耗有很大的差異,並且熱量消耗與脂肪消耗之間並無恆定比例。脂肪的分解代謝是一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而心率反映的是交感神經的興奮度,交感神經的興奮促進了一系列脂解激素的分泌,從而活化脂解酶,使儲存在脂肪細胞組織里的脂肪分解為游離脂酸和甘油,而脂酸在氧供給充足的條件下,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大量的能量。 那麼運動時達到多少心率 有氧運動
或者說強度才能有效減肥呢?先介紹幾個參數,最大心率:MHR為 220-你的年齡,最低心率,一般在早晨測試。保留心率就是最大心率-最低心率 減肥心率也就是有氧運動的心率范圍應該是最低心率+保留心率×50%——60% 鍛煉耐力的心率范圍是 最低心率+保留心率× 60%——70% 。由於最大心率是一個基於生理條件的心跳極限的估算值,故實際強度要因人而宜,對於初習者通常可保持在60~65%MHR即可。如果不顧自己的身體條件一味追求高強度,則將不利於健康。 2、時間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的研究,有氧運動前15分鍾,由肝糖元作為主要能源供應,脂肪供能在運動後15~20分鍾才開始啟動,所以一般都要求有氧運動持續30分鍾以上,那麼就發生一個問題,在保持高強度如65%MHR下輕松運動30分鍾或更長時間,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基礎體能嗎?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在保持高強度如65%MHR下運動30分鍾是怎樣的概念。成年女子800米及男子1500米長跑一般可以達到要求的心率,一般人在體育課上都應有過這樣的體驗。其達標時間分別為4~5分鍾與6~7分鍾。那麼也就是說中速跑6到8公里,方可達到65%MHR有氧運動30分鍾。
編輯本段怎樣掌握有氧運動的要領和尺度
1、運動前預熱每次運動前需要有個熱身過程即准備活動,活動關節韌帶,抻拉四肢、腰背肌肉。然後從低強度運動開始,逐漸進入適當強度的運動狀態。熱身,一般是指用小強度的有氧 有氧運動
健身來使自己的身體漸入佳境,體溫慢慢升高,心率提高,呼吸勻速變快。血液循環也更迅速,這樣氧和養料就會被輸送到心臟和肌肉,為你的運動做好准備,熱身活動目的達到後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身體微微開始出汗。熱身的時間5~10分鍾就可以了。天冷時,熱身時間要長,並多穿些衣服。 有很多人為了節省時間,不熱身就直接進入高強度的有氧訓練,如果這樣的話,由於心血管系統和肺部還都沒有進入狀態,體溫也比較低,肌肉的柔韌性不好,就很容易造成損傷。另外熱身之後再運動,感覺也會好一些,運動時間也可以更長。換句話說,不熱身就運動,你更容易疲勞。 2、接近而不超過「靶心率」一般來說,靶心率為170-年齡的數值。如果你60歲,靶心率就是170-60=110(次/分)。你在運動時,可隨時數一下脈搏,心率控制在110次/分以下,運動強度就是合適的,當然這是指健康的運動者,體弱多病者不在此列。如果運動時的心率只有70~80次/分,離靶心率相差甚遠,就說明還沒有達到有氧運動的鍛煉標准。 3、自我感覺是掌握運動量和運動強度的重要指標,包括輕度呼吸急促、感到有點心跳、周身微熱、面色微紅、津津小汗,這表明運動適量;如果有明顯的心慌、氣短、心口發熱、頭暈、大汗、疲憊不堪,表明運動超限。如果你的運動始終保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心率距「靶心率」相差太遠,那就說明你的鍛煉不可能達到增強體質和耐力的目的,還需要再加點量。 4、後發症狀即運動過後的不適感覺,也是衡量運動量是否適宜的尺度。一般人在運動之後,可有周身輕度不適、疲倦、肌肉酸痛等感覺,休息後很快會消失,這是正常現象。如果症狀明顯,感覺疲憊不堪、肌肉疼痛,而且一兩天不能消失,這說明中間代謝產物在細胞和血循環中堆積過多。這是無氧運動的後果,你下次運動可就要減量了。 5、放鬆與熱身有同樣的作用,在運動中,血液循環加快,血液的量也增加了,特別是四肢部分。如果馬上停止運動,血液會囤積在下肢而給心臟造成多餘的負擔。嚴重時會影響到大腦供血,甚至出現眩暈和頭昏。所以運動目的達到後應該有5~10分鍾的放鬆,也就是逐步減小運動強度,慢慢地恢復到安靜狀態。
編輯本段有氧運動一周需要幾次
關於運動的頻率,美國運動醫學會推薦正常人應該每周運動2~5次,如果你以前沒有運動習慣,就要從少量開始,每周兩次,然後慢慢增加到三次、四次。初學者常犯的錯誤是開始健身時由於熱情高漲,想要盡快達到效果,就一下子每天鍛煉,每次鍛煉的強度也很大,這樣做往往會訓練過度,短時間內就會出現疲勞、失眠、渾身過度酸痛等症狀。於是就又會停止下來。其實我們應該認識到的是,健身是個長期的習慣,想有健美的體魄,一生都應該堅持健身。最佳體型和健康狀況,得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堅持才可以做到。循序漸進才是最佳方案。 循序漸進這是所有運動鍛煉的基本原則。運動強度應從低強度向中等強度逐漸過渡;持續時間應逐漸加長;運動次數由少增多。以上這些都要在個人可適應的范圍內緩慢遞增,不要急於求成。年老體弱者或有慢性疾患的人,更要掌握運動的尺度。最好在運動前去看醫生,全面查體,由醫生根據個人情況,開出具體的有氧運動處方,再依方進行鍛煉。 此外,運動產生的疲勞是否能在第二天消除,也是衡量是不是有氧運動的一個標准:如果疲勞在第二天不能消除,則說明運動過量了,已超出有氧運動的范圍。
編輯本段有氧運動的理想減肥速度
一般人慢跑一分鍾消耗15千卡左右熱量(體重越大消費越多),而一磅(450克)的脂肪是3500千卡。如果每天慢跑30分鍾,在飲食沒有變化的情況下17天可減一公斤。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推算,實際上運動後多少都會多吃一點兒,專家建議的減肥速度是一星期半公斤,這樣減下來的體重不易反彈。
編輯本段有氧運動的八大誤區
有氧運動比力量訓練在控制體脂方面效果更好
事實:有氧運動與力量訓練結合進行是將體脂控制在理想水平的最好方法。許多人出於以下兩點理由,錯誤地以為單獨進行有氧鍛煉對控制和減少體脂最有效。 ① 有氧運動首先消耗的是脂肪,而力量訓練消耗的是儲存在體內的糖。 ②在設定的心率范圍之內,45分鍾的有氧鍛煉要比同樣時間的力量訓練消耗更多的熱量,練練停停的力量訓練需要每組之間休息,消耗的熱量要少得多。道理是這樣的:有氧鍛煉能達到消耗熱量的目的,但卻不能長時間地提高新陳代謝率。力量練習雖不能長時間提高心率,但它卻增加了肌肉總量,從而使新陳代謝率得到提高,使人在休息時也能消耗更多的熱量。這就是有氧鍛煉與力量練習結合進行才是最佳減肥方法的原因。
有氧運動越多越好
事實:一件好事做過了可能會變成壞事,導致相反結果。有氧運動也是如此。雖然它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脂肪消耗辦法,但長時間的有氧鍛煉消耗的不僅僅是脂肪,而且還包括肌肉[研究發現,兩小時中量的有氧鍛煉可耗盡體內90%的白氨酸——對肌肉生長非常重要的一種氨基酸。通常情況下,正常的白氨酸水平可防止因鍛煉過度引起的肌肉分解。
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消耗更多脂肪
事實:不正確。減脂的原理在於你每天消耗的熱量要多於吸收的熱量,較高強度的鍛煉比低強度的訓練能消耗更多的熱量。 運動生理學家發現,運動量達到最大心率的60%時,身體消耗的脂肪比糖(糖元)或蛋白質(肌肉)要多。但如果運動強度再大一些,即最大心率的75%以上時,身體就會直接將脂肪、糖、蛋白質全部作為能量來源。也就是說你練得越苦,消耗的熱量也越多。但是,對初練者來說,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增加運動量,才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有可能適應較大強度的運動量。
先做有氧鍛煉,然後力量練習,才能變苗條
事實:為了消耗更多的熱量,在有氧活動中就要一定的強度,理想的方式是達到最大心率的70%以上。而力量練習的目的是增加肌肉,在理想的重量下用正確姿勢每組重復6~12次為佳。 最明智的辦法是在短暫的熱身後先進行力量練習,然後做有氧活動。如果你把有氧活動放在前,由於它可降低肌糖元儲備並吞噬掉你的力量,那麼你的體重可能不但不減輕,反而會增加。反過來,如果你先進行力量練習,你很快就能達到你所需要的狀態,做好有氧運動的准備。
多做20分鍾的有氧練習,把多吃的甜食消耗掉
事實:如果你為了消耗掉多吃的甜食,偶爾延長有氧鍛煉時間不至於有什麼不好,但如果成了習慣,結果只能有害無利。假如你經常以延長鍛煉時間作為過量飲食的借口,你實際上已把自己置於過度訓練的境地中了,那麼你的身體根本沒有時間從過度訓練的疲勞當中恢復過來。 當機體不能適應訓練時,要達到增肌及減脂的目的是很困難的。因為過量訓練可導致分解代謝激素的過多分泌,這種激素附著在肌肉上,使肌肉不能合成。所以,經常在一餐中過量食用的人,應在下一次有氧訓練中稍稍增加點強度,或者減少下一餐的熱量攝入。
進行大量的有氧有助於降低不理想的體脂水平
事實:體脂測驗可表示脂肪與其他身體組織(肌肉、骨頭等)的比率。減少脂肪的關鍵之一是擁有更多的肌肉。的確,改善令人沮喪的體型不外乎兩種方法,即減掉盡可能多的脂肪,發展盡可能多的肌肉。 選擇有氧運動的人當然可以達到減脂目的,但當他們從事過量的有氧練習,將力量練習棄之一旁或進行輕力量練習時,絕對不足以保持肌肉總量,如果肌肉總量減少了,休息狀態的新陳代謝率降低,體脂比率將隨之上升。要改變脂肪與肌肉比率,應該採用相對重些的力量練習發展並保持肌肉總量。力量練習之後,進行中到高強度的有氧鍛煉。
進行有氧鍛煉前,吃一頓健康餐,增加點能量
事實:鍛煉前的進餐內容要看你飯後多長時間去鍛煉。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脂,最好在鍛煉前3小時時攝入營養均衡的一餐;如果你想在有氧鍛煉前1.5到2小時時進餐,應減少進餐量,如果你在1小時之內就要進行有氧鍛煉,不要攝入碳水化合物。原因是這樣的:有氧練習10~20分鍾後,身體開始消耗脂肪 (主要)。而身體能否有效地將脂肪當作燃科消耗則取決於你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顯然,如果你攝入的是高碳水化台物,那麼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也會很高,葡萄糖可以延緩身體把脂肪當作燃科消耗的時間。 不但可以消耗脂肪,還有利心臟健康 事實:美國心臟協會指出,每周3~4次、每次至少30分鍾,以最大心率的50%~75%鍛煉的有氧運動對心臟最有利。它將對心血管系統和心肺功能有積極的改善作用,並顯著減少相關疾病的危險。美國心臟協會建議,初練者的運動心率以最大心率的50%為宜,幾周後,強度逐漸增加到最大心率的75%。總之,訓練強度越大。你的體型保持得越好。因為心臟與其他部位一樣,也是一塊肌肉,它同樣需要大強度的練習!
編輯本段有氧運動方法
綜述
有氧運動是增強人體吸入與使用氧氣的耐久運動。它的運動特點是負荷量輕、有節律感、持續時間長。運動醫學測定,有氧運動適宜的運動負荷為每周4~5次,每次持續20~30分鍾,運動時心率為120~135次/分。自我抗力是人體肌群處於靜態性對峙的肌力抗衡,也是簡便易練的有氧運動項目之一。它不受性別、場地、器械的制約。採用徒手定位的肌肉抗力練習,無運動創傷之憂,成為靜力訓練中加速血流,促進代謝,舒筋活絡的健身方法。以下介紹幾組簡易的不同體位的自我抗力練習,可選作學練。
掌指練習
方法:兩掌胸前合攏,五指分開,指腹相對。兩手第一指腹相互作抗力推進,兩掌緩張,呈「爪」形靜態抗力10~12秒,重復7~8次。 效應:增強指部展肌和橈側腕短伸肌肌力。 提示:指腹互推時,均需適量抗力,遞增抗衡強度。
肩臂練習
方法:分腿站立,兩手胸前合掌,手指向上。右掌推力超過左掌的抗力,用力將左臂推至左體側。左掌抵制右掌的抗力,將右臂推回右體側,重復10~12次。 效應:提高三角肌、肱二頭肌、肱橈肌和拇短屈肌的肌力。 提示:兩掌推移時,被推移的腕掌需有抗衡力,以遞增抗力力度。
頭頸練習
方法:分腿站立,兩手交叉抱頸。兩手慢速用力推動頭、頸部的抗力,將頭按壓至胸鎖骨部位,呼氣。然後頸部用力抗回兩手的下扳力,將頭部向上豎抬成預備姿勢,吸氣。重復7~8次。 效應:增強頸闊肌和肩胛提肌等的肌力。 提示:兩手向下扳力不宜大於頭、頸部向上的抗力。扳速宜緩慢,扳力宜適中。
腰背練習
方法:分腿站立,兩手叉腰,虎口向下。腰背部迎著兩手逆向扭轉的抗力,作順向環繞旋轉,呈靜態抗力6~8秒。然後反方向重復。間歇30~40秒。 效應:促進背闊肌、腰側肌和豎脊肌伸展力,提高腰椎靈活性。 提示:腰背部繞旋時,頭、頸部和上體協同轉動。兩腳不可移動。
胸腹練習
方法:並腿仰卧,兩掌位於腹部。胸腹部迎著兩掌按壓的抗力向上作反抗力呈45度仰卧起坐5~6秒,重復7~8次。 效應:增強腹直肌和胸大肌肌力。 提示:仰卧呈起坐時,深吸氣;仰卧躺下時,呼氣。
腿膝練習
方法:蹲位,兩手掌放在腿上。兩腿迎著兩掌向下的按壓力,用力向上作反按壓抗力蹬起成直立。間歇30秒,做7~8次。 效應:增進股四頭肌和內收肌群的肌力。 提示:腿部作反抗力蹬起時,上體與腿位呈90度,體位不可前傾。
編輯本段有氧耐力訓練的一般方法
有氧耐力訓練的一般內容:耐力可分為兩種,一是力量耐力,二是速度耐力。它表現為在較短的實戰時間內,能保持有一定的力量、速度,且有一定的密度和強度。 1、擊打沙袋在充分做好准備活動之後,要保持一定速度和力量,連續做5組以上擊打。每組為3分鍾。 2、變速跑3000米至10000米距離中,快跑50米,慢跑50米。 3、勻速跑心率控制在每分鍾150次左右,負荷時間保持在30分鍾以上。 4、五公里越野跑。跑步時,要經常變換步幅和節奏(不停地改變步幅,可使不同的肌肉纖維受到鍛煉)。 5、跳繩跳繩3分鍾,休息1分鍾,再進行下一組的練習。每次訓練做3組即可。當受訓者覺得適應此運動量時,可去掉中間的休息時間,連續跳30分鍾。 6、空擊3分鍾為一組,做3~5組。 7、實戰與不同對手進行車輪戰練習。
編輯本段有氧運動健身價值
英文「AEROBICS」意為「有氧」或「有氧參與的」。其實,有氧運動除了主要由氧氣參與供能外,它還要求全身主要肌群參與,運動連續持續較長時間並且是有韻律的運動。有氧運動能鍛煉心、肺,使心血管系統能更有效、快速地把氧傳輸到身體的每一部位。 通過經常的有氧運動鍛煉,人的心臟會更健康,每搏輸出量就更大些,身體每部分的供氧就不需要很多的脈搏數。一個有氧運動素質好的人可以參加較長時間的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他(她)的運動恢復也快。 有氧操(有氧健身操)就是具有「有氧運動」特點的健身操,即在音樂的伴奏下、能夠鍛煉全身的健身運動。它也必須是運動連續時間至少12分鍾以上。但是廣播操、工間操不是有氧操(有氧健身操),它們只能算健身操。廣播操、工間操的鍛煉效果遠沒有有氧操的效果大。

E. 怎樣跑步才能起到鍛煉心肺功能的效果

增強心肺功能可以有效預防心臟病的發生,以規則性、持續性、有節奏的運動最有效;至於大的運動,如舉重,則對心肺功能沒有促進作用。能夠促進心肺功能的運動,比如跑步。那怎樣跑步才能起到鍛煉心肺的作用呢?隨小編往下看。

一般人並不清楚本身的心肺功能到什麼水平,因此必須進行心肺功能測試,評估體能和身體狀況後,才開始進行適合的運動,逐步鍛煉與提升心肺功能。

F. 跑步於越野跑對身體有什麼樣的好處

怎麼說呢?運動的原理,就是適量就好。你身體能承受什麼樣的方式,你就選擇什麼樣的方式。比如,你一天跑兩次2僅是,過了一周,感覺身體越來越輕松,就是好的。而你每天跑3公里,身體越來越差,那就說明這個方式不適合你。這是要根據人的身體來定的。而且要實踐,事實最能說明問題。但無論什麼運動都是要持久才好,不要煉一兩天就不煉了。但一定不要過量,這樣只能讓身體越來越虛弱。如果有一天累了,就少做一些運動,或不運動,休息。所以,每天的運動量不一定要一樣,是要根據身體來調解的,但如果你的身體一直很好,那你就可以每天保持一樣的運動量,只是現代人的生活,有太多的事,沒有太多時間去鍛煉,所以,你的身體情況,每天都有可能不同。

G. 田徑跑步對提高心肺功能有哪些益處

心臟:堅持跑步會讓你有顆強大的心臟及心血管系統功能。在提高最大攝氧量的同時向身體各個器官輸送的氧量大大增加,各個器官的工作質量自然大大提高。另外中長跑會加速血液循環,使冠狀動脈有足夠的血液供給心肌,從而預防各種心臟病。通過下肢的運動,促使靜脈血流回心臟,還預防靜脈內血栓形成。
血液:有了強大的心臟血管系統,跑者的血液質量也好於常人,身體對長期中長跑發生的適應性改變可改善新陳代謝,減低血脂和膽固醇水平。
肺部及呼吸系統:長期進行中長跑鍛煉使肺功能變強,增大肺活量。進行規律性的長期長跑可發達肺部呼吸肌,使每次換氣量變大,肺功能增強。

H. 跑步有哪些好處什麼樣的訓練對心肺功能有好處

跑步的好處:
1、眼睛:堅持長跑的人每天都有1小時候左右的時間眼睛直視遠方,這對眼睛是很好的放鬆休息,如果你家裡有學齡的孩子,能讓他每天堅持跑步,眼睛近視的幾率肯定會降低。

2、頸部、肩部、脊椎:經常坐在電腦前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頸椎、肩部的問題,正確的跑步姿勢要求背部挺直放鬆,長期堅持會對頸椎及肩部的不適有很大改善。
3、心臟:堅持跑步會讓你有顆強大的心臟及心血管系統功能。在提高最大攝氧量的同時向身體各個器官輸送的氧量大大增加,各個器官的工作質量自然大大提高。另外中長跑會加速血液循環,使冠狀動脈有足夠的血液供給心肌,從而預防各種心臟病。通過下肢的運動,促使靜脈血流回心臟,還預防靜脈內血栓形成。
4、血液:有了強大的心臟血管系統,跑者的血液質量也好於常人,身體對長期中長跑發生的適應性改變可改善新陳代謝,減低血脂和膽固醇水平。
5、肺部及呼吸系統:長期進行中長跑鍛煉使肺功能變強,增大肺活量——進行規律性的長期長跑可發達肺部呼吸肌,使每次換氣量變大,肺功能增強。我個人每年秋天都會有一次季節性鼻炎發作很折磨人,但今年開始跑步後沒有復發,不知道有沒有關系?
6、肝臟:我在一次體檢的時候,體檢醫生把實習生叫到跟前說:你們來看看,這才是健康的肝臟,表面血管脈絡紋理清晰,現在這樣的很少見了。跑步消除脂肪肝,這在很多跑友身上都有了驗證,非常有效。
7、腹部:平坦或者腹肌溝明顯的腹部是很多人的夢想,很多健身教練的建議以及網路瘋傳的腹肌撕裂者等練習能夠幫你把腹肌練的更強大,但你還需要跑步這樣的有氧運動去掉腹肌外面厚厚的脂肪外包裝。當然,還要堅持,因為腹部的脂肪是最狡猾的,你稍有鬆懈它就會反撲。
8、腰部、臀部:跑步對身材的改變最先體現在這個位置,很多跑友都有過這樣的體驗,開始跑一段時間後,體重沒有明顯減輕,但是身材明顯改善了,尤其是腰線變的更漂亮。
9、膝蓋:有人說跑步百利唯傷一膝,這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大多數堅持跑步的人都或多或少受到過膝傷的困擾。但同多位堅持跑步十年以上的跑友交流中了解到:他們剛開始跑步時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有的人即使快走也會膝蓋疼,但隨著循序漸進慢跑量的累積和力量的練習,膝蓋都變得越來越結實。
10、肌肉:除了看上去結實有彈性外,經常跑步的人肌肉組織也會發生變化,一定體積的肌肉中毛細血管的分布數量大大增加,更夠更高效地舒服氧氣、養分。不知道跑步的人都比較耐冷是不是跟這個也有關系?
11、腸胃:中長跑使人情緒飽滿樂觀,有助於增進食慾,加強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當然,更讓人羨慕的是怎麼吃也不胖,哈哈。

12、肌肉:長期中長跑可增強肺部呼吸肌、心臟肌肉、頸部肌肉、胸腔肌肉、手臂肌及腰部、臀部、大腿、小腿、足部等處的肌肉,使各處肌肉不易堆積乳酸或二氧化碳等代謝物。跑步可以說是所有運動的基礎,會對你參加其它體育運動產生積極的影響。
13、骨骼:長期中長跑可提高各關節的強度,韌帶的柔軟度;並增加骨骼的強度、密度,避免人到老年患退化性骨質疏鬆,看看每個馬拉松賽事中的耄耋老人就知道長跑者的骨骼有多健壯了。

熱點內容
榮威rx3內飾改裝圖片 發布:2025-06-29 11:15:16 瀏覽:24
武功山纜車價格多少 發布:2025-06-29 11:13:12 瀏覽:332
老款標志308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6-29 10:54:18 瀏覽:962
2017邁騰內飾桃木 發布:2025-06-29 10:28:43 瀏覽:259
上海大通商務車的價格及圖片 發布:2025-06-29 10:27:57 瀏覽:827
賓士越野50萬左右的有哪些 發布:2025-06-29 10:01:45 瀏覽:683
湖北武漢租商務車 發布:2025-06-29 09:56:51 瀏覽:194
迪拜豪車風景圖片 發布:2025-06-29 09:51:49 瀏覽:70
仿豪車的改裝車 發布:2025-06-29 09:51:07 瀏覽:276
拖掛式房車內太空艙結構 發布:2025-06-29 09:51:02 瀏覽: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