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電動汽車報告
㈠ 電動汽車 社會實踐報告 關於電動汽車製作流程方面的。
製作流程其實很簡單,知道電瓶車嗎,道理基本上是一樣的
㈡ 眾望所歸的2019年度新能源車型報告
轉眼間2019年就要結束了,相信大家最近都收到了不少社交軟體上的「年終總結」、「2019報告」、「2019年初許的願實現了嗎」這一類的互動話題。對於這匆匆的一年,每個人的體會不同,但對於汽車行業來說,卻經歷了一整年的黑暗時刻。不過,其中也不乏有許多亮眼的新車型,特別是獨具中國特色的新能源領域,在政策推動和技術推進的雙重作用下,仍處於高速發展狀態。而我們也是時候在年終之際,對這一年最值得關注的新能源車型進行回顧。
自主品牌電動車最高水平
廣汽新能源AionLX
廣汽新能源AionLX無疑是今年下半年關注度最高的自主電動車,新車兩驅基準版補貼後指導價格為24.96萬元起,四驅基準版補貼後指導價格為29.96萬元起。從指導價就可看出,AionLX不僅定位品牌中的旗艦車型,更是自主新能源車型中的旗艦車型。
入選理由
考慮到合資的身份,微藍人屬於普通人消費得起的電動車,但它造型有新意並且時尚好看,車廂的功能也比較完善,三電系統成熟可靠,對於市區代步來說非常合適。
2019年對於電動車市場而言,整體銷量未必增長,但卻是值得銘記的。盡管往前看可能面臨波折,但在一年年的前進中我們也能看清更多的東西,更多玩家入場,合資、自主、進口品牌齊發力,隨著技術愈發成熟,整體產品實力大幅提升,真正有實力的產品也終於開始成為市場的主角,我們也對新能源汽車的長期發展有了一個更清楚的認知。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原創文章,轉載需授權
-The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㈢ 請問哪兒可以下到麥肯錫報告(中文版)
http://www.e24ol.com/web_news/html/2007-1/200712385540.html去看看
㈣ 電動汽車可行性報告
中國電動汽車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2008版)
報告關鍵詞:電動汽車 車
報告撰寫背景說明
中國企業編寫的可行性研究報告所用藍本為聯合國工發組織的黃皮書,即《工業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手冊》。
一般來說工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一般包括以下內容:概述、項目背景及目標定位、市場及營銷分析、投資外部環境分析、行業發展前景分析、項目組織實施方案分析、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項目經濟可行性分析、不確定性及風險分析等。可以看出這些內容主要從企業及行業的角度對項目進行可行性論證。
華經縱橫經濟信息中心憑借多年項目可行性研究經驗,聯合業內專家、學者聯合推出《中國電動汽車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2008版)。
本報告旨在通過對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調查研究來分析該行業的投資價值以及相關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報告從產業發展、企業經營、產品產銷、交易市場、生產技術、產品應用、投資收益、投資風險等多個方面研究電動汽車行業的投資價值和各地區相關項目的可行性。
第一章研究定位及主要方法
第一節研究目的
第二節研究內容
第三節研究方法
說明:在研究方法上我們採取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其他處理技術如下所列:
品牌消費構成結合生產領域產品構成核算均值
企業采購適用原則根據企業的性質和管理模式分析
國內的產品比較分產出企業與產品應用
企業調研數據的准確度通過企業基本規模進行誤差調整
調研數據分析以抽樣統計原則選取合格的企業、數據誤差通過信息對比
企業配置和理性模擬等方法控制
數據預測採取時間序列的記憶性理論和多因素模型分析
第四節數據來源
第五節分析依據
第二章 項目投資環境分析
第一節社會宏觀環境分析
第二節項目相關政策分析
一、國家政策
二、行業准入政策
三、行業技術政策
第三節地方政策
第三章 電動汽車項目所處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第一節行業特徵分析
一、行業集中度分析
二、行業上、下游分析
三、行業與國民經濟關系研究
第二節國外產業發展及中外比較分析
第三節 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前景預測
一、行業自身經濟周期分析
二、行業成熟度分析
第四節行業需求預測
一、產業周期與宏觀經濟周期相關性
二、需求總量及結構預測
三、國內產能、產量分析與預測
第四章 電動汽車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第一節 國內生產企業現狀
一、重點企業信息
二、企業地理分布
三、企業規模經濟效應
四、企業從業人數
第二節重點區域企業特點分析
一、華北區域
二、東北區域
三、西北區域
四、華東區域
五、華南區域
六、西南區域
七、華中區域
第三節企業競爭策略分析
一、產品競爭策略
二、價格競爭策略
三、渠道競爭策略
四、銷售競爭策略
五、服務競爭策略
六、品牌競爭策略
第五章 電動汽車行業財務指標分析參考
第一節行業產銷狀況分析
第二節行業資產負債狀況分析
第三節行業資產運營狀況分析
第四節行業獲利能力分析
第五節行業成本費用分析
第六章 電動汽車項目建設方案研究
第一節項目建設規模及內容分析
第二節技術方案分析
第三節設備方案分析
第四節節能方案分析
第五節廠址方案分析
第七章 電動汽車項目組織實施方案分析
第一節項目工期及實施進度及其合理性論證
第二節項目組織機構設計方案分析
第三節項目組織實施所需人力資源配置方案分析
第四節項目實施招投標方案
第八章 投資估算和資金籌措
第一節投資估算依據
第二節項目投資估算
第三節資金來源與籌措
一、資金來源
二、籌資方案
第四節資金使用和管理
一、資金使用計劃
二、還款計劃
第九章 電動汽車項目經濟可行性分析
第一節項目結果預測分析
第二節成本收益分析
一、生產成本
二、費用估算
三、收益估算
四、成本收益比較分析
第三節項目財務分析
一、盈利能力
二、債務償還能力
三、項目財務評價
第四節不確定性分析
一、敏感性分析
二、盈虧平衡分析
三、風險因素與對策
第五節社會效益分析
第六節結論
第十章 電動汽車項目不確定性及風險分析
第一節建設和開發風險
第二節市場和運營風險
第三節金融風險
第四節政治風險
第五節法律風險
第六節環境風險
第七節技術風險
第十一章 結論與建議
說明:根據以上多層次多角度分析,對項目投資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合理性做出科學判斷,並形成操作建議
第一節可行性分析結論
第二節華經縱橫建議
㈤ 特斯拉在歐洲跌下神壇!連續兩月不敵純電高爾夫,雷諾神車霸榜
▲大眾ID.初見
目前,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歐洲車企也都非常重視國內市場,其在中國也都建立的有合資企業,隨著他們的電動化腳步加快,將會有更多的外資電動車進入國內市場,這將會對國內的新造車公司和自主品牌產生不小的壓力。
結語:歐洲電動化崛起將會影響全球汽車市場
此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分別是中國和美國,但近些年來,歐洲的電動汽車市場開始慢慢崛起,在2019年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而歐洲多個傳統大牌車企也都進行了電氣化轉型,其中大眾、賓士、寶馬、奧迪等車企已經開始量產電動汽車了,這有可能會打破特斯拉長久以來的壟斷地位。
此外,歐洲車企加速電動化轉型之後,也會增加對中國的輸出,會有更多的合資電動汽車進入到中國,將會加劇國內新能源市場的競爭。
歐洲曾是最古老的汽車市場,連歐洲都開始大力發展電動汽車了,說明電動汽車即將會深刻的影響汽車行業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㈥ 《美國消費者報告》:電動汽車保養費用只有汽油車一半
在本報告中,"車輛壽命"被定義為200,000英里(32萬公里)。
根據《消費者報告》最近的一項分析,除了經濟上的節約,電動汽車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平均比石油和天然氣驅動的汽車少60%。
《消費者報告》是一本消費品測評類雜志,由非營利組織美國消費者聯盟(CU)在1936年創立。《消費者報告》根據內部測試實驗室和調查研究中心的報告和結果,對消費品和服務的進行評估和比較。作為非盈利組織,該雜志沒有股東,也不接受廣告,測試用產品均為自費購買。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㈦ 請問麥肯錫報告的要點有哪些
什麼類型的報告啊
咨詢項目不同,報告也不同
另外,麥肯錫的很多研究報告是沒有明確要點的,僅是調研統計分析而已
㈧ 麥肯錫:疫情給汽車產業帶來4大變化
德國《汽車周刊》5月11日報道,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重影響世界汽車產業,麥肯錫預計今年汽車銷量將減少20%-25%。汽車產業在後疫情時代將面臨四大領域的變化。德國將超越中美成為電動車領頭羊。
麥肯錫咨詢公司最新研究顯示,疫情影響了人們日常使用汽車的行為習慣,隨著世界各國逐漸放寬疫情隔離管控措施,世界經濟大幅度變化,汽車產業必須因地制宜,轉型以應對新變化。
麥肯錫合夥人Timo M?ller說:「汽車將因四大原因而改變:產業情況,政府管控,技術和消費者行為。」
受到疫情影響,世界汽車產業萎縮,預計世界汽車市場今年銷量預計會減少20%-25%。根據麥肯錫,疫情爆發造成9成中國、美國和歐洲汽車工廠停工,汽車產業總計少生產750萬輛汽車。
麥肯錫預計,各國政府為了支持本國經濟發展會給汽車產業政策支持和優惠,目前各國政府採取的措施不同,中國延長電動車補貼政策,部分國家將放寬汽車排放要求,德國考慮提供新車購車補貼。
在技術研發投資上,汽車公司短期內將減少向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投入,但從長期來看,疫情很可能加強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汽車和共享汽車等產品的需求,因此不會影響汽車產業未來發展方向。
電動車並沒有受到疫情影響,「中國和歐洲三月和四月的電動車銷量出乎意料的穩定」。
?
麥肯錫預計客戶未來在購車的時候會考慮到可能感染病毒的要素,購車者更傾向於購買私家車,使用私家車、自行車甚至步行來代替公交工具。再算上在家辦公,麥肯錫分析未來上下班通勤汽車市場會縮水。
麥肯錫預計,德國肯定會超越中國和美國,成為電動車製造商領頭羊,問題只是時間長短而已。「德國汽車製造商電動車的市場份額會從去年的18%增長到2024年的29%。德國每年生產超過170萬輛電動車,可能在2021年就能成為世界電動車領頭羊」。
但是,麥肯錫表示特斯拉是德國稱霸的最大變數,隨著特斯拉的發展以及超級工廠的運行和擴建,德國車企很可能被特斯拉拋在身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㈨ 麥肯錫報告顯示,到2025年純電動汽車將達到485款
在報告中,麥肯錫還提及了近10年來電池成本的變化,並表示成本還有進一步減少的空間。也就是說,隨著電池成本的進一步降低,純電動汽車將會變得更加有競爭力。在2008年時,每千瓦時成本約為1600美元,到了2019年,該成本已經降到100美元至200美元之間了。此前,曾有報道稱特斯拉的電池成本已經低於100美元,但尚未得到官方證實。
麥肯錫還對電動車主進行了研究,和燃油車主比起來,電動車主:
1、平均年輕5歲
2、住市區的比例更高
3、通勤時間長32%
4、賺錢多30%
5、最近一輛車在網上買的幾率是汽油車主的6倍
6、在11100名受訪者中,盡管只有12%的人每天上下班路程超過25英里(40公里),但他們仍然會對續航里程的產生擔憂。
汽車電動化,已不可逆,早買早享受吧。擁抱未來,才有未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