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汽車 » 許家印新能源汽車買買買

許家印新能源汽車買買買

發布時間: 2022-08-08 01:01:23

① 車還沒造出來,就為疫區捐兩億,這個「中國最豪准車企」啥來頭

疫情當前,全國各行各業眾志成城,紛紛對疫區伸出了援助之手,其中也包括了眾多車企。彼時的它們積極響應,出錢或出力。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汽車行業及其周邊行業共捐款、捐物累計總額已經超過了10億元。

而且造車可是一場超長距離的馬拉松,成立了16年的特斯拉,2018年可還是虧損,所以咱們得用長遠的目光來看待恆大的造車之路。在疆哥看來,即便恆大最終沒有達到期待的高度,但它帶動的資源融合和科研人員創新,對於中國汽車產業來說,都將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不知道大家對於恆大造車,又是持如何態度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不差錢」的恆大,造車進展如何了

近期,恆大高管泰特機電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呂超離職,他發文提及恆大的房地產造車與汽車產業發展規律相悖,恆大是「拿真地,造假車」,用造車的相關項目投資換取政府的住宅用地資源,從而引發行業關注,恆大是真的造車?究竟進展到哪一步了?
用「買買買」實現宏偉的「造車夢」
去年的雙十一期間,恆大掌門人許家印為恆大新能源造車計劃喊出15字方針「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不難理解,恆大在地產領域確實是行業頭部,而在造車領域卻是一個小白,收購、合作、入股相繼成為恆大造車的主旋律。
恆大也不只一次的公開表示,「要在3-5年之間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造車集團」,計劃在3年投資450億元,並規劃在中國的「一帶一路」的相關國家建立10大整車生產基地,未來10-15年實現年產500萬輛汽車。用短周期、高效率、高產能、廣布局實現恆大的宏偉藍圖,縱觀現今自主品牌的頭部車企,多年經營也未曾有恆大這般「豪橫」。
144.9億收購廣匯集團41%的股權,接著以9.3億美元收購瑞典的電動車公司NEVS51%的股權,1.5億歐元入股柯尼塞格;2019年年底與博世、麥格納、大陸、采埃孚等60家全球頭部零部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不僅如此,斥巨資投放恆馳廣告,廣州恆大足球隊的胸前都印上了「恆馳汽車」的字樣,並且出現在央視廣告中。恆大的諸多動作向汽車市場發出一個訊號:恆大有決心實現造車夢!
沒錢萬萬不能,有錢也不是萬能的!
就在恆大用「買買買」大展宏圖時,今年3月恆大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2019年財報像是澆了一盆冷水,數據顯示2019年公司凈虧損49億元,相較2018年的14.28億元,虧損上呈倍數增長,在49億中新能源造車便虧損了33億元。
盡管恆大健康首席財務官潘大榮表示:「新車還沒量產交付,但這種狀態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到2021年恆馳全系列產品陸續實現全面量產後,會明顯改善。」但是以造車新勢力的領航員蔚來為例,造車第一年的2016年凈虧損25.73億元,之後的2017-2019年之間分別虧損50.21億元、96.39億元、112.96億元,當時的李斌也無奈道「你不能指望一個4歲的孩子養家」!相較之下恆大造車年齡更短,現期虧損33億元就像是開胃菜。
恆大造車的窘境不僅此一項,在收購泰特機電有限公司的前一天,恆大於2018年斥資20億美元投資賈躍亭的FF,然而FF發布公告,公司將出售內華達州北拉斯維加斯900英畝(約5463畝)土地,報價為4000萬美元,賈躍亭的造車已然陷入財務窘境,與恆大產生裂痕;而恆大花5億收購的泰特機電有限公司也沒好過,呂超離職該公司就是導火索,據派到泰特機電有限公司的恆大員工透露,泰特的輪轂電機技術並不成熟,跟多外購件的供應商是國內小作坊,和恆大汽車追求高大上的造車理念落差較大。
綜合之下,汽車是一個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的產業,沒錢一定不行,有錢也不一定好使,縱使恆大是一個總資產達到2.1萬億元、年銷售規模超6000億、世界500強的龐然大物,點點滴滴的「蠶食」也將阻礙造車之路,
不局限「造車」狹義,增強產業聯動性
那麼恆大遇到挑戰是否要知難而退了?現實斐然,恆大在利用「買買買」的結果整合資源,一方面在緊張有序的推進造車,另一方面在4月就開始「招兵買馬」,提供了17個崗位類別,共3萬個崗位。據悉,恆大在造車業務方面投資已超3000億元,打造了"生產+技術+銷售"的全產業鏈閉環。恆大上海松江和廣東南沙的生產基地將在2020年下半年竣工,於2021年投產,並且首期規劃了20萬的產能,新車將在2021年底至2020年初實現批量投產。
不僅如此,據恆大官網信息介紹,如果恆大有300-500個樓盤,其中每個樓盤拿出10個車位作為小區共享,業主可以租用恆大新能源汽車,如果用車過程中業主普遍接受,那麼汽車與車位可以一同租售給業主,並且售後服務方面也由恆大接盤。恆大正在使汽車產業與房地產產生能聯動效應,這樣做的好處在於,省去4S店的環節,增加用戶體驗。
從恆大的動作上,可以看到恆大也在用實際行動造車,將形成以民生地產為基礎,文化旅遊、健康養生為兩翼,新能源汽車為主力的綜合商業集團,那麼許家印執著的造車精神能否換來回報,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許家印全球狩獵:瘋狂的造車「閃電戰」

瑞士時間3月3日,世界頂級新能源超跑Gemera在日內瓦全球首發,外形誇張而炫酷,性能跨入「地表最強」之列,是全球最驚艷的新能源汽車之一。

國內很多汽車發燒友對Gemera進行了圍觀,難掩心潮澎湃。Gemera擁有1700馬力,續航里程達1000公里,憑借1.27兆瓦的功率和3500Nm的扭矩,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1.9秒,並在20秒內可提速至400km/h。

新創車企還面臨一個矛盾是,資金和融資能力是否能支撐到企業盈利。三年之後資金如何投入,許家印沒有直接說,只說了恆大的總資產2.1萬億。但這其實可以稱得上,這一波新創車企中最低調的炫富了。他向外界宣告,恆大新能源有強大的後盾。

目前,主流車企的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已經推廣了近十年,培育了一定的市場。從消費意識、基礎設施建設、政策體系,都已經較為健全,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已經具備基礎。

未來的汽車市場,傳統車和新能源車將是一對「此消彼長」的關系。2018年,全球一共銷售出了8600萬輛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佔比還非常小。如果未來10-15年,新能源車的佔比可以達到50%,全球新能源車的銷量將達到4300萬輛。

恆大新能源車提出,未來10-15年新能源車的規模達到500萬輛。如果汽車市場按照傳統車向新能源車的轉化率為50%計算,不考慮新增或新舊轉化更高的前提下,恆大新能源達成目標後,市佔率也僅為11%,相當於目前傳統車企全球排名第三、第四的份額。恆大新能源確定的目標,並沒有超出合理的競爭邏輯。

質疑聲的本質,在於許家印和恆大新能源宏大的格局觀、反經驗主義,超出了很多人的認知范疇。目前,沒有一家中國車企,甚至全球車企,提出過這么巨大的新能源汽車目標,也沒有提出過「一起步就進行全球整合」的商業策略。

這是一個大變局時代。全球政商格局、大國競爭格局都在重構,中國已經成為第二大經濟體,未來將可能是第一大經濟體。而新能源汽車是對中國多個層面有深遠影響意義的戰略性產業,中國也是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未來,中國應該有能匹配國力和產業規模的新能源車企出現。

從行業巨頭產生的規律看,幾乎所有的頂級企業,都在關鍵節點踏准了國運、全球格局、技術革命的節奏。許家印在宏大的視角下,提出恆大要打造全世界規模最大的新能源車企,就不難理解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④ 恆大的新能源汽車夢,看來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恆大的新能源汽車夢,看來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⑤ 恆大汽車開賣,你會再信許家印一次嗎

恆大汽車開賣了,我不會再相信許家印了,恆大的房地產做得非常不錯,成為了頂尖的企業,但是現在遇到了現金流的問題,在這個時候,許家印的汽車竟然要開始賣了,這有可能會帶來大量的現金流,所以是一個機會,但是我卻不會再相信他了,一方面是之前的房子還有很多沒有交付,另外一方面,我認為老牌企業更加靠譜,接下來跟大傢具體說明。總而言之,恆大雖然開始賣汽車了,但是如果要選擇一輛自己的汽車,我認為安全和未來的售後更重要,所以我認為老牌的企業會更好,因此不會買,另外恆大之前就出現過樓房延期交付的情況,所以汽車方面我也會有所擔心,因此不會再相信許家印。

⑥ 凈虧損32億 許家印的車「恆馳」起來真費錢

造車這事確實特別費錢。

以蔚來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天天為資金發愁,而對於那些在本行業已經功成名就,如今開始跨界造車的企業來說,錢錢錢!依然是大問題。

大家可能會說,干房地產出身的恆大不差錢,嗯!也許真的不差錢,但現在情況是,恆大的支柱產業房地產表現平平,雖然2019年合約銷售額約6010.6億元,剛好完成銷售目標6000億元,但較低的成交均價,讓其凈利潤大幅下降。

對於利潤下降,恆大方面在公告中也解釋到:「由於售價較低的清尾銷售樓盤在2019年交樓結轉,導致交樓單價下降」

很明顯,恆大需要靠地產的錢來支持新能源汽車的起步和發展,雖然許家印未來的規劃是恆大將形成以地產為基礎,新能源汽車為龍頭的產業格局,但如今龍頭還在投入期,基礎行業必須要頂上。

事實上,近幾年恆大的地產生意也並不好過,一直在執行低價走量的戰術,這也是導致中國恆大集團凈利潤腰斬的原因。恰逢屋漏偏下雨,在恆大發布盈利預警公告後,截至3月23日收盤,中國恆大股價大跌16.89%,收於9.94港元。

恆大新能源汽車品牌叫恆馳,有恆久遠,馳天下之意。

目前,縱觀恆大的各個產業中,唯有地產業務可稱之為恆久遠,馳天下。而如果恆大的新能源汽車業務也要做到這一點,必要條件就是不能少了其金主地產業務的「恆馳」。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⑦ 一口氣發布6款新車,看來許家印和恆大汽車也想做一次後浪!

8月3日,恆大汽車集團在上海、廣州同時發布恆馳首期六款汽車,覆蓋從A到D級別,以及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等乘用車車型。

7月27日,恆大健康發布公告,公司更名為「中國恆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其最重要的業務。

業務范圍也從電動汽車生產的動力電池、汽車動力總成、先進汽車製造、汽車銷售和智能充電。並且將努力用3到5年的時間將自己變成世界上最大、最強大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工業和信息化技術部部長苗圩表示,五年前,政府希望在電動汽車市場上增加一些「貓魚」,指的是新來者和外國競爭對手,浙江有助於刺激創新並引進新進技術。最終結果將是為哪些倖存者提供更健康和強勁的市場。

總部位於北京的研究公司EqualOcean的分析師馮林彥說:「金錢在汽車製造中固然重要,但管理團隊的能力更重要。」她認為房地產開發商缺乏創新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生產出吸引客戶的新一代汽車。

恆大能否成功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分一杯羹,也將在下半年的市場中可以窺見。依靠大量資金注入,合作並購的方法能否成功,也將得到檢驗。

撰文??趙陽

主編?孫臣

圖片?網路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⑧ 許家印的大手筆!恆大頂級超跑發布,1.9S破百,售價超千萬

我們都知道,許家印名下的恆大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房地產企業,但恆大要造車也不是一個新鮮事了,在過去幾年中,許家印也一直對外聲稱要進軍汽車領域,並且也確確實實的這樣去做了。但是總有很多人認為他可能是小打小鬧,作為一個門外漢在這方面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但很多人忽略了作為新能源汽車來講,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而這恰恰就是恆大最大的優勢。

作為一款超級跑車,動力方面才是最值得期待的。Gemera採用了一套2.0T雙渦輪增壓發動機+三電機的插電混動動力系統,綜合最大馬力為1700PS,最大扭矩為3500NM。0-100KM/H僅需1.9S,並且純電續航可達1000KM。它的到來將成為目前世界上提速最快的四座車型,也讓我們看到了許家印的大手筆!對於這款車你覺得如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⑨ 恆大去年燒掉32億造車,卻一款新車都沒造出,恆大汽車還有戲嗎

去年11月,恆大在廣州召開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此次峰會不僅請來了廣州市市長,全球206家頂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CEO也悉數到場,其規模和陣容可以說是世界汽車工業史上前所未有的。
而最近卻與「負面新聞」相掛鉤。隨著恆大健康的2019年度財報發布,財報顯示新能源汽車業務2019年全年虧損32億人民幣,這一「巨額虧損」的背後,不禁讓人為恆大的造車夢擔憂。接下來,斗車哥按照時間順序給大家講講恆大的造車故事。
故事的開始要回溯到2018年6月,兩個懷揣造車夢的男人相遇了,那一年,賈躍亭苦於資金鏈斷裂,整個世界都不再相信賈躍亭,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家印不顧流言蜚語,堅持要買下賈躍亭的FF,此時的FF人才專利齊備,根據協議,恆大的這筆錢將分三次支付:2018年底前支付8億美元(5月已付);2019年支付6億美元;2020年支付6億美元。
許家印從一開始就做好了接管FF的准備,但是,賈躍亭無意放棄FF控制權,2018年的最後一天,許家印與賈躍亭突然分道揚鑣,已經投入8億美金的恆大不再繼續投資,先期投入的8億美元轉為32%的FF優先股權,並100%持有FF香港。賈躍亭可以在5年內回購恆大持有的32%FF股權。
在賈躍亭之後,許家印並沒有選擇放棄造車,依舊採取「買買買」的方式做新能源汽車。2019年1月,恆大入主全球性電動汽車企業NEVS,入主卡耐公司和荷蘭e-Traction公司。NEVS公司來到天津,在濱海高新區的高新二路建了廠,「恆大國能汽車」這才立了起來。
同年的3月16日,恆大國能新能源汽車集團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在天津召開,國內外行業的專家和合作夥伴悉數到場。許家印在此次峰會上信誓旦旦地立下壯語——首款電動汽車將在6月份全面投產,預計最近就會面向全球發售。
而恆大的唯一一款新車「國能93」,是一款基於薩博鳳凰技術平台開發的一款大眾化純電動汽車,成果並不是很樂觀。在2019年8月前,這款車只賣出了8輛,而且交付日期多次推遲,先是定了4月,又改為8月,最後才定了9月,其間並不順利。原本大家都以為恆大的造的新能源車會驚艷世人,但國能93有點事與願違。
但從恆大造車發展的軌跡來看,今年才是恆大的發力時刻。盡管3月22日,恆大健康發布盈利預警公告,披露2019年恆大新能源汽車業務凈虧損32億元,加上2018年虧損的17億元,兩年合計虧損近50億元。這意味著,造車兩年後,恆大新能源車還沒盼來營收。
而好消息是,在3月30日的線上直播業績披露會上,恆大健康集團副董事長兼瑞典NEVS總裁彭建軍表示,目前恆大新能源汽車項目進展順利,「恆馳1」將在今年亮相。廣東南沙、上海松江生產基地將於今年下半年竣工,2021年投產,首期規劃產能均為20萬輛,將為恆馳全系列產品2021年陸續全面量產提供強有力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恆大健康和中國恆大宣布業績利空消息的同時,恆大集團內部正在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員工大動員,分布在各個不同部門的30%的員工突然接到一紙調令,前往恆大新成立的公司「恆大寶」,但對於新公司具體的業務和相關安排公司卻並未多談。有消息顯示,該調整可能涉及恆大新能源汽車約180名員工。
雖然很多業內人士預測,恆大新能源在2020年可能繼續虧損,但橫向來看,恆大新能源的年虧損額度並不算業內最高。數據顯示,同為新造車企業的蔚來汽車,過去4年累計虧損220億元,平均每年在50億元以上。而且,恆大新能源有財力雄厚的恆大集團做靠山,「不差錢」是其最大的標簽。
寫在最後的話:
從「造房」到「造車」,恆大看似不按常理出牌的背後,是否就是地產巨頭的積極轉型呢?雖然燒掉50億卻沒造出一輛好車,但斗車哥認為「國能93」只是恆大造車故事的開端,而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恆大汽車也將很快面世,也許到時能夠帶給我們驚喜。
關注「斗車」,回復關鍵詞「車型庫」就可以瀏覽更多車型的精彩文章喔~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⑩ 許家印這幾年為什麼在汽車領域一路「買買買」

11月23日,萬科A發布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恆大系完成對萬科的二度舉牌,持股比例達到10%。

按照萬科披露的恆大系持股情況,恆大通過10家公司持有萬科股份,包括7家此前持股的公司以及恆大地產集團等三家新出現的公司。

標普認為,恆大地產激進的增長偏好和舉債擴張將令其財務杠桿和利息覆蓋率維持在非常弱的水平,再融資需求上升流動性趨緊。

根據標普分析師的研究,恆大地產的財務杠桿顯著變差。2015年借款激增,總債務升至3700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永續資本工具),而2014年總債務水平為2120億元。

恆大的高負債一直備受關注,而買入萬科,對於改善財務數據,無疑是有利的。

8月12日,恆大地產手中的三隻地產股集體漲停,這也使得恆大地產的賬面至少已產生了近100億的浮盈。

中國恆大17日晚間公告稱,11月10日至17日共收購約1.29億股萬科A股,連同此前收購,占萬科已發行股本總額的9.452%。隨著萬科股價的一路走高,也讓寶能系鬆了一口氣,已經浮盈近300億元。

股市上的賬面浮盈,確實可以有利於改善恆大地產的財務數據。

除了改善財務數據,萬科的董事成員,也是意圖之一。

因為持股超過5%,按現行的游戲規則,就意味著恆大可以向萬科的董事會推薦董事成員。

萬科董事會人員任期將於2017年3月結束。

在萬科股權之爭中擁有相當比例權重的寶能系和恆大,目前在董事會尚無席位。

而完成第二次舉牌的恆大系,與萬科第二股東華潤集團之間的持股比例在進一步縮小。在目前已公布的信息中,華潤共計持有萬科15.24%的股份。

而在未來,不排除恆大未來繼續增持萬科A的可能。

恆大在權益變動權益報告書中還稱,未來12個月內將根據證券市場整體狀況並結合萬科A的業務發展及其股票價格情況等因素,決定是否繼續增持或者減持其在萬科A中擁有權益的股份。

也就是說,在董事會改組之前,恆大還是存在繼續買入萬科的可能。

在11月19日萬科媒體溝通會現場,王石就針對眾多力量增持萬科這一現象表態:「一開始不明朗,現在慢慢明朗了。」

王石曾說,「我們發現各路資本都在對萬科感興趣,無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它是一個很價值的殼,在殼上做文章;第二種是『唐僧肉』,認為經營的好。我想對萬科,應該這兩種情況都存在。」

熱點內容
荊州皮卡貨箱保護 發布:2025-05-18 04:14:48 瀏覽:563
奧迪a642二手車價格 發布:2025-05-18 04:11:11 瀏覽:371
房車智能水泵系統 發布:2025-05-18 03:56:11 瀏覽:129
改裝北汽b40越野視頻 發布:2025-05-18 03:53:41 瀏覽:712
20萬以內的越野排行榜 發布:2025-05-18 03:42:24 瀏覽:545
越野車防翻滾 發布:2025-05-18 03:40:51 瀏覽:81
雪佛蘭老賽歐論壇內飾裝扮 發布:2025-05-18 03:25:09 瀏覽:477
撒哈拉馬拉松越野賽 發布:2025-05-18 03:17:33 瀏覽:212
房車鋁合金配件廠家 發布:2025-05-18 03:02:03 瀏覽:479
出租普通房車的價格表 發布:2025-05-18 02:44:20 瀏覽: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