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警報擾民
❶ 樓下有輛電動車的報警聲音一直在響,不知道是誰的車子。現在已經響了1個多小時了。怎麼才能關掉
可以採取應急手段,切斷警報器的電源,制止擾民行為的發生。
如果在正常情況下,電動車設置了防盜功能後,只要觸碰到車子就會開啟警報聲或者刮風下雨以及外界聲音特別大的時候也會一直響,可以通過遙控鑰匙來進行關閉,按下開鎖鍵就可以解除了。
防盜器主要利用現有的電話網路或者無線手機GSM網路,通過無線或則有線的方式,連通主人電話或手機,實現遠程防道盜功能的電子產品。
電動車介紹:
電動車,即電力驅動車,又名電驅車。電動車分為交流電動車和直流電動車。通常說的電動車是以電池作為能量來源,通過控制器、電機等部件,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運動,以控制電流大小改變速度的車輛。
第一輛電動車於1881年製造出來,發明人為法國工程師Gustave Trouvé 古斯塔夫·特魯夫,這是一輛用鉛酸電池為動力的三輪車,它是由直流電機驅動的。電動車已發生了巨大變化,類型也多種多樣。
❷ 綠源電動車怎麼關閉警報 有時候不小心碰一下就響了 擾民啊!
關閉報警方法:
1、遙控器關閉報警。
2、切斷電源,從電動車電源部分,看一下引向報警器的線路,掐斷,即可關閉報警。
由於車輛的報警系統,是根據放盜竊來安裝的系統,需要由專業人士,才能夠卸掉,或者是關閉警報。
企業概況
1997年的7月,一群年輕的創業者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建立一個小型電動車公司,並滿懷憧憬地把新建立的公司取名為「綠源」,寓意著「綠色能源」和「與綠有緣」。
那時候,中國的電動車事業才剛剛起步,新創立的綠源公司與其它電動車行業的先驅們一起積極推動了中國電動車產業的快速發展,雖歷經風雨,但痴心不改,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交通之路。
❸ 電動車警報聲音大,是否涉嫌違法
按國家規定,居民住宅區內的雜訊標准白天是50分貝以下,夜間在40分貝以下。大於60分貝就屬於雜訊。但是,現在市場上的報警器的聲音都很高,各個生產廠家不同,但都超過90分貝以上,高的超過120分貝。
記者通過查詢了解到,醫學資料顯示,音量60分貝以上就屬於吵鬧范圍,雜訊在80~85分貝時,人很易激動、感覺疲勞。雜訊超過85分貝,會使人感到心煩意亂,無法專心工作,工作效率降低,而待在100~120分貝的空間內,一分鍾人類就得暫時性失聰。
電動車報警器擾民屬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第61條規定:受到環境雜訊污染危害的單位和個人,有權要求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城市居民小區屬於該法中的「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在此區域內產生的防盜報警器長時間的報警聲,如果嚴重干擾人們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則屬於違法行為。居民如果遇到類似情況,可以報警。
電動車報警器無統一技術標准
據報道,按照國家的標准,防盜報警器在警戒狀態下,只有在發動機被開動、行李箱或車頂蓋被打開等情況發生時,報警器才應產生報警;而對於打雷下雨、車輛駛過、人為碰撞或拍擊、觸摸車輛等任一情況發生時,不應發生報警。但電動車的報警器目前還沒有達到此標准。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向記者介紹,目前為止電動車報警器行業並沒有一套讓各生產廠商共同規范的技術標准,因此部分生產廠商對於報警器生產存在不規范情況。
❹ 電動車報警擾民怎麼辦
法律分析:電動車報警擾民可以報警處理。根據相關規定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根據具體情況及侵權人過錯程度也可以主張精神損害賠償,如對方拒絕賠償的,可委託律師提起訴訟,主張對方進行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❺ 小區電瓶車報警器擾民怎麼辦
可以請求當地派出所出面解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可以並處罰款:
(一)在城市市區雜訊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內使用高音廣播喇叭。
(二)違反當地公安機關的規定,在城市市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組織娛樂、集會等活動,使用音響器材,產生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過大音量的。
(三)未按本法第四十六條和第四十七條規定採取措施,從家庭室內發出嚴重干擾周圍居民生活的環境雜訊的。
(5)電動汽車警報擾民擴展閱讀:
所謂的晚上22點至次日6點鍾,只是法律意義上的「夜間」的定義。「夜間」的雜訊排放標准只是比「日間」標准更高而已。無論夜間還是日間的雜訊排放標准,其與認定「雜訊擾民」存在相關但是並不一定必要的關聯。即只要產生了與環境不相適應的雜訊排放,而且也產生了居民被干擾的後果,即可認定為「雜訊擾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
第五十九條違反本法第四十三條第二款、第四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
第六十條違反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造成環境雜訊污染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可以並處罰款。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決定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行使前款規定的行政處罰權的,從其決定。
❻ 半夜電動車報警一直響可以打110嗎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可以撥打110,屬於擾民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