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電動汽車公司領導劉建功
A. 寶馬和國家電網牽手,不止是為了充電樁
耿慧麗/文
就目前而言,除了特斯拉,外資品牌在中國推出的電動車,在續航里程上、智能大屏等方面都是被自主品牌的電動車「碾壓」的。晚到的外資品牌電動車如何已經搶先一步的自主品牌電動車PK?對於這一問題,外資品牌各家的公關話術雖並不完全一致,但背後核心則大致相當:更可靠的產品品質與安全標准,更好的服務。
6月3日,寶馬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在北京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開啟戰略合作,內容涵蓋充電技術研究和創新、充電服務產品合作和推廣、推動新能源車用新能源電力三大方面。
根據合作協議,寶馬將聯手國家電網拓展充電網路布局,為車主提供更便捷可靠的「一站式」充電服務,今年年底提供27萬根充電樁。同時,雙方還將聯手開展充電技術領域的創新,如350千瓦高功率快充技術的測試和運營;建立使用太陽能、電池回收等技術的充電、光伏、儲能三合一能源示範站等。
作為全球電動化先鋒同時也是首個在華發布電動車的豪華品牌,寶馬顯然非常明了中國電動車市場下一步的競爭重點。在「在中國,為全球」的全新一代電動車寶馬iX3即將投放、動力電池工廠二期即將投產之際,已經在新產品、動力電池供應等環節做好升級准備的寶馬,將電動車的競爭重點由產品本身拓展至服務領域。
為車主提供更好服務
寶馬成為首家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開啟戰略合作的國際汽車品牌,並不令人意外。不管在全球還是在中國市場,寶馬都是電動化的先鋒。目前,寶馬在華已擁有超過6萬新能源客戶,在豪華品牌中遙遙領先。能在電動化道路上領先其他豪華品牌這么多身位,除了寶馬最早發力,已經在華推出多款插電混動和純電動車型,也得益於其對充電服務的高度重視。
官方介紹,對於購買BMW品牌新能源車的客戶,寶馬提供高質量的私人充電解決方案。目前,已在全國所有城市提供免費充電牆盒以及免費的基礎安裝服務。同時,寶馬擁有行業最高的安裝標准及質量:從甄選安裝服務商、制定安裝流程、為電工提供培訓等各個方面確保為寶馬客戶提供最高質量的安裝服務。
除了安全可靠的私人充電樁服務,寶馬也一直大力投建公共充電樁,推進品牌專屬充電樁服務,讓車主享受豪華品牌水準的專屬充電服務。比如,在線下客戶體驗和服務的第一觸點經銷商層面,寶馬積極擴建經銷商充電站,目前已涵蓋超過450家新能源授權經銷商,建成豪華品牌中全國最廣泛的新能源經銷商網路。
此外,寶馬還在機場開展BMW品牌專屬預約停車充電服務,目前已推廣至國內5大城市的6座機場,包括北京、上海、成都、南京、沈陽,為客戶提供停車/充電等一站式服務。
截止2019年底,寶馬在華已布局超過13萬根高質量充電樁。搶在其他豪華品牌同行之前提前跑完在華電動化摸索期的寶馬,也將安全、廣泛、最便捷的充電服務作為在華電動化發力的一大重點。
此番與國家電網達成戰略合作,一大目的就是擴充寶馬在華公共充電網路,到2020年底,寶馬將為車主提供超過27萬根充電樁,實現翻倍,其中將包括8萬根提供快速充電的直流充電樁。同時,通過接入國網「十縱十橫兩環」的高速公路快充網路,寶馬充電網路將在全國覆蓋超過5萬公里高速公路。
大力擴展公共充電網路的同時,寶馬還將不斷完善品牌專屬充電服務,擴展至更多機場,以及商場、酒店、經銷商店等新能源車重點使用區域。2020年底,將有250家經銷商擁有電動產品專區,提供超過1000根充電樁。
除了更廣泛的充電網點,寶馬和國家電網的此次合作還致力於提供更智能便捷的充電服務。寶馬正在通過數字化技術的集成,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數字化充電體驗——通過BMW雲端互聯應用程序,可以完成查找、充電和支付的完整流程。
當然,為用戶提供更好充電服務的背後,是寶馬成就自己、鞏固電動化領軍者地位的雄心。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先生在發布會上表示,當前的大環境下,更需要立場堅定,採取清晰的路線邁向未來。寶馬集團將繼續聚焦既定的轉型路線,預計到2025年前在研發和創新科技方面投入超過300億歐元,大部分投向電動出行和數字化領域。
「中國已經在電動化和數字化方面領先全球。相應地,中國客戶在這兩個方面要求最高,並且早已超越產品本身。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年在中國提供6款新能源車型,並大力發展e-Drive電力驅動系統、經銷商網路、充電設施和數字化服務。」高樂表示。
積極響應「新基建」戰略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寶馬與國家電網的領導在發布會上都重點提及了「新基建」。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博士在講話中強調,這次雙贏合作是正確時間的正確信號,不僅有利於寶馬客戶,更會惠及整個新能源產業,也響應了中國的「新基建」戰略號召。他還特意用中文念了「新基建」以凸顯對此事的重視。
「過去十年來,華晨寶馬始終致力於建立全面的電動出行生態系統。今年,我們以新能源為重點的沈陽研發中心實力再次增強,不久還將迎來動力電池中心二期的開業,成為生產第五代寶馬動力電池的大本營,為今年即將推出BMW iX3提供電池。隨著越來越多的本土電動車型推出,客戶對安全、快速的充電服務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而滿足這些需求不僅需要大量投入,也需要跨行業合作和多方緊密協作。」魏嵐德表示。
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董事長全生明則同樣將雙方的這次合作放在積極響應「新基建」的大框架下:「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車聯網平台,和覆蓋范圍最廣的高速快充網路。今年,為貫徹新基建戰略部署,國家電網公司全面加快了充電業務發展,將投資建設7.8萬根充電樁,改善電動汽車充電體驗、提升中國充電設施水平。」
除了充電網路方面的合作,寶馬與國網還將致力於充電技術的創新升級。如350千瓦高功率快充技術的測試和運營,大功率充電技術標准、即插即充技術和車-樁-網互動技術研究等。未來,一輛純電動車有望在10-20分鍾內完成一次充電,
此外,寶馬將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還將在BMW經銷商建設充電、光伏、儲能三合一能源站,共同推進綠色能源的使用,寶馬首座充光儲一體能源示範站將於今年在北京落成。
根據雙方規劃,寶馬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還將在綠電交易、電池梯次利用等方面加強合作,推動電動汽車生產、使用、回收全生命周期使用清潔能源,全力實現「車-樁-電網-用戶-社會」多贏互惠的共同目標。
寶馬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的戰略合作,標志著寶馬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本土化進程更進一步。今後,寶馬在華的企業形象將不僅僅是豪華汽車品牌製造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百億投資充電樁:產業從野蠻生長向精細化進軍
5月12日,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動汽車與儲能分會的 「新基建 充電板塊在行動」新聞發布會,又一次將充電樁行業推上輿論關注的焦點。其中,最惹人關注的莫過於各企業的投資計劃。
國家電網27億元、南方電網12億元、特來電10億元、星星充電10億元……自今年3月充電樁產業被納入新基建范疇之後,充電樁企業的投資熱情空前高漲,僅國內四家領頭企業的自身投資就已接近60億元,再加上資本的押注以及其他企業的投入,有業內人士預測,2020年充電樁全行業的投資或將輕松破百億元。
不僅是企業,輿論層面對充電樁的關注度也遠高於任何時期。「新基建催生新動能」「新基建提振特高壓概念股」「新基建和在線新經濟帶來巨大投資機會」等與新基建有關的各種新聞,明顯多了起來。
這是充電樁產業從未擁有過的高光時刻。盡管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發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相比於純電動汽車產銷量的超高速增長,充電樁市場過去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如今,在這一輪新基建建設潮中,充電樁企業終於站上了風口。從整個市場的動態來看,充電樁企業對未來的發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逐漸開始從過去的野蠻生長向精細化運營轉變。
新基建的1/7
「充電樁產業的春天來了」,這是今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會議召開後,行業內普遍存在的觀點。在這場會議中,區別於此前「修橋鋪路」的傳統基建概念,國家用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即「新基建」,來形容未來針對5G通信技術、特高壓、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等七大科技端的市場建設。
其中,針對充電樁市場,相關預測顯示,未來十年,中國充電樁建設存在6300萬台的缺口。借勢「新基建」,該行業有望激活萬億元級別的市場。
大好的前景加上國家政策的推動,中國的充電樁企業真正動了起來。以四家充電樁頭部運營企業的國家電網為例,2020年計劃安排充電樁建設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其中,居住區充電樁5.3萬個,公共充電樁1.8萬個,專用充電樁0.7萬個,岸電設施150個。
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促進聯盟統計,國家電網現在運營的充電樁是8.78萬個。這意味著,如果今年的建設任務達成,國家電網的充電樁數量將接近翻番。
在5月12日「新基建 充電板塊在行動」發布會上,南方電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浩舟也公開了他們的最新數據:「截至2019年12月,南方電網充電設施建設的投資累計已經達到31.8億,累計建成充電樁3.16萬個。」
根據陳浩舟的介紹,未來4年內,南方電網將投資251億元建設充電設施,建成大規模集中充電站150座、充電樁38萬個,為現有數量的10倍以上。
盡管特來電和星星充電沒有國企的背景,但在投資上也毫不遜色。特來電董事長於德翔表示,特來電潛心投資6年,到今年年底總投資會不低於70億元。而根據此前於德翔透露的已往投資金額來看,2020年特來電的直接投入將超過10億元。
星星充電董事長邵丹薇也透露,今年將投入10億元建設充電網路。她強調,這只是自營部分,未來還將拿出30億元的預算,助力城市合夥人的聯營創業。
向精細化發展
從10億元、50億元再到上百億元,充電樁企業的投資熱情空前高漲。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並不是充電樁行業的第一次建設熱潮。在201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始爆發之際,充電樁建設就迎來過一次建設大潮。然而,時至今日,我國在新能源充電樁方面仍存在巨大缺口。
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月底,全國已建成公共充電樁53.1萬台、私人充電樁71.2萬台,車樁比約為3.5:1,遠低於《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1:1。
「過去充電樁行業發展不起來有多方面原因。以北京地區為例,大多數北京小區的私人車位無法安裝個人充電樁,而在公用充電樁建設方面,有部分企業盲目擴張追求速度,導致大量場站閑置、充電樁分布不均衡的情況出現。」一位來自充電樁行業的專家告訴本報記者。
對於這些問題,充電樁企業也進行了重新的思考。就各頭部企業發展計劃來看,在本輪建設熱潮中,他們無疑吸取了教訓,改變了此前憑借資金野蠻生長的模式,而是轉為對質量、運營效果的精細化追求。
本報記者從南方電網官方了解到,今年南方電網的建設重點在大規模的集中式充電站建設上。「這種有穩定客戶需求的充電站,將會帶來更加清晰可見的投資回報。」南方電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數據顯示,南方電網目前在深圳集中開工的三個項目中,光明公常路充電站共有84個240kW直流充電樁,可以滿足周邊600輛重型的純電泥頭車充電。
此前,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董事長全生明在談到國家電網2020年充電樁投建計劃時表示:「新一輪新基建(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不能像過去那樣大面積推出公共充電樁,而要以社區為主、公共為輔,避免重復投建,要提高建設效率和使用率。因此,國家電網今年新增的7.8萬個充電樁建設,重點會放在社區。」
特來電的規劃顯示,2020年其自身投資加上社會資本合夥人投資或將超過20億元,這將大部分用於充電樁建設,計劃投建公共充電樁50000個。
但在私人充電樁投建方面,無論是國企還是像特來電這樣的民企,都沒有對外公布更詳細的規劃。在業內專家看來,這主要是受限於部分老舊小區的環境,「私人充電樁涉及的問題比較復雜,因此充電樁企業的私人充電樁建設工也作更加謹慎」。
企業間的「合縱連橫」
不僅投資熱情空前高漲、建設更加精細化,「合縱連橫」也成為本輪充電樁建設的一大特徵,而這一變化背後體現出企業在運營模式領域的一種探索。
3月12日,國家電網「尋找合夥人」活動正式上線,不論個人充電樁主、樁群用戶、場地所有人、充電樁生產企業和資金方,都可以加入國網管理平台。
在業內看來,國家電網的「合夥人」制度,既能極大地調動社會資源,如激發設備製造商參與充電樁投建,也能讓國家電網發揮長處,避免選址等短板。
與國家電網一樣,南方電網日前也公布了尋找合作夥伴的消息,面向場地資源、車隊資源、已建充電場站和銷售代理商尋求合作。
在尋找合夥人之外,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特來電和星星充電四大頭部運營企業之間也進行了「合縱連橫」,其共同創建的聯行科技或將於6月份發布充電樁互聯互通產品。
一位來自其中一家企業的高管對記者表示:「聯行科技將發揮各個充電運營商之間的樞紐作用,未來,車主無論是使用e充電、順易充、特來電或星星充電APP,都將支持查詢並使用其他運營商的充電樁。充電樁互聯的問題將很快得到解決,真正做到全國一張網。」
對於這種模式,業內專家表示:「充電樁建設對於技術和資金的要求都比較高,在多重機遇面前,往往是行業的龍頭企業直接參與的機會更大。而經過第一輪洗牌後,在新一輪建設熱潮中,新能源充電樁的市場格局已現端倪,巨頭之間的共建聯贏將有利於整個市場的打通,進一步推動產業的向上。」
「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極大的問題。」在肯定聯行科技的作用後,該專家也指出了「合縱連橫」可能帶來的後果:充電樁運營企業大多不願意將數據展示給其他充電運營企業,在合作中,如何把握分享的程度將是企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而在後續的合作中,若由某家運營商主導,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將不利於公平競爭,平台上充電樁的信息推送可能有所傾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承譽而歸!開邁斯榮膺2021中國充電樁行業最佳運營服務創新獎
12月1日,由充換電百人會、中國充電樁網聯合主辦的2021中國國際充電樁運營商大會在深圳隆重舉行。會議聚焦充電樁運營的盈利模式、轉型創新、發展趨勢、平台發展、充電安全、充電標准等諸多熱門領域以及電池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儲能技術及應用等焦點話題,百位行業專家學者、投資代表、創業人亮相,用頭腦風暴的形式幫助與會者精準把握產業趨勢,共同應對產業挑戰。
(更多合作詳情,請關注開邁斯官方微信公眾號)
垂詢請致:周維根
電話: 18151989299
D. 濟南、青島換電站開門迎客 國電與北汽戰略合作
[汽車之家?新能源]?日前,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北汽集團」)與國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下簡稱「國網電動」)在北京簽署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促進車電包與車輛銷售業務、電池能源包業務、充換電業務、綠電交易與智慧能源服務業務以及資本合作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
位於濟南市天橋區的「濟南1號換電站」是國網電動與北汽藍谷智慧能源首批合作投運的首座換電站。此換電站日換電能力可達300次以上,換電站擁有先進的雲端電池管理技術,可實現遠程升級與智慧充電,可參與電網互動與調峰響應。「青島1號換電站」歷經48小時建設,目前主體安裝已全部完成,已經正式啟動聯調工作。作為國網電動汽車與北汽藍谷智慧能源首批合作城市,青島萊西將完成3座換電站建設及運營,服務萊西近300台換電計程車,從而加快布局青島計程車、網約車換電市場。
未來,國網電動和北汽集團將持續在換電領域展開深度合作,並率先試點車電分離,力爭在2021年6月底前,全面合作建設100座換電站,服務全國不少於10000台換電車輛。雙方將共同為中國汽車產業電動化、規模化推廣應用與汽車動力電池參與電網互動價值運營的創新實踐。(文/汽車之家張文浩)
E. 將於9月運行 山西啟動「新能源+電動汽車」智慧能源試點建設
易車訊近日,我們從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獲悉,山西正式啟動「新能源+電動汽車」智慧能源試點建設,通過構建「源(新能源)—網—荷(電動汽車)—儲(蓄電池)」協同運行的智慧能源系統,此舉目的在於既能讓電動汽車用上低價新能源電,又有效減少棄風棄光(「棄風棄光「指受限於某種原因被迫放棄風水光能,停止相應發電機組或減少其發電量,造成可再生能源的浪費),提升能源利用率。
據了解,目前山西省新能源裝機容量已超過2340萬千瓦,已核准在建新能源裝機約2000萬千瓦,隨著新能源裝機快速增長,棄風棄光問題日益凸顯,而山西省電動汽車保有量約8.6萬輛,充電運營商約100家,充電樁約1.3萬個,電動汽車充電負荷最高可達80萬千瓦,每年充電電量5.8億千瓦時,預計今後電動汽車保有量還將迅速增長,對於用電量的需求也會更高。
在綜合權衡考慮新能源裝機容量、棄風棄光和電動汽車的發展之後,山西提出了頗具創新模式的「新能源+電動汽車」協同互動模式,該模式可以依託智慧車聯網、電力交易、用電信息採集等平台系統,實現調度中心、交易中心、充電交易代理商、充電樁運營商、電動汽車等之間信息智能交互、業務智慧聯動,利用市場交易形成的新能源棄風棄光時段低電價,精準引導電動汽車增加充電負荷,從而最終實現多方共贏的結果,據介紹,這項試點將於9月底正式運行。(部分信息來源:新華社)
F. 國網河南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法定代表人:南國良
成立日期:2012-10-08
注冊資本:13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河南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10100054749682D
經營狀態: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所屬行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人員規模:100-500人
企業地址:鄭州市二七區嵩山南路85號
經營范圍:水電氣熱冷供應綜合能源服務、工程建設、能源託管;節能及綜合能源技術開發、技術服務;合同能源管理;節能工程建設;能源審計、節能咨詢;節能設備批發零售及節能系統集成;電能替代市場推廣及項目建設和運營服務;供電服務(配電網建設與運營);電力工程施工;售電;電氣設備租賃及銷售;清潔能源汽車銷售及租賃;太陽能發電技術服務;計算機信息系統開發、集成及運維;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建設、運營及租賃;儲能系統技術研發、建設及運營;碳排放交易;電力需求側管理服務。(涉及許可經營項目,應取得相關部門許可後方可經營)
G. 宋PLUS官圖發布;寶馬牽手國網;小鵬P7事故說明
寶馬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6月3日,寶馬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在北京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開啟戰略合作,內容涵蓋充電技術研究和創新、充電服務產品合作和推廣、推動新能源車用新能源電力三大方面。作為豪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導者,寶馬此次與中國充電服務領域的主力軍企業強強聯手,標志著寶馬在中國電動領域本土化戰略的持續推進,進一步構建完善的新能源生態系統。
同時,寶馬作為首家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開啟戰略合作的國際汽車品牌,雙方在技術領域的合作將引領充電技術的創新,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市場以及電動車生態和數字化服務的發展,造福更多新能源車客戶。
上海7月1日起實施國六a排放標准
6月1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城市車輛、重型燃氣車輛實施第六階段排放標準的通告。自2020年7月1日起,在上海銷售和注冊登記(含外省市轉入)的城市車輛應符合國六a階段排放標准要求。自2021年1月1日起,在本市銷售和注冊登記(含外省市轉入)的重型燃氣車輛應符合國六b階段排放標准要求。
系車手責任 小鵬汽車P7試乘會事故說明
日,網路上流傳著一段小鵬汽車P7在賽道失去控制沖入緩沖區並發生碰撞的視頻。對此,網路上流傳著一種「小鵬汽車P7的ESP、ABS失效」的說法。日前當事人出面對事故進行了說明,事故原因是當事人為刷圈速拔掉了車輛ESP電機保險絲,導致車輛ESP、ABS功能失效。
當事人為該次活動的特邀車手,該車手在前期試駕小鵬汽車P7時認為該車ESP、ABS工作會有一些推頭和轉向速度較慢的情況,為刷出較快圈速,所以拔掉了ESP電機保險絲,導致車輛ESP和ABS功能失效,加上行駛中的操作不當,最後導致車輛發生事故。
1.5T三缸/1.5T插混 領克06將於近期發布
日前,領克汽車官方發布旗下全新入門緊湊型SUV——領克06的預告圖,新車將於近期正式亮相。據了解,領克06基於CMA架構打造而來,並採用家族式都市對立美學設計理念,呈現出和諧的視覺美感。
動力方面,燃油版車型配備1.5T三缸發動機,最大功率177馬力,峰值扭矩265牛·米,傳動系統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插電混動版車型配備1.5T三缸發動機和電機組成的動力系統,其中發動機最大功率177馬力,峰值扭矩265牛·米,匹配三元鋰電池組。
年內上市3款新車 曝奔騰最新產品規劃
日前,我們從一汽奔騰汽車官方了解到,奔騰品牌將在年底前上市三款車型,其中包括奔騰T33 1.2T、奔騰E01、內部代號D357車型。此外,奔騰內部代號D365車型將於明年正式上市。
奔騰T33 1.2T車型
從目前獲悉的申報圖來看,奔騰T33 1.2T車型外觀基於現款車型進行了調整,前格柵採用了黑化設計,並加入了紅色輪廓裝飾線。此外,該車還配備了黑色的外後視鏡殼,以及更加運動的多輻式輪圈。
動力方面,新車搭載型號為CA4GA12TD-31的1.2T渦輪增壓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已經被使用在奔騰T77車型上。參考T77車型,該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43馬力(105千瓦),峰值扭矩為204牛·米,傳動系統匹配6速手動或7速雙離合變速箱。
奔騰E01
按照此前規劃,奔騰E01將於2020年7月正式上市。從申報圖來看,奔騰E01採用官方名為「光影魅學」設計理念,車身線條較為硬朗,且以凌厲的橫向線條為主,犀利的頭燈造型、前包圍中間部分立體感十足的內凹設計、前包圍兩側的豎向裝飾口均極具力量感。
側面來看,新車的充電口位於右前側翼子板處。車尾來看,新車採用貫穿式尾燈組設計,其餘部分則使用大面積留白設計。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639/1880/1640mm,軸距為2810mm。
奔騰E01內飾設計較為簡潔,呈現出「7」字形設計,採用了雙12英寸液晶儀表+中控大屏聯屏組的設計,而擋把前端部分的面板也由8英寸觸控屏替代。值得注意的是,奔騰T77同款3D全系虛擬人偶也將出現在新車上,增添了趣味性。此外,新車還配備了旋鈕式電子擋把設計。車內座椅也採用了像素風格條紋的白/灰拼色座椅,這也更符合其作為電動車的身份。動力方面,新車將搭載最大功率為82馬力的電動機,並將匹配寧德時代提供的三元鋰電池,NEDC續航為450km。
內部代號D357
內部代號D357車型定位為三廂掀背轎車,車頭依舊是奔騰大尺寸格柵風格,格柵與大燈連為一體,氣勢十足。新車的尾部採用了溜背式設計風格,搭配流暢的線條,營造出非常動感的車身姿態。車尾使用了貫穿式尾燈,在C柱上也有復雜的設計裝飾。
從諜照來看內飾使用了貫穿式屏幕,儀表盤與多媒體屏幕連為一體,增強了車內的科技感。而照片中可以看到該車使用機械擋桿,中控台下方和擋把後方均設有儲物格。動力方面,新車搭載1.5T+6MT/7DCT的動力總成,後續還將會推出2.0T動力版本,以滿足對高動力需求的人群。
內部代號D365
內部代號D365車型定位為小型SUV細分市場,新車前臉採用了大尺寸格柵設計,營造出較強的視覺沖擊力,整台車線條也比較硬朗。車尾從目前來看並未使用貫穿式尾燈,排氣也是隱藏式布局。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410/1840/1620mm,軸距為2630mm。
內飾來看,從諜照圖片可以看出新車採用了儀表盤+中控大屏聯屏組的設計,還有實體按鍵等元素,像電子擋把也出現在了它的內飾中,從目前的效果來看相比奔騰T77在提升科技感的配件上有了進一步提升。
宋PLUS官圖發布
日前,比亞迪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組旗下全新中型SUV官圖,新車未來將定位在宋Pro和唐之間,並提供1.5T發動機燃油版本和純電動版本車型供消費者選擇,其中純電動車型將推出500km和400km兩種續航。
同時,該車在此前申報選裝字標處中有「S5、SE、AIR、CROSS、L、PLUS、SPORT」等尾部標識,這些都有可能是該車未來的命名。但由於我們看到申報車型主圖中直接標有宋PLUS的名稱,所以我們暫時稱其為宋PLUS,當然被命名為其他的可能性。
或採用刀片電池 曝新款比亞迪唐新消息
日前,我們從消息人士獲悉,比亞迪新款唐EV或將配備刀片電池,並且內飾用料上也會比上一代有所提升,將會採用更具質感的麂皮絨內飾。據了解,新車有望於8月份亮相。
目前,比亞迪官方並未公布新款唐的具體信息,但有消息表示新款車型在外觀以及內飾上都會有所變化。外觀方面,新車或將採用「Dragon Face 2.0」設計語言,目前使用該設計語言的車型為比亞迪漢。而新款唐的內飾也將會有明顯的變化,至於具體變化內容,目前還沒有消息流出。
現款比亞迪共有燃油/插電混動/純電動三種動力形式,其中純電動車型採用了比亞迪622三元鋰電池,而新款比亞迪唐或將採用磷酸鐵鋰刀片電池。雖然這種電池在單體能量密度方面不及三元鋰電池,但勝在成本低、安全性好且壽命長,藉助CTP技術可以使這種電池實現主流的Pack能量密度。至於換裝刀片電池後,唐EV將會擁有多少續航里程,目前還沒有明確消息
東風、一汽、長安等斥資160億成立新公司 經營范圍涉及新能源汽車等
天眼查數據顯示,6月2日,中汽創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李豐軍,注冊資本達160億。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共有5位股東,分別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南京江寧經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恆大國能上海出售20%股份,地方國資退出接手方未公布
6月1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一宗股權轉讓成交公告,轉讓標的為恆大國能新能源汽車(上海)有限公司20%股權,最終成交價格4.43億元,接手方尚未公示。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H. 環保主義踐行者,寶馬積極尋求綠色能源電池,布局純電未來
近日,寶馬CEO奧利弗·齊普策(OliverZipse)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寶馬已經與電池製造商簽訂協議,未來寶馬的電動汽車將會搭載使用綠色能源生產的新一代電池。盡管消息內容簡短,但是對於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來說,將會有長遠的正面影響。
相信寶馬如此積極融入新能源時代的姿態,會給傳統車企們更多的啟示與鼓舞,讓他們在新能源時代也能主動參與,在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空前繁榮中分一杯羹。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