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產新能源汽車
Ⅰ 投資200億元,大眾安徽將建30萬輛產能新能源汽車工廠
12月8日,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揭牌儀式上,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表示,大眾(安徽)將投資200億元建設生產基地,年產能規劃30萬輛,至2023年投產生產多款基於MEB平台打造的新車型。
這意味著江淮大眾成為繼南北大眾之後,第三個推出MEB平台車型的車企。
大眾(安徽)前身為江淮大眾,是大眾與江淮成立的合資公司。
按照此前簽訂的相關協議,大眾承諾將授予合資公司大眾(安徽)基於其純電動平台的4至5個大眾集團品牌產品。合資公司將逐漸擴大規模並力爭在2029年達到年產量35萬輛至40萬輛,項目總投資預計達到約10億歐元或等值人民幣。
同時,在中國法律允許且取得許可前提下,大眾將優先考慮在江淮大眾生產大眾B級車、C級車等插電混動汽車和燃油車。
大眾(安徽)制定發展目標是,力爭在2025年生產20萬輛至25萬輛,在2029年生產35萬輛至40萬輛,預計總收入在2025年達到300億元,在2029年達到500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左手江淮右手蔚來,安徽省將成為新能源領頭羊
安徽省的汽車工業起步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晚,畢竟早在1968年4月,江淮汽車製造廠就成功試製成功了一輛2.5噸的載貨汽車,只是來到了改革開放這個合資與進口車橫行的年代,我們往往看到的是大眾、豐田、本田等舶來品大賺銷量和口碑,而安徽的造車工業則似乎有點掉隊了,畢竟自力更生難度更高。
數據顯示,雖然安徽也加入了長三角經濟圈,但它的汽車工業產銷規模要弱於周邊城市,而且奇瑞和江淮受限於品牌溢價較低的現狀,只能力拚中低端市場,盈利水平著實不高。
期望實現整體轉型,從農業大省升級為工業大省的任務,讓安徽一屆又一屆的掌舵班子操碎了心,但伴隨著新能源產業布局的平地而起,機會終於來了。
大眾與江淮聯姻 博弈還將繼續
其實安徽一直期望以引入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外資等各類資本的方式,來盤活國有車企以及相應的配套產業鏈,奈何第一次江淮混改引入的建投投資雖然貴為背景深厚的央企,有錢是肯定的,但本身的管理水平並沒有帶給江淮更多的經驗,也沒有提升企業的抉擇效率和執行效率,畢竟央企本身就以穩與慢出名,央企與國企的組合,對擴大規模提升行業形象有極大裨益,但對安徽急需的對機制和治理機構的整改並沒有預想中的作用。
引入外資成為了另一個解法。這一次,培養了上海現代汽車工業半壁江山的大眾汽車決定出手。在2020年5月29日,大眾汽車宣布將投資10億歐元,拿下了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並且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獲取了關鍵的管理權。
瞬間咸魚翻身,要知道,在2020年年初,江淮大眾還一度進入了「分手劇本」,坊間傳聞兩者在產品層面停滯不前,甚至江淮大眾的研發中心除了一個奠基儀式,其他毫無進展。彼時大眾揮舞著西雅特,時而向前一步時而向後一步,撩撥自己的合作夥伴。而江淮也沒安好心,他們雖說是准備與大眾聯手在新能源車市布局,實質上還是窺探著大眾手頭擁有的燃油車資源,一旦「勾引」成功,前有一汽大眾、上汽大眾在燃油車市場呼風喚雨撒豆成兵,說不定江淮大眾也能成就三分天下呢?然而對西雅特的追求被否,捷達品牌開心地將之收入囊中,當時直接動搖了江淮大眾的根本……
當然對於大眾來說,這也是一次不錯的嘗試,畢竟此前大眾一直有一個夢想,想要調整各家合資公司的股比,上汽大眾中外股比為50:50,一汽大眾中外股比為60:40,而此次雖然在最弱的江淮大眾上成功實現了目標,如果運營得當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另外兩家合資公司的股比態度。
畢竟先得做出成績,說話聲音才能更響亮。
而對於安徽的工業布局來說,損失掉控股權也沒啥,畢竟此前江淮大眾就屬於半死不活的狀態,而讓大眾控股之後,起碼大眾會更加上心,投資有了,新車也就有了,比如此前念念不忘的大眾MEB電動平台,以及電動車工廠和研發中心,要知道當初為了給桑塔納做配套,養活了多少配件廠,而一旦設想中的5年內推出5款純電動車真能實現,那麼無疑安徽的汽車工業將會獲得一次難得的超車機遇和挑戰。
撿漏蔚來 並獲得重要話語權
根據2019年披露的信息,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銷12萬輛,已經占據了全國10%的比重,並且位居中部省份第一,底子還算不錯,但並沒有一個足夠強勢的領頭羊,所以當蔚來出現困境時,安徽伸出了援手。
李斌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一個新創的公司沒有融到200億人民幣的能力,可能比較難開始一個新的汽車品牌。」
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也發出一句感嘆:「以前看別人造車覺得100億太誇張了,現在覺得200億都不夠花。」
融資速度是造車新勢力的命門所在,只有拿到錢才有接下來的研發、建廠、量產、鋪設渠道等等一系列操作,這些新勢力的理念可能會與傳統造車企業不同,但最終都走上了相同的道路,你可以顛覆動力科技,但不能顛覆生產和銷售的模式。
融完市場上的錢,讓對手無錢可融。在這場速度競爭中,我只要比對手多融到錢,對手就會因為資金流斷裂而進入安樂死,博郡汽車是這樣,拜騰汽車也是這樣。
蔚來原計劃在上海建廠,據稱地址都去考察過無數次,但特斯拉這個「小三」出現後,「未婚妻」蔚來直接被一腳踢開,也間接導致了蔚來接下來的融資計劃難產,起碼得想個法子把這事兒給圓回去。
在危難時刻,安徽國資委挑中了蔚來,這個時間點卡得非常棒。按照原本蔚來的計劃,京滬兩地是唯一的選擇,這兩個城市的消費者購買實力強,並且一旦與城市發展綁定,售價明顯偏高的蔚來也能夠從政府采購中得到一些分潤,並且京滬本身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得就明顯更好,牌照問題卡住了不少想要擁有一台車的消費者,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接受程度也明顯優於其他城市,因而不到山窮水盡,蔚來是絕對不會將基本盤從這兩個城市撤走的。
但沒辦法,上海不要它,北京看不上它,偏安安徽絕對不是最佳選擇,即便是來到合肥這個省會城市。但這可能是唯一能夠融到的救命錢,人窮則志短,不得不低頭。
那麼對於安徽來說,將蔚來收入囊中,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了中國唯一一個在定位上可以與特斯拉掰一掰手腕的品牌。如果說一個國產品牌將最便宜的車賣到30萬以上,大家都會覺得這絕對是自殺行為,但蔚來通過瘋狂的燒錢,讓市場接受了35萬起的ES6以及46萬起的ES8,這與一眾圍繞20萬左右的消費市場做文章的造車新勢力門,成功拉開了差距。
同時,蔚來已經具備了黏性非常強的粉絲群體,同時由於蔚來一貫注重服務的傳統,已購車用戶也願意將車型推薦給身邊好友。根據李斌自己的話來說,從去年9月開始,蔚來ES6已經連續8個月蟬聯了電動SUV銷量排行榜冠軍,而在剛剛過去的5月,蔚來累計交付新車3436輛,其中ES6為2685輛,ES8交付751台,從而讓它的累計銷量達到了42342輛,其中10429輛是在今年完成的,前景可期。
不出大意外的話,蔚來是活下去了。同時,由於引入了新的戰略投資者,蔚來也開始反省自己以往的做法,李斌靠砸錢砸出了一個高端品牌,但中後期繼續砸錢意義不大,而是應該專注於精細化服務上,事實上對於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要求也沒那麼高,只需要差不多等同於奧迪、雷克薩斯就已經超乎他們想像了。當然,蔚來在服務上的花費依然是在燒錢,但速度相比過往要慢了一些,目標是從過往每年每單虧損4000多元,能夠控制到只虧損1000多元,這個差額如果能實現的話已經足夠讓窮怕了的安徽投資人滿意,而如果真的像規劃那樣,在第二季度實現毛利率轉正,而且在年底達到兩位數,安徽就是真正撿了一個大漏。
更何況,按照與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的協議,蔚來來到安徽之後,會將中國總部設立於此,並「建立總部管理、研發、銷售服務、供應鏈製造一體化基地」,這將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也能讓安徽更好地整合由科大訊飛、京東方、江淮大眾、國軒高科等企業在這條產業鏈上的合作。
寫在最後
前景很美好,但新能源產業鏈也需要足夠的購買力支撐,畢竟大家都喜歡支持本土企業。
安徽2018年GDP為37114億元,總量全國第11名,人均則位列全國第13名,不高也不低,但勢頭相當不錯,特別是融入長三角經濟圈之後,它可以承接江蘇、浙江和上海的產業轉移,再者人口大省也必定會帶來更多的政府采購機會,這對於蔚來或者江淮大眾來說,也有著光明的前景。
當一系列基礎夯實之後,安徽將真正在新能源市場上提速,它將會交出怎樣的答卷?不好說,但我覺得,十分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Ⅲ 安徽,距離「中國新能源汽車第一省」還有多遠
就在前幾天,大眾汽車與中國安徽兩家企業的大手筆合作成為兩會後的重大新聞。為了完善產品+電池的產業鏈布局,大眾集團先後在兩天時間內安排了21億歐元的投資。其中,10億元歐元購入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並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11億歐元獲得電池生產企業國軒高科26%的股份。
從此之後,「大眾-江淮-國軒高科」聯盟正式形成。有人說,比起大眾在明處構建新能源帝國,安徽省則在暗處下一盤汽車大棋。
>90萬輛
關於安徽省在汽車產業方面的野心究竟有多大,看一組數字便可得知。今年4月份,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對外發布《2020年安徽省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要點》,《要點》指出安徽將圍繞汽車「五化」(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發展方向,推進傳統汽車改造升級,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水平,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布局,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當然以上都是官話套話,《要點》中重點指出2019年安徽省生產汽車達到90萬輛以上,汽車製造業主營業務收入2500億元左右,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從這一發展目標來看,在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做大做強安徽汽車產業,被再次提上了日程。
為了達到目標,合肥市與蔚來簽署了框架協議。根據投資協議,合肥建投、國投招商等戰略投資者以及安徽高投將向蔚來中國投資70億元人民幣。蔚來將向蔚來中國投資42.6億元人民幣,投資完成後,蔚來將持有蔚來中國75.9%的控股股份,戰略投資者將合計持有24.1%的股份,而蔚來汽車海外業務及零部件業務並不包括在內。
當然,這70億元投資只是落戶合肥的「第一步」。在這背後,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戰略轉身,家電產業是合肥傳統優勢產業之一,當下發展遇到瓶頸期,而新能源汽車正是絕佳的替代產業。
放眼來看,擁有奇瑞和江淮的安徽省,雖在商用車行業有著深厚基礎,但論及乘用車領域,無論是擁有一汽、東風、長安三大「央企」的吉林、湖北、重慶,還是擁有北汽、上汽、廣汽等地方國企的北京、上海、廣東,安徽的兩家車企在規模和影響力上都略顯不足。
不過,作為曾經的自主品牌龍頭,奇瑞目前正在「混改」助推下迎來厚積薄發時刻。2019年,奇瑞累計銷量74.5萬輛,同比微降0.9%,大幅領先市場整體;其自主品牌銷量更是達到63.91萬輛,同比逆勢增長6.9%,瑞虎8、艾瑞澤、捷途X70等車型銷量紛紛暴漲,讓人看到了奇瑞重拾自主「帶頭大哥」地位的決心。
江淮汽車在乘用車領域雖未曾創下奇瑞當年的輝煌,但能否依託合肥乃至安徽全省之力、借鑒奇瑞成功之道、並通過引入蔚、大眾實現逆襲,最終與奇瑞汽車「雙劍合璧」,將安徽打造成更具實力的汽車工業大省,值得憧憬。
「大安汽」雛形顯現
此次促成大眾增資江淮,安徽省很大程度上是看中了大眾集團的電氣化戰略布局和技術優勢。引進像大眾這種體量的強勢外資車企,可以在時間上迅速促進安徽當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速發展。
安徽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上起步較早,並且構建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目前,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生產及銷售量目前佔全國整體市場的近13%。但是,安徽汽車產業近年來的成績並不太理想,2019年全省的汽車產量僅為77.6萬輛,佔全國的3.6%。要知道,在周邊的兄弟省市中,上海市和湖北省去年汽車產量均超過了200萬輛,浙江省也已經站在了100萬輛的門口,傳統汽車產業競爭格局基本確定,安徽省只有通過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來實現「換道超車」。
從目前的進展來看,除了大眾、江淮、蔚來、奇瑞之外,同屬安徽系的汽車企業中,華菱星馬也在5月22日盤後發布了控股股東擬轉讓所持公司15.24%股份的公告,目前的「接盤者」很有可能是目前中國汽車企業的排頭兵——吉利集團。吉利集團更是中國目前最具活力、國際影響力也最大的民營汽車企業之一。
不僅企業實力雄厚,而且安徽省在科研實力上也一點不差。目前,安徽擁有江淮汽車、奇瑞汽車2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江淮汽車、奇瑞汽車、華菱汽車、中鼎股份、全柴動力、國軒高科6 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還有奇瑞汽車國家節能環保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淮汽車國家電動客車整車系統集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電動客車整車系統開發與應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行業內擁有一大批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此外,中國科大、合工大、中科院合肥物質院、中電38 所等一大批高校院所,有力支撐著安徽汽車產業創新發展。
在支持研發創新方面,2019年,安徽實施新能源汽車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創新工程。對經審核認定的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給予承擔單位投入最高50%的補助,單個項目補助金額最高3000萬元。
直播車市
在這場關乎未來能否做大做強安徽汽車產業的賭注中,大眾、江淮、蔚來可以說站在了同一戰線上。未來,包括吉利在內的這四家車企將在安徽省國資牽引下,擔起安徽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向高質量方向推進的重任。由此來看,「大安汽」雛形已然顯現。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Ⅳ 新能源車品牌有哪些
新能源車品牌包括但不限於:
1、特斯拉:
特斯拉(Tesla),是美國一家電動汽車及能源公司,產銷電動汽車、太陽能板、及儲能設備。總部位於帕洛阿托。
威馬EX5是威馬汽車的首款量產車,累計銷量超6萬輛,穩居中國造車新勢力A級純電SUV累計銷量第一。威馬汽車是新勢力中第一家、也是長期以來少有的兼具智造基地和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代表性企業,也是造車新勢力中第一家實現全產業鏈數字化的車企。
2020年8月4日,《蘇州高新區·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發布,威馬汽車排名第70位,名列2020中國新型創新企業50強第43位。連續四年位列胡潤全球獨角獸榜,持續領跑中國造車新勢力。
Ⅳ 安徽追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怎麼樣
安徽追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是2016-06-17在安徽省蕪湖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安徽省江北產業集中區管委會B樓217-H室。
安徽追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40200MA2MX1L31P,企業法人王慧敏,目前企業處於注銷狀態。
安徽追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國家限定公司經營或禁止進出口的商品和技術除外)。(依法須經審批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安徽追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Ⅵ 大眾安徽MEB工廠車身車間竣工 首款新能源車2023年量產
易車訊 2月23日,大眾安徽宣布其MEB工廠全新車身車間完成建築施工。農歷虎年的首個里程碑,標志著大眾安徽朝向建成集團全球電動出行中心又邁進了一步。車身車間內的各項設備將於三月份開始安裝。同時,該MEB工廠將於2022年中整體落成,首款新能源車型將於2023年下半年量產投產。
大眾安徽首席製造官施耐德先生表示:「由衷感謝合作夥伴們的長期支持和緊密協作,使大眾安徽能夠以創紀錄的『安徽速度』建設世界一流的工廠車間。我們期待在未來幾個月里共同慶祝MEB工廠建設更多的里程碑。」
大眾安徽MEB工廠於2021年4月正式動工,目前已完成70%以上的建築施工。在建造過程中,僅土地平整工作就調配了約4萬輛卡車,轉移土方約72萬立方米。全新車身車間的建造共使用約1.6萬噸鋼鐵、5.6萬立方米混凝土,廠房的地面承載力達每平方米5噸。
大眾安徽MEB工廠廠區佔地面積約50萬平方米,其中車身車間佔地面積14萬平方米,廠區還涵蓋總裝車間、噴塗車間等設施。此外,加上正在建設的電池與零部件供應商園區,項目總面積93萬平方米。整座MEB工廠將於2022年中全面竣工,首款新能源車型的預量產車預計於2022年下半年下線,並計劃在2023年下半年量產投產。工廠最大年產能預計可達35萬輛新能源汽車。
作為大眾汽車集團在華首家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合資企業,大眾安徽將在推進踐行集團脫碳戰略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新工廠將在投產伊始即使用綠色能源進行生產,並通過一系列節能措施減少整體碳排放。
大眾安徽匯集研發、質保、預生產和測試等多個部門,將以集團最佳實踐經驗和嚴格標准,助力未來移動出行產業高質量發展。
Ⅶ 安徽大眾生產什麼車型
大眾安徽工廠的未來車型將基於集團純電動MEB平台打造。該平台適用於多種車型的生產,並使車型設計更加靈活。
2018年11月,大眾中國、江淮及西雅特又在兩國領導人的見證下在西班牙馬德里簽署諒解備忘錄。根據協議規定,合作方將共同建立一座研發中心。
「研發中心對於江淮大眾新能源項目意義重大,它將是我們合資方前行的基石。」彼時的大眾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在研發中心開工儀式上如此說道。
成立於2017年12月的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是由大眾汽車集團與江淮汽車集團共同合資組建的企業,是國內首家專注於新能源汽車的合資企業,也是繼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之後,大眾在中國成立的第三家合資公司。
成立後一年間,合資公司首款產品思皓E20X下線,江淮大眾新能源乘用車項目也在安徽合肥正式啟動。
進入2020年之後,隨著大眾汽車集團增持江淮大眾股份,以及江淮大眾更名為「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大眾在合資公司中的管理和話語權不言而喻,而大眾的電動化布局也逐漸清晰。
根據大眾汽車的電動化轉型戰略,2020-2024年,大眾集團將在電動化、數字化、 混動化三個領域共投資600億歐元,其中330億歐元投入電動化。
據報道,大眾汽車(安徽)二期擴建工程計劃於2021年啟動,生產線基礎設施、設備也將進一步完善。該工廠規模最大年產量預計可達35萬輛,首款車型預計於2023年投產。
在2029年前,大眾汽車將為推出75款純電動產品,其中基於MEB平台的純電動汽車銷量將達2000萬輛。
其中在中國市場,大眾汽車計劃到2025年共推出30款新能源汽車,實現新能源汽車占整體產品組合至少35%的比例。同時,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50萬輛。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
大眾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於2017年12月2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Dr. Stephan Wöllenstein,公司經營范圍包括:
研發、製造純電動汽車;研發、製造電動汽車電池等新能源汽車相關核心部件;銷售整車以及其零部件、組件、配件;進口及在中國購買其開展業務活動所需要的貨物及服務;出口整車以及其零部件、組件、配件;保證其產品的售後服務。
倉儲和運輸服務;培訓、咨詢、試驗和技術服務;出行解決方案服務;二手車平台服務,二手車經銷、經紀及鑒定評估;開展與上述經營宗旨和經營范圍有關的和/或支持上述經營宗旨和經營范圍的其他業務活動,有審批要求的均需獲得相關部門審批許可等。
Ⅷ 安徽有哪些汽車品牌
奇瑞捷豹路虎是奇瑞和捷豹路虎合資的品牌,也是剛剛成立沒幾年,奇瑞占股50%,是這個品牌的最大股東。奇瑞捷豹路虎現在已經推出了發現神行、攬勝極光、捷豹XEL、捷豹XFL這四款豪華車型,這些車雖然比進口車便宜了很多,但中國的土豪還是更加喜歡進口的路虎和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