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7老款內飾
Ⅰ 國產VV7內部看起來挺豪華的,這車的實用性怎麼樣
顯然,自主品牌開始持續發力,身為自主品牌代表的長城汽車不僅迅速搶佔了低價位的SUV市場,而且還開始進入高端SUV市場,推出了WEY汽車品牌。隨後,WEY VV7迅速上市,一經上市,就引起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甚至被不少人稱為「國產豪車」。那麼,「國產豪車」WEY VV7到底值不值得買呢?過來人道出了這五點感受!
結束語:總體來看,WEY VV7的綜合實力還是很不錯的,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飾和配置,都有著百萬級別的水準,即便是做工這一塊,長城也給出了讓人滿意的答案。不過,WEY VV7在空間和油耗等方面還有著很大的欠缺,與同級別車型相比的話,的確是不佔優勢。相對來說,WEY VV7更適合追求顏值和配置的年輕消費者。那麼,換做是你,會考慮這台車嗎?
Ⅱ 老七換WEY VV7,交個提車作業,談談新款駕駛感受
我是一個老款WEY車主,同時也是一個新款WEY車主,先說說我的車吧,我的老款vv7跑了兩年多,三年不到,別看年份不多,公里數可不少,已經快五萬公里了。本來沒打算這么快換車,想再開個兩三年再說,雖說是老款,但是開著還不錯啊。上周去保養,正好聽到有0折扣置換新車的政策,還有補貼,一下子就心動了,趕緊了解,覺得合算,跟媳婦商量了一下,立馬就決定了,換!!評估,辦手續,補差價,提新車一氣呵成。現在新款已經開了一周了,能這么快擁有新車,我到現在還沒完全適應,簡直完美。
先說說我的老車吧,三年不到,五萬公里,總體來說非常完美,在開它的幾年時間里,幾乎沒有碰到糟心的事,很給力,我是做業務的,所以用車比較多,每天都有幾小時在路上。對於網上一直在黑的油耗,我覺得有必要站出來澄清一下,作為一個老車主,真實油耗平均一直是10.5左右,高速上8個,市區12個左右,作為一個中型SUV,和WEY所帶來的安全性來講,我覺得完全正常,甚至在同級別里還是偏低的。 三年了,除了常規保養,幾乎沒有去過4S,平時也沒啥小毛病,甚至連輪胎都沒破過,所以這也使得我對vv7有了很深的好感。置換新車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新款的車機真香啊,太智能了,太喜歡這個大屏幕了,賊大,在線愛奇藝,聽歌,都很爽,所以補點差價換新車,絕對是明智的。
車已經提回來開了一周了,兩個字:」真香「!
外觀上最大的區別就是最後這個排氣管了,從四排氣改成了鍍鉻,各有各的好處 老款的四排氣霸氣,張揚,桀驁不馴。 新款的鍍鉻排氣,成熟,內斂。
我提還是頂配,21寸的大腳,我喜歡這種全黑的視覺沖擊。
家族式前臉,還是一如既往的霸氣。
非常有辨識度的大燈,在高速上很遠就能看出來是它。
新款後視鏡下面的360攝像頭真的很清晰
咱們vv7在車外一共有五顆攝像頭,保證了360全景時高清無死角
最近一直下雨,導致車身上也都是泥漿了。
全黑大輪轂,看起來十分運動。天氣好起來就洗車。
倒車攝像頭,保證倒車安全,特別是新手,離開它可不行。
踏板是4s贈送的,據說價值也一千多快呢,開門自動下來,關門自動合上,高大上。
車內從中控到座椅,到方向盤,到門板內飾,都用了大量的皮質材料,手縫工藝,滿滿的豪華檔次感。
後排座椅貼心的設計了一個口袋,跟飛機一樣,可以放一些雜志,報刊等等,非常人性化。
後排的頭頂兩側有兩個喇叭,懂的來說說,是不是低音喇叭。總之這套燕飛利仕音響,從第一代vv7延續至今,效果是一如既往的好。
空調的出風口和老款有很大的區別,在外框上增加了點狀設計,使得有更好的握持感。
後排出風口也是一樣,更具有美感。
檔把由原先的機械檔把,變成現在的電子檔把,更顯科技感。
中控大屏,功能真多,眼花繚亂啊,至今我還沒全研究透
燕飛利仕的音響,音量不要開太大,我怕你們受不了,哈哈,效果太好了。
一鍵啟動,滿滿的儀式感。
只需輕輕的點一下,能量灌輸全身。
科技在進步,時代在發展,作為一個老車主,很感動,看到WEY的這么多進步,感慨萬千。
無線充電正在慢慢普及,咱WEY走在時代前沿,無線充電已經標配。
別看小小的一角,這里集成了,大燈,門鎖,後視鏡,儀表亮度,氛圍燈,ESP等等控制
金屬拉絲的風格
在駕駛過程中,和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方向盤了,vv7的方向盤真皮手縫,做工非常好
好了,新車已經提回,希望它接替我的老vv7繼續為我家服務,我也會隨時過來和大家分享用車感受。
Ⅲ 魏派vv7的10大忠告
以下是購買魏派 VV7 的 10 大忠告:
- 油耗問題:有測試顯示,實際油耗可能比行車電腦顯示的高,可能接近百公里 20 升,這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 後備箱空間:後備箱較寬但不夠深,空間相對較小,與同類型 SUV 相比不佔優勢,不利於裝載較多物品。
- 中控屏幕:中控屏幕過大,可能會擋住駕駛員部分視線,影響駕駛安全。
- 車身油漆:車身油漆較薄,在日常使用中容易被剮蹭出傷痕,增加車輛維護成本。
- 起步表現:起步時給油門後車身反應較慢,需要一定時間磨合,但可能影響駕駛體驗。
- 隔音效果:隔音效果一般,高速行駛時風噪和胎噪較大,會影響車內乘坐的舒適性。
- 減震性能:減震偏硬,經過坑窪路段時顛簸感明顯,降低了駕乘的舒適度。
- 內飾異味:新車內飾異味較大,雖然可能是新車通病,但也會給駕乘者帶來不好的體驗。
- 後排空間:後排腳下有凸起,當後排坐滿三人時,中間乘客會感到不舒服。
- 尾部設計:尾部雙邊圓形排氣孔改成扁的,減弱了車輛的整體沖擊性和前臉的威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