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房車動力不足
❶ 房車的電如果不夠用,有什麼辦法解決呢
現在的人不用電就不會做飯了?這是個很尷尬的事兒。房車上的電如果只給手機電腦充電,照明用電,以及部分小功率的電器使用,理論上能用很久,駐車三五天對你沒什麼影響的。每天車都走,待兩三天,待五六天,搭配的電池容量不一樣,駐車久還要搭配合適的太陽能系統,好的太陽能方案,如果還能實現可調角度,發電量還是可以的,還有大容量電池,要考慮原車發電機大小,
2太陽能板,這個必須要,別管單晶多晶非晶,你車頂能裝多少瓦裝多少瓦,也別在意轉換率,你車上那點面積大一點小一點的轉換率能比對出來的得以年月記,我車上450瓦12V的,我的60升冰箱重未關機。
❷ 開房車能進西藏嗎
最普通的麵包車都可以在西藏的道路上駕駛,房車當然個沒問題,但千萬不要隨意駛離路面,尤其在永久凍土區和一些濕地草原,不能隨意行駛停駐。
開房車去西藏沒問題的。西藏的道路質量很好,除非一些偏遠地區,一般都可以到達。
可以的,我這次剛從北京出發去拉薩,走青藏線,109國道,除了部分路段路有些不平,基本沒有問題。
房車的動力怎麼樣,能夠適應西藏的地理環境嗎?我以長城覽眾C7房車為例吧! 長城覽眾C7
房車可以進藏,但要注意路線,開房車比較合適的路線是新藏線和青藏線,路況比較好,絕大多數都是鋪裝路面,而且地勢相對比較平緩,特別陡峭的上下坡不多,但走川藏線和滇藏線不推薦房車,川藏線落差特別大,滇藏線最險惡,因為路況非常復雜,很多很多非鋪裝路面,而且有無數陡峭的上下坡,推薦扭矩較大的非承載SUV或皮卡,轎車硬上也行,但一趟下來很毀車,有些轎車滇藏線跑一圈下來要大修或報廢了。大多數房車扭矩有些不夠用,除非特殊改裝的越野房車,從川藏線或滇藏線上高原,可能因為缺氧爬不動,或者底盤、前後橋、球籠都大概率會壞在半路上,很麻煩,修又沒地方修,叫救援比買個二手車都貴,這就是為什麼滇藏線路邊有那麼多隨意丟棄在路邊的車,有些棄車甚至還是不錯的車。
我目前就在西藏,你可以看我發的視頻,我開的是一輛五菱榮光小貨車來的西藏,所以作為房車的你,大膽的開過來吧!西藏這邊房車扎堆好不啦!今天去的納木錯聖湖,經過海拔5190米的海拔!我的小五菱照開不誤!就是上下坡速度比較慢!
我是從雲南進藏的,滇藏線!一路到拉薩都是鋪裝路面,只有很少的爛路!現在的西藏除了317難走其他的都還好,來西藏這邊天氣也是很有必要經常關注的,有時候天氣比路更重要,這邊天氣多變,一個大雪讓你再好的路面都不讓走!
如果對西藏有其他方面的問題,可以隨時問我,就這么多!
當然可以,安全措施落實到位就好了!
當然
我認真可以
可以
❸ 覽眾c5的油耗 長城覽眾c5房車油耗正常嗎
1、覽眾c5平均油耗為百公里15升,屬於正常水平。
2、覽眾C5採用2.4升汽油發動機,拖帶3噸多重的車身,動力僅屬基本夠用。平直路面可輕松保持100公里的時速,但除非行駛在坡路段,否則油門到底只能維持120的時速;建議平時只開90-100公里的時速,以保持車身穩定。
❹ 途酷神行太保升頂房車缺點
空間相對狹小。
途酷神行太保升頂房車的缺點是內部空間相對狹小,不能裝納太多生活用品,並且動力不足,上坡吃力。
房車,又稱「車輪上的家」,兼具「房」與「車」兩大功能,但其屬性還是車,是一種可移動、具有居家必備的基本設施的車種。
❺ 2.0的房車動力夠嗎
2.0的房車動力是否夠用要看該發動機是自然吸氣還是渦輪增壓發動機,房車的重量是多少才能夠判斷。
❻ 房車最不實用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不好有個標准答案,就個人來說,談談我認為的不實用的方面。
首先我介紹一下我的情況和使用房車的狀態:我沒有退休,還在上班,但時間也不是那樣丁是丁卯是卯的,周末、節假日或者平時還是可以抽時間進行房車旅行的那種人。目前有款房車,B型的升頂房車。
我認為不實用之一:龐大的車身的C型房車。理由是我沒有地方停放,我不能365天300在房車上生活,要上班,在房車上午休,能地庫還能停在單位停車場,C型房車,空間沒有B型房車大多少,我平時出現也就兩人,沒有必要天天為停車發愁,對我來說不考慮。
我認為不實用之二:拓展房車。基於上面考慮,拓展出來的空間依然是雞肋。就算我以後考慮C型房車了,拓展式也不是我理想的,理由是國內拓展式房車製造水平良莠不齊,漏水進水失靈的情況時有發生,總不能買個房車經常維權吧。
我認為不實用之三:越野房車。房車是慢生活的載體,也是旅行方式的一種方式。我不考慮房車的越野問題,理由是房車談何越野,本人之前有過一輛四驅的皮卡房車,但從皮卡底盤來講,其越野性還是很好的,但一旦安裝上箱體成為房車後,重量一下子增加很多,達到了荷載標定,越野性就無從發揮。參加越野的朋友都知道越野減負的道理,在越野時盡可能減輕車的自身重量。如一個人爬山,是背幾百斤負重好還是輕裝上陣好。房車也是這樣,房車就不是為越野生的,要越野不如開過專業越野車,拖上拖掛房車。真要是開個房車去越野,同伴真的會怕你拖累他們,因為他們會時常幫你脫困。
房車是我年輕時的夢想,可到了可以實現的時候我又不那麼渴望了。房車看起來挺時髦,具體操作就很麻煩,不如背包自由行來的暢快。不用擔心行車安全,不用到處找停車營地。據說現在各地對房車對環境的污染頗有微詞,也經常被亂收費困擾,所以並不省心。我和老伴從08年開始背包自由行,每年春秋兩次,,現在國內各省都游遍了,花銷每年兩萬多塊,感覺這樣挺自由自在,從來不跟旅行團,也免去了購物的煩惱。吃,住,行都很隨意,不追求奢華,也不省吃儉用,玩的很愜意,可快可慢。該去的地方都去了。下一步就是國外游,國外游就必須跟團走了,自由行估計難以實現。
提出這個問題基本等於讓「大家來找茬」,每一種車型都有其不能取代的優勢,同時也都有不能否定的缺點,然而選擇則代表能接受或不在意這些問題。
比如轎車優點是重心低操控感強,但是離地間隙小、空間小且拓展能力差,然而使用轎車的車主也不會去越野和載貨;同理SUV有大空間和更強的通過能力,但是重心質心高無法做出一些極限的駕駛動作,當然也不會有SUV真的走上公路賽道比操控。所以房車並沒有什麼不實用之處,選擇這種車型不是為了找不自在,而是為了玩。
房車在國內仍屬於小眾車型,究其原因只有一點:價格高。拖掛式房車有5~10萬的入門級車型,以小水滴和搬運工兩種類型佔有率居多,然而拖掛還需要一台主車,兩台車加在一起的購車成本就很高了。自行式房車動輒數十萬,有一定越野能力的房車起步要七位數(2045不算討論范圍內),高價決定了消費市場的垂直度非常高,但足夠高的垂直度也決定了房車並沒有明顯不足。
1、車身尺寸過大油耗較高,在長途通勤時這一問題並不存在,因為房車動力基本以柴油機為主,這種有高壓縮比和熱效率的發動機很省油,在巡航駕駛中油耗會更低;至於車身尺寸大也不至於過不去限高,這在於路線規劃是否合理。
其次日常通勤極少有人駕駛房車,能擁有一台房車的車主往往會有另一台通勤代步車,所以房車的大尺寸並不是所謂的缺點。
2、車身尺寸大停放比較麻煩,這一所謂的缺點也是矛盾的,擁有房車的家庭必然會有停車位,住宅區的地下停車場限高很少在2.5米以下,有雙層機械車位的停車場限高很誇張,即使退一步也有露天停車場可以選擇。房車的利用率並不是很高,閑置時停放位置在哪貌似是沒有很大影響的。
如果油耗不是問題、停車也不是問題,房車則沒有缺點,因為其功能正符合意向消費者的剛需。所以房車只需要在其自身功能方面做出提升即可,其中最重要的是解決電的問題。
困擾房車車主最大的問題是發電,光伏發電效率低下且成本偏高,風力發電在行駛中會產生風阻且有一定危險性,駐車發電機噪音過大影響睡眠質量,所以如何解決駐車用電才是重中之重。在太陽能板的成本逐漸下探後,多硅晶板和可靠的大容量磷酸鐵鋰電池組組合,加上行車過程中的充電應能解決這一問題。
解決電的問題後可以考慮控製成本,以輕客改裝的房車為例,其裸車平台價格並不高,內部所謂的精裝其成本也不高,到三四線城市落地體驗一下,正常裝修一台住房的成本才是多少,為什麼在車上使用同樣的材料價格就要高許多?車載供電系統中的鐵電池成本也在下探,控制系統的成本如上所述也在下滑,房車本不應該價格如此高。
近期出台的多個方案中總在提及促進房車市場發展,政策開放後需要的是打破現有的價格結構,面對小眾市場房車會始終定義冷門。
也許市場需要的是一台整備質量合理,使用電剎保證安全,以及空間合理的拖掛式房車;或者是一台尺寸小一些但有空間擴展能力的MPV床車,這種類型的低價房車才不會令人望而卻步。
(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台內歡迎轉發。)
問題有點模糊啊,房車君理解出了兩種意思。如果說房車上最不實用的是什麼,應該是電視吧,目前就租賃用戶而言看電視的人太少了。畢竟就算在家裡很多人也不看電視了,主要是看手機。
如果問房車不使實用在哪裡的話,應該這么說,如果沒有做好房車游的准備和有必要的物質條件,不能享受房車游的快樂,建議也不要買一輛房車,一時沖動會後悔。
可以租賃一輛房車,在有空閑的時候出去玩玩,或者看自己適不適合。
或者買一輛升頂房車,兼顧日常使用和外出旅行,一鍵切換
我覺的 房車最不實用的地方就在於房車本身 因為房車體型過大 通過能力(比如限高限寬越野性)都遠低於普通 汽車 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只是在公路開 那麼現在的酒店也很普吉了 房車是劣勢的 如果去那些很窄很陡很偏僻的路 比如徒步騎車背帳篷才能去的地方 房車是舒適但它到不了。把房車停營地那就更幽默了。成都三聖鄉有房車營地 我真搞不明白那些人幸苦把房車開到那裡停著幹嘛 大樹都沒一棵 河流也沒有 就商家圈的一塊地 花錢買罪受
應該是洗衣機。房車載水十分有限,而洗衣機用水量較大。在房車上裝個洗衣機,擺設大於實用。
房車最雞勒的就是衛生間,沒有衛生間好象少點什麼,有衛生間就是一種裝飾,在裡面解決個人問題也不好,洗澡空間小而且也費水,其實很多玩家把它當儲物間在用
國產房車最不實用的是發動機,大多車型配的都是2.0T的,沒跑多久就出問題了,因為小馬拉大車嘛![捂臉][捂臉][捂臉]
房車最坑人了,每年養護費,出去玩油費過路費,買車一大筆費。這都無所謂。質量太差,售後垃圾
這個答案因人而異吧
如果長期旅行,也基本上不考慮住店的話,還是需要一個集居住、烹飪、洗漱、如廁,一應俱全的房車。而且水箱容量要夠大,電要夠用;
如果經常會去深山涉水,還需要考慮越野和通過性能;
如果經常穿梭於都市,還要考慮限高的高度問題;
如果經常人挺多的,住宿空間要足夠大;
如果只是偶爾假期出行,倒可以考慮拖掛房車…
所以一切皆在「如果」。
❼ 房車最不實用的是什麼
房車是我年輕時的夢想,可到了可以實現的時候我又不那麼渴望了。房車看起來挺時髦,具體操作就很麻煩,不如背包自由行來的暢快。不用擔心行車安全,不用到處找停車營地。據說現在各地對房車對環境的污染頗有微詞,也經常被亂收費困擾,所以並不省心。我和老伴從08年開始背包自由行,每年春秋兩次,,現在國內各省都游遍了,花銷每年兩萬多塊,感覺這樣挺自由自在,從來不跟旅行團,也免去了購物的煩惱。吃,住,行都很隨意,不追求奢華,也不省吃儉用,玩的很愜意,可快可慢。該去的地方都去了。下一步就是國外游,國外游就必須跟團走了,自由行估計難以實現。
提出這個問題基本等於讓「大家來找茬」,每一種車型都有其不能取代的優勢,同時也都有不能否定的缺點,然而選擇則代表能接受或不在意這些問題。
比如轎車優點是重心低操控感強,但是離地間隙小、空間小且拓展能力差,然而使用轎車的車主也不會去越野和載貨;同理SUV有大空間和更強的通過能力,但是重心質心高無法做出一些極限的駕駛動作,當然也不會有SUV真的走上公路賽道比操控。所以房車並沒有什麼不實用之處,選擇這種車型不是為了找不自在,而是為了玩。
房車在國內仍屬於小眾車型,究其原因只有一點:價格高。拖掛式房車有5~10萬的入門級車型,以小水滴和搬運工兩種類型佔有率居多,然而拖掛還需要一台主車,兩台車加在一起的購車成本就很高了。自行式房車動輒數十萬,有一定越野能力的房車起步要七位數(2045不算討論范圍內),高價決定了消費市場的垂直度非常高,但足夠高的垂直度也決定了房車並沒有明顯不足。
1、車身尺寸過大油耗較高,在長途通勤時這一問題並不存在,因為房車動力基本以柴油機為主,這種有高壓縮比和熱效率的發動機很省油,在巡航駕駛中油耗會更低;至於車身尺寸大也不至於過不去限高,這在於路線規劃是否合理。
其次日常通勤極少有人駕駛房車,能擁有一台房車的車主往往會有另一台通勤代步車,所以房車的大尺寸並不是所謂的缺點。
2、車身尺寸大停放比較麻煩,這一所謂的缺點也是矛盾的,擁有房車的家庭必然會有停車位,住宅區的地下停車場限高很少在2.5米以下,有雙層機械車位的停車場限高很誇張,即使退一步也有露天停車場可以選擇。房車的利用率並不是很高,閑置時停放位置在哪貌似是沒有很大影響的。
如果油耗不是問題、停車也不是問題,房車則沒有缺點,因為其功能正符合意向消費者的剛需。所以房車只需要在其自身功能方面做出提升即可,其中最重要的是解決電的問題。
困擾房車車主最大的問題是發電,光伏發電效率低下且成本偏高,風力發電在行駛中會產生風阻且有一定危險性,駐車發電機噪音過大影響睡眠質量,所以如何解決駐車用電才是重中之重。在太陽能板的成本逐漸下探後,多硅晶板和可靠的大容量磷酸鐵鋰電池組組合,加上行車過程中的充電應能解決這一問題。
解決電的問題後可以考慮控製成本,以輕客改裝的房車為例,其裸車平台價格並不高,內部所謂的精裝其成本也不高,到三四線城市落地體驗一下,正常裝修一台住房的成本才是多少,為什麼在車上使用同樣的材料價格就要高許多?車載供電系統中的鐵電池成本也在下探,控制系統的成本如上所述也在下滑,房車本不應該價格如此高。
近期出台的多個方案中總在提及促進房車市場發展,政策開放後需要的是打破現有的價格結構,面對小眾市場房車會始終定義冷門。
也許市場需要的是一台整備質量合理,使用電剎保證安全,以及空間合理的拖掛式房車;或者是一台尺寸小一些但有空間擴展能力的MPV床車,這種類型的低價房車才不會令人望而卻步。
(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台內歡迎轉發。)
這個問題不好有個標准答案,就個人來說,談談我認為的不實用的方面。
首先我介紹一下我的情況和使用房車的狀態:我沒有退休,還在上班,但時間也不是那樣丁是丁卯是卯的,周末、節假日或者平時還是可以抽時間進行房車旅行的那種人。目前有款房車,B型的升頂房車。
我認為不實用之一:龐大的車身的C型房車。理由是我沒有地方停放,我不能365天300在房車上生活,要上班,在房車上午休,能地庫還能停在單位停車場,C型房車,空間沒有B型房車大多少,我平時出現也就兩人,沒有必要天天為停車發愁,對我來說不考慮。
我認為不實用之二:拓展房車。基於上面考慮,拓展出來的空間依然是雞肋。就算我以後考慮C型房車了,拓展式也不是我理想的,理由是國內拓展式房車製造水平良莠不齊,漏水進水失靈的情況時有發生,總不能買個房車經常維權吧。
我認為不實用之三:越野房車。房車是慢生活的載體,也是旅行方式的一種方式。我不考慮房車的越野問題,理由是房車談何越野,本人之前有過一輛四驅的皮卡房車,但從皮卡底盤來講,其越野性還是很好的,但一旦安裝上箱體成為房車後,重量一下子增加很多,達到了荷載標定,越野性就無從發揮。參加越野的朋友都知道越野減負的道理,在越野時盡可能減輕車的自身重量。如一個人爬山,是背幾百斤負重好還是輕裝上陣好。房車也是這樣,房車就不是為越野生的,要越野不如開過專業越野車,拖上拖掛房車。真要是開個房車去越野,同伴真的會怕你拖累他們,因為他們會時常幫你脫困。
這個答案因人而異吧
如果長期旅行,也基本上不考慮住店的話,還是需要一個集居住、烹飪、洗漱、如廁,一應俱全的房車。而且水箱容量要夠大,電要夠用;
如果經常會去深山涉水,還需要考慮越野和通過性能;
如果經常穿梭於都市,還要考慮限高的高度問題;
如果經常人挺多的,住宿空間要足夠大;
如果只是偶爾假期出行,倒可以考慮拖掛房車…
所以一切皆在「如果」。
問題有點模糊啊,房車君理解出了兩種意思。如果說房車上最不實用的是什麼,應該是電視吧,目前就租賃用戶而言看電視的人太少了。畢竟就算在家裡很多人也不看電視了,主要是看手機。
如果問房車不使實用在哪裡的話,應該這么說,如果沒有做好房車游的准備和有必要的物質條件,不能享受房車游的快樂,建議也不要買一輛房車,一時沖動會後悔。
可以租賃一輛房車,在有空閑的時候出去玩玩,或者看自己適不適合。
或者買一輛升頂房車,兼顧日常使用和外出旅行,一鍵切換
我的房車用了六年多,每次出去一兩個月,冬天往南邊走夏天往北邊跑,現在除了西藏其他省基本轉了一圈,還去了寮國泰國馬來西亞。
每次駐車少則一兩天多則四五天,動中通衛星天線直接扔了,音響基本沒開過。現在網路發達,手機基本就夠用了。
其實買房車的人一部分是沖動,但真正的一部分確實是有需求的
首先先說有需求的人吧,退休以後有錢有時間,到了享受生活的時候了,開著房車夫婦兩人自駕 旅遊 去想去的地方…
然後就是沖動型的,具體沒考慮好怎麼去用,反正有錢,買了就買了,其實用的也不多,最後房車只能閑置了,沖動人後來就會覺得這房車買的真不實用…
1、豪華裝修,格外增加了重量。
2、衛生間(大多用來儲物了)。
3、過於大的清水箱和黑水箱,現在出遊,最好解決的問題就是水,沒必要拉著幾百斤水奔跑。
最不實用的就是旁邊的妹子太多。
國內沒有用車的環境。
❽ 長城汽車的3.0T V6動力總成到底怎麼樣,應付日用如何
長城汽車的3.0T V6動力總成到底怎麼樣,應付日用如何?
長城公布全新升級3.0T 9AT/9HAT動力總成品鑒會成功舉辦,長城發布新動力總成具體的信息,與此同時表露重型坦克600將會是第一款配備全新升級動力總成車型,與此同時預估於今年底宣布批量生產。所以這個中國汽車品牌第一個高級動力總成到底大多能打呢?
此外,6Z30 3.0T汽車發動機還通過GDI PFI雙噴系統軟體、高滾流比、標高徑比等設計,使這一套長城車輛6Z30 3.0T汽車發動機完成了平穩高效率的燃燒過程操縱,最大熱效做到38.5%的高水平,燃油消耗率為250g/kWh的高效地區佔有率超出70%,這個成績放到現在市面上正在銷售的發動機而言,都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水準。
❾ 長城皮卡房車四驅怎麼樣
長城皮卡房車四驅蠻好的:1、這款覽眾C7-C,底盤也同樣採用的是長城風駿,配備2.0T柴油發動機,搭載6速手動變速箱,分時四驅,核載人數為四人,藍牌C1照駕駛;2、車內分為駕駛室,額頭床,U型沙發區域,廚房區域以及衛生間。各個區域布局緊湊,空間得到了極大的利用;3、這款車額頭床尺寸為1320×1910mm,床墊採用棗紅和墨綠的撞色搭配,舒適又好看。設置了天窗和側邊的小窗,整車採光通風性能更好,夜晚還能躺在床上數星星。
❿ 長城房車發動機,正常情況跑多少公里大修一次
目前的發動機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所以品牌之間差別不是太大,大多數發動機在正常保養的情況下使用30萬公里以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有些耐用的發動機使用50萬公里無大修的也是很正常,不過就算是不大修超過20-30萬以後的發動機狀況也是有有所下降的,肯定不會像新車一樣,只是沒有達到大修的程度,有些輕微磨都是正常現象。
發動機如果想降低磨損保持良好狀態的秘訣只有一個,就是認真做好發動機保養,這個是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如果發動機保養不到位肯定是會增加發動機磨損的,首先要使用優質的機油,沒有優質的機油說發動機耐用都是空話,發動機壽命長短主要看的就是機油的潤滑保護性。
其次要選擇質量過硬的零件,如果零件有問題同樣是會降低發動機壽命的,還有一個對發動機影響最大的因素就是水溫,發動機如果高溫缺水的話就會增加發動機磨損,有的嚴重高溫一次發動機就燒機油了,所以說發動機耐不耐用還是要看你自己,你三年不換機油還想發動機長命百歲那是不可能的。
使用黏度較小的機油,以使油路暢通。如在高溫季節或發動機嚴重磨損的狀況下,選用高黏度的機油則有利於形成油膜,減少發動機磨損。
1.全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有更好的高低溫性能,有更長的換油周期以及適合更惡劣的用車情況,適合豪華高性能車使用,10000-12000公里左右更換。
2.半合成機油:半合成機油的更換周期一般是在8000-10000公里左右,價格與性能適中。
3.礦物機油:這類型機油一般在5000公里左右就需要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