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卡越野 » 達卡汽車越野車賽

達卡汽車越野車賽

發布時間: 2021-05-15 10:23:39

⑴ 參加達卡拉力賽摩托車的魏廣輝哪裡人

魏廣輝,29歲 ;身高174cm ;來自江蘇南京,中國摩托車運動協會國家注冊專業運動員著名賽車機械師。
1998年全國越野錦標賽專業250cc組第十名
2001年亞太錦標賽團體第三名
2002、2003年駕車攀登珠峰到海拔7028米;
2003年參加摩托車100小時耐力賽,創10000公里吉尼斯記錄;
2009年參加達喀爾拉力賽
多次參加全國摩托錦標賽和各地舉辦的摩托車比賽。

中國摩托車運動協會國家注冊專業運動員,曾多次參加越野全錦賽,2002、2003年駕車攀登珠峰到海拔7028米,2003年參加摩托車100小時耐力賽,創10000公里吉尼斯記錄,同時,他也是2009年代表金城集團參加達喀爾拉力賽的兩位車手之一,盡管在第六賽段不幸退出,卻對達喀爾賽道有了直觀和切身的體會,必將為金城完成2010年的達喀爾拉力賽提供指導。

⑵ 達喀爾拉力賽全程一共有多少公里謝謝

達喀爾拉力賽的賽程並不是固定的,每年都有所不同,以2015年達喀爾拉力賽為例,如下:

2015年達喀爾拉力賽於2015年1月4日從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發,1月17日返回同一地點收官。全程一共有9000公里。

  • 賽事簡介:

第37屆達喀爾拉力賽於2015年1月4日在阿根廷拉開帷幕。這是這一以堅苦卓絕著稱的比賽第七次在南美洲大陸展開,賽事重啟環形線路,1月4日從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發,17日返回同一城市收車。參賽的400餘輛汽車、摩托車穿越阿根廷、智利和玻利維亞三個國家(由於邊界問題,賽事不會經過秘魯 ),在9000餘公里的賽程中包括艱難漫長的馬拉松賽段,這是這一大賽在南美洲首次設置馬拉松賽段。

  • 賽程安排:


⑶ 達喀爾拉力賽的歷史

達喀爾拉力賽
作為世界頂級賽事和規模最大的洲際拉力賽———達喀爾拉力賽,由法國車手澤利•薩賓創辦。自1979年起,每年一屆,至今已連續舉辦了24屆。比賽從法國巴黎出發,橫越歐洲和非洲最後到達達喀爾,整個賽程超過1萬公里。因為多半是在一望無際的撒哈拉沙漠中進行,也被稱為挑戰「撒哈拉死亡地帶」的拉力賽。車手們要經過礫石、泥濘、公路、沙漠等各種路段,更要經受地理跨度、溫差驟變的「折磨」,最後能夠賽完全程的賽車常常不足參賽車輛的二分之一。因此,達喀爾拉力賽堪稱挑戰賽車性能以及人類體能和意志極限的運動。

緣至1977 年,法國人沙賓(Thierry Sabine)因參加「阿必尚(西非象牙海岸)尼斯(法國南部)拉力賽」,在利比亞的沙漠中迷途,他在克服沙漠的惡劣環境奇跡生還後,決心舉辦一項橫跨歐非的拉力賽,帶領世人一窺撒哈拉沙漠之美,於是在翌年(1978 年)創辦了「巴黎—達喀爾大賽」,從此這項每年從南歐貫穿北、西非的賽事就像一塊磁鐵一樣,吸引無數好手參加,也成為全球越野賽車界的一項傳奇,和越野賽事中的最大考驗。

「荒遠的沙漠」、「挑戰的地形」、「壯麗的景觀」是巴黎達喀爾大賽最強調的比賽傳統。這個傳統從第一屆一脈相承,1978 年,一百多部汽、機車從巴黎鐵塔附近的Tro-cadero廣場出發,一路從北非的阿爾及利亞深入位於撒哈拉沙漠邊緣的尼日、馬利、上伏塔,一直開到大西洋岸的塞內加爾首都達卡,全程超過10000公里。

創始者 (澤利•薩賓Thierry Sabine)

自1979年,法國的一些崇尚「澤利•薩賓(Thierry Sabine)」和他的精神的冒險者們發起的第一次賽程起,至今已過去了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巴黎-達喀爾」,從由一群冒險者發起的業余賽會,隨著參賽者每年不斷增加,現已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越野賽。以非洲撒哈拉沙漠為舞台的「巴黎-達喀爾」

■ 「巴黎-達喀爾」之起源

"我可帶你一起去敲擊冒險之門,但打開這扇向命運挑戰之門的是你自己"

(打開冒險之門的是你自己,如果你願意我可帶你一起去。)

"對於參加的人來說,這是一項挑戰對於沒參加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夢想。"

這是「巴黎 - 達喀爾」的創始者 (澤利•薩賓Thierry Sabine) 所說的。

出身於諾曼底的一家富裕的醫生家庭的澤利•薩賓(Thierry Sabine),當時是活躍在法國國內的業余賽車場上的一名業余賽車手。薩賓曾於1976年駕駛摩托車參加了第二次「阿比讓~尼斯」(從非洲象牙海岸的首都阿比讓~法國南部尼斯的行程約為10,000的難以致信的賽事)拉力賽。賽程途中為利比亞的沙漠所征服。當他在山中徘徊不前,瀕臨絕境之時,為主辦者的直升飛機所救脫險。此拉力賽也於這一年為止告終。但次此的體驗,據說成為薩賓決定籌劃「巴黎-達喀爾」拉力賽的重要原因。

為了籌辦「巴黎-達喀爾」,薩賓徵集幫手,尋找贊助,並制訂比賽規程和測量系統。而更困難的則是隨著拉力賽的進行而必須組織的人員運送工作,以及需要取得的賽程經過的國家和地區的通行許可等。對於薩賓(Thierry)來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當時他只有28歲。

⑷ 第一屆巴黎達喀爾越野賽是幾年幾月幾日在哪裡舉行的

達喀爾拉力賽
作為世界頂級賽事和規模最大的洲際拉力賽———達喀爾拉力賽,由法國車手澤利?薩賓創辦。自1979年起,每年一屆,至今已連續舉辦了24屆。比賽從法國巴黎出發,橫越歐洲和非洲最後到達達喀爾,整個賽程超過1萬公里。因為多半是在一望無際的撒哈拉沙漠中進行,也被稱為挑戰「撒哈拉死亡地帶」的拉力賽。車手們要經過礫石、泥濘、公路、沙漠等各種路段,更要經受地理跨度、溫差驟變的「折磨」,最後能夠賽完全程的賽車常常不足參賽車輛的二分之一。因此,達喀爾拉力賽堪稱挑戰賽車性能以及人類體能和意志極限的運動。

緣至1977 年,法國人沙賓(Thierry Sabine)因參加「阿必尚(西非象牙海岸)尼斯(法國南部)拉力賽」,在利比亞的沙漠中迷途,他在克服沙漠的惡劣環境奇跡生還後,決心舉辦一項橫跨歐非的拉力賽,帶領世人一窺撒哈拉沙漠之美,於是在翌年(1978 年)創辦了「巴黎—達喀爾大賽」,從此這項每年從南歐貫穿北、西非的賽事就像一塊磁鐵一樣,吸引無數好手參加,也成為全球越野賽車界的一項傳奇,和越野賽事中的最大考驗。

「荒遠的沙漠」、「挑戰的地形」、「壯麗的景觀」是巴黎達喀爾大賽最強調的比賽傳統。這個傳統從第一屆一脈相承,1978 年,一百多部汽、機車從巴黎鐵塔附近的Tro-cadero廣場出發,一路從北非的阿爾及利亞深入位於撒哈拉沙漠邊緣的尼日、馬利、上伏塔,一直開到大西洋岸的塞內加爾首都達卡,全程超過10000公里。

創始者 (澤利?薩賓Thierry Sabine)

自1979年,法國的一些崇尚「澤利?薩賓(Thierry Sabine)」和他的精神的冒險者們發起的第一次賽程起,至今已過去了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巴黎-達喀爾」,從由一群冒險者發起的業余賽會,隨著參賽者每年不斷增加,現已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越野賽。以非洲撒哈拉沙漠為舞台的「巴黎-達喀爾」

■ 「巴黎-達喀爾」之起源

⑸ 達喀爾世界汽車拉力賽的英文全稱

Dakar
以非洲沙漠為舞台的[巴黎-達喀爾]作為最嚴酷和最富有冒險精神的賽車運動,為全世界所為知曉。
每年1月1日以法國為賽程起點的這項拉力賽,為世界上180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廣播,報紙以及雜志廣泛報道,受到全球五億人以上的熱切關注。[巴黎-達喀爾]的正式法語名稱為「Le Dakar」,每年的賽會都以贊助商或地區名稱冠名。
被譽為世界上最艱險的賽程
「巴黎-達喀爾」於每年的1月1日,在人們迎接新年的興奮中從由法國出發,用2-3個星期穿越非洲大地,全程約10,000公里。至今賽程的全程跑完率只有38%,更有「跑完全賽程者均為勝利者」一說,可見賽事的艱辛程度。以嚴酷的大自然為對手,驅使人類自身的全部智力,體力和精神力進行挑戰的「世界上最艱巨的充滿冒險精神的汽車賽程」,它,就是「巴黎-達喀爾」。
專業選手和業余愛好者共同參賽
「巴黎-達喀爾」的一個較大的特徵就是:與WRC(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不同,無論專業選手還是業余賽車愛好者都可自由參賽,共同競技。正如「巴黎-達喀爾」創始人澤利·薩賓(Thierry Sabine)所說:「巴黎-達喀爾」是一個對於專業選手充滿吸引力的專為業余愛好者的拉力」。
任何車種都可參賽
「巴黎-達喀爾」拉力賽,無論是轎車,賽車,卡丁車還是卡車…,任何種類的汽車都可參賽。且不管是從車行購入的現車還是愛車家自己裝配的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車,都來之不拒。各式參賽車輛渾然一體的參賽情景,僅「巴黎-達喀爾」才能展現。
每年都有更改的賽程路線
「巴黎-達喀爾」在正式開賽後大約10年間,都把賽程起點定為巴黎,終點為達喀爾。但賽程路途每年都略有更改。隨著時間的推移,起點終點也開始發生變化。如1992年起點為巴黎,終點為南非的開普敦,1994年則為巴黎-達喀爾-巴黎,1997年是從達喀爾出發,以奈及利亞為折回點再返回達喀爾。自1979年,法國的一些敬仰澤利·薩賓和他的精神的冒險者們發起的第一次賽程起,至今已過去了將近四分一個世紀。從由一群冒險者發起的業余賽會-「巴黎-達喀爾」,由於參加者年年增加,現已成為世界上最有名的拉力賽。以非洲撒哈拉沙漠為舞台「巴黎-達喀爾」每年都上演著驚心動魄的一幕。
「巴黎-達喀爾」拉力賽到底難在哪兒?
對於「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以往我們只知道參加這一賽事非常艱苦,但具體苦在哪兒卻不甚了解。昨天,准備邁出「第一步」的兩位中國車手向記者進行了一番詳盡介紹——
費用昂貴——後援車有四輛
由於巴—達汽車拉力賽主要賽段地形險峻,加之當地氣候惡劣,車手隻身無法跑完全程,必須有一支訓練有素的補給和維修車隊跟隨其後,幫助其處理如車胎爆裂等意外情況。據首次參加該賽事的兩位中國車手介紹,他們這次參賽就將有四輛負責補給和維修的「後勤」車隊為他們的三菱賽車服務,而這筆費用相當可觀,幾乎均為車手自籌。
規則嚴格——不能隨便加油
巴—達拉力賽賽事組委會規定,由於該賽事賽車所用燃油為特殊品種,一般加油站不具備提供這種油的能力,因此賽車「口渴」時只能等組委會派飛機空運燃油過來,車手不能隨意在路旁加油站「自行解決」,一經發現即被判出局。但是在一些特定賽段,組委會會指定幾個加油站,車手可以在此給愛車「充電」。
賽段險峻——馬拉松段最苦
該賽事由於大部分賽段設在熱帶沙漠中,因此險情時有發生,各賽段都會碰到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其中馬拉松賽段給車手造成的阻力最大。該賽段要求車手全天駕駛,中途不許停歇,而且不許有補給和維修車隊跟隨。因此參賽車手大多「折」在此處,其中不乏名將。
休息不易——每天限制飲食
每個車手每天只能「享用」賽事組委會規定的幾個三明治和幾瓶礦泉水,即使想「偷吃」恐怕也不可能,因為車手都在拚命搶時間以多跑幾程。此外,通訊問題也令車手撓頭,他們若想與後方保持聯系,只能在休息區的新聞中心「自行」解決,每個休息區相隔都不近,而且話費也不便宜。

「巴黎-達喀爾」之起源

"我可帶你一起去敲擊冒險之門,但打開這扇向命運挑戰之門的是你自己"

(打開冒險之門的是你自己,如果你願意我可帶你一起去。)

"對於參加的人來說,這是一項挑戰對於沒參加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夢想。"

這是「巴黎 - 達喀爾」的創始者 (澤利•薩賓Thierry Sabine) 所說的。

出身於諾曼底的一家富裕的醫生家庭的澤利•薩賓(Thierry Sabine),當時是活躍在法國國內的業余賽車場上的一名業余賽車手。薩賓曾於1976年駕駛摩托車參加了第二次「阿比讓~尼斯」(從非洲象牙海岸的首都阿比讓~法國南部尼斯的行程約為10,000的難以致信的賽事)拉力賽。賽程途中為利比亞的沙漠所征服。當他在山中徘徊不前,瀕臨絕境之時,為主辦者的直升飛機所救脫險。此拉力賽也於這一年為止告終。但次此的體驗,據說成為薩賓決定籌劃「巴黎-達喀爾」拉力賽的重要原因。

為了籌辦「巴黎-達喀爾」,薩賓徵集幫手,尋找贊助,並制訂比賽規程和測量系統。而更困難的則是隨著拉力賽的進行而必須組織的人員運送工作,以及需要取得的賽程經過的國家和地區的通行許可等。對於薩賓(Thierry)來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當時他只有28歲。

細數達喀爾歷史悲劇 52個生命離我們遠去

每一年的達喀爾拉力賽,伴隨著激烈精彩的賽事的同時,總有一些悲情的色彩揮之不去,今年也不例外。隨著昨天南非的摩托車手西蒙·埃爾默的以外身亡,在達喀爾的歷史上,已經有52個生命離我們遠去。

在達喀爾賽事聲名遠播的同時,請不要忘記這些再也回不去的英雄:

2007年 摩托車組車手奧比約克斯在第14賽段離終點還有15公里的地方因心臟病突發身亡

2007年1月09日 南非的車手西蒙(Elmer Symons)在比賽中不幸墜車生亡。

2006年1月13日 一位10歲的非洲兒童在穿越賽段經過的道路時被汽車組的402號賽車撞倒身亡。

2006年1月09日 澳大利亞車手安迪-科爾德考特(Andy Caldecott)因遭受致命的頸部受傷而身亡

2005年 佩雷斯在車禍後去世,梅奧尼猝死,兩名比利時摩托車手身亡,5歲女孩車輪下喪生。

2003年 法國籍導航員布魯諾-考維與尼伯特所駕駛的賽車與巨石相撞,考維當場死亡。

2001年 第一賽段中,一名途經的民用車輛與一輛拉力賽運輸車相撞,民用車司機當場身亡。10天後,機械師維爾格內斯死於一次撞車事故。

1998年 在茅利塔尼亞,一輛參賽車輛與當地計程車相撞,四人死亡,三人重傷。

1997年 法國業余車手勒杜克不幸身亡。

1996年 法國卡車手戈根在第五賽段踩上地雷,被炸身亡。24歲的西班牙車迷托馬斯-烏爾皮在跟隨比賽過程中遭遇嚴重車禍,搶救無效死亡。一個幾內亞小女孩也在一起摩托車事故中身亡。

1994年 寶馬車隊59歲的比利時車手米歇爾-桑森從摩托車上摔落,不治身亡。

1992年 1989年摩托車組冠軍獲得者、法國天才車手拉萊駕駛的賽車與賽事醫療車相撞身亡。一名塞內加爾小夥子被一輛參賽車軋死。

1991年 兩位法國卡車手索尼拉克和博格奧伊斯在第二賽段臨近終點時相撞,同時喪命。

1990年 法國卡車手卡巴內遭遇槍擊身亡。芬蘭記者薩爾米登遭遇事故身亡。

1988年 在達喀爾誕生十周年之際,六人死於非命。

1987年 法國葯劑師亨利·毛倫被賽車軋死。

1986年 日本摩托車手金子康夫在法國南部死於車禍。此外,一架直升機在馬里上空遭遇空難,機上五人無一人生還。其中包括達喀爾拉力賽的創始人和組織者澤利·薩賓。義大利人馬里奧尼在最後一個賽段從摩托車上摔下,搶救無效死亡。

1985年 一名奈及利亞少女被賽車軋死。

1984年 一名婦女被賽車撞死。

1983年 法國摩托車手皮內烏在機場被殺。

1982年 一輛參賽卡車翻車,記者烏爾蘇拉-澤茨施喪生。荷蘭摩托車手奧斯特胡伊斯失蹤。一位馬里男孩死於賽車車輪下。

1981年 記者托馬索和三位技師被殺害。

1979年 一名摩托車手意外死亡。

歷經 29 年的更迭,巴黎達卡大賽也和其它賽事一樣,除了比賽精神不變,很多規則和舉辦方式都隨時空有所更動。1992 年,巴黎達卡大賽首度改變了起訖點,車隊從巴黎出發,但一路跑到非洲南端的開普敦,不再局限於「巴黎—達喀爾」的范圍;93 年雖然再度回到傳統路線,但此後的比賽有三次從西班牙的巴格達出發,也有從達喀爾出發,再回到達喀爾的例子(1997),2000 年更首創從達喀爾出發,跑到埃及開羅結束,比賽路線越來越多樣化,而由於不再限於從巴黎出發,比賽的名稱也慢慢改為「達喀爾拉力賽」。

比賽規則方面,參賽的車輛一直都還是有汽車、機車、卡車三個組別,每天采移動式前進,定點補給、維修的比賽方式,每天的行進路程中也都包含一般路段和特殊路段(SS),和一般拉力賽無異,不過基於安全因素,主辦單位於 1992 年首度引進 GPS導航系統,至於近兩年為了保留傳統拉力賽的定位挑戰精神,在比賽中另外會指定幾個路段限制 GPS 的使用,以考驗副駕駛的導航能力。

而第24屆在2001年12月28日舉行,從阿拉斯(法國)出發,經過撒哈拉及茅利塔尼亞等地的砂漠、於一月十三日抵達達卡(塞內加爾首都),17天內要跑九千四百三十二公里的路程。
自開辦以來,每屆賽事皆吸引了上百位參賽者及不同種類的車輛參加,後援團隊更是高達上千人!然而如此龐大的陣容,卻無法保證讓每一輛車都能平安跑回終點,因為這些參賽者必須在17天九千多公里的比賽中,面對各種突發狀況不斷出現,不但考驗著賽車的性能與耐用程度,也考驗著車手的耐力與技術,當然也測試支持團隊的應變能力。

尤其2002年主辦單位倡議「回歸巴黎達喀爾的原點」,除了規定技師(air mechanic)只能休息一次之外,更安排了不得使用衛星定位系統(GPS)的賽程,以及連續兩天只能抽空小憩一下的馬拉松賽程等等,而且在惡劣的天候、地形變化下,車手及參賽車的性能、耐用度都要在極限的狀態下接受考驗,稱它是『性能煉獄』一點也不為過。

達喀爾拉力賽的創始人薩賓在描述舉辦達喀爾拉力賽的初衷時說:對於參加的人來說,這是一項挑戰;對於沒參加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夢想。為了完成這個夢想,每年,有數以百計的冒險者在新年來臨之際踏上無垠的非洲沙漠,經過砂石、沙漠、泥濘、公路、草原、農田等各種地形,更要經受高溫、沙暴的殘酷考驗。

2006年,第28屆達喀爾賽事沒有逃脫死神的光臨,第九賽段比賽中,澳大利亞的摩托車手安迪-卡爾德科特發生車禍不幸去世。達喀爾似乎永遠都與死神並肩,漫漫的黃沙和連綿不斷的沙丘下掩埋了多少壯士的英魂。但是達喀爾依然魅力不減,車手們似乎就是喜歡和大自然對抗,只有戰勝了達喀爾才算真正的升華,完成了「地獄之旅」才能領略到賽車帶給人們的刺激和樂趣。

⑹ 什麼是「達喀爾拉力賽」

起源
巴黎·達喀爾汽車拉力賽的起源是一次事故,1977 年,法國人沙賓(Thierry Sabine)因參加「阿必尚(位於西非象牙海岸)尼斯(法國南部港口)拉力賽」,在利比亞的沙漠中迷失了方向,但是他卻奇跡般地克服了沙漠的惡劣環境活了下來。回到法國後,他決心和世人一同分享這段奇妙的經歷,他設想了一條於是他在1978年創立了橫跨歐非的拉力線路,並最終於1978年創辦了「巴黎─達喀爾拉力賽」。從此這項從南歐貫穿北非、西非的賽事吸引著越來越多富有冒險心和勇敢的人們,去一探非洲茫茫沙漠里的奇妙景象。
這項比賽每年1月舉行,參賽車輛從法國首都巴黎出發,乘船渡過地中海在利比亞登陸,然後穿越撒哈拉沙漠、非洲熱帶草原和熱帶雨林,途徑10個國家,最後抵達終點——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總行程13000多公里。
賽事對參賽選手及車輛均不做限制,分汽車組、摩托車組、卡車組進行比賽。

拉力賽從1979年開始到2005年共舉辦了27屆,

雅馬哈車隊的奈弗奪得第一屆汽車組冠軍

彼德漢塞爾以六次摩托組冠軍、2次汽車組冠軍的成績成為獲得冠軍最多的車手

三菱車隊奪得10次冠,成為奪冠最多車隊

2001年,德國人尤塔

⑺ 達卡拉力賽 今年在哪

2012年達喀爾拉力賽是2011年12月31日從阿根廷的德爾普拉塔出發,途徑智利,終點設在秘魯的利馬,總里程8400多公里。2012年1月15日比賽結束,在汽車組比賽中,X-raid車隊法國名將彼得漢塞爾第10次捧起了總冠軍獎杯,摩托車組總冠軍被KTM車隊法國名將德普雷獲得。

2013年達喀爾拉力賽作為南美大陸的第五次探險,將於2013年1月5日至20日在南美大陸展開角逐。與以往相比,2013年的達喀爾拉力賽將是達喀爾歷史上首次從第一天就進入沙丘賽段的賽事。賽事發車地點從原來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改為秘魯首都利馬,比賽將先後途經秘魯、阿根廷、智利3個國家,總里程超過800公里,最後抵達智利首都聖地亞哥。

⑻ 美利達達卡這款車是算什麼類型的山地車賽車

達卡是屬於山地車,《賽車是什麼?你是說公路車嗎?》
美利達山地自行車--達卡
顏色
平光深藍、哈白、亞黑、蒙彩桔
速別
21速
車架
高張力鋼
車架尺寸
26*15"
前叉
992AH
齒盤曲柄
TCXE4C-MX3(G4RB)(A4P3)
變速器(前/後)
禧瑪諾Shimano
Ty10/Tz30
變速控制桿
禧運載諾Shimano
EF-50
手把豎管
Alloy鋁合金
車圈
Merida
鋁合金
雙層
車頭碗
VP-A71
前後夾器
鋁合金
V-brake
飛輪
禧瑪諾Shimano
Tz21
14-28T
外胎
正新CST
26*1.95
腳踏
維格
LU-933

⑼ 有沒有關於達喀爾拉力賽的游戲(所有)

有 啊 《科林麥克雷塵埃》就是這樣的我本人也非常喜歡!還有《越野極限四驅車爭霸賽》也是越野車游戲!還有俄國的一款游戲《UAZ》都是不錯的游戲!在www.verycd.com都可以下載!

熱點內容
豪車無人開走新聞 發布:2025-05-10 02:36:57 瀏覽:499
拖掛房車可以不上牌 發布:2025-05-10 02:36:20 瀏覽:987
合肥市房車展 發布:2025-05-10 02:25:14 瀏覽:550
輕度越野排行 發布:2025-05-10 02:24:26 瀏覽:739
拖掛式房車的水箱布局 發布:2025-05-10 02:24:25 瀏覽:22
猛禽西藏越野車 發布:2025-05-10 02:20:38 瀏覽:980
越野摩托跑西藏 發布:2025-05-10 02:12:02 瀏覽:834
環法2017自行車價格 發布:2025-05-10 02:09:43 瀏覽:810
路虎自由人越野的族 發布:2025-05-10 01:59:53 瀏覽:625
穿越野人紀全文 發布:2025-05-10 01:52:35 瀏覽:182